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賞析】 但得心閒到處閒 莫拘城市與溪山
宋 法演禪師《心閒到處閒》:
「但得心閒到處閒,莫拘城市與溪山;
是非名利渾如夢,正眼觀時一瞬間。」
法演禪師(西元1024年~西元1104年),俗姓鄧,宋 綿州(今四川綿陽)人。他35 歲才出家,先在 四川成都學習《唯識論》、《百法論》。法演是白雲守端禪師之法嗣,乃臨濟宗五祖。
法演禪師,所提 住持律己之「勢、福、規矩、好語」等四大德目:「勢不可以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以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以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事必繁。後來 演變成「法演四戒」。
注釋:
1. 莫拘:無論,不管。
2. 正眼:目光直視,表示尊重或重視的神色。佛教中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與佛眼。所謂正眼,即正五眼,或五眼正。惟 禪宗 每以正眼一詞,作為「心」之異號。
3. 渾如:全都宛如。
4. 瞬間:轉眼間。
意譯:
一個人 只要 心無掛礙,悠閒寧靜;無論 人在喧囂的城市,或者 身處幽靜的溪山,都會 活得 輕鬆自在。
人世間的 是非名利 都如 夢幻泡影,如果 你慧眼看它,就知道 這些都 轉眼成空,何必 捨不得、放不下。
賞析:
這首詩,表達 一個人活在世上,在一定程度上 活的是一種心境。如果心境好,心中 沒有 煩惱罣礙了,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會是無限的歡樂,也會感到世間,處處都充滿溫馨。
不過,要做到「心中無罣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個人的一生中,常常會 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煩惱,世間 絕對沒有 完全一帆風順的人生。
總之,如果我們 能夠把握當下,看破、看淡世事,處處 寬容,不計較個人恩怨與得失,那麼,你就會 天天 活得灑脫自在。
參考資料:
清 沈復(三白)《浮生六記》養生記道:
「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
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
誇甚麼龍樓鳳閣?說甚麼利鎖名韁?
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
出門身上沒帶錢
沒有安全感
年老時沒有退休金
也一樣
能做到出門都不帶錢
年老時身上沒錢依然 自得者
能有幾人?
重點還ˋ是身體要健康
老了 又有病痛
老了 又沒有錢
那就很慘 2016-10-03 12:46:00
水下乘上,有善與哀。
天地正與負,一切去如來
踏地有止印,心出無止盡,雖有罣礙包袱仍是自得其樂。
好詩贈好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t9at6CX_8
所謂「行也布袋,坐也布袋,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只是
世人若沒有布袋,就沒有了安全感 。 2016-10-02 07:02:27
逸竹兄
你好
謝謝逸竹兄的分享,
佚凡想起了自己在宜蘭求學時的住處
在河邊,有最喜歡的天橋和堤防
當時把居所取名叫作「偏心閣」
取「心遠地自偏」之義
如今年歲稍長,不免一笑
當年的青春任狂,啟能真正地讀心呢!
見笑了
祝好
佚凡
是那麼超俗,
「心遠地偏」表明
自己雖身在世間,
心卻超脫世俗 。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蘊含的哲理 很不錯 。
感謝 佚凡的回應 2016-10-20 08: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