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1 13:18:57孔子
Google的抉擇(下)
數位之牆》Google的抉擇(下)給軟體巨人兩巴掌
【文/黃彥達】
◎NC的概念出現太早
Google已經在媒體公司與技術公司的角色間做出抉擇,而這更使得人們把Google與微軟聯想在一起,更甚於與Yahoo!做比較。當然,網路公司不可能沒有技術力,但是Google技術含量更重,更像軟體公司。
對照過去的歷史,有一間嚴重威脅微軟的公司也曾在掙扎中做出抉擇:Netscape。這個以瀏覽器起家的公司,早先以打造網路運算平台為職志,力圖取代微軟桌面作業系統。 如果所有的資訊與軟體都能透過網路與瀏覽器取得,那麼人們就不需要購買以及安裝任何軟體在電腦中。例如,要編輯文件時,透過網路取得Word,編輯完成後檔案儲存在網路上,電腦甚至不需要硬碟。
此種概念即Oracle執行長於1997年所提出來的網路電腦概念(簡稱NC,Network Computer)。電腦開機後僅需要瀏覽器即可,不需再有任何其他軟體,連電腦是否是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都顯得不重要了。
NC要成功必須有幾個條件,第一是介面成熟的瀏覽器,當年瀏覽器的介面技術尚不到位,用來發展功能複雜的網路應用並不合適。第二是穩定效率高的程式環境,過去Java背負著這樣的期待,但沒有成功。
第三則是網路頻寬。假設電腦裡什麼軟體都沒有,開機後想畫個圖,則必須透過網路把部分的繪圖軟體傳送到本機電腦來,速度自然不能太慢,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擅長等待。NC理念雖好,但當年時機不對。
◎軟體公司與媒體公司的思維不同
隨著微軟在Windows 裡綑綁IE瀏覽器,以致於Netscape瀏覽器的佔有率節節敗退之後,Netscape以瀏覽器平台取代微軟作業系統的想法破滅,經營團隊遂決定要轉型成為入口網站的經營者。
媒體的經營跟技術的關係比較沒那麼大,說得精確些,做入口網站跟網路使用者使用什麼瀏覽器來訪問,可以是比較沒關係的。Netscape從軟體技術公司的角色敗退,轉進到以媒體經營為主。
能成功嗎?歷史告訴我們,從軟體公司轉型成媒體公司而獲得空前成功的例子還沒有。媒體,需要的是「引領流行的天份」,而技術公司並不擅長。那種天份無法以科學運算處理,Netscape當然沒有成功。
即使是微軟加入入口網站混戰之後所經營的MSN.COM,成績也不算突出。而且一旦媒體公司與技術公司的角色兼具時,內部的資源往往互相拉扯,導致劇烈的內部鬥爭與銷耗。
軟體公司的思維是賣內容,創造出來的就是要賣錢。媒體公司要的是眼球,做出來的內容是免費觀看。談到營利時經營者就傷腦筋,資源該怎麼分配?更糟的是,兩邊的人都覺得對方是企業的寄生蟲。
然而,時代的腳步在前進,身為軟體公司龍頭的微軟,正加速的朝向媒體轉型。這樣的轉變或許可說遠光遠大,或許可說時勢所逼,但任誰都不能否認,這是來自新一代挑戰者:Google正面撞擊的結果。
◎第一步:建立對遠端儲存的習慣
NC網路電腦在當年聽起來就覺得是很不可思義的想法,主因是透過網路操作軟體的便利性,遠不及在電腦中安裝軟體後直接執行。姑且不論頻寬的問題,使用者能放心把自己的資料儲存在遠端主機上嗎?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個起點。Google首先選擇了一個網路上最早也是最受歡迎的網路應用軟體(Network Application)來進行說服使用者的工作:高達2GB的免費電子郵件信箱。
透過瀏覽器介面收發電子郵件,是網路使用者最容易接受的網路應用,已經某程度取代類似Outlook之類的軟體。然而使用者可能還想著要把郵件下載到本地電腦,因為遠端主機的儲存容量並不足夠。
使用過Gmail(Google所推出的免費電子郵件)的朋友可能會記得,Google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提醒你,郵箱容量高達2GB,你毋需刪除任何郵件。於是使用者開始覺得不需要把郵件下載到本地電腦中。
當你開始覺得可以一腳踢開Outlook 的時候,偉大的Google Print計畫,又把圖書館理面的書全部掃描上網。這下子你連安裝類似Adobe Reader 之類的電子文件閱讀器都免了(當然,連買書都免了)。
在網路上寫日記以及儲存並交換照片並非Google的發明,但Google也很快的將這兩項服務納入旗下。這也代表著網路使用者越來越不怕將資料儲存在網路上,在遠端的主機裡。
◎Google身軀靈活,微軟不可小看
微軟什麼時候會發展出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需安裝到電腦的網路版Office?看來只是時間問題。軟體巨人扭轉乾坤的決心不可小看,因為他上一次展現那種力量後,對手Netscape從此一蹶不振。
然而情勢對Google來說遠較當年有利。NC概念來得太早,事實上軟體產業一直到現在才剛開始站在NC概念的起點上。使用者對於網路應用更習慣,寬頻更普及,新一代網站介面技術的發展,大環境更成熟。
Google已經證明軟體公司可以不需要賣軟體,光靠賣廣告也能存活,這是Google給微軟的第一個巴掌。透過網路直接提供軟體給用戶使用,瞬間繞過微軟辛苦建立十餘年,坑殺眾多軟體商的的通路銷售體系。
Google給微軟的第二個巴掌,是使用者開始熟悉以瀏覽器為介面的應用軟體。當免費成為習慣,需要安裝到桌面上的套裝軟體,銷售就會愈來越困難。
微軟面臨內部在軟體與媒體間的掙扎(例如Windows Live和MSN.COM到底要怎麼區隔?),以及銷售套裝軟體與免費供應軟體間的掙扎。從網路原生的Google看起來則靈活許多。一場爭鬥,精采可期。
【文/黃彥達】
◎NC的概念出現太早
Google已經在媒體公司與技術公司的角色間做出抉擇,而這更使得人們把Google與微軟聯想在一起,更甚於與Yahoo!做比較。當然,網路公司不可能沒有技術力,但是Google技術含量更重,更像軟體公司。
對照過去的歷史,有一間嚴重威脅微軟的公司也曾在掙扎中做出抉擇:Netscape。這個以瀏覽器起家的公司,早先以打造網路運算平台為職志,力圖取代微軟桌面作業系統。 如果所有的資訊與軟體都能透過網路與瀏覽器取得,那麼人們就不需要購買以及安裝任何軟體在電腦中。例如,要編輯文件時,透過網路取得Word,編輯完成後檔案儲存在網路上,電腦甚至不需要硬碟。
此種概念即Oracle執行長於1997年所提出來的網路電腦概念(簡稱NC,Network Computer)。電腦開機後僅需要瀏覽器即可,不需再有任何其他軟體,連電腦是否是使用微軟的作業系統,都顯得不重要了。
NC要成功必須有幾個條件,第一是介面成熟的瀏覽器,當年瀏覽器的介面技術尚不到位,用來發展功能複雜的網路應用並不合適。第二是穩定效率高的程式環境,過去Java背負著這樣的期待,但沒有成功。
第三則是網路頻寬。假設電腦裡什麼軟體都沒有,開機後想畫個圖,則必須透過網路把部分的繪圖軟體傳送到本機電腦來,速度自然不能太慢,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擅長等待。NC理念雖好,但當年時機不對。
◎軟體公司與媒體公司的思維不同
隨著微軟在Windows 裡綑綁IE瀏覽器,以致於Netscape瀏覽器的佔有率節節敗退之後,Netscape以瀏覽器平台取代微軟作業系統的想法破滅,經營團隊遂決定要轉型成為入口網站的經營者。
媒體的經營跟技術的關係比較沒那麼大,說得精確些,做入口網站跟網路使用者使用什麼瀏覽器來訪問,可以是比較沒關係的。Netscape從軟體技術公司的角色敗退,轉進到以媒體經營為主。
能成功嗎?歷史告訴我們,從軟體公司轉型成媒體公司而獲得空前成功的例子還沒有。媒體,需要的是「引領流行的天份」,而技術公司並不擅長。那種天份無法以科學運算處理,Netscape當然沒有成功。
即使是微軟加入入口網站混戰之後所經營的MSN.COM,成績也不算突出。而且一旦媒體公司與技術公司的角色兼具時,內部的資源往往互相拉扯,導致劇烈的內部鬥爭與銷耗。
軟體公司的思維是賣內容,創造出來的就是要賣錢。媒體公司要的是眼球,做出來的內容是免費觀看。談到營利時經營者就傷腦筋,資源該怎麼分配?更糟的是,兩邊的人都覺得對方是企業的寄生蟲。
然而,時代的腳步在前進,身為軟體公司龍頭的微軟,正加速的朝向媒體轉型。這樣的轉變或許可說遠光遠大,或許可說時勢所逼,但任誰都不能否認,這是來自新一代挑戰者:Google正面撞擊的結果。
◎第一步:建立對遠端儲存的習慣
NC網路電腦在當年聽起來就覺得是很不可思義的想法,主因是透過網路操作軟體的便利性,遠不及在電腦中安裝軟體後直接執行。姑且不論頻寬的問題,使用者能放心把自己的資料儲存在遠端主機上嗎?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個起點。Google首先選擇了一個網路上最早也是最受歡迎的網路應用軟體(Network Application)來進行說服使用者的工作:高達2GB的免費電子郵件信箱。
透過瀏覽器介面收發電子郵件,是網路使用者最容易接受的網路應用,已經某程度取代類似Outlook之類的軟體。然而使用者可能還想著要把郵件下載到本地電腦,因為遠端主機的儲存容量並不足夠。
使用過Gmail(Google所推出的免費電子郵件)的朋友可能會記得,Google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提醒你,郵箱容量高達2GB,你毋需刪除任何郵件。於是使用者開始覺得不需要把郵件下載到本地電腦中。
當你開始覺得可以一腳踢開Outlook 的時候,偉大的Google Print計畫,又把圖書館理面的書全部掃描上網。這下子你連安裝類似Adobe Reader 之類的電子文件閱讀器都免了(當然,連買書都免了)。
在網路上寫日記以及儲存並交換照片並非Google的發明,但Google也很快的將這兩項服務納入旗下。這也代表著網路使用者越來越不怕將資料儲存在網路上,在遠端的主機裡。
◎Google身軀靈活,微軟不可小看
微軟什麼時候會發展出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需安裝到電腦的網路版Office?看來只是時間問題。軟體巨人扭轉乾坤的決心不可小看,因為他上一次展現那種力量後,對手Netscape從此一蹶不振。
然而情勢對Google來說遠較當年有利。NC概念來得太早,事實上軟體產業一直到現在才剛開始站在NC概念的起點上。使用者對於網路應用更習慣,寬頻更普及,新一代網站介面技術的發展,大環境更成熟。
Google已經證明軟體公司可以不需要賣軟體,光靠賣廣告也能存活,這是Google給微軟的第一個巴掌。透過網路直接提供軟體給用戶使用,瞬間繞過微軟辛苦建立十餘年,坑殺眾多軟體商的的通路銷售體系。
Google給微軟的第二個巴掌,是使用者開始熟悉以瀏覽器為介面的應用軟體。當免費成為習慣,需要安裝到桌面上的套裝軟體,銷售就會愈來越困難。
微軟面臨內部在軟體與媒體間的掙扎(例如Windows Live和MSN.COM到底要怎麼區隔?),以及銷售套裝軟體與免費供應軟體間的掙扎。從網路原生的Google看起來則靈活許多。一場爭鬥,精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