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聞趣事】 顔回夜夜觀星像 夫子朝朝雨打頭
【逸聞趣事】 顔回夜夜觀星像 夫子朝朝雨打頭
宋 汪洙《神童詩》:
「顔回夜夜觀星像,夫子朝朝雨打頭。
多少公卿從此出,何人肯把俸錢修。」
神童 汪洙的故事:
汪洙出身於縣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九歲便能寫詩,有神童之稱。他的「神童」稱呼,始於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鄞縣(今浙江鄞縣) 縣令 帶領全縣舉人、秀才,去孔廟參拜孔子聖像。在三跪九叩之後,縣令忽然發現大殿牆壁上,用木炭寫了一首詩:
「顔回夜夜觀星像,夫子朝朝雨打頭。
多少公卿從此出,何人肯把俸錢修。」
九齡童 汪洙 題
縣令環視大殿,不只殿宇破舊不堪,且孔子和顔回聖像 也都年久失修,實在有虧職守,自覺羞慚。但轉而一想,九歲孩童怎能寫出這樣的詩?或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 諷刺我?想到這裏,便吩咐差役:「速去打聽,這汪洙 是何等人物,召他前來見我。」
汪洙的父親叫汪元吉,就在縣裏當小吏。因家境清貧,汪洙就幫家裏牧鵝,利用晚上和牧鵝空隙讀書寫字。初春的一天,汪洙趕著一群白鵝到野外去放牧,他見孔廟前青草茂盛,便讓鵝吃草,自個兒在大樹下讀起書來。不料,忽地一陣寒風過後,大雨從天而降,便趕緊收起書本,把鵝趕進孔廟避雨。
汪洙一進廟門,只見殿已破敗,漏雨嚴重,且蛛網百結,鳥糞遍地。心想,父親常說,朝廷裏的文武百官,都是孔老夫子的門生,如今他們一個個做官享福,然而孔老夫子卻坐在這樣的破廟裏,誰也不肯拿點銀子,出來整修一番。他越想越生氣,見殿角燒剩的木炭,便拿起 在牆上 題了這首詩,不料卻被 縣令發現了。
縣令查問汪洙,汪元吉正好站在一旁,便 趕緊下跪道:「這汪洙乃是卑職逆子,冒犯了 大人,待我把他喚來,聽憑老爺教訓!」
汪元吉 心急如焚的趕回家裏,一見汪洙便說:「你闖下大禍了!闖下大禍了!還不快跟我去見縣老爺!」
汪洙不解地問:「孩兒整天讀書、牧鵝,安分守己,從來不做不肖之事,禍事從何說起?」
「還說從何說起?你東塗西抹,還在孔廟裏題了一首什麽詩,今天被縣老爺發現,要我喚你去教訓哩。」
「這有啥禍事哩。孩兒 寫的不都是實情嗎?我這就 跟爹 去見他。」
汪洙跟父親到了孔廟,縣令問:「這牆上的詩可是你寫的?」
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還請 縣老爺指教?」
縣令問:「你爲何要寫這首詩?」
汪洙說:「只要縣老爺看看這廟,還能不知寫這詩的用意嗎?」
縣令見他對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懷疑。便說:「這樣說來,這詩如果是你寫的了,那你可是神童了!」縣令見汪洙穿著短小的衣衫,便嘲笑道:「只是神童的衣衫好短喲,老爺我還沒見過穿這樣短衣衫的神童哩!」
汪洙聽出 縣令 還不相信詩是他寫的,眼珠一轉,智上心來,當著衆人之面,向縣令鞠了一躬,脫口吟道:
「神童衣衫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縣令一聽,果有才華,大喜道:「好詩!好詩!果然是神童,將來定成大器。有賞!有賞!」汪洙 神童之名,在鄞縣(今浙江鄞縣)一帶流傳開了。
宋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汪洙中進士,授 明州教授,著有《春秋訓詁》,歷官至觀文殿大學士,提舉 台州 崇道觀,築室 西山,召集 諸儒講學,鄉人稱其室為「崇儒館」。
※(宋 皇佑元年,詔:置觀文殿大學士,寵待舊相,今後須曾任宰相,乃得除授。)
下一篇:【成語故事】 口蜜腹劍
後來到底有沒有修建呢?
朝廷裏的文武百官 可說受惠於孔夫子
他們做官享福 孔廟卻破舊不堪
實在沒道理
推測應修建了 2011-10-18 11:34:05
所以 這就打翻人云 :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
幼受庭訓 還是很重要的
只是 些微不解 請問yt老師 :
衣衫長短 與信不信 有何關聯 ?
yt意譯
這個野孩子
居然穿著不合身(衫短袖大)的衣服
來見縣令
縣令 不信這個野孩子是神童
也 不信詩是他寫的 2011-10-18 11: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