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3 10:27:03杯子的筆記本

熬湯

想要喝湯喝出健康的身體,在湯的製作細節上就要注重科:
一、選料要精湛 要熬好湯,必須選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少、新鮮的動物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這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琥珀酸、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它們也是湯的鮮味的主要來源。
二、食品要新鮮 即選用鮮味足、無膻腥味的原料。新鮮並不是歷來所講究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現代所講的鮮,是指魚、畜禽死後3~5小時,此時魚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氨基酸、脂肪酸等人體易於吸收的物質,不但營養最豐富,味道也最好。
三、炊具要選好 熬鮮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瓦罐是經過高溫燒製而成,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強、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熬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裡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原料的質地就越酥爛。
四、火候要適當 旺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食品內的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營養物質溶出得更多,而且湯色清澈,味道濃醇。
五、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鮮香食品的溶劑,又是食品傳熱的介質。水溫的變化,用量的多少,對湯的營養和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用水量一般是熬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而且要使食品與冷水共同受熱。熬湯不宜用熱水,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者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裡層蛋白質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此外,如果熬湯的中途往鍋裡加涼水,蛋白質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湯裡,湯的味道會受影響,不夠鮮美,而且湯色也不夠清澈。
六、搭配要適宜 有些食物之間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營養素有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豬肉與鹼性食品海帶的營養正好能互相配合,這是日本的長壽地區沖繩的「長壽食品」。為了使湯的口味比較純正,一般不宜用太多品種的動物食品一起熬。
七、操作要精細 熬湯時不宜先放鹽,因為鹽具有滲透作用,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熬湯時溫度長時間維持在85~100攝氏度,如果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免維生素C被破壞。湯中可以適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等調味品,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本來的鮮味。
湯料的變化技巧:
湯變鮮:熬湯最好用冷水。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另外,熬湯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裡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醬油也不宜早加,蔥、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
湯變清:要想湯清、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裡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
湯變濃:在沒有鮮湯的情況下,要使湯汁變濃,一是在湯汁中勾上薄芡,使湯汁增加稠厚感;其二是加油,令油與湯汁混合成乳濁液。方法是先將油燒熱,衝下湯汁,蓋嚴鍋蓋用旺火燒,不一會兒,湯就變濃了。
湯變淡:只要把麵粉或大米縫在小布袋裡,放進湯中一起煮,鹽分就會被吸收進去,湯自然就變淡了;亦可放入一個洗淨的生土豆,煮5分鐘,湯也能變淡。
湯變爽:有些油脂過多的原料燒出的湯特別油膩,遇到這種情況,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可去除油膩。
湯變美:將50到100克稍肥一點的豬肉切成片或丁,再將鐵鍋燒熱,把豬肉燒熱後,立即把滾開的水倒入鍋中。鍋會發出炸響並翻起大水花,熬上一會兒,一鍋乳白色的「高湯」便出來了。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菜和調料就可以了


老湯的製作與保存
所謂老湯,是指使用多年的鹵煮禽、肉的湯汁,時間越長,內含營養成分、芳香物質越豐富,煮製出的肉食風味越美。製作老湯的方法如下:
任何老湯都是日積月累所得,而且都是從第一鍋湯來的,家庭制老湯也不例外。第一鍋湯,即燉煮雞、排骨或豬肉的湯汁,除主料外,還應加花椒、大料、胡椒、肉桂、丁香、陳皮、草果、小茴香、山柰、桂皮、鮮姜、食鹽、白糖等調料。最好不要加蔥、蒜、醬油、紅糖等調料,以利於湯汁的保存。上述調料的品種並非缺一不可,但常用的調料應占一半以上。調料的數量依主料的多少而定,與一般燉肉食用料一樣。不易揀出的調料要用紗布包好。將主料切小、洗淨,放入鍋內,加上調料,添上清水(略多於正常量),煮熟主料後,將肉食撈出食用,揀出調料、濾淨雜質所得湯汁即為「老湯」之「始祖」。將湯盛於搪瓷缸內,晾涼後放在電冰箱內保存。第二次燉雞、肉或排骨時取出倒在鍋中,放主料和上述調料(用量減半),再添適量清水(水量依老湯的多少而定,但總量要略多於正常量)。燉熟主料後,依前法留取湯汁即可。如此反覆,就可得到「老湯」了。
家庭保存老湯量依人口多少,每次得老湯500~1000克即可。保存老湯時,一定要清除湯中雜質,涼透後放入冰箱內。盛器最好用大搪瓷杯,保證湯汁不與容器發生化學反應。容器要有蓋,外面再套上塑料袋,放在冷藏室,5天內不會變質。如每週吃一次燉雞或燉肉,則對老湯不必專門煮沸殺菌。如較長時間不用老湯,放在冷凍室內可保存3周,否則應煮沸殺菌後再繼續保存。
燉骨頭湯
燉骨頭湯(或魚湯),最好是用冷水。因為一般的肉骨頭上總帶有一點肉,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只有一次加足冷水,並慢慢地加溫,蛋白質才能夠充分溶解到湯裡,湯的味道才更鮮美。另外,在水開後加少許醋,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在湯內,這樣燉出來的湯既味道鮮美,又便於腸胃吸收。同時,燉湯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得肉裡含的水份很快地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特色湯羹
中式湯水可分那幾種?各有什麼特點?就湯水烹製的火候來說,把水煮沸後,加上蔬菜肉類等湯料,再行煮滾一下,就可調味上碗飲用。滾湯最省時間,營養和鮮味都不錯,不過也有人嫌其寒涼而不夠清潤滋補。至於煲(煮)湯,總是要經過二三小時慢火煮熬,才算煲好,一般來說,肉類都要原件入鍋,先煲2小時,才撈起肉來切成大塊,放回湯中再煲一小時,此外還要留意是先把水煮滾了才下煲湯材料,還可加些瑤柱紅棗之類同煲。至於燉湯,是用燉盅隔水來燉的湯菜,燉湯的肉類要預先汆水,洗淨瀝干,燉盅要上蓋,封上紗紙以免燉時有水蒸氣流失。一般燉湯都可加些姜及紅棗。
西式湯水有清湯和濃湯之分,製法有何不同?西式湯類本身分為清湯與濃湯,以後者較普遍。常見的西式清湯,以後者較普遍。常見的西式清湯,是利用牛骨煮成的「湯底」臨時加上配料製成,以蛋白使之產生澄清透明效果。至於濃湯,有忌廉湯、菜湯、蓉湯等多種,比方「周打魚湯」便是用忌廉湯底,加上切碎魚肉,湯上放些梳打餅乾碎製成。菜湯的湯底則以茄膏煎香後,放進湯裡煮融,配以各種蔬菜香料。至於蓉湯,由於烹製較花時間,餐廳中較少見,多在家庭中烹煮。
西餐上湯大致可分:1、以牛肉熬成的黃色上湯(STOCK);2、以雞、豬肉等熬成的清色上湯(BROTH);3、以魚類熬成的白色上湯。本書菜譜西餐湯部分多用前者。
西餐上湯,是用牛肉牛筋共1千克,加紅蘿蔔、洋蔥各1個,芹菜2條,香葉1片,胡椒幾粒,清水4千克,慢火熬煮3小時,得上湯1千克,濾去渣滓,加鹽,撇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