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5 18:55:01小睿睿

小腳ㄚ走台灣--2014冬遊彰化(1)-彰化縣鹿港鎮

 2014/12/21,星期日,隆冬時節,冬至的前一天。今天小腳ㄚ不畏寒流,踏向彰化縣鹿港小鎮,展開精采豐富的古蹟之旅。其實大約在三、四年前就去過鹿港了,那時候睿睿們還很嬰兒肥,可以點擊這裡比較一下! 之所以會想再次造訪,是因近日與睿睿們共讀了一本精采的小說--《有人在鹿港搞鬼》(四也出版社),書中用小說的方式,巧妙的將鹿港的古蹟與傳說融入劇情中,讓人見證了鹿港在清領時期的繁華與生活方式,是一本值得再三拜讀的精采作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讓我們按"書"索驥,穿越百年時空,回到"鹿仔港"吧!!

鹿港距離台中大約1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將車停在南鹿港旅遊中心的停車場,準備以步行的方式拜訪鹿港。看好路線圖之後,邁開小腳ㄚ出發囉~



第一站~三級古蹟--鹿港文武廟。



鹿港文武廟位於鹿港青雲路,包含了三個主要的建築物,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統稱為『文武廟』。






這裡是武廟,主祀關聖帝君,也就是三國演義中,義薄雲天的關公關雲長是也~





武廟與文祠之間,有一口名為"蓬萊第一泉"的古井~~



蓬萊第一泉~好個氣勢磅礡的名字,讓小睿醉心不已....

這裡是文祠,主祀文昌帝君,睿睿們祈求文昌帝君賜給他們智慧~~努力向學!

睿睿們在這裡抽了個籤.....

籤詩的內容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求學或做人,都要腳踏實地,認真去做,這樣神明就會保佑你囉~~ 加油~!




文開書院正在整修,所以就沒有繞過去了,這裡是文武廟前的半月池,兼具蓄水、消防與觀光的功能~~



我們在這裡散散步~~享受早上新鮮的空氣~~



也補充一下維他命C~~感謝睿媽早上五點半起來準備水果給我們吃~~~



小睿吃完水果又開始搞怪了...幻想自己是警察....舉手!投降!



嘿嘿嘿~~



吃完水果繼續前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唷~~



下一站~鹿港車站!! 這其實不是台鐵的火車站,是台糖的車站,以前台糖的五分車大多用來載運甘蔗,製成蔗糖以後就是台灣出口產品的大宗。現在台糖火車的功能已經轉型為觀光目的了...



順著中山路往北走,瞧見一家鹿港赫赫有名的包子名店--老龍師傅包子店~~

當然要品嘗一下囉~~



買好肉包,循著指標來到了龍山寺....一級古蹟!!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台灣命名為龍山寺的寺廟共有五座,皆是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龍山寺所分香來台供奉。鹿港龍山寺創立年代已不可考,傳說約為明永曆年間(西元1646-1661年),始有文獻紀錄是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遷於現止。鹿港龍山寺的主祀神祇為觀世音菩薩,每年農曆的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誕辰,寺內皆會舉行隆重且盛大的慶典。龍山寺歷史悠久,經過多次的局部與整體的修建,公認為台灣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建築,有許多工藝精湛的雕刻與繪畫以及精細結構的藻井等,並且擁有許多古匾與修築石碑記,為國家一級古蹟。

寺前廣場的這棵榕樹,也是古蹟囉~~三百多年的歲月,屹立不搖....



在莊嚴肅穆的佛寺裡頭吃著肉包...會不會太...沒關係啦~~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心中有佛就好!!

起心動念之際,小睿的肉包裡面的肉,應聲掉落在地上....阿彌佗佛!! 可能小睿比較有慧根,佛祖不給吃肉啦~~





此時剛好有一位專業人士正在進行解說,我們湊團旁聽一下~~ 此時解說人員問了一個問題:如何分辨佛教與道教寺廟的不同~? 請珮芳阿姨做答!! 提示:答案就在圖片中!!



從這些柱子的斑駁情形,就可窺知龍山寺的悠久歷史... 解說人員說這些都是從大陸運過來的上等木材... 歷久不衰~



龍山寺正殿前的龍柱~~睿睿們緊抱飛龍~~想要一飛沖天嗎!?



龍山寺的藻井...

藻井是建築物頂棚中最尊貴的作法,除了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更具有隔斷過高的空間以保持室溫及避免灰塵下落的功能。早期的藻井為方井,至遼、宋、金時期,藻井出現了「斗八藻井」,形狀成八角造型,由斗栱支撐,逐層向上縮小,形成穹窿式的造形。「藻井」,台灣的匠師稱為「蜘蛛結網」。

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重修時所興建,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

正殿裡頭的奠基石。解說人員說,蓋一座廟之前,會先請堪輿師來測量,取一個吉位後,就在此放入"五寶",這個吉位就是奠基石所在,接著才從這裡開始測量廟的各項設施的距離,也才能開始蓋廟,所以內行人到一座廟,都會先看奠基石~~



正殿主樑上的金紙,正當解說人員要解說這金紙的奧秘時,門外來了進香團,於是他帶著遊客出去看進香的過程。所以我們也無從得知奧妙之處了...

這個謎,就交給珮芳阿姨來解答囉~~~



避開龍山寺進香團的喧囂,我們繼續循著指標來到了下一站--摸乳巷。

摸乳巷是鹿港著名的景點之一,位在菜園路38號旁的巷弄內,因為此巷弄相當狹窄,最窄的部份甚至不到七十公分,若有兩人欲同時通過必會有肢體上的碰觸,因此有了許多逗趣的名稱,像是「君子巷」、「護胸巷」以及最出名的「摸乳巷」。而「摸乳巷」還有另一個由來,因古時人們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大多希望能夠生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摸乳巷道狹長,有如夜夢般冗長,於是稱為「夢麟巷」,又因「夢麟巷」與「摸乳巷」台語諧音聽起來相像,時間一久便稱為「摸乳巷」。(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真的是很窄的一條巷子....走起來有些壓迫感 ~~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十宜樓...這也是在《有人在鹿港搞鬼》這本書中出現過的場景~~

位在鹿港的十宜樓是一座連結兩側房舍的跑馬樓,因跑馬廊與底下的金盛巷形成十字,且因「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宜茶」,故取名為「十宜樓」。早期鹿港地區文風鼎盛,相傳十宜樓的主人是位好客的文人雅士,建造十宜樓為騷人墨客聚會吟詠詩卷的場所,一嚐在高處倚欄望月的感受,許多文人常相聚於此吟詩、品茗、望月。(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



圖中狀似天橋的就是跑馬廊,《有人在鹿港搞鬼》裡頭的施老爺,就是再這裡跟一些鹿港文人吟詩做對...



十宜樓牆壁上方的甕牆....兼具美觀與通風的功能~~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接著我們步行在金盛巷內,金盛巷就是鹿港最著名的九曲巷....


彰化鹿港有著許多的九曲巷,而其中又以「金盛巷」最為著名,因「金盛巷」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也是曲折特色最為明顯的九曲巷。鹿港早期以商船貿易為主,許多據點則建在海岸與河口的碼頭附近,冷冽的海風毫無遮蔽的直吹,尤其中秋過後的秋冬之際,強勁的東北季風造成諸多的不便,於是將巷弄建成T型交叉路口與曲折迂迴的模樣,可有效的阻隔強風的吹襲。(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




在九曲巷轉彎處驚見一座老式的汲水器...... 就是當年的水龍頭囉~~



這個汲水器還可以出水唷~~



步出九曲巷後,我們要去尋找《有人在鹿港搞鬼》裡頭尹娘的住所--意樓...但遍尋不著~~只有兩幢整修過後的樓房,一處門牌是"俊美",一處門牌是"慶昌"...後來才知道"俊美"這幢樓,對出去中山路,就是台中俊美餅行的分店...而"慶昌"這幢樓就是意樓的後門...



在古樸的巷弄內,矗立一幢現代化的建築...有一種時空錯置的感覺,也呈現一種衝突違和的美感... 這幢建築物則是一間餐廳~~

從慶昌這幢建築物旁的巷子往中山路走出去,就是意樓了~~ 這裡有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意樓是鹿港慶昌古厝的一處閣樓,閣樓旁還有一棵楊桃樹,據說居住於閣樓中的女子為尹娘,其丈夫為求功名,在新婚不久後便前往赴試,並在閣樓旁種植楊桃樹,囑咐尹娘:「見樹如見人,吾試畢即返」,只是這一赴試便音訊全無,尹娘仍在閣樓裡等待遲遲未歸的丈夫,最後抑鬱而終。故事中尹娘倚窗等待的窗戶為圓形,象徵著圓滿的意思,木窗紋路則由代表「福」的葫蘆以及「錢財」的古錢組成,相當具有典雅的氣息。(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不知道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如果為真,現在也早已人去樓空,只留下一棵楊桃樹默默的守候...




離開意樓,走到了中山路,便可見到"丁家古厝"。

這裡有必要對中山路做一下介紹,因為鹿港有句"三不見"的俗諺: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女人(不見天:生意活絡興隆,為了終年可遮風避雨,街道上都搭上棚子。 不見地:土地全鋪滿了紅磚頭,所以看不見泥土。 不見女人:綁小腳難於行,都待在閨房。),"不見天"指的就是現在的中山路。

       位在鹿港的中山路老街原名為五福大街,老街上主要以「四點金柱」的方式建造,以四支樑柱為基柱,並且鋪以麻竹葉或月桃葉鋪至斜屋頂上,再覆二至十吋的泥土,最終加鋪一層瓦片,這種建築方式俗稱為「不見天」,可避免讓顧客吹風淋雨,是屬於商店街的巧思。民國二十三年因市區改正道路拓寬,各店家即採巴洛克式的建築,採用女兒牆、圓拱以及窗櫺等木作風格。而民國八十八年時政府規劃將許多吉祥圖示鋪設於中山路的騎樓地面上,連路燈也設計得頗有古意,並且在天后宮附近架設仿造「不見天」街的「夜的鹿港」,位中山路增添懷古之情。(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話題再回到"丁家古厝",丁家古厝又稱丁家大宅。

丁家大宅位在鹿港中山路的老街上,早期丁家祖先渡海來台,並在鹿港經營兩岸貿易商行,光緒年間丁家子孫丁壽泉考中進士,並於白沙書院擔任院長要職。丁家大宅興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一坎一落的長型宅院,共有店面、深井、照聽、中井與大廳等區域,建築格局較為罕見,而使用的建材皆為自大陸運抵台灣的花崗石板與杉木等,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丁家大宅於民國九十四年修復完工,為縣定古蹟,可進入參觀。( 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

圖中睿睿們研究的就是丁家大宅的深井.....

 

這裡是大廳與前廳之間的院子~~簡單古樸的設計...光線明亮...通風極佳,夏夜乘涼的好地方~~


這裡是大廳前的院子...丁家的先祖在清朝的時候曾經中過進士..所以大廳上有著"進士"二字~~




這裡保留了一間廂房,擺設一些跟科舉制度有關的文物... 這裡的石碑仿品記載了台灣一些讀書人考取功名的紀錄...當時候台灣還屬於福建省



清朝時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流程....求取功名果真需要十年寒窗苦讀...成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大廳後面那一進,是一間廚房...以前的灶還留著~~



走著走著,就出了丁家大宅的後門... 這戶大戶人家的宅院也被我們逛完了~~

跟兩旁的建築物對照一下,這間丁家大宅可以說是清朝時後的"豪宅"了~~



雖說丁家大宅是當時候的豪宅,但奢華程度絕對比不上這幢建築物...鹿港辜家的樓房~~ 現在叫做鹿港民俗文物館,就位在丁家大宅後門十公尺左右的地方....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外觀為維多利亞式的洋樓房,共有三棟建築物相連,分為ABC三館,原為當地富豪的宅邸,目前捐出用來展示具有文化特色的文物。A館落成於民國八年,為西洋式的樓房,C館是閩南式的長型店屋,B館則是連接AC兩館之間的台灣傳統式建築。A館一樓有著許多鹿港早期的模型,包括街市、龍山寺以及鹽田等,二樓則展示了辜家所捐出的眾多民初的家具等。B館陳列早期農業社會中的農具,C館又稱為古風樓,以實景的擺設展示出鹿港傳統生活的風貌。(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鹿港民俗文物館入內參觀需要收費,不在我們的預算內,我們也就在門外止步了...  睿睿們不以為意,反而對文物館前公園綠地上的龍舟感興趣~~~三步併做兩步,往老龍舟的方向跑去~~~ 此刻他們站在船首,想像著龍舟競賽奪標時的豪情~~



鹿港文物館旁的一個小攤子,飄來陣陣的香味,是鹿港有名的牛舌餅,現做的,一個8元,又香又酥...我們買了兩個來嘗鮮...一開始睿睿們還不太領情,等吃了一口,才霸著不放~~



吃著熱騰騰的牛舌餅,我們繼續找路要回到中山路~~ 看到指標寫著"甕牆"由此進,我們繼續探訪古蹟~~



指標指引的這條巷子,兩旁的圍牆雖都是甕..但全是假的~~是把甕牆的圖片印在帆布上,再掛於牆上...正當我們納悶的時候,一個不起眼的箭頭指向上,原來甕牆只留下一些遺跡,保存在一個派出所旁邊的二樓牆壁上~~

鹿港中山路和興派出所旁的巷弄中,有著以120個酒甕所堆砌而成的甕牆,為目前遺留下最龐大的甕牆古蹟。早期富貴人家將空的酒甕當做建材,不僅可物盡其用,還提升圍牆裝飾的美觀程度。關於甕牆的酒甕流傳有兩個說法,一是因早期鹿港的海上貿易相當頻繁,船隻以酒甕與杉木來壓艙,保持船隻在航海過程中的穩定性;二是古代家庭中若有嬰孩誕生,就會將紹興酒埋入地底,若是兒子長大後高中及第,便以紹興宴客,稱為「狀元紅」,若為女兒則稱為「女兒紅」,將之作為陪嫁的物品之一。(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離開甕牆,出了巷子口,又回到中山路上,再次經過丁家古厝的正門...



此時悲劇發生啦~~ 大睿和小睿不小心一個碰撞,小睿心愛的牛舌餅就被撞掉在地上了...



今天小睿很沒有口福,在龍山寺包子餡掉地上,在這裡牛舌餅又掉地上....難怪他泣不成聲~~




小睿心中的結未解,帶著咒怨跟我們一起走到了玉珍齋~~~



這家玉珍齋可是百年老店呢!

清代,鹿港玉珍齋黃家原經營布莊,其商號為「黃泰豐號」,是鹿港布郊的行商之一。光緒3年(1877)由黃錦聘請泉州師傅前來鹿港製作糕餅茶點,並在鹿港開設「玉珍齋」。
玉珍齋位於昔時鹿港五福大街(不見天街),昭和8年(1933)日人實施市區改正,將五福大街拆除,拓寬道路,玉珍齋黃家因而重建宅第,歷經一年餘,昭和9年完成。
玉珍齋是一棟裝飾主義風格的建築,一樓立面書有「玉珍齋」及「登錄」、「商號」,是鹿港書法家陳浚源的墨跡。三樓女兒牆有「KOTAHODO」與「KO」英文字及簡單的勳章紋飾,「KOTAHODO」是黃家經營布莊時「黃復豐號」的商號,「KO」即「黃」姓的日本發音。玉珍齋的建築物規模宏偉,保存完整,已成為鹿港的地標與糕餅茶點的代名詞。(資料來源:彰化縣文化局)



根據玉珍齋門口的古蹟簡介,這家餅行騎樓上的柱子是當時少見的西式石柱,上面有24個凹面,睿睿們細心地數著...24個沒錯~~



因為還沒有進入老街,不想增加手上的負擔,就沒有立刻買些伴手禮,後來回程時,在這裡買了綠豆糕回家大快朵頤~~





玉珍齋對面的洋樓...現在是85度C的鹿港民族分店...十分碧麗堂皇~~



此時我們也已飢腸轆轆,看到一家麵線糊,先吃再說~~



點了兩碗大腸麵線共食,很合睿睿們的胃口,小睿終於一掃陰霾,破涕為笑了~~



稍微填飽肚子,繼續往鹿港老街的方向前進,首先看到後車巷,這裡有個隘門,也是《有人在鹿港搞鬼》曾經出現的場景~~ 待會一定要去看看~~



這裡是某個不知名的古屋的後門...挺好看的~就順路拍拍~~



走到鹿港老街的街口了~~ 鹿港老街又叫做鹿港古市街,俗諺中的"不見地",在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到,因為這條街的地上鋪設了紅磚地板,看不見原本的泥土地,在當時是很高檔的地方才有的~~

       鹿港古市街為瑤林街與埔頭街,民國七十五年時列為古蹟保存區,是台灣第一個評定古蹟保存區的古市街,另一著名景點「半邊井」也位在瑤林街上。古市街上多為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地上鋪設了紅磚地板,紅磚建築的門前掛著驅邪的艾草,相當具有古樸風華。有許多傳統工藝的藝術家長駐於此,包括木雕、童玩以及字畫等,老街中不僅有古早的回憶,也有許多販賣新興商品的店家進駐。(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連水溝蓋板都很藝術~~把鹿港的人文風情都刻畫了出來~~



老街當然要有些老東西,小時後的彈珠台~~ 不過這裡打彈珠結合了打香腸的生意,10元硬幣可以打四顆彈珠,分數很高或很低就有香腸可以換~~



既然是做生意,當然就不是很好中...不然店家都賠光了~~

我們打了兩次,分數都落在70到120之間,這範圍內的分數是沒有香腸的~~~

好玩就好~別太認真了!



走著走著,半邊井就出現啦~~這是《有人在鹿港搞鬼》曾經出現的場景..



鹿港的半邊井位在瑤林街十二號,於一家題有「三槐挺秀」的宅院外。其實半邊井並不是只有半邊,而是以一道牆將水井隔成兩邊,一邊於門外,另一邊則是在自家內,這是基於早期民眾擁有濃厚的人情味,將半邊的水井口建於外面,供無足夠能力鑿井的民眾也可以到此取水使用,十足體現敦親睦鄰的精神。現今半邊井已經以土填起,無法取水,但依舊是鹿港著名的景點之一。(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這個題有「三槐挺秀」的宅院,想必是當地樂善好施的人家。"三槐挺秀"這個堂號可是有典故的唷:


周代宮庭外植有三棵槐木,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後用以比喻三公。(即大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東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亦稱為三司。)
是比喻人間富貴中的最高榮譽。到了宋代,兵部侍郎王祐,多陰德,手植三槐於庭,自言子孫必有為三公的。其子旦後果為相,世稱為三槐王氏,子孫因建三槐堂。因此,三槐挺秀用來勉勵家族子弟應效法前賢,努力用功讀書,當個國家人才,將來都能獲致高位(當上大官宰相之類,位極人臣),為社會家服務,光耀門楣.





離開半邊井,我們來到了"隘門",也是《有人在鹿港搞鬼》出現的場景~




鹿港因早期經濟繁榮,常有強盜至此掠奪財物,因此建有許多保衛性的隘門,但現在位在後車巷中的隘門是目前鹿港僅存的一座,這座隘門曾於民國六十八年時因不堪歲月侵蝕而倒塌,現今則已修復,隘門為牌樓式建築,後車巷隘門建於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上頭題有「門迎後車」四字。隘門的功能為劃分勢力範圍,凡只要發生械鬥,只要進到自家隘門之後,對方即不能進入,亦不得再追趕,這也就是「怙惡不過隘門」的意義。隘門因主要功用共分為境界隘門、柵欄隘門、巷道隘門以及聚落隘門。(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隘門旁,有這麼一戶神秘人家,裡面似乎沒有住人,卻又佈置的別出心裁,圖中這個房間天花板掛著客家花布...盈滿古樸之美~~



穿過這戶神秘人家,我們又回到老街了...繼續我們的老街散步~~ 這間是賣烏魚子的老店~~~ 老闆說門口的烏魚子都是這些天烏金入港時最新製作的~保證新鮮~~

老街上當然不乏一些老店...這家鄭玉珍餅行也是遠近馳名,不知道跟玉珍齋有沒有關係...都是"玉珍"~~珮芳阿姨要解答一下嗎!?



《有人在鹿港搞鬼》特別提到鳳眼糕,這項遠近馳名的鹿港糕餅在當時可是有錢人才吃的到的~~ 因此我們買了一盒鳳眼糕~~品嚐一下


「松林居」是老街裡色彩最鮮豔的一戶,為已故的木雕大師李松林故居。李松林先生生於民國前五年,成長於木雕世家,曾參與鹿港辜家的家具桌椅雕刻製作與天后宮三川殿的雕花工程;民國七十四年榮獲教育部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民國七十八年獲教育部評定為「重要民族藝術」榮銜。李松林的木雕藝術,早期多表現於寺廟建築,中年以後,則致力於藝術創作。作品範圍相當廣,從廟宇建築的雕刻、傢具的裝飾、神像以及藝術雕刻到實用桌椅、匾額、屏風樣樣俱有。




小睿心情不錯唷~~

接著我們來到鹿港公會堂...也是個歷史古蹟...

昭和3年(1928)10月興建鹿港公會堂,做為民眾的集會場所。公會堂佔地119坪,興建費用共計一萬五千六百五十元,其中由鹿港街役場支出一萬一千元,不足四千六百五十元由鹿港地方士紳捐資。當時參與者有辜顯榮、鹿港信用組合、新高製糖會社、明治製糖會社溪湖工場及地方士紳商賈等參與捐資。光復初期為中山堂,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起由老人會使用迄今,其間曾為台糖倉庫、民眾服務社,其功能概以公眾服務及活動為主要使用目的,館內目前有老人社團包括北管、南管、國樂等社團,其中南管組「雅正齋」是台灣目前最老的南管樂團之一。(資料來源:文化部)



鹿港公會堂前面的大廣場,廣場旁的帆布上面印的就是鹿港不見天街屋的景象~~~

會館前方廣場可以說是老街保存區不可多得的戶外活動空間,它也曾經是早期港口通商極盛之貨物集散的場地。

繼續走下去,我們來到了新祖宮,由於新祖宮的牌樓上寫著"天后宮",我們誤以為是鹿港的天后宮,其實並不是~




新祖宮是清朝乾隆建造的,裡面的媽祖娘娘還被乾隆皇帝封了官,因此文武官員至此都要下馬以示尊崇。

位在鹿港的新祖宮竣工於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是台灣唯一間由乾隆皇帝敕建的媽祖廟宇,寺廟中的主祀神旨為天上聖母,乾隆皇帝加封聖母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並且穿戴罕見的官服、官帽以及官鞋。新祖宮中有著多塊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碑,包括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的「敕建天后宮碑記」、五十七年(西元1792年)的乾隆五十七年「天后宮田產碑記」以及嘉慶十一年(西元1806年)的「重修廟宇碑記」等,而「新宮讀碑」也是著名的鹿港八景之一。(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道教的廟了...屋簷上面滿天神佛~~



新祖宮的廣場放置了一艘媽祖船,上面還有媽祖鑾座,鑽神桌腳可以求平安~~



離開了老街保存區,再次進入熱鬧的中山路..兩旁都是賣些吃吃喝喝的東西的店家,每間大同小異...不過這家店鋪讓人眼睛一亮...叫做不可思議博物館...

門口擺了一個懸空的水龍頭,沒有連接水管,但水源源不絕的流出來...挺神奇的~~



走過熱鬧的中山路,在路口處就是著名的天后宮,也是《有人在鹿港搞鬼》這本書出現率最高的景點~~~



早期的鹿港與大陸商貿頻繁;先民為祈求航海平安,因此居民大都是媽祖的虔誠信徒,明萬曆元年(民國前265年),由當地信眾共同建立的鹿港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至今已將近四百年,目前由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鹿港天后宮為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台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湄洲媽祖香火鼎盛,神靈顯赫,古色古香的建築富麗堂皇,雕工細緻獨具匠心,各式各樣的石雕與木雕皆是巧奪天工,天后宮由於廟宇年代久遠,因而名聞遐邇,信徒眾多,前往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而每年的媽祖誕辰更是進香的旺季,一波波的進香人潮總是將鹿港擠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看這天后宮的屋簷...就可以知道是道教還是佛教的寺廟了吧~



天后宮裡頭的藻井...都被鼎盛的香煙燻出歷史的痕跡了~~~



這裡是台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其實邊走邊吃小吃,肚子並不太餓,但睿睿們腳力不健,早早就喊著這裡酸,那裡痛...所以我們找了一家店,點了蚵仔煎、蚵嗲、滷肉飯來品嘗,順道歇歇腳....



吃飽囉~~繼續我們的鹿港探索之旅吧~~ 下一站--桂花藝術村!



位於彰化鹿港的桂花巷藝術村,是以展演體驗活動為主軸成為多元的藝術展演空間,提供遊客與工藝匠師近距離接觸、親自體驗創作過程的場所,並藉由此活動達到藝術村之宣傳效果,不僅讓該村成為新的彰化旅遊景點,同時帶動了到鹿港旅遊的遊客也能欣賞體會工藝之美的觀光風潮。桂花巷藝術村座落在鹿港公會堂(藝文館)前紅磚道的盡頭,本來是閒置荒廢的日式宿舍群(於日治昭和年間興建),2009年經中央補助經費重新整建完成後,搖身一變,成為工藝家們的展演場地與工作坊,目前進駐的藝術家與鹿港鎮公所的駐村合約訂每半年為一期,以行銷鹿港傳統工藝。(資料來源:美美旅遊網)





半邊井也被當作藝術村的裝置藝術~~具有地方特色...



雖然我們沒有什麼藝術細胞,但在這裡也可以坐著曬曬冬天的暖陽...享受午後偷閒的時光~~



這家是做獅頭的~~



充滿濃濃日式風格的房子~~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小睿的表情真豐富~~



走出桂花巷藝術村,看到一個站牌--幸福桂花巷。



站牌旁,把屋子的外牆彩繪成一部公車的模樣~~~



搭乘這部幸福彩繪公車...就可以抵達幸福囉~~



接著,我們要往回走了,來到了"鹿港鎮史館"。



鹿港鎮史館就是以前的鹿港街長宿舍。

「街長」是日治時期的稱謂,相當於是現在的鎮長。西元1920年(大正9年)台灣地方行政改制,鹿港成為台中州彰化郡鹿港街。當時的第一任街長由陳懷澄擔任;第二任街長是日人吉田秀治郎。彰化縣街長宿舍則是於西元1935年(昭和10年)由鹿港第二任街長吉田秀次郎負責督導與興建。

鹿港街長宿舍為日式木造構造建築,基座抬高,基腳多為磚柱或木柱,有助於通風、防止潮濕,與蛀蟲侵害的作用。街長宿舍外觀樸質,一走進此處,您必定會讓這座在鬧中取靜,散發濃濃典雅又寫意氣息的建築物所吸引。

光復後,街長宿舍曾閒置,後曾做為鹿港鎮公所的倉庫。近年來,鹿港鎮公所則決定將街長宿舍重新規劃作為「鹿港鎮史館」,以展示原本存放於鹿港鎮圖書館有關鹿港的文史書籍和鹿港相關的老照片。(資料來源:四方通行旅遊網)

以下是睿睿們在鹿港街長宿舍拍攝的照片 ~~
































離開了街長宿舍,我們沿著中山路往回走,路上採買了一些名產,例如牛舌餅、綠豆糕、麵茶、肉包等,鹿港名產的包裝有個共同特色,都是用大紅色的袋子來裝...喜氣洋洋的感覺~~小睿看著睿爸手上大包小包的...開心極了!



之後,我們又走回龍山寺,來到了龍山寺附近的金門館,這也是我們在鹿港的最後一個景點了!



鹿港金門館又稱為浯江館,是由金門駐台的水師與移民初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不僅是廟宇也是金門同鄉會館。而現今的金門館經過多次的修建,清嘉慶十年(西元1850年)時由許樂三捐獻土地,加上金門駐台水師與船商們的捐款所修築。在清道光十一年(西元1831年)由鹿港游擊劉光彩募款再次重建,並且撰有紀錄過程的「重建漕江館碑記」。目前館中也保存有清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的珍貴史料「重建浯江館碑記」。(文章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順帶一提,這次會來造訪鹿港的機緣,是因為四也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福爾摩沙冒險小說的第一本《有人在鹿港搞鬼》,而第二本則是《砲來了,金門快跑》。以金門館這個景點做為我們告別鹿港的終點,事實上,也是做為我們前進金門的起點,希望睿睿們好好的閱讀《砲來了,金門快跑》這本書,找機會,我們要前進金門囉!!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2014冬遊彰化鹿港,就在這裡告一段落了,但今天的旅程還沒有結束,下一站,小腳ㄚ來到了線西,要來參觀餅乾魔法學校囉!! 掰掰~~

(悄悄話) 2014-12-27 17:06:06
(悄悄話) 2014-12-26 14:14:00
(悄悄話) 2014-12-26 12: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