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1 23:48:50阿里森

【鉛印味】小說《許三觀賣血記》

圖說:蘇州博物館外,小橋流水人家的寧靜景象。中國南方的人文風采。
去年上海行,特至蘇博,館外即美哉。

※※※※※※※※※※※

去年底上海行,在新華書店買了二本書
《許三觀賣血記》、《現實一種》,都是余華的小說
當時,以為台灣沒有余華的這二本小說
後來發現,麥田有出繁體版

沒有特別鍾情哪個小說家,只是剛好那陣子
花了些時間,正閱讀余華的《兄弟》
直到現在,那上下二大部的小說,依舊沒有讀完
無法靜心投入小說、沒有一氣和成的欲望
不是小說家的問題,那是身為讀者心境上的遺憾
愈發有此體會,愈發感到自己遠離了某種珍貴的純粹

雖然《兄弟》沒看完,不減我讀余華小說的興味
尤其,他筆下文革前後,南方小鎮的土莽味
插科打葷腥羶無忌賴皮有理使壞萬歲的痞子王道
不管是不是中國千年顛沛動亂衍生的生存劣性
加上文革弄人使然
只要看小說裡活靈活現的主角們,各有嘴臉
多麼為人生入戲,「好看!」實在就是小說的可貴處

※※※※※※※※※※※

斷斷續續,三月讀罷《許三觀賣血記》
其實,可以更早讀完它
只是,越到後來,我真是越害怕再讀下去

我不曉得,小說家要總是有仇必討有恩必還的許三觀
已經賣血賣到全身冰冷,賣到強健體魄已如薄紙
再冷冽的天,也要一碗接一碗喝下凍死人的河水
只為求達成足以賣血的體重(其中,還有水血不分的可憐鄉愿)
為了兒子的醫藥費,一路北上沿路拜託人買血
這個心思單純的卑微小人物,到底遭遇還能多慘烈?

不是什麼大善大度的偉大人物,許三觀極其平凡
賣血的因果,恰好是他人生的幾個重要事件

他是蠶絲廠的工人,第一次賣血,是年紀輕跟著湊熱鬧
賣血取得一筆不小的錢,成為他娶妻的本錢
他的初戀情人嫁了人,遺憾之餘,娶了「剛結束誹聞」的鎮上美人

第二次賣血,是為了「報答」初戀情人
因為情人已為人婦卻還願意「給他快活」
讓他感到某種滿足,卻也佔了人便宜,決心送上大禮
不過,此地無銀三百兩,此舉弄得二造家庭大起革命…….

第三次賣血,是為了大兒子重傷了人,不是賠命就是賠錢
許三觀因為發現最鍾愛的大兒子,竟然不是他親生的
決心冷眼看著「姦婦」的妻子鎮日哭鬧
要白養了數年「別人的孽種」滾出去認他真正親爹
醜事鬧到最後,百般無奈,許三觀認了,還是賣血了事

第四次賣血,則是遇上文革,民生潦倒
所有能藏的糧食都彈盡援絕數日
許三觀發揮「佐賀阿媽」的精神,「靠想像吃過飯」再撐
最後,不忍孩子的餓瘦無繼,想法子拜託血頭讓他賣血攢錢

※※※※※※※※※※※

小人物許三觀的喜怒哀懼,全都是因為最原始的欲望
求生存為第一要務的時代,誰管大是大非,能活就好
許三觀,這個中國鄉村典型的傳統男子
十七歲就懂得要女人、要孩子,要有個自己的家;
他自知自己跟初戀情人逢場作戲也有理虧
但他重視妻子貞節、兒子血脈,父權作祟,不容背叛
可是,到最後,他其實暗自思忖情義,還是收納這混亂局面

血不是人人可賣,得看血頭願不願意買你
所以,老實的小百姓,扛著田裡成熟的西瓜,攢下的白糖
成斤成斤地給血頭奉上,就求個賣血換錢的機會
賣血的官僚規矩,血頭作威作福的德性
在「人惡又人餓」的時代,無預警就要風雨飄搖的苦陋生活
看許三觀與他的家,好像,人性總還有點能掙扎的
就算是一丁點的,窮快活的生之喜

※※※※※※※※※※※

《許三觀賣血記》的結局,頗有驀然回首、燈火闌珊的味道。不過……

「許三觀對許玉蘭說:『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長得到比眉毛長。』」

這是許氏夫婦在茶餘飯後,訐譙年輕血頭及其爹娘全是混蛋云云
還和自家兒子比較。這也是全書最後一行。

攬鏡「自」照,還能對鏡當「歌」……
許三觀的故事,讓人彷彿看到:中國一定強~~

ps:最近讀完《現實一種》的二個故事,還有一尚未讀
每每讀完,那極其冷靜而極其殘暴的世界
總要一陣寒風颯颯、毛骨悚然…..
真的是,比血裡留著冰渣子的角色還狠的小說家
畈子 2007-06-12 09:06:34

謝謝你的稱讚呢,
也歡迎你常常來我的台玩喔...

阿里森 2007-06-11 23:52:53

哈,很&quot血&quot實,畈子的說法,滿貼切的~

去了妳的報台,羨慕妳的巧手
還有那份細膩溫暖的心意~

畈子 2007-06-11 14:03:39

哇...真是血實的故事,
該去找來讀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