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6 23:52:27古典小將毅

NSO精選-2010國際藝術節譚盾之「臥虎藏龍」(2010/3/26)

2010/3/26 到國家音樂廳欣賞譚盾指揮自己的作品「第一號網路交響曲(英雄), 陶樂:大地之聲-致馬勒《大地之歌》, 《臥虎藏龍》(中西雙樂隊版). 或許某些資深的愛樂人會認為, 以小毅這樣的水平不太像是會去欣賞像電影配樂這樣次級的音樂作品, 且小毅一向給人一種「純古典」的印象, 很少見到小毅有關於現代音樂的評論. 事實上, 小毅必須要說, 連小約翰史特勞斯他們家族的垃圾音樂小毅都有可能會去聽了, 聽聽現代音樂或電影配樂有什麼好奇怪的? 不過小毅要強調這已經算是底限, 要小毅再低一階去欣賞歌舞劇或百老匯音樂劇之類的是不太可能的.

 

小毅身為古典音樂樂評, 著重的就是「專業」兩個字. 而「專業」就是「專精」, 人不可能樣樣都懂, 樣樣都知道, 所以能夠成為一個高階愛樂人, 必定是有他個人專精之處. 不過在台灣這種算是古典音樂發展比較落後的地區, 反而是一些不論古典、爵士、跨界、西洋流行、電影配樂、歌舞劇、音樂劇等……各種音樂都聽的人, 被視為是「專業」的音樂人, 這實在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難到台灣這個地區真的除了小毅以外, 就沒幾個頭腦清醒的人嗎? 正所謂「樣樣通、樣樣鬆」「半桶水、響叮噹」, 這些「樣樣通」樂評, 「半桶水」樂評, 往往談論起音樂都是頭頭是道, 煞有其事, 冠冕堂皇, 字正腔圓, 一副很厲害的, 自信滿滿從容不迫的樣子, 一些外行本身不懂, 很容易就被這種表象給唬住, 以為這就是所謂的「專業」. 固然「樣樣通」能夠給人一種「博學多聞」的假象, 可視「騙的了外行, 騙不了小毅」, 這也是為什麼小毅要成立「台灣古典音樂學校」的目的http://www.wretch.cc/blog/yingyi1030 , 為的就是希望能夠給愛樂人提供一些正確的觀念, 指引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小毅從來就不說自己什麼都懂, 什麼都會, 大部分時候小毅都是在溝通觀念. 任何要批評小毅的人都應該先捫心自問三個問題:

1.      小毅的觀念有沒有錯?

2.      小毅講的有沒有道理?

3.      小毅的做法是否可行?

 

本場音樂會看起來觀眾似乎不少, 幾乎坐滿, 可見得是音樂層級降低之後所造成的票房提升, 跟演出者的個人魅力應該無關, 其實譚盾的作品在國外也是毀譽參半, 只不過算是東方作曲家李比較有名的沒錯, 很多作品都有登上國際舞台, 也算是不容易. 其實當初小毅是打算在3/19「鼓動心動」及3/26「臥虎藏龍」選一場的, 最後評估結果還是覺得譚盾這場較有欣賞的價值. 同時也是相當罕見的讓台灣樂迷見識到「古典小毅」評論「電影配樂」的難得機會.

 

上半場先是演出「網交1(英雄). 演出前, 譚盾還先花幾分鐘講解整首曲子創作的經過和構想, 講了很多都是沒用, 而且很容易讓人誤解, 以為等會要聽到的是什麼超級大作or 曠世鉅作, 事實上, 整個作品的長度就跟他講解的時間差不多短, 還講的很好聽說什麼要透過網路的特性跟年輕的音樂家, 演奏家合作發揮創意之類的, 事實上這些都是空談, 以這首作品來講, 根本就是一首音樂「大雜燴」, 它主要是根據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主題和作曲這本人自創的主題運用, 雖然部份旋律還算可以, 但整體看來算是比較粗糙的作品, 而且用輪胎鋼圈來當打擊樂器也很不恰當, 聲音感覺太刺耳, 也很突兀. 其實貝多芬的英雄主題不能這樣隨便運用, 「英雄」之所以被認為是劃時代的巨作, 跟貝多芬當時的心境有關, 因為貝多芬本來是打算自殺的, 經過幾番深思熟慮, 煎熬忍耐之後, 才終於發展出一套屬於個人特色風格的創作邏輯, 也影響到他個人之後的作品, 這點很重要, 先生如果知道這點就不應該這樣馬虎的處理貝多芬的「英雄」主題, 因為這「英雄」就是貝多芬他自己.

 

接下來演出「陶樂」. 一開始也是先介紹這些特殊的樂器, 感覺聲音都不是很好聽, 至於整首作品也是亂七八糟, 表達的不是很好. 事實上所謂的現代音樂很多如果不是「無調」就是「大雜燴」要不然就是「不知所云」, 這首作品大概就是這樣, 而且感覺曲子很長, 小毅當時因為一直想要小便所以沒有聽很仔細.

 

下半場演出電影配樂「臥虎藏龍」, 演出前譚盾說這作品是第一次以中西合奏的雙樂團形式演出, 事實上也算是相當難得見到的形式, 小毅也是第一次見到NSONCO同時合作演出, 就創意來看是很不錯的, 這首作品在演出時, 舞台上還有搭配三個大小不一的布幕投影, 播放的就是一些電影片段, 不過感覺跟音樂並沒有搭的很密, 但音樂本身是不錯的, 小毅必須要說, 作為電影配樂來講是很好的作品, 因為在情境表達上面都相當明確, 音樂的邏輯也相當清楚, 尤其是在打擊樂的部份設計的很好, 那種節奏會牽動人的情緒, 吸引人去注意, 還算是蠻高明的.

 

整體說來, 雖然看小毅評論的好像不怎樣, 但其實是有價值的一場演出, 至少和很多場隨便聽聽, 姑且聽聽的演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