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拾譯】芥川龍之介〈微笑〉
(圖為位於千葉縣長生郡一宮町的芥川莊。明治末期至昭和初期,一宮町被開發成為避暑勝地,許多文人、作家紛紛造訪,芥川龍之介(1892-1927)即是其中之一。大正五年(1916),甫從東大畢業的芥川,與友人久米正雄(1891-1952)來到一宮町,在八月十七日至九月二日間投宿於當地海岸地區的旅館「一宮館」內的獨棟房舍。該房舍建造於明治三〇年代,係三室一廁、外圍三側以走廊圍繞的木造平房。芥川投宿期間寫信向夏目漱石(1867-1916)等師友報告生活,還寫了極長的求婚信給戀人塚本文(1900-1968),離去後將這段在一宮的青春回憶化為隨筆作品〈微笑〉。此棟房舍因有芥川留宿,被命名為芥川莊,於平成十三年(2001)被登錄為有形文化資產)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大正時期的小說家。東京都人。號澄江堂主人、我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就讀東大時,與菊池寬(1888-1948)等人創辦第三次、第四次的《新思潮》。期間,在《新思潮》發表的小說《鼻》,獲得夏目漱石(1867-1916)的激賞,而躍上文壇。初期的作品,如《羅生門》、《芋粥》、《地獄變》、《奉教人之死》、《戲作三昧》、《枯野抄》等,多為取材自古今東西的文獻、富技巧性且才氣橫溢的短篇小說。後期則敏銳感受時代的變動,描寫與自己精神世界相關的小說《河童》、《齒輪》。最後因肉體與精神的衰竭加上對藝術的自信喪失,服毒自盡。另著《木偶師傅》、《某日的大石內藏助》、《湖南之扇》等小說。
〈微笑〉
大學畢業的那年夏天,我和久米正雄(1891-1952)(註一)一起去上總一宮(註二)的海岸遊玩。雖說是去玩,也一定會讀書寫稿,不過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裡戲水和散步中度過。
某天傍晚,我們到一宮的街上散步,眼看外面已無人跡,就閒晃返回旅館。為了回到旅館,必須越過一個長著篩草和防風的沙丘。正當來到那沙丘上的時候,久米突然大叫,隨即飛快跑下沙丘。我還沒弄清原因,但想到可能有什麼必要才拔腿狂奔,於是也從後頭狂奔起來。那一定是因為獨自留在不起眼的沙丘上令人害怕的關係。不過,久米畢竟是當過中學棒球選手的男人。我還沒跑到一町(註三)的距離,立即沒了久米的人影。
約過十分鐘後,我氣喘吁吁地回到當時我們投宿旅館的獨棟房舍。房舍只有兩間房。因此房內都能看透,但到處不見久米的身影。不過從木屐已脫下來看,肯定是回來了。於是我大聲呼喊;
「喂,久米!」
「幹嘛?」某處傳出了應答聲。但還是判斷不出他在哪邊。
「喂,久米!」我再度出聲高喊。
「幹嘛?」久米也再度答話。這次大致瞭解久米所在位置。我沿著走廊來到廁所前,說:「你為什麼要那樣狂奔啊?」我的聲音多少含著怒氣。接著,久米也彷彿生氣似的,從廁所裡答話。
「因為不狂奔的話,不就來不及了嗎?」
之後,七、八年的歲月如河水般流逝。我感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額頭已禿。久米現在也絕不會有當時那種狂奔的勇氣了。
(大正十四年)
註一:(譯注)久米正雄(1891-1952),大正至昭和前期的小說家、劇作家。長野縣人。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就讀東大期間,與芥川龍之介(1892-1927)、菊池寬(1888-1948)等人創辦第三次、第四次的《新思潮》。大正四年(1915)拜夏目漱石(1867-1916)為師,愛上漱石的長女筆子(1899-1989)卻未有結果。後來以此戀愛挫敗經驗為素材接連發表作品,博得讀者好評,轉而創作通俗小說,一躍成為知名作家。代表作有《螢草》、《學生時代》、《破船》等。
註二:(譯注)上總一宮,現在的千葉縣長生郡一宮町。
註三:(譯注)町,日本的長度單位。一町約0.11公里。
譯自:芥川龍之介,〈微笑〉,收入吉田精一、中村真一郎、芥川比呂志編,《芥川龍之介全集 第七卷》(東京:岩波書店,1978),頁373-375。
圖片來源:https://intojapanwaraku.com/travel/17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