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毛《撒哈拉沙漠》
三毛,一個喜歡到處遊玩探訪的旅行家,在撒哈拉沙漠中發生的一連串精采的小故事。在這荒涼的沙漠中,她找尋到她的幸福;認識了許多朋友;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在一個常人不想去的地方,她卻完成人生的夢想。
撒哈拉沙漠是三毛前世的鄉愁。許多年前無意翻到的雜誌上正好介紹撒哈拉沙漠,三毛就莫名其妙地,毫無保留地把自己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異常艱苦,甚至危險,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就算是一個經歷過生活磨難的人,倘若沒有超凡人的勇氣和堅毅,恐怕也難在那樣的環境下隨遇而安,泰然處之。
可三毛和她的大鬍子丈夫卻在大漠裡白手起家,踏踏實實地過起日子來,守著家,守著彼此。雖然在沙漠的那些日子,是三毛物質生活最貧乏的時候,但精神生活卻最富足,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三毛的筆下,那些悽愴的際遇,無不透露著輕鬆和幽默,顯得生氣勃發,灑脫渾厚,那份瀟灑和詼諧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一顆堅強、包容、豁達的心,是三毛最近自然本色的人生態度。三毛不是不知道憂愁傷感,她的外表看上去是那麼柔弱啊,但生命中還有比傷感更強的東西。
那個叫三毛的女子,她的爽朗、率真,在異域天涯,磨礪生光,成了沙漠裡的奇葩。
被文明捆綁著的我們,往往習慣於世俗的繁瑣,迷失而不自知。
一個由生命創造的世界原來可以是那麼簡單卻不失豐盈,生命可以平凡卻不可以平庸,生命可以沒有太多華麗複雜的外表,卻不可以失去豐富的內在。
(此文章摘自網路)
隨記
過去耳聞 三毛的死因眾說紛云,有人說她是因為過於思念荷西,嚴重憂鬱,而選擇結束生命,也有不少人說她是去到了撒哈拉,撿了不該撿的不祥之物而招來厄運.......。不過,從綜合的角度揣測,三毛當時身處複雜的情境、神秘的國度,一位心思細膩的文學作家,愛好大地、率真、灑脫......,但說穿了她的自然原色背後,其實不少是來自於多數悲傷的昇華。
她同時擁有率真、孤愁的性情,面對愛人的離別,兩者間的矛盾也許因此驟然發酵,其化學反應或許在當時,就像毒蛇猛獸般,狂烈地衝擊著她。
雖然文人的表面,沒有所謂屈服或是碎裂這回事,但某種程度上的爭扎,會是他們難以避免的存在之誕。許多才華出眾、熱情洋溢的旅人、創作者,也許暗地裡,有不為人知的脆弱,也許在任何一場舞台裡,曲終人散時,他們正獨自飽受著外人想像不著的憂疾之苦。
有些人,僅不過為了合乎眾人的眼光,勉為其難地做為一個人們眼中的「正常人」。
旅行,像一道馬不停蹄的歡頌? 抑或憂傷? 旅行,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正是一種療程,亦即「旅療」。但大量依賴旅療的人,很可能有旁人遍尋不著的「第二性格」,由於過於投入對外釋放的過程,有時會因貪戀山水,來不及反應現實,甚至遺忘現實,當正式回歸到現實的時候,另一個自己會產生抗拒......,這是我自身的經驗,當「大量投入」某些事物時,「專注」,會讓人衍生出不同的自己,而那些未曾有過的性向和志趣,也可能會因此而鮮明流露。我相信「潛能」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我的高中國文老師在課堂上曾經這麼提過,關於三毛死因的版本,應該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