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4 16:54:10阿仙
不朽的大情—家國篇之一-<永別>
我熱愛的菲律賓啊
請聽我最後的驪歌
< 永別 >
菲律賓國父黎剎醫生作
如果曙光無色
就拿我的血漂染
菲律賓從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西班牙的苛政之下引發了菲律賓舉國的反抗;當時倡導菲律賓獨立的也是醫生--黎剎醫生。
黎剎並非激進的革命家,他並不主張武力革命,他走的是民主式的改革路線,然而對於獨裁了四百年西班牙獨裁者而言,怎麼能夠容忍這將來必將燎原的星星之火?因此,既便是謙恭溫和的詩人醫生這麼溫和的漸進式改革,還是逃不過獨裁者的毒手!
於是,在黎剎赴上死亡之宴的那一天,他與純樸美麗、同樣熱愛著菲律賓的香港英籍愛爾蘭姑娘約瑟芬﹒布蕾肯舉行了刑場婚禮。
黎剎在被押赴刑場時,昂首緩行,如同散步一般的自在從容,這樣的器度竟讓殖民者心驚膽戰如臨大敵!據說當年執行極刑的槍手極佩服他臨死時的大無畏 氣度,因而久久不忍開槍………。
黎剎為國家民族犧牲了!此時詩人醫生正值人生最燦爛的三十五歲英年;這一朵璀璨高貴的、具足大愛的醫生,雖被獨裁者殺害!但是他卻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
------馬尼拉的黎剎公園就是菲律賓人民對他永恆的懷念----------
《永別》是黎剎醫生在被槍殺的前一天所寫,它--
★★ 字字染血 字字和淚 ★★
★★ 句句如海濤的襲人心頭 ★★
讀來令人久久不能自已!這--真是一篇千萬年不朽的至情之作。
★--《 永別 》--★
菲律賓國父黎剎醫生作
東方白譯
別了,祖國!
艷陽之土,南海之珠,失去的樂園;
我樂於把這凋零之軀獻給你!
即使再年輕,再健壯,再幸福,
我仍然毫不憐惜,把它獻給你。
在無情的沙場,激烈的戰鬥,
有人把生命捐棄,既不猶豫也不在意!
葬身之所豈有分別?
在香杉在月桂在百合之下,在絞台在原野,在刀槍或殉道的途上,
只要為了國家為了鄉土,
它都一般無二。
我要在東方破曉的清晨死去,
正當那旭日的光明衝破長夜的黑暗,
如果曙光無色,就拿我的血漂染!
任你潑灑整個蒼芎,把它染成一片瑰麗的鮮紅。
當生命之頁在眼前展開,我做過夢,
當青春之火在心中點燃,我做過夢,
夢見可愛的臉,
啊!
你這南海之珠,
不再悲傷,不再憔悴,眉頭無結,眼眶無淚。
我愛之夢,我生之慾,
在悲泣,為你這將高飛的靈魂,
在歡唱,因你終將遠離這多愁的囂塵,
為國而死,不正是你日夜所望?
然後躺在她的懷裡,安然無恙。
看見一枝羞放的花朵,有朝一日,
在我墓地的草上,請把它擁到唇邊深深吻我,
也許我久臥墓穴,周身發抖,
讓我的眉梢感受 你的輕觸,你的熱呼。
讓晨曦著我金色衣衫,
讓月光撫我無底創傷,
讓微風飄送飲泣悲嘆。
若有鳥兒棲在十字架上,
讓牠為我低吟,如對國殤。
讓太陽把霧氣提升上蒼,
使夜幕在墳地重重下降,
讓善人來墓旁喟我不遇,
然後在靜夜為我默默懇乞,
求你,我的祖國,讓我在天國安息。
哀禱吧,
為那些不幸早逝的故友,
為那些滿身傷痕的活人,
為那些因兒女悲慟的母親,
為那些寡婦孤兒,那些受刑逼供的罪人,
然後為你自已的救贖而祈禱。
因為長夜漫漫只有屍身可依,
然後對著蒼穹傾訴我遲來的抗議,
請別吵我清睡與深沈的神祕。
也許你會聽見聖頌在周遭悠揚,
這是我啊,祖國,我在對你歌唱。
既無十字架,也不見碑坊,
當我的墳墓已被人遺忘,
讓犁犁過,讓鍬翻過,
在我骨灰被風吹散之前,
將它撒播,覆蓋大地。
當我飛過高山越過大海,
然後隱入無形我不在意,
驚歎空間的浩瀚與時間的無際,
我將帶著光明與色彩,
傳播我的信心,我的愛。
我熱愛的菲律賓啊,請聽我最後的驪歌!
我敬愛的祖國啊,令我憂傷的祖國,
我把一切都獻給你----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兄弟,
因為我將去之國,沒有暴君也沒有奴隸,
那裡親善和睦,一切統於上帝。
別了,
被蹂躝的朋友自我的孩提,
別了,從破碎的心底我呼喚你,
感謝你,我的上帝,我走完了人生的勞途,
也感謝你,我的導師,你照明了我的路,
永別了,人類我愛,只在寂滅才有安息。
後記:
何塞﹒黎剎是一位有中國血統的華裔,1861年出生于馬尼拉以南的內湖省卡蘭巴鎮。他的高祖父柯南300年前從福建晉江農村遠渡重洋,旅居菲律賓謀生。此事過去雖有記載,但未曾確認。直到近几年來,經兩國史學界費盡艱辛,對家譜、族譜、傳承世系等多方考証,才于1999年確証晉江上郭村為菲律賓國父何塞﹒黎剎的祖籍地。
消息一經傳出,引起海內外特別是菲華社會的極大關注。一年多來,前來造訪的菲律賓政要和各界人士絡繹不絕,黎剎家族后裔接連前來尋根謁祖。有關各方積極倡議,菲律賓國父黎剎在中國找到了祖根,應在其祖居地建立紀念設施,以紀念這位為兩國世代友好作出卓越貢獻的先人。
以他杰出的詩歌和小說同西班牙殖民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戰斗。至今仍在菲律賓廣泛流傳的兩部小說《不許犯我》(即《社會毒瘤》)和《起義者》(即《貪婪的統治》),在菲律賓反殖民斗爭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頁,也是對東方文學作品的重大貢獻,它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黑暗統治,藝朮地再現了菲律賓的民族覺醒和斗爭。
後記資料摘錄於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七版/亞大非版
文:柯賢偉/2000年05月31日
請聽我最後的驪歌
< 永別 >
菲律賓國父黎剎醫生作
如果曙光無色
就拿我的血漂染
菲律賓從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西班牙的苛政之下引發了菲律賓舉國的反抗;當時倡導菲律賓獨立的也是醫生--黎剎醫生。
黎剎並非激進的革命家,他並不主張武力革命,他走的是民主式的改革路線,然而對於獨裁了四百年西班牙獨裁者而言,怎麼能夠容忍這將來必將燎原的星星之火?因此,既便是謙恭溫和的詩人醫生這麼溫和的漸進式改革,還是逃不過獨裁者的毒手!
於是,在黎剎赴上死亡之宴的那一天,他與純樸美麗、同樣熱愛著菲律賓的香港英籍愛爾蘭姑娘約瑟芬﹒布蕾肯舉行了刑場婚禮。
黎剎在被押赴刑場時,昂首緩行,如同散步一般的自在從容,這樣的器度竟讓殖民者心驚膽戰如臨大敵!據說當年執行極刑的槍手極佩服他臨死時的大無畏 氣度,因而久久不忍開槍………。
黎剎為國家民族犧牲了!此時詩人醫生正值人生最燦爛的三十五歲英年;這一朵璀璨高貴的、具足大愛的醫生,雖被獨裁者殺害!但是他卻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
------馬尼拉的黎剎公園就是菲律賓人民對他永恆的懷念----------
《永別》是黎剎醫生在被槍殺的前一天所寫,它--
★★ 字字染血 字字和淚 ★★
★★ 句句如海濤的襲人心頭 ★★
讀來令人久久不能自已!這--真是一篇千萬年不朽的至情之作。
★--《 永別 》--★
菲律賓國父黎剎醫生作
東方白譯
別了,祖國!
艷陽之土,南海之珠,失去的樂園;
我樂於把這凋零之軀獻給你!
即使再年輕,再健壯,再幸福,
我仍然毫不憐惜,把它獻給你。
在無情的沙場,激烈的戰鬥,
有人把生命捐棄,既不猶豫也不在意!
葬身之所豈有分別?
在香杉在月桂在百合之下,在絞台在原野,在刀槍或殉道的途上,
只要為了國家為了鄉土,
它都一般無二。
我要在東方破曉的清晨死去,
正當那旭日的光明衝破長夜的黑暗,
如果曙光無色,就拿我的血漂染!
任你潑灑整個蒼芎,把它染成一片瑰麗的鮮紅。
當生命之頁在眼前展開,我做過夢,
當青春之火在心中點燃,我做過夢,
夢見可愛的臉,
啊!
你這南海之珠,
不再悲傷,不再憔悴,眉頭無結,眼眶無淚。
我愛之夢,我生之慾,
在悲泣,為你這將高飛的靈魂,
在歡唱,因你終將遠離這多愁的囂塵,
為國而死,不正是你日夜所望?
然後躺在她的懷裡,安然無恙。
看見一枝羞放的花朵,有朝一日,
在我墓地的草上,請把它擁到唇邊深深吻我,
也許我久臥墓穴,周身發抖,
讓我的眉梢感受 你的輕觸,你的熱呼。
讓晨曦著我金色衣衫,
讓月光撫我無底創傷,
讓微風飄送飲泣悲嘆。
若有鳥兒棲在十字架上,
讓牠為我低吟,如對國殤。
讓太陽把霧氣提升上蒼,
使夜幕在墳地重重下降,
讓善人來墓旁喟我不遇,
然後在靜夜為我默默懇乞,
求你,我的祖國,讓我在天國安息。
哀禱吧,
為那些不幸早逝的故友,
為那些滿身傷痕的活人,
為那些因兒女悲慟的母親,
為那些寡婦孤兒,那些受刑逼供的罪人,
然後為你自已的救贖而祈禱。
因為長夜漫漫只有屍身可依,
然後對著蒼穹傾訴我遲來的抗議,
請別吵我清睡與深沈的神祕。
也許你會聽見聖頌在周遭悠揚,
這是我啊,祖國,我在對你歌唱。
既無十字架,也不見碑坊,
當我的墳墓已被人遺忘,
讓犁犁過,讓鍬翻過,
在我骨灰被風吹散之前,
將它撒播,覆蓋大地。
當我飛過高山越過大海,
然後隱入無形我不在意,
驚歎空間的浩瀚與時間的無際,
我將帶著光明與色彩,
傳播我的信心,我的愛。
我熱愛的菲律賓啊,請聽我最後的驪歌!
我敬愛的祖國啊,令我憂傷的祖國,
我把一切都獻給你----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兄弟,
因為我將去之國,沒有暴君也沒有奴隸,
那裡親善和睦,一切統於上帝。
別了,
被蹂躝的朋友自我的孩提,
別了,從破碎的心底我呼喚你,
感謝你,我的上帝,我走完了人生的勞途,
也感謝你,我的導師,你照明了我的路,
永別了,人類我愛,只在寂滅才有安息。
後記:
何塞﹒黎剎是一位有中國血統的華裔,1861年出生于馬尼拉以南的內湖省卡蘭巴鎮。他的高祖父柯南300年前從福建晉江農村遠渡重洋,旅居菲律賓謀生。此事過去雖有記載,但未曾確認。直到近几年來,經兩國史學界費盡艱辛,對家譜、族譜、傳承世系等多方考証,才于1999年確証晉江上郭村為菲律賓國父何塞﹒黎剎的祖籍地。
消息一經傳出,引起海內外特別是菲華社會的極大關注。一年多來,前來造訪的菲律賓政要和各界人士絡繹不絕,黎剎家族后裔接連前來尋根謁祖。有關各方積極倡議,菲律賓國父黎剎在中國找到了祖根,應在其祖居地建立紀念設施,以紀念這位為兩國世代友好作出卓越貢獻的先人。
以他杰出的詩歌和小說同西班牙殖民者進行不屈不撓的戰斗。至今仍在菲律賓廣泛流傳的兩部小說《不許犯我》(即《社會毒瘤》)和《起義者》(即《貪婪的統治》),在菲律賓反殖民斗爭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頁,也是對東方文學作品的重大貢獻,它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黑暗統治,藝朮地再現了菲律賓的民族覺醒和斗爭。
後記資料摘錄於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七版/亞大非版
文:柯賢偉/2000年0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