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6 15:27:12杯子

七彩雲南-雲南十八怪(一)

雲南由於其獨特的地理風貌,特殊的氣候狀況,多彩的民族風情,奇特的風俗習慣,產生了許多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奇異現象,隨著遠來的遊人、匆匆的過客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暫的足跡並離開之後,他們所耳聞目睹的那些奇聞異趣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傳下「雲南十八怪」、「雲南二十八怪」、「雲南八十一怪」等說法。
【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老鄉們為了便於買主攜帶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蔑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隔開,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牆上,想吃的時候便吃幾個拿幾個。
除了草之外,還用籐、麻、竹、木、葉等作為各式各樣的包裝材料。 雞蛋拴著賣”的一個基本而簡單的理由:攜帶方便,安全可靠。計算方便,交易簡單,不以個算,也不計斤兩,而是以串論價。
【雲南第二怪】摘下斗笠當鍋蓋: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原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斗笠,只是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而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更加清香。
在彝族特色飯店吃飯的時候,他們飯鍋的蓋子真的是像斗笠模樣的,以前沒錢買鍋蓋就用斗笠,沒想到就沿襲到了現在。
【雲南第三怪】三隻蚊子一盤菜:雲南的許多地區,天氣較為炎熱,終年蚊蠅不絕,特別是野地與牲畜圈裡的蚊子個頭都比較大,故誇張說3個蚊子一盤菜。
三隻蚊子一盤菜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是雲南農村的一種自然的寫照,現在這種說法已經被人們所認可,成為雲南十八怪中的一怪。
【雲南第四怪】竹筒能當水煙袋:當地人抽煙所用的煙袋很像內地的吹竹筒,只不過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裡吸,煙氣經過水過濾,可以減低焦油的濃度,味道更加清涼香醇。
雲南鄉間吸煙普遍用竹筒做成的水煙袋,煙氣經水過濾,氣味清香,焦油含量少,不熱不燥。傳說護國討袁,滇軍出征,背著竹筒煙袋,被敵軍誤以為是滇軍的新式武器。
【雲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餌塊:雲南產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顏色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雲南盛產水稻,人們喜歡吃大米,在雲南很少買到面做的食品。像比較有特色的米線就是大米做的,可以說雲南是個大米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