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6 19:05:38lali

河水湍湍 何處安寧(陳文茜)


河水湍湍 何處安寧(陳文茜)


紐西蘭基督城,兩個世紀以來,英格蘭、北歐、日本、紐約,凡想逃離大國的世間子民,陸續遷移至此。
它從不想在世界成名,尤其是以災難的方式成名。基督城只想許諾居住此地的人,勿須害怕,勿須掙扎。脫離了人生原本誕生之地的一切枷鎖,兩個世紀以來,它撫慰了二戰難民,愛爾蘭流浪者,與受夠911的紐約人;當然它也曾毫不吝惜慷慨撫慰短暫與它相遇的旅人,例如我。
直到去年地底的撕裂,紐西蘭及澳洲的地質學家們才在基督城平原底下,新發現了一個名為「次級斷層」的悲傷。去年九月,斷層在離城四十公里處第一次發怒;去年十二月,在市中心海格莉中央公園再小震動一次,今年二月二十二日斷層如怒吼般,摧毀了基督城的安寧之夢。震央除了更靠近市中心外,震源更是離地表僅四公里。
事件來得太突然,從不想出名的寂靜小鎮,瞬間聚集了全球媒體。全球救難隊正全力搶救活埋百人的廣播大樓。我無法知悉曾造訪安靜如詩的雅芳河,在地震的瞬間,是否也捲起了史上第一道浪花?雅芳河旁的玫瑰花園,玫瑰花片是否也淚流滿面,花瓣墜落滿地。基督城如詩如畫的Sumner山區,臨海懸崖,有一對老夫妻以畢生精力將其土地造成聖經故事中的方舟花園,我曾造訪一次,與老夫妻交談。當日四下寂靜,有若上天許諾的希望花園,遠眺一片白沙深藍海景。這是上帝的祕密花園,老夫妻命名為科西馬尼花園;地震過後,我只看到報紙刊登一張Sumner山崩石落的照片,老夫妻與他們的祕密花園還安好嗎?
基督城地震的故事不會是惟一。
類似基督城的例子,可能發生於地球上其他沖積平原上。由於長年沖積累積泥沙,地質學家無法判斷,地層底下,是平靜的岩層,還是那一天可能引發騷動的斷層?我於中廣訪問台大地質學系主任陳文山教授,他特別敘述這場地震,對台灣的啟示。在台灣西部有一大長片的沖積平原穿越台中、彰化、雲林、台南、嘉義、高雄,沒有地質學家知曉它掩蓋的是豐饒的土層,還是恐怖的斷層?
台北盆地也是如此,陳文山教授非常憂心警告台北盆地的住居安全。在921大地震前建築的大樓,沒有幾棟是鋼骨結構;而且建築法規安全係數太低,2000年之後才提高,原本建築耐震力只有基督城的四分之一。台北的都更,事關人命。若干社運團體著重都更只是圖利財團,居民們則計較換得的坪數,以致台北都更從談、審理、陳情至完成,一個案例長達10年。但基督城災難等於提醒眾人,這些考量之外,只要地震一來,瞬間一切皆成幻影。
台灣不只平時社會很吵,地層底下也從不安寧。我們不只位於太平洋環火山帶上,也是世界上造山運動最快的地區之一;「地震」等於是與我們休戚與共的重要事件。可以說台灣每個人的一生,都逃不掉至少必須遇著一次大地震。問題是我們對此的準備是什麼?


921應定為地震日
日本1923年9月1日關東大地震之後,每年訂9月1日為全國地震演習日;為什麼台灣未將921定為國家地震演習日?
尤其,當基督城的慘劇在我們眼前上演,地質學家普遍認為它的可怕正好是台灣西部與台北盆地的警示。一片遼闊的坎特伯利平原,一個平靜的小鎮,一個從不曾被斷定有斷層的城市,但它發生了;從去年九月至今,一波比一波慘烈。
紐西蘭最著名的女歌手海莉曾演唱當地毛利人最著名的民謠,「河水湍湍,永不止息的流著……回到我身邊吧,女孩,為了愛你,我可以失去生命。」為了愛基督城,許多人付出了生命。紐西蘭總理宣布2月22日,是紐西蘭最黑暗的一天。那一天,活埋的人死去;震驚的市民,找不到回家的路。河水湍湍,毛利人本是千年流浪於南島的子民,他們的歌謠之聲再響起,問起千年祖先的疑問;河水湍湍,何處安寧?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2011年 02月26日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