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1 15:25:01小睿睿

小腳ㄚ走台灣--新春台南行(1)--後壁區--烏樹林糖廠+無米樂社區

2012/1/31,經過農曆新年9天連假的養精蓄銳,也閃過了到處人擠人的擁擠,小腳ㄚ新春第一砲~踏入了台南市後壁區(原台南縣後壁鄉)...

當天一早,取道中山高南下,於新營交流道下,循指標往後壁方向全速前進...



可能是大家都恢復正常上班了,沿路都沒有遇到塞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們在後壁的第一站--烏樹林糖廠!!  這座糖廠的最大賣點就是可以搭乘五分車,而烏樹林車站也保存的頗佳,足讓喜好鐵道文化的粉絲們流連忘返...因為還在過年期間,車站上還貼的"賀春"字樣~十分應景!!

轉貼台糖公司網頁對於烏樹林糖廠的簡介:


美麗的烏樹林糖廠建於民國前1 年(明治43 年,西元1910 年),曾經是遠近馳名的白糖產地,而轄屬的烏樹林車站,亦曾擔任台南縣後壁、白河、東山與新營都會五分車鐵道連結的樞紐,在日治時期曾因生產的糖品質優良且風味獨特而獲得日本皇室採用,有「御用糖」之稱號。1983 年基於營業考量,結束烏樹林糖廠製糖業務,鑒於無工業及空氣污染,適合蘭花及觀賞植物等生長,於1989 年設立精緻農業發展中心,培育蝴蝶蘭。2001 年,就讀於台南藝術學院的研究生,源於對鐵道的熱愛,向台糖呈送一份「開往烏樹林」的計畫書,從此開啟五分車的新頁,俗稱觀光小火車時代來臨。

2003 年休閒博物館、昆蟲館、蘭花展示館、展售館等陸續加入營運,2008 年地震體驗館加入營運,2010 年9 月份露營區開始營運。園區之發展以五分車懷舊之旅,烏樹林鐵道歷史文化及相關事業(休閒博物館、昆蟲館、地震體驗館、露營烤肉、休閒購物等)為發展主軸,並利用糖業遺址及人文景觀,開發融合具教育、文化、休閒之園區。

此外,在園區21 公頃的寬廣腹地中擁有許多種類的樹木及自然景觀,特別適合作為戶外教學及親子郊遊的休閒場所。而烏樹林休閒園區更已成為代表台南縣旅遊景點"新南瀛勝景"「八景、八勝、三園」之三園其中一園。

由於烏樹林糖廠已走過一世紀了,從明治43年(西元1910年),原屬於東洋製糖株式會社開始,到昭和2年(西元1927年)出售給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至今仍有許多日籍員工子弟前來尋根,甚至是父執輩交代一定要再回到烏樹林,其中有非常多感人的故事。





這裡買門票也是很原汁原味的鐵道風,是在車站內的售票口進行的,我們手持府城觀光護照購買四合一票券(五分車+地震館+昆蟲館+博物館),成人票買一送一合計250元,至於睿睿們,年紀還小,身高也不太高,免費!!





候車座椅也是很傳統的那一種,牆上還貼著反共愛國的精神標語,以及搭乘火車的安全規定,彷彿讓我們走入了時光隧道....





這裡是站長室....





站長室外面的走廊橫樑,還懸掛著銅鐘,令人不禁遙想起當年火車快要進站時,銅鐘噹噹作響,催促著旅人加緊腳步的畫面.....




今天是平日,早上只有10點一班五分車可以搭乘,我們來的早,還有時間到處逛逛,先讓睿睿們在烏樹林車站前留下可愛的倩影...





火車前後站的標示牌.....





鐵道旁的防空洞。台灣在日據時代與光復初期,因逢戰亂動盪,重要的機關或場所附近常有防空洞的設施,當空襲警報響起時,可以入內躲避。糖廠是早期台灣經濟的命脈,當然也要有防空洞這種設施囉,只不過這麼小的洞,能躲多少人!?





接著我們先到地震體驗館,據收票的阿姨說,只要十五分鐘就可以參觀完畢....十五分鐘...60元...嗯.....

我們先到小房間,體驗地震的搖晃....這個小房間可以模擬4-7級的地震




這張照片可不是睿爸照壞了,而是要顯示出七級地震的搖晃感,特意拍攝下來的,也順便教導睿睿們遇到地震時的逃生要領



接著觀賞紀錄片,記錄的正是台灣人民不能遺忘的一天--921大地震!!

雖然921地震時睿睿們都還沒出生,我們還是告訴他們當時地震的可怕.....





這個時鐘顯示的正是921大地震時的精確時間...




簡單地參觀完畢,接著我們要去撘乘五分車囉,出去之前在地震館出口處合照~~




排隊上車囉~~不過當天沒有什麼人,只有我們一家子在排隊....



趁著五分車還沒開的空檔,睿睿們好奇地在車廂內爬上爬下,要求我們幫他們拍照~~

如果睿睿們沒忘記的話,這次應該是他們第二次搭乘五分車,上一次是在嘉義縣六腳鄉的蒜頭糖廠





小睿一直要睿爸拍他的大頭~~



坐在車廂望著車站及月台,從這個角度再拍攝一張車站的樣貌,陽光灑落了幾分溫暖在瓦簷上,讓人暫時忘卻此刻正是乍暖還寒的初春時分....



YA~~火車開動~~~車上還有導覽人員解說著路上看到的花花草草,他也說到五分車為什麼叫做五分車,是因為這裡鐵軌的軌距是全世界標準鐵軌軌距的一半,一半就叫做五分,所以又名五分車!!




五分車約莫開了二十分左右就到了終點站,在這裡遊客可以下來走走,上上廁所,買買東西吃,而我們小腳ㄚ的精神就是要看看別人少見的或是看不到的,於是我們犧牲休息的時間,觀看火車"換頭"的一幕。

由於這裡是終點站了,火車並不能迴轉,只能將火車頭利用一旁的另一個軌道,從原來的車頭送到車尾,再倒車後連接車廂,於是剛剛的車頭變成車尾,車尾變成車頭,很聰明的設計~

此刻,睿睿們童心一起,竟然指揮起車頭倒車了....來來來,撞到有聲音喔~





只見火車頭緩緩地倒車回來,接近車廂後,由工作人員熟練地將火車頭掛上車廂,火車『換頭』成功。



接著我們利用短暫的停留時間上廁所、買東西,當導覽人員催促著上車時,趕緊回到車廂就定位。瞧~小睿手上還拿著戰利品茶葉蛋一顆,這可是任性的小睿用他的哭功換來的,每次都用哭的這招,下次不好好修理還得了。至於大睿,滿足地吃著烤香腸~



回到起站後,我們目送五分車駛離後,順著鐵軌走到盡頭,這裡有一棵百年夫妻樹,現在則變成許願樹




睿睿們在專注地畫著他們的許願卡,不知道他們小小的心裡許了什麼願望?






睿睿們畫好許願卡後,睿爸幫忙將卡片綁在樹鬚上,睿睿們則忙著跟他們的許願卡合影





接著我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不過在這之前,當然要做一件到老火車站都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走鐵軌!!睿睿們一踏上鐵軌,就馬上開啟火車來了….




走著走著小睿突然跑了起來,小睿說:火車一開始都是慢慢走的,走一段之後就會越來越快,像跑的一樣,所以他也要用跑的。嗯果然觀察的很仔細





順著鐵軌走,可以看到一處造型特別的月台,造型彎彎的,大睿說像月亮,小睿則說像香蕉,果然是愛吃的小睿




往博物館的路上又看到了剛剛許願樹的壁畫,畫的蠻不錯的,趕緊拍下來讓大睿學習學習,因為他說他以後要開畫展






進入博物館囉,人煙相當稀少,正確的說,就只有我們一家人在裡面參觀,我們詢問收票的叔叔,他說過年時候很多人,每天都要三四個人輪值,今天就沒有幾隻貓來參觀了….博物館,顧名思義,就是收藏的物件非常廣博,也就是說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就像這幾塊放在門口的『石敢當』,真的很少見到博物館大門會放石敢當的




博物館內還有恐龍的骸骨模型




還有會發亮的石頭….





還有恐龍蛋






還有台語教學的標語牌與雕像….





還有會浮起來的石頭






還有台灣古早社會生活點滴的介紹櫥窗大約有一百多個櫥窗,這張是爌窯






這張是小偷被警察抓去遊街示眾….大睿很感興趣,在這個櫥窗前看了最久,可能是怕以後做錯事會被警察抓去,會怕就好….





博物館裡頭還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不過缺乏主題性,又沒有解說人員,所以只能走馬看花,頗為可惜。接著,我們到戶外野餐,填飽肚子後,睿睿們囔著要開火車,我們順了他們,讓他們童心未泯地開起鐵道園區的幾台火車只見小睿架式十足地模仿起車站站長:停!!火車快要開了,上車囉~~



?!不是開火車嗎?!大睿還可以開到車窗外真是古今第一人





接著睿睿們與老火車頭合影留念





此時大睿在車門旁表演起特技,表演結束後,非但沒有得到如雷的掌聲,還被訓斥了一頓,太危險了,萬一摔下來可是會頭破血流的…PS我們搭乘五分車出發前才看到一位校外教學的小學生不知怎的頭上血流不止,最後還派救護車送走呢! 大睿呀,你要警惕在心!!






鐵道園區中央有一處委外經營的餐廳,利用原糖廠的建築物來營業,造型古樸,令人很想在裡面用餐,不過小腳ㄚ的平民旅遊不花太多錢在餐廳裡頭,外面參觀就好






這是勝利號車廂,這列火車在每週六日才有發車,今天是平日,只能照相過過乾癮






接著睿睿們開起另一列火車了






小睿專注開火車的神情





這一張可不是明信片唷,是實景拍攝的,園區貼心地佈置這麼一個背景,讓遊客們可以拍攝,拍起來就像是明信片的感覺





另一張人型看板,由大睿扮演列車長,小睿扮演開火車的司機





另一個火車頭






又是另一個火車頭沒有細數這裡到底有多少個火車頭,應該有五六個以上吧






接下來參觀道班房,道班房是修理鐵軌及火車的工人的工作室,裡面擺放了一些專業的器械,火車或是鐵軌生病了,就靠這些器械救命了….






這裡保留了一個售票口,愛上角色扮演的小睿馬上扮起賣票的人






大睿也要扮演賣票的人






道班房後方有片空地,這裡保留著幾株甘蔗,據員工表示這株是水蔗,很甜,可直接嚼食,他說菜市場賣的都是這種。






這是白甘蔗,是製作蔗糖的品種,糖份較高,渣渣較少






甘蔗榨汁的石磨






教學時間到~來認識甘蔗囉!





大睿調皮地拿起甘蔗當成球棒,他說這是打棒球用的






接著我們要去參觀昆蟲館了,到昆蟲館的路上經過一條用大竹子當布置的小路,竹子真的好大~跟小睿的大頭一樣粗大~

 

    Ps接著是參觀昆蟲館的時間,不過掌鏡的睿爸因為早起+開車疲累+感冒吃藥等原因,在門外椅子上坐著睡著了,沒有拍攝到昆蟲館裡面



好啦~已經下午快兩點囉,我們準備離開了,離開之前再讓睿睿們在筆直的鐵軌旁拍攝一張當紀念~






回到烏樹林車站,在候車月台的椅子上,依依不捨的像這裡說再見




接著我們要去後壁區菁寮社區,也就是紀錄片無米樂的拍攝地。路上,看到一間沒有圍牆的國小,古樸的建築物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這裡是台南市後壁區安溪國小





國小裡頭的日式建築物上有牛眼窗唷~





這棟日式建築物是國小的大禮堂,經過台南市政府歷史古蹟認證的唷




到了到了,後壁車站到了,白色木造建築,十分風華典雅,轉貼美美旅遊網對於後壁車站的簡介

 

簡介

驅車在台1線上南下往台南縣方向,過了後壁陸橋,很快的就看到後壁火車站,後壁火車站是台鐵西部幹線台南縣最北的車站,屬於3級車站,在這個車站出入大部分是通勤學生、上班族,一般必須搭乘電聯車或平快車,才能親眼目睹這個車站的美麗。

車站為傳統的木造建築,創建於光緒28(西元1902),民國30年嘉南大地震使得站房傾斜,民國32年改建為現有樣式,外觀為魚鱗板,基座則是洗石子,是目前台灣僅存的日式木造火車站之一。

無米樂人物雕像

後壁鄉公所於民國97年,塑立後壁鄉最具代表性人物雕像,四位「無米樂」主角,作為後壁鄉入口意像,彰顯後壁人苦幹實幹愈挫愈勇的打拼精神,更成為冠軍米與稻米故鄉的最佳代言人。同時配合鑲嵌於地板上的本鄉農特產品及地方風景簡介等,旅客只要進出火車站,立即能對後壁鄉有了初步的認識。

歷史

後壁車站是台鐵在後壁鄉境唯一停留的一站,俗稱後壁車頭,在臺鐵縱貫線屬於三級車站。後壁車站興時時,車站附近為一片荒野,罕無人跡;後來黃冬(黃坤虎父親)兄弟在此共同經營「黃振興合資會社」,召僱海口人來此耕作後,逐漸形成一個新村落,人稱車頭村,之後車站附近逐漸成為後壁鄉的區為中心。

民國30年,嘉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後壁車站因而傾斜,經過兩年改建,成為現有的樣式,牆身仍為木造,民國927月,台南縣政府在後壁車站前廣場進行景觀美化工程,車站又呈現新的風貌。

資料來源:台南縣新嘉國小







後壁車站前的廣場有四位無米樂的主角的雕像,左二拿著一袋米就是大名鼎鼎的崑濱伯,我們為睿睿們簡單的介紹崑濱伯之後,就要往菁寮社區前進了,沒想到一個奇遇就這樣發生了(賣個關子,往下看便知曉)

 






廣場上還有一個耕牛造型的花燈,與這個農業鄉鎮的特色十分契合






往菁寮社區的路上看到一座很特別的教堂建築,看起來很像一座金字塔,後來上網查了資料才知道叫做「後菁寮聖十字架堂」,轉貼後壁論叢的介紹(http://www.sj2es.tnc.edu.tw/nativeinf/page02/p207.htm):

菁寮天主堂正式名稱為「後菁寮聖十字架堂」,位在菁寮國小斜對面,是德國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所設計,波姆從未到過臺灣,在設計天主堂時名氣還尚未有名氣,後來他獲得普立茲建築獎,天主堂也因而有了名氣。

教堂分為四部份:鐘樓、洗禮堂、聖殿、聖體宮,都是角錐造型,外覆鋁皮,四個頂尖處各有一代表性的飾物,分別是雞、鴿子、十字架、皇冠。建築中以金字塔造型的聖殿最為搶眼,傳說靈感是來自此地農田的稻草堆。

菁寮天主堂隸屬「聖方濟各教會」一系,民國四十七年附近以「十字聖號」在本地傳教;之後,德國伊國愛森教區主教及信友為紀念並光榮於809年逝世的「門斯德城」第一任主教聖得克,發動會友捐款贈送此地同道兄弟興建聖堂,教堂約在民國五十年前後完成。




現在要說說我們剛剛提到的奇遇了,當我們的車子緩緩駛入菁寮社區後,看到沿路上古老的建築物,我們便知道老街到了,睿爸在找尋停車位的時候只順口自言自語問道:「不知道崑濱伯的家在哪裡?」說時遲那時快,崑濱伯本人居然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他老人家正悠閒的赤腳走在馬路上,睿爸趕緊搖下車窗,向老阿伯詢問:「請問您是崑濱伯嗎?」老阿伯靦腆的笑了笑:「對啦,有空來家裡坐」,他向我們比了比他家的方向。我們在郵局前面停好車後,就趕緊走到崑濱伯家前面,他正在他家門前大埕上撥弄並曬著整片的大豆,他還親切地向我們介紹大豆以及門前的那顆芒果樹,最後應我們要求跟我們合照了一張!





崑濱伯家裡的對面是他們的米店,門口還有崑濱伯無米樂的字樣





從崑濱伯家往旁走幾十步,就是菁寮老街了





菁寮老街上的木造建築物,現在因應觀光需求,開了好幾家店面,有客家花布的店,有醬辣醋的店等等




老街短短的,不一會兒就可以走完,我們往另一個方向走去,到當地農會販賣部走走,買了一包後壁鄉的米,也試吃了好幾塊爆米香





接著我們去參觀棉被店,沒有看到製作棉被的過程,倒是看到店裡正在縫製客家花布的枕頭套、被套等等






客家花布的成品~~






當我們準備要離去的時候,再度看到崑濱伯,他問我們有沒有去看荷蘭井,我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找到這口荷蘭井,讓睿睿們體驗先民們辛苦挑井水的過程





荷蘭井旁邊的榖亭畚,榖亭畚是穀倉,也就是存放稻穀的地方,也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




荷蘭井旁已經闢建成一處民宿了,我們在民宿門口照相留念






好啦~荷蘭井是我們在後壁的最後一站囉,接著要到台南市區找睿睿小姑姑了,到了台南市區後,先到我們預定的飯店- 一品沅商務旅館,這是跟府城觀光護照合作的飯店,平日住宿憑券免費,不過沒有附早餐,是這家商旅的敗筆,也怪我們之前沒有先做好功課,出門在外就將就一點囉






晚餐由睿睿小姑姑請客,在安平老街吃小吃~睿睿們跟意潔、昕諺碰面以後,彼此都非常開心,好像好久不見似的,可是明明幾天前還在台中一起生活好幾天的呀!?




吃完晚餐,到老街走走,安平老街去年來時人山人海,我們還放棄沒有進到裡面逛逛,今天是平日晚上,好冷清,商家早早就打烊了,我們找到這家百年蜜餞商行,睿睿小姑姑買了許多等路託我們拿回家給阿嬤跟大姑姑分享。






逛完冷清的安平老街後,由於小姑姑還要回家幫忙寵物店的生意,我們就回到小姑姑家的寵物店,讓小孩子們聚在一起玩,當時間漸晚時,我們回到住宿飯店,結束了今天的旅程,今天大致上就是在後壁區遊玩,明天一早,小腳ㄚ即將踏入新化區,敬請期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