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8 03:00:03寂寞道人殊一
【怪談譯壇】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十六櫻〉
(圖中人像為明治時期的作家、英國文學研究者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 1850-1904),攝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明治二十九年(1896)起,小泉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的講師,為時近七年。期間,以豐富學養,感動台下無數學生。學生之中,很多人在日後的文壇大放異彩,例如以推動日本象徵詩而聞名的上田敏(1874-1916)。明治三十六年(1903),因當時文部省廢除外國教師的方針,小泉被東大解聘,隨即由倫敦留學歸來的夏目漱石(1867-1916)和小泉的學生上田敏,遞補小泉之後英國文學的講師職位。東京帝國大學時期的小泉,雖不喜歡學校的氣氛,但在課堂上,仍熱誠地為學生講課,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在東大六年七個月,縱使教職繁忙,依然創作不輟,出版了《佛田的落穗》(Gleanings in Buddha-Fields,1897)、《異國風物及回想》(Exotics and Retrospectives,1898)、《靈的日本》(In Ghostly Japan,1899)、《陰影》(Shadowings,1900)、《日本雜記》(A Japanese Miscellany,1901)、《骨董》(Kotto,1902)等書。由此可知,小泉東大時期的文字活動,在其來日後的文學生涯裡,佔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簡介】
小泉八雲(1850-1904),明治時期的作家、英國文學研究者。原籍英國,生於希臘,本名Lafcadio Hearn。明治二十三年(1890),作為雜誌的特派員而來日,對古日本懷抱濃厚的興趣。同年至松江,擔任松江中學的英文教師,與當地士族之女小泉節子結婚。明治二十四年(1891),到熊本的第五高校任教。明治二十九年(1896),入籍日本,改名為小泉八雲。此年九月,東京帝國大學聘他為文學部的講師,因而搬到東京。在松江中學、五高和東大執教的期間,並從事日本研究的工作,以《來自東方》(Out of the East)等隨筆集,將日本的風土民情介紹到歐美。明治三十六年(1903),辭去東大教職。隔年成為東京專門學校(早稻田大學前身)的英國文學講師,九月二十六日因心臟病發作,在自宅去世。主要作品有《陌生日本的一瞥》(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1894)、《來自東方》(Out of the East,1895)、《心》(Kokoro,1896)、《佛田的落穗》(Gleanings in Buddha-Fields,1897)、《異國風物及回想》(Exotics and Retrospectives,1898)、《靈的日本》(In Ghostly Japan,1899)、《陰影》(Shadowings,1900)、《日本雜記》(A Japanese Miscellany,1901)、《骨董》(Kotto,1902)、《怪談》(Kwaidan,1904)及《日本:一個解釋的嘗試》(Japan: An Attempt at Interpretation,1904)。
〈十六櫻〉
「如似謊言般/難以置信十六櫻/此日花兒開」
伊予國的和氣郡,有株被人稱為「十六櫻」、聲名遠播的老櫻樹。其名之由來,乃是此樹在每年舊曆的一月十六日開花──而且只在這天才開。櫻樹原本的習性,是等春季後才開,而此樹卻在這大寒時節開花。不過,這株「十六櫻」並不是以自己──至少原先就不是藉自己的生命力而開花的。其實,在這株櫻樹裡,住著某人的魂魄。
那人是伊予的武士。這株櫻樹,生在武士的庭院裡,經常於三月底或四月初開花。武士小時候,常在樹下玩耍。雙親、祖父母和祖先們,都活過百歲,而當春天來臨時,他們就在色彩鮮豔的長紙箋上,寫下讚頌此樹的和歌,再把紙箋掛在開花的枝幹上。後來,武士自己也活到很老,孩子們都早他而逝。若說這世上他最喜愛的東西,除這株櫻樹外,再沒有別的。不料,卻發生一件令他震驚的事情!某年夏天,此樹乾枯而死了。
此樹之死,讓老人非常感傷。附近好心的人們,想安慰老人,就找了株漂亮的櫻樹,種在他家的院子。老人向他們道謝,還很高興的樣子,但心裡實哀痛不已。這是因為,老人實在太愛這株老櫻樹了,所以天底下沒有什麼事物,可以來安慰他失樹的傷痛的。
後來,終於有了頭緒。老人想到一個能救活枯樹的方法。這天(一月十六日),老人獨自到庭院,跪在枯樹前,對著它說:「這是我的請求。請讓櫻樹再度開花。而我,則代你赴死吧!」(此因人們相信,憑藉神明的恩惠,能將自己的生命轉給其他的人、動物,甚至是樹木。而且,這種讓出自己生命的事情,可用「成為替身」的說法來表達)接著,老人在樹下攤開白布,鋪成幾張坐墊。他坐在上面,依照武士的方式切腹。就這樣,老人的靈魂附在櫻樹上,立刻讓樹開出花來。
直到今日,這株櫻樹仍在每年雪季的一月十六日,才會開花。
(出自《怪談》)
譯自: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著,田代三千稔譯,〈十六ざくら〉,收入氏著,田代三千稔譯,《怪談‧奇談》(東京:角川書店,1956),頁96-98。
圖片來源:http://www.city.yaizu.shizuoka.jp/gyosei/gyosei_rekimin_02.htm
※請安裝櫻花輸入法或是微軟IME等任何日文顯示軟體,以利閱讀。
【作者簡介】
小泉八雲(1850-1904),明治時期的作家、英國文學研究者。原籍英國,生於希臘,本名Lafcadio Hearn。明治二十三年(1890),作為雜誌的特派員而來日,對古日本懷抱濃厚的興趣。同年至松江,擔任松江中學的英文教師,與當地士族之女小泉節子結婚。明治二十四年(1891),到熊本的第五高校任教。明治二十九年(1896),入籍日本,改名為小泉八雲。此年九月,東京帝國大學聘他為文學部的講師,因而搬到東京。在松江中學、五高和東大執教的期間,並從事日本研究的工作,以《來自東方》(Out of the East)等隨筆集,將日本的風土民情介紹到歐美。明治三十六年(1903),辭去東大教職。隔年成為東京專門學校(早稻田大學前身)的英國文學講師,九月二十六日因心臟病發作,在自宅去世。主要作品有《陌生日本的一瞥》(Glimpses of Unfamiliar Japan,1894)、《來自東方》(Out of the East,1895)、《心》(Kokoro,1896)、《佛田的落穗》(Gleanings in Buddha-Fields,1897)、《異國風物及回想》(Exotics and Retrospectives,1898)、《靈的日本》(In Ghostly Japan,1899)、《陰影》(Shadowings,1900)、《日本雜記》(A Japanese Miscellany,1901)、《骨董》(Kotto,1902)、《怪談》(Kwaidan,1904)及《日本:一個解釋的嘗試》(Japan: An Attempt at Interpretation,1904)。
〈十六櫻〉
「如似謊言般/難以置信十六櫻/此日花兒開」
伊予國的和氣郡,有株被人稱為「十六櫻」、聲名遠播的老櫻樹。其名之由來,乃是此樹在每年舊曆的一月十六日開花──而且只在這天才開。櫻樹原本的習性,是等春季後才開,而此樹卻在這大寒時節開花。不過,這株「十六櫻」並不是以自己──至少原先就不是藉自己的生命力而開花的。其實,在這株櫻樹裡,住著某人的魂魄。
那人是伊予的武士。這株櫻樹,生在武士的庭院裡,經常於三月底或四月初開花。武士小時候,常在樹下玩耍。雙親、祖父母和祖先們,都活過百歲,而當春天來臨時,他們就在色彩鮮豔的長紙箋上,寫下讚頌此樹的和歌,再把紙箋掛在開花的枝幹上。後來,武士自己也活到很老,孩子們都早他而逝。若說這世上他最喜愛的東西,除這株櫻樹外,再沒有別的。不料,卻發生一件令他震驚的事情!某年夏天,此樹乾枯而死了。
此樹之死,讓老人非常感傷。附近好心的人們,想安慰老人,就找了株漂亮的櫻樹,種在他家的院子。老人向他們道謝,還很高興的樣子,但心裡實哀痛不已。這是因為,老人實在太愛這株老櫻樹了,所以天底下沒有什麼事物,可以來安慰他失樹的傷痛的。
後來,終於有了頭緒。老人想到一個能救活枯樹的方法。這天(一月十六日),老人獨自到庭院,跪在枯樹前,對著它說:「這是我的請求。請讓櫻樹再度開花。而我,則代你赴死吧!」(此因人們相信,憑藉神明的恩惠,能將自己的生命轉給其他的人、動物,甚至是樹木。而且,這種讓出自己生命的事情,可用「成為替身」的說法來表達)接著,老人在樹下攤開白布,鋪成幾張坐墊。他坐在上面,依照武士的方式切腹。就這樣,老人的靈魂附在櫻樹上,立刻讓樹開出花來。
直到今日,這株櫻樹仍在每年雪季的一月十六日,才會開花。
(出自《怪談》)
譯自: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著,田代三千稔譯,〈十六ざくら〉,收入氏著,田代三千稔譯,《怪談‧奇談》(東京:角川書店,1956),頁96-98。
圖片來源:http://www.city.yaizu.shizuoka.jp/gyosei/gyosei_rekimin_02.htm
※請安裝櫻花輸入法或是微軟IME等任何日文顯示軟體,以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