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7 09:45:02夢露

3種跳級領高薪的策略

1.選對行業、開創無人競爭的市場:
提到去年哪一個行業最賺錢?答案是海運業。航運業景氣好,連帶使國際貨運代理及運輸的市場水漲船高。從事海空貨運承攬業(Forwarder)達9年的萬榮國際公司業務經理蔡宗城(見62頁),即以藍海策略的精神,盡量開創同業「人煙罕至」的客源,創造平均每月10萬多元的高收入。

Forwarder是什麼?簡單來說,它的性質和旅行社及保險代理經紀人一樣,能整合不同海、陸、空運的資源,提供企業用戶運送貨物的整合規劃服務。業務往來的客戶較多是中小型企業。

蔡宗城指出,通常一位無經驗的業務人員起薪約2萬多元,但在固定薪資外,會有超過基本門檻的業績獎金;超過門檻越多,獎金的比例就越高。「這是沒有上限的,」蔡宗城笑說,也有很多船公司的員工轉職到這個領域。

2.同理心服務、改寫職務內涵:
過去一年以來,面對信用卡及現金卡轉銷呆帳金額的不斷升高,銀行業對於帳務催收人員的需求隨即大量產生。

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關係企業銀凱公司為例,目前該公司應收帳款約有上百億元,平均每月約有4成2的回收率,是催收部50多位帳務催收人員(含電話及法務催收)的成果。或者,「更正確地說,他們是帳務管理人員,」銀凱公司催收部經理陳俊彥表示。

一般總以為帳務催收人員是惡形惡狀的行業,然而銀凱公司的催收部門,卻多的是娘子軍。她們以柔性訴求,化解客戶的刁難,用同理心達成帳務回收的任務。

「每天聽到的不是抱怨,就是心酸,」在銀凱催收部工作長達4年的資深專員陳依琳,平均每月回收率都比同事高出3~5%,原因即在於她能細心傾聽客戶的困難,還會盡量給予幫助。例如,她曾為一位欠繳8萬多元信用卡帳款的饅頭店老闆,在公司發起同仁團體訂購的活動,幫他帶進幾千元的生意。

銀凱總經理李道榮指出,畢竟跟人要錢不是什麼好差事,所以催收部同仁每天接觸的,都是客戶最直接的情緒反應。表現好的催收人員,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同理心,能理解客戶的帳務問題在哪裡,協助他處理帳務問題,而不是逃避。

陳依琳就是用同理心改寫了帳務催收人員的職務內涵,贏得客戶的信賴,同時也創造自己的高收入。

3.熱情分享、創造集體利潤:
在這次採訪的過程裡,《Cheers》雜誌特別訪問了航運業、光電業,及生活設計業等領域的「績優生」,從他們身上還可以發現一項成功的因子:熱情和分享。他們對工作執著、對服務熱忱,因而創造個人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客戶。同時,他們也樂於和夥伴分享,藉由策略聯盟的方式,開創更大的商機。

不管是強調「一家人主義」的王品集團,或是投入生活設計業3年的個人創業者周庭(見66頁),都是透過這種方式走出不一樣的路。

所以,不妨放膽迎接浮動薪資制來臨的時代。不要擔心或害怕收入可能短收,而應該迎上前去,擁抱跳級領高薪的絕佳機會。用一句老話形容:「未來是屬於有能力的人。」何不拋開你的膽怯,去改寫職務的定義,創造屬於自己獨有的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