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0 16:25:50好攝客-------小煌
公司旅遊 北埔
20070106
3:00 北埔(導覽解說&古蹟)【老街風采導覽 - 北埔原名大
隘興莊,位在竹東鎮西,係客家人聚居之地,民風非常淳樸。走在
北埔街上,路旁盡是班駁古老的民宅,其中尤以三級古蹟的慈天
宮,以及一級古蹟的天水堂和金廣福公館最有名。】
慈天宮,創建於清道光26年〈西元1846年〉,而開墾之初,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但因物資短缺,故暫以簡陋的小木厝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其後隨著墾業漸進,在清咸豐3年〈西元1853年〉,遷建於現址。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當時的墾首姜榮華〈姜秀鑾長孫〉倡議擴建慈天宮,並募集大隘各庄民的捐銀,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竣工,即成今日主要規模。
慈天宮主神為觀音菩薩,配神為天上聖母、五穀神農、文昌帝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註生娘娘以及福德正神,諸神合祀。另外,其旁從祀淡水同知李嗣鄴、墾首姜秀鑾、姜榮華三人,以追祀三人開墾大隘之功績。佛道共和現象在臺灣廟宇雖是常見,但對慈天宮而言,卻因眾神合祀,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界限。
慈天宮平面格局,近似廣東客家地區典型的「雙堂二橫」型式建築,亦可見閩粵籍墾戶對原鄉的追溯與依賴 。日本據臺後,慈天宮部份曾做為,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使用,明治31年又改為北埔公學校教室用,直到數年後,姜義豐捐贈校地才遷校,才恢復廟宇原貌。
慈天宮基地西北方為邱家祖厝所在,慈天宮擴建時右橫屋護龍部份只能建一半,而成不完全對稱的型態。其內有六支石雕龍柱及四支雕刻有民間故事的生動石柱,廂廊部分為成排方形的隔間。此外,據說慈天宮建成至今之所以甚少舉行建醮慶典,係因根據堪與明師說其為〈睡虎形〉的風水格局,故宜少驚動打擾為宜,也因此得以保存較多的原貌。
3:00 北埔(導覽解說&古蹟)【老街風采導覽 - 北埔原名大
隘興莊,位在竹東鎮西,係客家人聚居之地,民風非常淳樸。走在
北埔街上,路旁盡是班駁古老的民宅,其中尤以三級古蹟的慈天
宮,以及一級古蹟的天水堂和金廣福公館最有名。】
慈天宮,創建於清道光26年〈西元1846年〉,而開墾之初,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但因物資短缺,故暫以簡陋的小木厝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其後隨著墾業漸進,在清咸豐3年〈西元1853年〉,遷建於現址。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當時的墾首姜榮華〈姜秀鑾長孫〉倡議擴建慈天宮,並募集大隘各庄民的捐銀,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竣工,即成今日主要規模。
慈天宮主神為觀音菩薩,配神為天上聖母、五穀神農、文昌帝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註生娘娘以及福德正神,諸神合祀。另外,其旁從祀淡水同知李嗣鄴、墾首姜秀鑾、姜榮華三人,以追祀三人開墾大隘之功績。佛道共和現象在臺灣廟宇雖是常見,但對慈天宮而言,卻因眾神合祀,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界限。
慈天宮平面格局,近似廣東客家地區典型的「雙堂二橫」型式建築,亦可見閩粵籍墾戶對原鄉的追溯與依賴 。日本據臺後,慈天宮部份曾做為,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使用,明治31年又改為北埔公學校教室用,直到數年後,姜義豐捐贈校地才遷校,才恢復廟宇原貌。
慈天宮基地西北方為邱家祖厝所在,慈天宮擴建時右橫屋護龍部份只能建一半,而成不完全對稱的型態。其內有六支石雕龍柱及四支雕刻有民間故事的生動石柱,廂廊部分為成排方形的隔間。此外,據說慈天宮建成至今之所以甚少舉行建醮慶典,係因根據堪與明師說其為〈睡虎形〉的風水格局,故宜少驚動打擾為宜,也因此得以保存較多的原貌。
北埔 叮咚橋
天水堂,建於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所建,可說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民宅建築,一般稱為姜家大房。天水堂乃是一座比例相當完美,客家傳統建築佳作。在所有客家人建築物中是較少見到的,亦代表姜家與眾不同的貴族氣派象徵。
天水堂,為姜家的堂號「天水」是大陸在漢代時郡名,在今天甘肅省通渭縣。 由於姜秀鑾身為金廣福墾戶之首,於「討番」過程中,獲得北埔大部分的地業,故比照他在九芎林老家而興建的大形宅院。
姜氏家族脈延至清光緒年間,已是族裔丁旺,遂於光緒末興建另一新宅,一般稱為「天水堂二房」,以此有別於姜秀鑾創建的「天水堂大房」。「天水堂二房」是臺灣少見的「一堂八橫」民宅,屋宇雄健壯碩,外觀氣軒昂揚輝煌十分引人注意,只可惜宅第維護不如天水堂的古雅與華麗。
天水堂目前仍由姜氏子孫後代居住,為避免遊客打擾,近年在外牆裝設鐵門,因此遊客只能在外欣賞,這百年古厝風采之美。
天水堂,為姜家的堂號「天水」是大陸在漢代時郡名,在今天甘肅省通渭縣。 由於姜秀鑾身為金廣福墾戶之首,於「討番」過程中,獲得北埔大部分的地業,故比照他在九芎林老家而興建的大形宅院。
姜氏家族脈延至清光緒年間,已是族裔丁旺,遂於光緒末興建另一新宅,一般稱為「天水堂二房」,以此有別於姜秀鑾創建的「天水堂大房」。「天水堂二房」是臺灣少見的「一堂八橫」民宅,屋宇雄健壯碩,外觀氣軒昂揚輝煌十分引人注意,只可惜宅第維護不如天水堂的古雅與華麗。
天水堂目前仍由姜氏子孫後代居住,為避免遊客打擾,近年在外牆裝設鐵門,因此遊客只能在外欣賞,這百年古厝風采之美。
清道光14年冬月〈西元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鄴為了防番保民而開疆墾土,示諭姜秀鑾及周邦正等,向閩、粵兩籍富紳募款,組成金廣福墾號,金指官方,廣代表粵籍,福代表閩籍,在北埔、峨眉、寶山等地設隘防36處,而金廣福公館即是當時處理開墾業務的辦事處,至今已約有近一百七十年歷史,保存仍十分完好,目前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當年漢人進入到北埔開墾時,便是以金廣福為開墾的根據地,公館為早期台灣移墾社會常見的公共建築,是佃農繳交田租給墾戶的場地,並兼作農民們聚會往來之會館。而金廣福公館的建立係因隘墾庶務之需,除了辦理佃農繳租的墾務,又兼辦隘丁領取隘費、隘糧的事務。初墾時期,金廣福公館前廣場並作為經營收購農產及銷售用品等交易市場。
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劉銘傳實施「開山撫番」,裁撤金廣福之「隘務」及「討番政策」,解除金廣福的開墾權責,因此,金廣福50餘年的墾務也終告段落。
當年漢人進入到北埔開墾時,便是以金廣福為開墾的根據地,公館為早期台灣移墾社會常見的公共建築,是佃農繳交田租給墾戶的場地,並兼作農民們聚會往來之會館。而金廣福公館的建立係因隘墾庶務之需,除了辦理佃農繳租的墾務,又兼辦隘丁領取隘費、隘糧的事務。初墾時期,金廣福公館前廣場並作為經營收購農產及銷售用品等交易市場。
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劉銘傳實施「開山撫番」,裁撤金廣福之「隘務」及「討番政策」,解除金廣福的開墾權責,因此,金廣福50餘年的墾務也終告段落。
北埔
上一篇:公司旅遊 桃源仙谷
下一篇:小瓖甯 2007新春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