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8 23:24:28柚子

疾管局:兩岸疫情通報聯防機制需加把勁

疾管局:兩岸疫情通報聯防機制需加把勁

更新日期:2009/04/18 19:3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8日電)在接連發生幼兒在中國感染麻疹回台傳染他人事件後,最近有中國女子疑似染SARS而在俄國火車猝死,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認為,兩岸疫情通報及聯防疫情,仍需加把勁。

疾病管制局對6年前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風暴記憶猶新,副局長施文儀說,當時中國大陸疫情不透明,疾管局看報紙才知道消息,後來紅十字會、海峽交流基金會轉知消息,不免慢半拍,最近3年建立「新聞稿」通報模式,這兩天台灣透過世衛組織國際衛生條例 (IHR)的資訊平台,才有進一步的互動。

所謂「新聞稿」通報模式,就是中國發布疫情新聞的前20到30分鐘,衛生署疾管局的傳真機就會先收到新聞稿,同理,疾管局開記者會前的1小時,新聞稿也傳真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因此,北京、安徽傳出人類禽流感病例,或是男童回中國大陸外婆家感染麻疹,兩岸的防疫主管機關比媒體早一步獲知消息。

然而,施文儀指出,兩岸防疫單位彼此獲知的訊息,不會超過新聞稿的內容;相較之下,中國和香港的疫情資訊交換,不但更快,內容還更清楚。

另外,台灣的歐巴尼基金會、中華醫學會華人健康平台、以及中國大陸的中華預防醫學會在兩岸輪流舉辦防疫研討會,架起民間交流平台之際,也邀請衛生署疾管局和中國疾控中心代表出席,雙方官員互稱「教授」,不以官銜稱呼,歷次討論的疫病包括:愛滋病、肺結核、禽流感、疫苗、生物恐怖攻擊等。

去年中國大陸北京舉辦奧運,疾管局注意到,中國突然多出腸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這項疫情資訊,施文儀指出,過去中國大陸沒有通報腸病毒病例,台灣自1998年爆發腸病毒大流行以來,即定期監測腸病毒疫情,這顯示兩邊對防疫資訊的需求並不對等。

今年過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台灣納入適用「國際衛生條例 (IHR)」的資訊平台,日前台灣完成適用IHR要件,旋即發生中國大陸女子疑因染SARS,在俄羅斯火車上猝死事件,疾管局首度透過IHR資訊平台向中國大陸查詢,隔天獲得回覆,但是內容也不超過外電範圍。

第二次江陳會談時,並沒有簽署擴大兩岸防疫通報相關協議,施文儀指出,目前的通報方式有一點微妙的較勁意味,為增加彼此的信賴,有賴雙方建立比IHR更快、更緊密的疫情聯防機制。980418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