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3 09:03:44miao

《天邊一朵雲》飄往何處去?


在還沒去看《天邊一朵雲》之前,我就不太相信是所謂「真槍實彈」、「賣肉演出」,我認為應該有利用借位等等技巧,其他的應該都是宣傳吧?

其實劇情片和色情片的分野其實已經愈來愈模糊了,2003年坎城影展入選片中,就有一部「劇情片」《小棕兔》(Brown Bunny)中有長達15分鐘的「真槍實口」的口交鏡頭。但是有坎城影展背書,沒人敢吭氣說是色情。

我在IMDB看到這段很好笑:

In particular, Roger Ebert called the film "the worst in the history of Cannes" to which Vincent Gallo responded that Ebert was a "fat pig with the physique of a slave trader". Ebert paraphrased a remark of Winston Churchill and responded that "although I am fat, one day I will be thin, but Mr. Gallo will still have been the director of `Brown Bunny`". Gallo then put a "hex" on Ebert`s colon, to which Ebert responded that "even my colonoscopy was more entertaining than his film".

被Roger Ebert稱為坎城史上最爛爛片的《小棕兔》,原為Calvin Klein的模特兒的本片的導演兼編劇兼製片兼男主角兼一大堆的Vincent Gallo笑Roger Ebert是隻大肥豬。「大肥豬」回答的很妙:「『大肥豬』會變瘦,但是Vincent Gallo永遠是《小棕兔》的導演。」

聯想-->哈哈哈,真高興!看樣子我也會變瘦的!!最幸運的是,我還不是《小棕兔》的導演!

言歸正傳:《天邊一朵雲》倒底有沒有口交呢?還是靠借位的?

「口交」既是整片的宣傳重點,也是所有的人的關心重點,更是演員在表演時的重點,當然值得關心。何況,台灣電影好的也算不少,但是出現口交的《天邊一朵雲》卻是破天荒第一遭(如果真的有的話),為什麼不該關心?

口交的電影當然很多,但是台灣拍口交的「大師」卻只有一個……到目前為止。其實,不只是媒體炒作,「大師」也樂觀其成,否則海報為何要如此性暗示?為何這麼作當然有很多原因,不如此炒作……很可悲的是……沒法引起輿論。引不起輿論,就造不成轟動,造不成轟動,就沒人有興趣去看。總歸一句話:「不管好新聞還是壞新聞,總歸有新聞就是好事」。

其實是不是真的陽具放到演員口中,我們這些外行人士很難看出來的。Catherine Breillat有部電影《性就是喜劇》(Sex is comedy)台灣的南方影展有展出過。我也曾經針對這部電影跟Breillat在橫濱進行過專訪。她在片中就是很頑皮地以「假陽具」去玩弄「真電檢」,然而片中的「道具」……假陽具也是道具……這點大家不能否認,卻頻遭各國電檢刁難。導演玩弄制度、玩弄觀眾、玩弄媒體的方式有很多,他們行銷、做廣告、造成輿論的方式也很多,究竟真相如何?只有他們心知肚明。

當然我絕對相信蔡導的這部影片並不是因為口交才得的柏林大獎,但不可否認的事實卻是:的確因為口交才引起此地媒體與觀眾的注意。台灣得除了奧斯卡外三大影展的片子不賣座的很多,《天邊一朵雲》之賣座不完全是因為柏林的加持,卻絕對是因為真假口交或相關話題的關係。

看完了《天邊一朵雲》後,第一個感覺是比林正盛的好多多多了。

最後那一幕的確很啟人疑竇,我本來認為是真的含鳥,因為看到那隻大腿的瘡疤,覺得是隻真大腿。後來又發現如果是真大腿的話,應該肌肉會有弧度,所以應該是隻假大腿。根據跟我同去的大學同學之研究,她覺得有趴在跨下,但沒含鳥。

OK!含鳥到此為止,重點是這部電影不會沉悶,比我想像中好看(我從沒看過蔡明亮的電影)。當然除了歌舞部份外有些過於戲劇化的部分,例如:哪那麼巧,拍A片的地方剛好跟她住的地方同大樓?此外陸亦靜與楊貴媚的部分似嫌多餘,有純粹增加卡斯看頭之嫌。那幕在高雄(應該是澄清湖吧?)群西瓜傘跳舞的那段,為什麼李康生和陳湘琪的性別要倒錯呢?我同學最感動的是李康生在水裡變恐龍(她說李是變成蜥蜴……我覺得是恐龍捏);我最感動的部分是鑰匙,水從洞中宣洩而出……慾望……水……女人……還有泡泡從水龍頭裡面出來的那段……好「艾蜜莉」噢!

歌舞的部分有CAT、卓別林的影子。蔣公銅像下面跳舞意淫的那幕,純為驚世駭俗而驚世駭俗,略嫌做作,我比較不欣賞。陸宜靜跳舞那段的歌詞,過於外放不夠內斂,少了含蓄的美感(我知道是三O年代左右的老歌,但我覺得選歌不當)。

最後那幕的確挺震撼的,讓全片作收畫龍點睛之妙。問題是……陳湘琪的呻吟必要嗎?我同學說Yes,我倒覺得有點多餘。更好的安排應該是繼續壓抑,僅以臉部表情來表現,無須聲音加強,更具強烈對比與震撼效果。叫不叫,只是她壓抑的臨界點的一個時間點的問題。即使她不叫,她也hot得夠了,李康生也會知道的,也會讓她含鳥的。這是我的看法。

此外,陳湘琪穿的是膠底夾腳拖鞋,幕後配的音卻是木屐的聲音。

關於性暗示,其實電影第一個鏡頭,她把抱枕放在跨下就很性暗示了。再加上她把在三名修路的彪形大漢之間找鑰匙就更性暗示。其實以食物當成性隱喻的呈現方式還滿多的,西瓜…….已經算頗「露骨」的了。而舔西瓜……那個西瓜是她偷李康生的水去澆的(男性精液滋潤女性),所以舔舔更覺得很痛快啦。而至於李康生為何偷倒西瓜汁?因為他看西瓜、喝西瓜、捅西瓜……夠了也怕了!看到西瓜(=女人陰戶))可能有點陽萎的傾向啦。

《天邊一朵雲》是不是A片?拜託噢!是誰說這部片子是A片的?那實在是太沒看過A片了!就尺度而言,頂多只是香港的三級片--這是就尺度而言。就藝術價值而言,當然與三級片不同。其實這方面沒什麼好著墨的,兩個不搭軋的東西,無從比較起。這樣反而多吸引了各階層人士去看這部影片,有什麼不好?所謂的「藝術電影」不是沒觀眾,而是觀眾不多,養不了這些拍藝術片的人。如果同樣一部片,讓抱著不同目的人共欣賞,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滿足與詮釋,沒啥不好嘛!好歹才會有製片支持拍下一部片。

我贊成:一部電影,大家可以各自表述。

心靈的衝擊與震撼呢?可能我現在年齡比較大了,看電影都沒有什麼心靈上的衝擊與震撼,現在看電影反而比較著重在全片的藝術呈現,感受導演的手法,看看有沒有什麼推陳出新、令人驚艷,在別的電影中沒看過的地方(最起碼我沒看過)。

像蔡導、侯導、楊導、李導這些大導,我相信有一些人會抱著「朝聖」的心態去看,那天我去看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小女生就100%是朝聖者,她盯著銀幕猛傻笑,全場只要誰有一點動靜,都會被她兇(平常看電影的時候,都是我當「童子軍」的),害我連老天祿買的鴨翅膀都沒敢拿出來啃(怕塑膠袋聲音很吵啦),我同學比較奸詐,她負責拿紙盒裝爆米花,不會發出聲音。不過我們吃爆米花的時候也很痛苦,不能痛快地咖嚓咖嚓,都是先放到嘴巴裡面等融化了才吞下去……

PS:當天看《天邊一朵雲》之前,我同學問我說:「我們要買點什麼東西進去邊看電影邊吃?」我說:「香蕉」。我看電影喜歡戴些情境食品進去吃,比方說看《鵬程千萬里》就帶鴨翅膀進去大啃,看《麥胖報告》就帶麥當勞進去大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