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9 16:22:48 旺伯

滿州里德社區巡守隊昨成立授旗展開從獵鷹與護鷹到生態旅遊



 【民進新聞記者蔡金旺台南報導】繼社頂、水蛙窟成立生態巡守隊之後,滿州鄉里德村訂於7月19日在里德社區發展協會舉辦「里德社區巡守隊成立大會暨授旗典禮」,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陳貞蓉授旗,宣告成立里德社區生態巡守隊,里德居民將化身巡守隊員保護灰面鵟鷹與欖仁溪生態,並成為推展生態旅遊過程中最動人的篇章。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指出,里德村位於滿州鄉,村內包含三個聚落,最北為欖仁溪聚落,中間為山頂路,當地稱為「山頂」、「里德山頂」或「上里德」,最南為里德路,又稱「下里德」,約有70%土地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村內耕地面積小,謀生不易,多數居民需至外地工作,人口外移嚴重,里德村因灰面鵟鷹的夜棲與清晨起鷹而聞名,里德亦充滿人文歷史色彩,如高砂族教育紀念碑、蚊蟀社石板棺、18番社總部,其特色產業有被稱為「天使眼淚」或「情人眼淚」的雨來菇。
 在過去,里德居民在山裡以獵捕維生,尤其每年的九、十月是猛禽過境台灣的季節,同時也是賞鷹旺季。過境數量最多的赤腹鷹及最具富盛名的國慶鳥灰面鵟鷹,通常會在滿州一帶集結休息,再由台灣最南端出海,是灰面鵟鷹重要的夜棲息點。 在民間曾流傳一句話,南路鷹一萬死九千,反應了早期人民窮困,缺乏蛋白質的年代,為補充營養所需而獵捕灰面鵟鷹,後來,打獵變成一種遊戲或者買賣,灰面鵟鷹被大量獵捕。狩獵者覬覦這一年一度的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使得遠渡重洋、飛越千山萬水的灰面鵟鷹常在這裡劃下生命的休止符。
 國家公園成立之後,即使有相關法令的限制,獵捕過境鳥類事件未曾停止,也成為里德社區與墾管處衝突的引爆點,近年來在墾管處與屏東林管處多年來的宣導推廣下,里德社區保育過境猛禽的意識已有所提昇,社區有志之士開始尋求保育與生計共生的做法。
 墾管處曾推出有給薪的護鷹巡守隊,然而並非每年都可列編經費補助,這樣的操作方式並非長遠之計。於是墾管處參考社頂無償巡護並結合生態旅遊的成功模式,自100年12月起開始推動里德社區的教育訓練課程,並在101年開始委託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副教授團隊陪伴社區發展生態旅遊。
 陳美惠指出,從一開始的巡守監測,居民一樣習慣詢問是否有薪水可領,經由不斷溝通及培力,居民逐漸轉變觀念,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遊客服務,居民實際感受到平時的巡守監測,幫助他們把解說服務做得更好,路線上的動植物、人文、景觀、生態保育觀念都能信手捻來,如數家珍。
 第一條巡守監測路線為欖仁溪生態旅遊路線,沿途記錄鳥、蝶,及溪邊的蝦蟹、螺類、魚類,每天都有人員負責巡守,漸漸的大家對於這裡的物種越來越清楚,向授課老師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可見他們開始投入生態旅遊工作的行列,接下來即將推出夜間監測,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國家公園成立之後,即使有相關法令的限制,獵捕過境鳥類事件未曾停止,也成為里德社區與墾管處衝突的引爆點。在墾管處與屏東林管處多年來的宣導推廣下,里經過一次次訓練、遊客服務演練及實際帶團經驗,居民感受平時巡守監測能夠幫助他們把解說服務做得更好,路線上的動植物、人文、景觀、生態保育觀念都能信手捻來,如數家珍。未來到里德社區,不僅可以選在9至10月猛禽過境期間到來,里德社區提供的生態旅遊服務,帶領遊客感受一年四季不同風情。
 成立大會當天與會貴賓當中,墾管處長陳貞蓉表示,里德社區巡守隊的成立,顯示在地居民熱愛這塊土地,也希望里德生態旅遊能夠成長茁壯,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姚志旺表示,去年這個時候有個護鷹的授旗是由他當代表,今年在此成立的巡守隊很感謝有社區和政府以及陳美惠老師團隊的幫助。屏東縣議會曾議員瓊慧表示,過去墾管處造成很多民怨,但現在由墾管處輔導里德居民成立巡守隊,這種政府和在地居民合作,保護環境資源,希望以後能繼續合作讓里德更美好,議員潘裕隆描述過去祖先來到里德落腳,靠山而居,把鷹當成天上的禮物,但現在生活改善,打鷹的傳統也需要改變,現在開始倡導保育猛禽,對巡守隊的成立感觸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