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詩詞賞析】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 (西元688年~西元742年)字季凌,原籍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其高祖時遷至絳郡(今山西新絳)。曾任衡水主簿。工詩文,聞名一時,與高適、王昌齡齊名。為詩情致暢雅,得齊梁之風。其詩文今多散佚,僅有絕句數首傳世。
解釋 :
太陽依傍著遠山,慢慢消失於視野中;黃河卻仍然日夜不息地,往大海奔流。我們想要把視野拓展得更遠,還須努力登上更高的一層樓啊!
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詩。前兩句描繪出一幀氣勢磅礡的大自然景象圖畫;後兩句更暗示若要拓展眼界, 就要立足於更高的地方。充分表現出詩人不凡的胸襟抱負。
這首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無縫,使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說理,而理自在其中。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裡有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說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鸛雀樓
(鸛雀樓,是南北朝時北周(西元557-580年)蒲州守將宇文護所建,元代初(西元1272年)此樓毀於戰火,遺址位在山西永濟縣。鸛雀樓為仿唐代式建築,三檐七層,樓高30.5公尺,建築面積1950平方公尺,是黃河景觀的制高點和地標。登高樓遠眺,可感受「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豪情壯志。
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傳世的詩,使鸛雀樓因而名傳千古。
大陸 山西永濟縣政府於1997年12月開始了鸛雀樓的復建工程。主樓建築面積8222平方公尺,樓體為仿唐 高臺樓閣,明三層、暗五層,總高度73.9公尺,用了一些現代施工法和建築材料,於2001年完工。)
欲窮千里目 不必登鸛雀樓
台灣 台北101大樓,高約508公尺,登高最遠視線距離約80公里。
台北的新光三越大樓,地上51層,地下7層,樓高244.15公尺,登高最遠視線距離約52.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