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9 10:48:53小睿睿

小腳ㄚ走台灣-苗栗縣山城之旅(3)-公館鄉

2011/12/04約莫一點時離開泰安鄉的清安豆腐街,原本要到位於獅潭鄉的汶水老街,卻因找錯路而上了72號快速道路,將錯就錯下,我們先到公館鄉的出礦坑。這裡有一個中油的"台灣油礦陳列館"。

以下是轉載美美旅遊網的簡介:

台灣油礦陳列館位於公館鄉開礦村後龍溪畔邊,為台灣最早發現石油之地點,目前隸屬於中國石油公司台灣油礦探勘總處,館內設有文獻測勘、鑽井生產、油氣處理等展覽館,詳實紀錄了台灣石油百年來探勘開採的歷程與變遷。

為了完整記錄台灣石油探勘開發的經過與變遷,並妥善保存重要的文獻史料,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油礦探勘總處,於民國七十年在出礦坑礦場設立油礦開發陳列館。

後因參觀來賓日眾,場地不敷使用,乃於現址興建新館,於民國七十九年遷館正式使用,並定名為台灣油礦陳列館。
 
油礦陳列館展示石油測勘、鑽井生產、海域探斟、油氣處理資料和模型,可以了解油氣的形成、移棲、油氣田構造,及台灣百餘年來油氣探斟、鑽測、生產史。

出礦坑礦場還保留有纜車道及實物展示的油氣井,纜車道長約400公尺,順著山坡爬升,往上走到終點高處平台,俯瞰後龍溪河床的景色,美不勝收。



停好車後,我們暫不進入室內參觀,趁著剛吃飽體力充足的情形,要來征服一段上坡道,這個上坡道是舊的纜車道,現在是讓人登高望遠的路線....

我們先在纜車道前的一塊大石頭地標前合影,上頭寫著"硫磺窟-台灣石油發祥地"...小時候地理課本有介紹台灣苗栗產石油,現在終於親臨現場,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望睿睿們以後在地理課上到這一段時,還可以記得他們小時候曾經來過....





纜車道坡道旁立了一座介紹牌,上頭將這裡油礦開採的歷程詳細地記錄下來....





這段纜車坡道雖然僅有數百公尺,但坡度有些陡峭,走起來還會有些喘....從這張照片看來,可以清楚地看到纜車軌道,不過現在已經廢棄...





小腳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陽光非常刺眼,中途想要替睿睿們拍照時,他們都還需要用手遮陽光....不過睿睿們很厲害,僅在中途喊累稍作休息,其餘的路程都自力完成爬上去...





這裡應該還不是終點,不過我們決定在此休息,因為往上的路牌上寫著毒蛇出沒請小心,所以就把這兒當作我們爬坡的終點。

這裡是油礦開採的平台....許多機器設備都還保存著...

 大睿看到欄杆就爬了上去,小睿要學他,可是爬上之後不敢自己下來...急呼把拔來救他~~




這裡就是開採油礦使用的機具設備,比較特別的是右下方這個紅色的柱狀體...其他遊客叫它做"聖誕樹",那時候我們還納悶著....聖誕樹在哪兒??? 答案稍後揭曉~~





路上看到一隻很像螳螂的昆蟲...真實身分為何...有待查證....





我們在採礦平台上喘了一會兒,返程往下走去...下坡比上坡危險..上坡雖耗體力,但下坡更要小心翼翼,不小心會滾下去....





我們全家的影子~~~





坡道兩旁還有員工舊宿舍,採日式建築,屋頂上的斗拱做了一隻獅子的造型....





宿舍前鋪滿了石頭,小睿說地上很漂亮~要我在這幫他拍一張~~





下坡到底,有一個精神雕像...三個中油的員工奮力地將鑽油管轉入地下....





這時候我們才要進入室內...油礦開發陳列館....


陳列館的門口一塊大理石,記載著該館成立的緣起..上面寫著"我國使用鑽機開採石油,始自苗栗出磺坑",為這段難能可貴的油礦開發史上寫下新頁!




在服務台前有幾塊浮雕,其中一塊就是我們去加油站一定會看到的--中油的火炬!! 其他就是礦場煙囪聳天的情形,這些睿睿們都沒有反應,只有這一塊"恐龍"的浮雕,讓他們大聲呼叫!!想必這塊浮雕應該是要表達石油存在地底下的歷史跟恐龍一樣久吧~~




入口還有另一個生動的雕像,瞧這三人歡欣鼓舞的模樣,應該是要描述油礦冒出的那一瞬間,讓工作人員的辛苦都得到了代價~~





這張圖片就是我們剛剛運動完畢的纜車道~~





又有恐龍了~~





這裡也展示了化石標本,都是中油公司在台灣各地探勘油礦時,留下來的戰利品與紀念品~~

圖中的化石是貝殼化石...我們上次去苗栗後龍的貝殼山也有見過....





接著就是開採油礦所使用到的各式交通工具....




剛剛在纜車道上的開採平台,看到一根紅色的柱狀體,為什麼遊客會稱它為聖誕樹...答案揭曉...就是這張圖....

想必剛剛的遊客應該是先到過了室內陳列館吧....





室內參觀完畢,準備離開,上車前在門口的塔柱前合影一張~~

接著我們往回到獅潭鄉汶水老街,不過遊記以鄉鎮市地區來區分,這段省略,容後再記,以下則是在公館鄉境內的其他行程...





約莫下午四點,我們再次上到72號快速道路,在石圍牆匝道下去...要去尋找石圍牆的遺址,不是很好找,東繞西繞的,繞到睿睿們都睡著了,才找到這個遺址..轉貼農業易遊網對於該地的簡介:

「石圍牆」是現在公館鄉石圍村的舊址,清嘉慶22年,當時原拓墾現銅鑼街樟樹村的大戶吳琳芳出面與後新港社平埔山胞議定,讓山荒埔80餘甲村民共組81股齊心開墾而起的。
 當年建築之石牆,牆高7尺闊6尺,上面種植荊棘樹,石牆外側密植刺竹,刺竹之外再植一圈棘盤,如此一來外面的入侵者將難以進入。
 石圍牆是苗栗平原的最後墾地,臨近「原住民山界」,也是烏溪河轉彎改道最多的河段,早年村民就地取材,以巨石築成堅厚的圍牆,平時作為抵擋山胞侵襲的防 禦工事,洪水氾濫時則靠它屏障,保護生命財產的安全,民國24年4月21日早6時02分,台灣中部發生強烈的地震,石圍牆位於震度最強的地帶,災情最為慘 重,毀壞了大部份。
 由於已無原住民的侵擾,便將毀壞的部份清除,加上時代變遷,石圍牆已漸漸被拆除了,災後村民勒石紀念,此圓形石碑現在仍立於社區中,如今石牆村內只留下 散見的石牆斷垣及義勇關帝廟、震災紀念碑,可為先民拓荒過程中,艱辛掙扎的見證。

原來石圍牆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豐功偉業,紀錄了早期先民篳路藍縷的經過....



因為睿睿們都在車上睡覺,無法下來拍攝紀念照片,只好派出我們的愛車充當主角,證明我們曾經來過~~





接著我們來到苗栗旅客服務映象園區,位於公館鄉的六號省道旁...很好找....這裡是用陸軍廢棄營區改建而成,現在委由民間公司經營...有餐廳、咖啡廳及陶瓷博物館等...

一進到園區就看到一牌大字"愛的教育,鐵的紀律",這個在所有的營區都可以見到,在此保留下來,讓當過兵的人看到都會會心一笑~~

比較特別的是園區的圍牆是一排整齊的陶甕與紅磚堆砌而成,想必這裡應該是陶土的故鄉吧~~







果然是以陶土為地方特色,許多擺設裝飾都跟陶土相關...像這個大茶壺...也是陶製的




餐廳與展示區(就是賣東西的啦)都聚集許多人,這些遊客都是遊覽車載過來的..免費的景點,當然是遊覽車的必到之處!!

這裡的牆壁用苗栗縣各鄉鎮市的景點組合而成,睿睿們坐在這兒的板凳上合拍一張,從照片可以看出來他們睡意正濃...這也難怪啦...早上五點就起床到現在....





接著我們被一陣喲喝聲導引到地下室,據服務人員表示,精采的表演即將開始.....
主持人說全程表演約1小時,我們看了十分鐘就想走了...這些表演有單人舞蹈、青蚵嫂原唱人(現年60幾歲)獻唱、還有圖上這位號稱金鐘獎提名的常客來唱歌..我們也不知道他是誰....

最後我們趁著中間賣東西的空檔,假借小孩子要尿尿的名義溜出來,不然工作人員還不太想讓人離席咧...




離開地下室,趕緊跑到戶外來透透氣,轉往陶瓷博物館的方向,看到收費表後,決定不入內參觀,在戶外走走就好

戶外的空氣蠻清新的,一些佈置也挺好看的....像圖中這個大型陶罐....





這裡也有些小動物,有魚、鴨子,還有兔子...



牆壁上還有這麼一個噴水孔...也是用陶甕做的....

這時候溫差變化很大,已經感受到變冷了,也正式宣告今天小腳ㄚ的行程要在這裡畫下句點....

冬天的氣溫越來越冷了...對於小腳ㄚ走台灣的行程是一大考驗,未來可能會轉往南部避寒一下...下一個行程...規劃ing...

(番外篇-汶水老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