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3 11:04:15寂寞道人殊一
【堂論鞮譯】樋口清之〈「觸發」所生的成功者〉
(圖為《來自各縣的日本人的性格與行為模式:同樣的日本人竟如此不同!》(《出身県別 日本人の性格と行動バターン─同じ日本人にもこなんに違う!》)的封面。日本人研究的權威樋口清之(1909-1997)收集二戰前後的相關資料,依自然、文化及社會三大條件探索日本人的地域性,著成《依出生縣診斷日本人》(《出身県でわかる日本人診断》)一書,昭和四十八年(1973)由東京的講談社出版。平成十五年(2003),又推出更名為《來自各縣的日本人的性格與行為模式:同樣的日本人竟如此不同!》的文庫本。原書依地域析論日本人性格並佐以實際人物說明,為戰後的日本人研究提示了一個新方向,而成為日本人性格分析的經典作)
【譯前說明】
譯文譯自《來自各縣的日本人的性格與行為模式:同樣的日本人竟如此不同!》(《出身県別 日本人の性格と行動バターン─同じ日本人にもこなんに違う!》)的一節〈「觸發」所生的成功者〉(〈「触発」によって生まれる成功者〉)。作者在此節指出日本的成功者多半發生過性格上的「觸發現象」,並舉明治時期歌人、詩人石川啄木(1886-1912)為例。「觸發」的言說(discourse)是作者日本心性論的創見之一,故譯文擇定副題名為「一個日本心性的言說」。
【作者簡介】
樋口清之(1909-1997),昭和、平成時期的考古學、民俗學學者。奈良縣人。昭和七年(1932),自國學院大學日本史學系畢業,旋即進入該校日本史學系碩士班就讀。昭和九年(1934)成為該校預科兼高等師範部講師,昭和二十年(1945)升等為教授。昭和三十年(1955),以論文《日本石器時代人身裝飾品的考古學研究》取得國學院大學文學博士的學位。昭和四十八年(1973)獲紫綬褒章,昭和五十年(1975)獲日本放送文化賞。昭和五十四年(1979),自該校退休,被授與名譽教授的榮銜。之後歷任國學院栃木短期大學校長、全日本博物館學會會長和日本風俗史學會會長等職。在日本考古學的草創期,親自發掘、調查靜岡縣的登呂遺跡等全國四百多處的古遺跡,留下龐大的成果。從事考古學研究的同時,又發表一系列有關生活、風俗等獨特的日本文化論和史論,人以「樋口史觀」稱之。一生著作超過兩百本,泰半通俗易懂,深獲民眾的喜愛。主著為《原始人から文明人へ》(1950)、《梅干と日本刀》(1974)、《化妝の文化史》(1982)和《日本人と人情》(1994)等書。
〈「觸發」所生的成功者:一個日本心性的言說〉
世界上,在十九世紀後半之前禁止民眾自由移居的現象,僅有日本才有。因此,即使明治維新後移居的自由被認可、婚姻圈擴大到全國,日本人的地方性、地區差異也無法徹底消除。九州人和東京人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雖然新幹線開通了,大阪、京都、名古屋、東京仍留存著各種風氣。
在我們心中,愛護故鄉的地方性、想保持其均衡的心情和想脫離地方性而破壞其均衡的心情共存著。如果前者強烈,人就會埋沒在地方性之中;如果後者強烈,人就會成為變種而受到周圍人們的注意。像偉人、成功者、知名人士等,幾乎都是從此地方性脫離的變種。
某地若出了一位成功者,我們常會以他來代表該地全境的特質,但是,這樣的人更應該說是例外。社會上出名的人,多半脫離了地方性,或是積極地放棄了地方性,因此透過成功者來探索地方性,就容易出錯。不要忘記,有很多成功者或名人的性格和其地方性是相反的。
當具有某種性格的人搬到其他地區時,突然,他的性格起了變化,有時會變成完全相反的性格。我將此稱為性格的「觸發現象」。有很多成功者的性格,藉此觸發而達成第二次的變化。
石川啄木出生在岩手縣這樣的封閉地區,在此度過貧窮的少年時代。父親做了不正當的事被趕出故鄉,啄木感到非常自卑,渡海來到了北海道。儘管如此,他在當地也因封閉的性格而失敗,所幸開放的「殖民地」北海道的地域性,使他的性格產生了「觸發現象」。若閉居在岩手縣便絕對感受不到的進步性和近代性,在他去北海道之後,突然在心底萌生。到東京後出色的作家活動,就是這個「觸發現象」的產物。他作出近代明快的短歌,從醫院的窗口又初次見到飛機,便寫詩記之。日本最早把飛機一詞引進文學的人是啄木。這樣的進步性,我想是他在北海道被觸發的次要性格。
性格是在遺傳的氣質上加入後天的要素而被創造出來。而且,若碰上不同的性格,就會觸發出次要的性格,故種類確實是十分繁雜。所以要斷言某地就是這樣的性格其實很困難。不過,藉由分析各類的要素,像哪一地哪種性格較多這樣的程度是可以歸類出來的。
譯自:樋口清之,《出身県別 日本人の性格と行動バターン―同じ日本人でもこんなに違う!》(東京:講談社,2003),頁32-34。
圖片來源:http://bookweb.kinokuniya.co.jp/imgdata/large/4062567830.jpg
※請安裝櫻花輸入法或是微軟IME等任何日文顯示軟體,以利閱讀。
【譯前說明】
譯文譯自《來自各縣的日本人的性格與行為模式:同樣的日本人竟如此不同!》(《出身県別 日本人の性格と行動バターン─同じ日本人にもこなんに違う!》)的一節〈「觸發」所生的成功者〉(〈「触発」によって生まれる成功者〉)。作者在此節指出日本的成功者多半發生過性格上的「觸發現象」,並舉明治時期歌人、詩人石川啄木(1886-1912)為例。「觸發」的言說(discourse)是作者日本心性論的創見之一,故譯文擇定副題名為「一個日本心性的言說」。
【作者簡介】
樋口清之(1909-1997),昭和、平成時期的考古學、民俗學學者。奈良縣人。昭和七年(1932),自國學院大學日本史學系畢業,旋即進入該校日本史學系碩士班就讀。昭和九年(1934)成為該校預科兼高等師範部講師,昭和二十年(1945)升等為教授。昭和三十年(1955),以論文《日本石器時代人身裝飾品的考古學研究》取得國學院大學文學博士的學位。昭和四十八年(1973)獲紫綬褒章,昭和五十年(1975)獲日本放送文化賞。昭和五十四年(1979),自該校退休,被授與名譽教授的榮銜。之後歷任國學院栃木短期大學校長、全日本博物館學會會長和日本風俗史學會會長等職。在日本考古學的草創期,親自發掘、調查靜岡縣的登呂遺跡等全國四百多處的古遺跡,留下龐大的成果。從事考古學研究的同時,又發表一系列有關生活、風俗等獨特的日本文化論和史論,人以「樋口史觀」稱之。一生著作超過兩百本,泰半通俗易懂,深獲民眾的喜愛。主著為《原始人から文明人へ》(1950)、《梅干と日本刀》(1974)、《化妝の文化史》(1982)和《日本人と人情》(1994)等書。
〈「觸發」所生的成功者:一個日本心性的言說〉
世界上,在十九世紀後半之前禁止民眾自由移居的現象,僅有日本才有。因此,即使明治維新後移居的自由被認可、婚姻圈擴大到全國,日本人的地方性、地區差異也無法徹底消除。九州人和東京人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雖然新幹線開通了,大阪、京都、名古屋、東京仍留存著各種風氣。
在我們心中,愛護故鄉的地方性、想保持其均衡的心情和想脫離地方性而破壞其均衡的心情共存著。如果前者強烈,人就會埋沒在地方性之中;如果後者強烈,人就會成為變種而受到周圍人們的注意。像偉人、成功者、知名人士等,幾乎都是從此地方性脫離的變種。
某地若出了一位成功者,我們常會以他來代表該地全境的特質,但是,這樣的人更應該說是例外。社會上出名的人,多半脫離了地方性,或是積極地放棄了地方性,因此透過成功者來探索地方性,就容易出錯。不要忘記,有很多成功者或名人的性格和其地方性是相反的。
當具有某種性格的人搬到其他地區時,突然,他的性格起了變化,有時會變成完全相反的性格。我將此稱為性格的「觸發現象」。有很多成功者的性格,藉此觸發而達成第二次的變化。
石川啄木出生在岩手縣這樣的封閉地區,在此度過貧窮的少年時代。父親做了不正當的事被趕出故鄉,啄木感到非常自卑,渡海來到了北海道。儘管如此,他在當地也因封閉的性格而失敗,所幸開放的「殖民地」北海道的地域性,使他的性格產生了「觸發現象」。若閉居在岩手縣便絕對感受不到的進步性和近代性,在他去北海道之後,突然在心底萌生。到東京後出色的作家活動,就是這個「觸發現象」的產物。他作出近代明快的短歌,從醫院的窗口又初次見到飛機,便寫詩記之。日本最早把飛機一詞引進文學的人是啄木。這樣的進步性,我想是他在北海道被觸發的次要性格。
性格是在遺傳的氣質上加入後天的要素而被創造出來。而且,若碰上不同的性格,就會觸發出次要的性格,故種類確實是十分繁雜。所以要斷言某地就是這樣的性格其實很困難。不過,藉由分析各類的要素,像哪一地哪種性格較多這樣的程度是可以歸類出來的。
譯自:樋口清之,《出身県別 日本人の性格と行動バターン―同じ日本人でもこんなに違う!》(東京:講談社,2003),頁32-34。
圖片來源:http://bookweb.kinokuniya.co.jp/imgdata/large/4062567830.jpg
※請安裝櫻花輸入法或是微軟IME等任何日文顯示軟體,以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