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0 18:25:50㊣↗小~♥~英↙㊣

蘆洲古厝報告

秀玲你好~
我是710131梅子:文中的網址可作為前面敘述的內容的補充圖片
蘆洲李氏古厝

等  級:第三級古蹟
類  別:宅第
位  置:臺北縣蘆洲市中原村中正路二四三巷十九號
創建年代:清咸豐七年(西元一八五七年)
公告時間:74.08.19
 
地理位置:
1)位於台北縣蘆洲市中正路 243巷19號的「李氏古宅」李氏古宅為李濯夫於清咸豐七年創建。
2)以前四週是阡陌縱橫的 稻田,因而被譽為『田莊美』(土名作「田仔尾」)。
構造:
蘆洲李宅規模為正身三進帶內、外護龍,全宅平面為方整的矩形,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6-oldhouse/oldhouse-li6/oldhouse-li6-041.htm共七廳五十六房,縱向主軸有五,即正身明間、正身、內護龍間的中庭,內、外護龍間的中庭。橫向主軸有三,即門廳後廊,正、後廳的前廊及門所對應的護龍通道。四周外牆為石砌牆,內部為隔間牆,中庭尺度甚小且廊道將各空間緊密相連http://www.pse100i.idv.tw/tp/lujhoulsz/lujhoulsz016.htm,在護龍與正身間有三處廊道相通,內、外護龍各自形成獨立合院,古厝正廳為五開間,與左右護龍主入口均作退凹門面,簷下托木精雕花鳥,正身除明間、廊及廂房外皆作「半樓仔」,用以儲藏物品,洪水來時可作避難所。
歷史:
  李氏古厝屬第三級古蹟,共佔地一千百兩餘坪,原建築為「編竹夾泥牆」式構造,後來因為淹水而損毀,在清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重建,為仿照大陸中原古厝的建築型態,經整修完成後,尊稱為“中原厝”即李氏古厝,該村也名曰“田仔尾”,後又匿稱為“田野美”。
特色:
全厝建築模式採三進兩落四護龍的形式,可說是由三個合院式建築群所構成,特色是房間多,共有九廳、六十房、一百二十個門。馬背型屋脊未多彩飾,古拙撲實,是大脊式屋脊,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6-oldhouse/oldhouse-li6/oldhouse-li6-012.htm與一般南方燕尾屋脊不盡相同。尤其是正廳門上門額刻有清代舉人羅秀惠之「外翰」和門神彩繪,據說是清光緒皇帝派令題繪的,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6-oldhouse/oldhouse-li6/oldhouse-li6-006.htm極具古蹟保存價值和意義。宅前的半月形蓮花池一座及一條小運河可通至淡水河,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6-oldhouse/oldhouse-li6/oldhouse-li6-015.htm至今仍存,為台灣傳統農村家族聚落之典型!
材料:     
荷蘭式的磚砌牆面、磚柱(其中,牆面為堅硬的石頭色澤)
 
建築風格:
閩南風格,但是磚構造及桁架方面是受到西方的影響。 *補充)桁(ㄏㄥˊ)架:屋梁上的橫木。
Q:為什麼會被列為古蹟?
A:民國七十二年嚴秀峰出面整理李宅地產將祭祀公業李清水組織立案,當初本為調解財產,不意卻造成後代探源家史進而使李宅歷史重現陽光下,在多方運作下民國七十四年內政部核定蘆洲李宅為三級古蹟,並成為第一個自願列管的私有古蹟,使得蘆洲李宅格外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謝謝你 辛苦辣˙ˇ˙
 
222 2010-11-30 18:49:17

222222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