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1 21:07:47 白鴿子

刻木記事(21)

  享用晚餐時,朋友談及最近令人顫慄的社會事件,比如兇殺案、強姦案等,我對這些知道甚少。他們對於我的“與世隔絕”般的漠不關心與無知感到驚愕,譴責我怎能不去關心一下這社會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到底變成什麽樣子。當時因自己不擅言辭,又陷入反思,故不能及時作出回應。
  我是否真的變得冷漠無知?還是像他們所說的,只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藝術世界中,脫離了現實?對此,深思許久,我有所體會---人們所說的關心社會,他們只是見證這社會所產生的“混亂”狀態,並不是真的在關心它。當一件又一件令人不安、髮指的事件發生時,人們的心態通常處於一種見證而後批判的過程當中,往往沒有真正地去了解與關心整個社會突變的原因、究竟。我們不能只看事件的表面,而要透徹它的整體,才能得到啟示。
  我們知道,社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通過人類的相處與發明,才創造出社會。但是目前,社會在各種制約與掌控下,看似平靜,實則混亂、動蕩不已。這究竟發生了什麽?因為我們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摻入了太多雜質:野心、暴力、權力、仇恨、剝削等。這種種心念的“毒素”促使混亂的局勢,且無法自治。我們真正需要關心的,不是要改善這種惡劣的關係,讓社會變得和諧嗎?我們最迫切要做的是完善自己,就是從了解自我當中完善。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細心觀察自己是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周圍的事物,看自己的心怎樣隨著社會的變化而律動著。或許當某人傷害了你的時候,你可能很自然就產生了報復或埋怨的心理反應。那就在“反應”的當下,去觀察你的心理到底起了什麽變化。這過程極為重要,千萬不能忽視。只有在這樣清醒的觀察中,你才會看到社會怎麼因你而改變的。一個社會呈現的面貌,決定於我們對彼此之間的關係中建立了什麽。如果這其中充滿了不滿與仇恨,社會終將變得醜陋不堪,被鬥爭、恐懼掩埋;如果在關係建立中發掘了包容、寬恕,甚至是愛的話,世界也因此變得美善。
  所以,我們最終要關切的,是該以什麽樣的心靈去對待這個世界,也就是從自我了解、解脫中獲得清醒的心,及遺失已久的愛的能力,共同創造一個和諧,沒有紛擾、恐懼與互相剝奪的社會。只有在愛的氛圍之下,我們才能活得快樂。只有人類的關係保持友善,社會才會變得安定,也就沒有所謂的混亂與動蕩。



08、5、10

上一篇:“美如初見”

下一篇:《Wanted》

S. Walker 2008-05-23 13:55:40

是啊。改善應該從根本做起,

人跟人之間的態度好了,我想即使是遭逢天災人禍,

那麼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也不至於亂致如此。

版主回應
但愿如此……愿世界和平,我們生活和諧。 2008-05-30 19:07:39
琰曦(ifyouknow) 2008-05-14 23:44:42

您好,之前承蒙您到我的部落格來,但後來我的帳號密碼似乎有些問

題......因此部落格必須擱置了。



您說的對,有些事情並非如表面上呈現的,有時候是整個社會的人心

已經變得冷漠而且難以親近。或許人都有防衛心,大家都害怕受到傷

害,而社會新聞慘案又屢見不鮮,更加深了大家的恐懼。只能說,力

量微薄,還是從自己做起吧!

版主回應
是啊,善由心生,所謂的惡也是。我們內心藏有善,社會也是善美的。

問好。
2008-05-30 19:06:19
dove1125 2008-05-14 21:32:48

圍坐在一起去議論這個社會的種種現象,都是不切實際的。真正的改

變必須先從“關係”中去改善的,包括人與人、人與事件之間的關

係。



就像緬甸那邊的情況一樣,天災問題已演變成政治問題,我們的心都

被什麽遮蔽了?最迫切的不是救援,最重要的不是生命嗎?



最近天災、人禍頻頻發生,前者是不可避免的,後者是我們可以制止

的。對於這一切,我們不可能處於麻木狀態,只是一直等待把自己驚

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