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1 01:39:59藍天

吃東西之前要想到別人

結婚之後,
張先生最常念我就是吃東西之前要先想到別人吃了沒?
尤其是長輩,不能自己先吃,或是把它吃完!

關於這一點,一直到今天我都沒辦法作到~
我覺得這不是我自私,也不是我不孝順~

因為我覺得在我遣意識裡面
我覺得<食物是不可能吃完的>
就像空氣不可能吸完是一樣的!

就算吃完,明天再去買就好啦!
既然大家喜歡吃,下次就多買一點就好啦!!
想吃甚麼都去買,幹嘛要省~

因為張先生小時候生活困苦,
父母常常不捨得吃,留給小孩吃!!
聽說小時候能吃到雞蛋或是鮮奶都很難
(那時在上海物資缺乏,是有錢都買不到那種!)

但是,在我家完全沒有這樣的經驗,長輩更不會特地留給小孩,
因為數量非常充足,根本不會缺乏!!
(就單單只食物這一方面)
從我由意識以來,我們家的冰箱永遠都是滿的
永遠只是因為吃太胖被媽媽罵,
總之,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感受過食物不夠要犧牲分給別人,
只在擔心吃不完要丟掉很浪費

不覺得食物是甚麼稀奇的東西,
上館子吃飯,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張先生的家庭完全和我相反
不要說上館子了,
就連懶得煮飯在巷口吃碗麵都很少!!
(寧可回家煮泡麵加蛋加青菜)

現在,我還是想吃就吃,想買就買,
他們還是不吃我們買的雞蛋和泡驗,

只能說~我習慣了也認同了!!

進乾 2012-01-02 16:36:30

這應該不是只是以前食物缺不缺乏的問題吧
為什麼物質缺乏那年代爸媽捨不得吃,留給小孩吃
是因為他們有好東西,第一想到就是最愛的小孩
想留給他們享用,只想給他們最好的~
試問那一個媽媽只喜歡吃魚頭,其他部份不喜歡吃

現在我們長大了,長輩年老了
或許張先生只是希望能互換角色,給長輩享用最好的
作為心存感激回饋而已,基督教不也是這樣說要心存感激嗎

ps.我媽也是從小就教導我,有東西吃都要問過奶奶
要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