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3 12:29:55ymtruth

『倫理道德』是修道人的基礎

『倫理道德』是修道人的基礎

還記得『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嗎?

雖然倫理與道德是不一樣的概念,我們常常將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但理解上卻可以放在一起談。

通常認為,道德是一種是非善惡、好壞的判斷,是一個價值的判準,而倫理是以學術的方法對道德的判斷做探討和分析。Ethics這個字是來自ethos,ethos指的是風俗習慣,在特有的社會環境下對行為的規範,便稱為倫理。

也因此倫理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情境下有不同的解讀,回教徒所用的倫理和基督教徒所用的倫理就截然不同。倫理絕對不能夠脫離現實社會來判斷,倫理是一系列做決定的過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每天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接觸時發生的關係,便依照特定的道德意識而形成倫理的要求。

若由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倫理道德』其實就是「一個社會群體為求生存而對行為自由的限制」。


==人沒有倫理道德,社會就沒有秩序健康==

中國自古以來即以道德教育為中心。周公制禮作樂,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孔孟之道,在內聖外王,其重點即在德行教育。這樣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歷數千年而不墜,不但維繫了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而且使中華民族屹立不搖地立足於世界上。

『倫理道德』是人類求生存的不二法門,美國學者培黎(R.B. Perry)認為道德乃是人類「生與死間的強迫選擇」

那麼,要如何建立倫理道德的觀念呢?我國古代學者,認為化民成俗,必須從教育著手。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今日欲回復人格,第一須從教育始。」顧炎武認為變化人心,滌蕩污俗,亦莫急於興學。在西方,德儒康德(Immanuel Kant)曾說:「教育者,為使人變成人的過程,也即是使自然人道德化而趨向理想人格的陶冶過程。」毫無疑問的,必須靠教育的力量。

中國自古以來,對『倫理道德教育』,便極為重視。自周朝開始,就有六德、六行的教育。政治上行禮治,教育上施禮樂之教,以明人倫。然而近代學校教育注重傳授知識、研究知識。然而知識教育並不等於教育的全部,在追求知識方面的「真」的價值之外,還要探求其他的價值,如「善」和「美」的價值。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栽培出來的下一代,個個雖是「知識的巨人」卻是「生活的白痴」,人人「知書」而不「達理」,「己立」卻不「立人」,那麼培養如此「資優」的公民有甚麼用呢?

因此我們堅信一個理念;沒有倫理的社會,就是一個沒有秩序的社會;沒有道德的社會,就是一個沒有健康的社會。質言之,如果我們沒有把倫理道德教育做好,我們肯定沒有資格去奢談公民教育。

~節錄摘要自:~倫理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卓播英教授
http://edu.thu.edu.tw/meeting/meeting3/speaker02.htm


==倫理道德破除現代修道我執==

一般的宗教,都要在具有終極意義的最高本體裏面確立起道德的支撐點,以建立起正常的社會秩序。佛法以萬物的“空”為究竟,以“有”為方便,開顯人性中的絕對的、清淨的善(佛性、本心),以人的道德自覺和精神力量來實現人類真正的和終極的幸福。

“空”和“有”,不僅發揮著人類社會『倫理』秩序的『道德』支撐點的作用,體現了對人性和理性的充分尊重,對現代社會『倫理道德』的建立,將有積極而廣泛的意義。

修行,是個人的“內心”證悟“佛性”、認知“空性”的過程。要想成佛,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破除我執,“空”掉所有的私心雜念,善待一切有情眾生。

《唯識述記》說:“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俱舍論》說:“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回,無容解脫。” 一切煩惱,皆由有我而起,若無我者,則一切皆無。因見有我,故曰我見;因有我相,故曰我相;執為有我,故曰我執。

“我”,是貪、嗔、癡的根源,是自私、傲慢、偏見的根源,也是分歧、紛亂、戰爭的根源。

世界上所有偉大的思想家和宗教家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並教育人們化掉自我,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幫助他人。

中國的哲人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莊子要超越自我和人類,等生死,齊萬物,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然而,在這些思想中,有形無形都依然有“我”的存在,只有“空”,才是最徹底的“無我”。

《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個人的私心雜染被徹底清除,無邊際的大悲之“有”才能得以佈施。只有離一切諸相,真正做到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才是無私無畏、利樂眾生的菩薩行者。

~節錄摘要自:“空”與“有”:人間倫理秩序的道德支撐點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李志軍


==倫理道德的修持==

(一)倫理旨趣的根據──人生論

生死輪迴。人之所以有「生」,其原因在於「無明」和「貪欲」。

無明是由於愚昧,不懂得佛教義理,貪欲主要是指愛欲、情欲和食欲。為了從無明的愚癡中擺脫出來,從欲望的煎熬中解脫出來,從現實世界的痛苦中超升出來,佛倡戒、定、慧,作為全面對治凡人的無明和貪欲,以求得人生解脫的方法。

  所謂戒學是防惡修善的道德修行實踐,定學是攝散澄神,摒除雜念,以佛法觀照人生和世界的特殊心理訓練,慧學是增長智慧的修習活動,以此斷除煩惱,超越生死,獲得解脫。佛教強調三學是佛教的實踐綱領,並主張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大乘佛教還提出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來配三學,前四度都屬戒學的範疇。從三學的內容和實踐次第不難看出,佛法對『倫理道德』的修持是何等重視!強調『倫理道德』修持是解除人生痛苦的首要環節,對獲得人生最終解脫具有決定性作用。

(二)倫理價值的基石──果報論

奉行十善的上天堂,奉持五戒或一戒的為人,由於持戒多少有別,人也就有地位尊卑之不同,生命壽夭之分。違反十善者下地獄,其他雖非十惡全犯,但只要有不善,則視情況或墮為畜生,或墮為餓鬼。

一個人生前持戒或犯戒,行善或為惡,決定了下世生命形態的上升或下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必受樂、惡必受苦,是支配人生命運的法則。

顯然,因果報應理論內含著道德導向作用,決定了修行者的倫理價值取向,即道德選擇;因果報應理論也突出了倫理價值取向對人生命運的意義。

中國佛教學者自覺地以因果報應論為佛教信仰者的倫理價值的理論基石。善良的德行要求福樂生活作為報償,惡劣醜行必有痛苦生活作為懲罰,這是道德律的必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成了中國民間的普遍信念,事實上,因果報應理論一直是維護中國人倫理價值的重要思想支柱之一。

(三)倫理自覺的基礎 ──心性論

  眾生維持行善的倫理自覺問題,也就是道德起源論問題。佛教對這個問題給予很大關注,並著重從心理論方面進行論證:心是善惡報應的基礎、道德源於眾生的本性。

心靈在善惡報應序列中的主導作用,《奉法要》說:「心為種本,行為其他,報為結實」。這是以種植結果為喻,說心如種子,報應是種子的果實。也就是以心為報應的本原。以身、口、意三業為報應的根據,其中又特別重視心(「意」)的作用。

《般泥洹經》就在強調心是各種報應乃至得道的根源、基礎。《奉法要》進而發揮這種思想,說人心的每一思慮、思念,即使沒有付之行動,形成事實,也將在冥冥中受到報應。

心的善惡對因果報應具有決定性作用,心善可以得道,心惡則「作畜生」,「作地獄」。由此也可以說,心既是非道德行為的基礎,又是道德行為的基礎,人應當努力做到心善,而心善才能得道。

慧能在《壇經》中說:「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這自性就是「真如性」,具有萬法本體的意義。因此,人的心性既是道德本性,又是道德本體,眾生的內在道德本性與外在道德本體合而為一,為眾生的倫理自覺,道德修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慧能看來,眾生先天具有善的本性,人性本善是眾生倫理自覺、道德修養的基礎、出發點,修行就是在自心中明見善的本性,體認最高的倫理。這種道德源於天賦而有,道德係與生俱來的人的本性說法,與儒家孟子的「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的道德完全一致。

~節錄摘要自:中國佛教倫理及其哲學基礎 / 方立天 / 哲學與文化 第259期(1995.12) 頁1136-1147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ISC/misc13030.htm
美國黑金 2020-01-05 06:25:03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