2013-03-04 11:01:44yukooty

華夏已發9只,預計30只

備案制下,北京大型基金公司紛紛表示今年將以固定收益及工具類作爲主要方向,ETF産品是它們手中的利器。

  最典型的當屬華夏,在去年的規模大戰中,華夏基金[微博]的老大地位已岌岌可危。

  2月25日,鑽石能量水 消委會華夏基金5只ETF打包發行系列來勢洶洶,將分別跟蹤上證金融、醫藥衛生、主要消費、上證材料和能源5個指數,均采用發起式,其股東認購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

  從2012年9月14日獲批至今,這一系列基金已經蟄伏五個月時間,並非僅僅按照過去的模型而選擇指數,而是進行了相當一部分的創新。據知情人士透露,華夏和上交所合作開發的10只系列指數,考慮到規模和流動性方面,這次用了5個,後續5個可能還會擇時使用。

  算上這一批即將上櫃的基金,今年前三個月,鑽石能量水華夏基金新發行基金數量就已達到9只,此外正在排隊的還有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和雙債增強債券型兩只債基。截至2月28日,整個基金行業今年發行産品已達37只,按公司統計,華夏基金發行的新基金數量最多。

  華夏基金方面則表示公司沒有特別明確的發行計劃,但業內人士按照其年初發行進度推算,華夏基金今年最少也會發行30只左右。

  “主動管理型基金沒有合適的人就不發呗。”華夏基金相關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今年基本上還是以固定收益類和工具型基金爲主。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表現黯淡;鑽石能量水固定收益與投資工具類型産品不斷完善,華夏基金2012年在産品線上轉型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