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06 00:12:50葉子
記事--鬼太鼓
2002.07.24(三)
圖片來源:太鼓介紹
http://home.kimo.com.tw/jp.osaka/TAIKO.htm
記事之前,抄錄一段文字,他寫中了我心中所想的一部份:
『日本人真是讓人又羨慕又怨恨。
每每看到日本人對文化音樂的良好保存,心裡就充滿了羨慕欽佩,再看看我國對音樂國粹的對待方式,心裡就羨慕起日本人對文化傳統的重視與尊重。
恨什麼呢?聽來看去都是鬼太鼓、歌舞伎,國內樂迷樂此不疲,哪天我們會被日本文化給同化了也說不定?』...作者:李安泰 文:鼓聲震天下,誰能稱第一?
*** *** ***
從花蓮回來,到家是下午六點,晚上七點半我要帶哥哥去看《2002石破天驚-鬼太鼓》.
(自由時報介紹: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n/20/life/art-1.htm)
本來要拿四張票,全家一起去看的,但它有限制七歲以下幼童不得進場,只好把妹妹留給爸爸去傷腦筋了.
一開場就被一聲石破天驚的鼓聲給嚇一大跳,難怪要限制幼童入場,我們還坐在前面第五排,哥哥得摀著耳朵聽!
接著女鬼出現,氣氛隨著簫聲沉寂肅穆下來.
除了鼓動人心的震撼之外,其中幾段曲目,亦令我們印象深刻...
有一段類似雜耍團的模樣,運用各種發聲器具,奏出和諧而逗趣的樂音,還出現玩具小火車,載著金頂電池似的小兔,獨奏一小節,饒富趣味!
哥哥最喜歡那位吹簫者(應該是竹笛),所以有一場吹簫者從觀眾席後方緩緩走來,哥哥好用心地用目光緊緊追隨.
節目的高潮當然是《大太鼓》,團員們穿著丁字褲、隨著鼓聲咚咚,展現人體剛健的線條.此時撼動人心的,不只是鼓聲,還有生命底層的力與美.
難怪人稱:鬼太鼓要用"看"的.因為光聽實在不足以形容它的感動.
最後一個節目,也最讓哥哥嘖嘖稱奇的是:耍髮辮.只要耍耍頭,表演者頭上那根長辮,便能做不同韻律的旋轉,很像武林高手吧?!^_*
節目之餘,不會中文的團長和團員們,用布條和台下溝通:第一幕中場休息時,拉了歪歪斜斜寫著『休息十五分鐘』的布條,就已經夠引人會心一笑了.
閉幕時,團長一邊介紹團員,團員一邊抖開寫著自己漢字的名字布條,從他們靦腆的笑容裡,可以感受到熱誠的心意.這真是看舞台表演,最美好的部份!
散場也很別出心裁哦~~由吹簫者帶領所有團員,從舞台上敲敲打打地走向觀眾席,一路往出口處走去.此時觀眾起身跟在後頭,和著節拍一起走,有點像慶典的那樣.然後他們會在禮堂外再秀一段,觀眾就在這餘波中,隨著繞樑的鼓聲,漸漸散去.
呵~~真是值得『用力看』的表演!
圖片來源:太鼓介紹
http://home.kimo.com.tw/jp.osaka/TAIKO.htm
記事之前,抄錄一段文字,他寫中了我心中所想的一部份:
『日本人真是讓人又羨慕又怨恨。
每每看到日本人對文化音樂的良好保存,心裡就充滿了羨慕欽佩,再看看我國對音樂國粹的對待方式,心裡就羨慕起日本人對文化傳統的重視與尊重。
恨什麼呢?聽來看去都是鬼太鼓、歌舞伎,國內樂迷樂此不疲,哪天我們會被日本文化給同化了也說不定?』...作者:李安泰 文:鼓聲震天下,誰能稱第一?
*** *** ***
從花蓮回來,到家是下午六點,晚上七點半我要帶哥哥去看《2002石破天驚-鬼太鼓》.
(自由時報介紹: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n/20/life/art-1.htm)
本來要拿四張票,全家一起去看的,但它有限制七歲以下幼童不得進場,只好把妹妹留給爸爸去傷腦筋了.
一開場就被一聲石破天驚的鼓聲給嚇一大跳,難怪要限制幼童入場,我們還坐在前面第五排,哥哥得摀著耳朵聽!
接著女鬼出現,氣氛隨著簫聲沉寂肅穆下來.
除了鼓動人心的震撼之外,其中幾段曲目,亦令我們印象深刻...
有一段類似雜耍團的模樣,運用各種發聲器具,奏出和諧而逗趣的樂音,還出現玩具小火車,載著金頂電池似的小兔,獨奏一小節,饒富趣味!
哥哥最喜歡那位吹簫者(應該是竹笛),所以有一場吹簫者從觀眾席後方緩緩走來,哥哥好用心地用目光緊緊追隨.
節目的高潮當然是《大太鼓》,團員們穿著丁字褲、隨著鼓聲咚咚,展現人體剛健的線條.此時撼動人心的,不只是鼓聲,還有生命底層的力與美.
難怪人稱:鬼太鼓要用"看"的.因為光聽實在不足以形容它的感動.
最後一個節目,也最讓哥哥嘖嘖稱奇的是:耍髮辮.只要耍耍頭,表演者頭上那根長辮,便能做不同韻律的旋轉,很像武林高手吧?!^_*
節目之餘,不會中文的團長和團員們,用布條和台下溝通:第一幕中場休息時,拉了歪歪斜斜寫著『休息十五分鐘』的布條,就已經夠引人會心一笑了.
閉幕時,團長一邊介紹團員,團員一邊抖開寫著自己漢字的名字布條,從他們靦腆的笑容裡,可以感受到熱誠的心意.這真是看舞台表演,最美好的部份!
散場也很別出心裁哦~~由吹簫者帶領所有團員,從舞台上敲敲打打地走向觀眾席,一路往出口處走去.此時觀眾起身跟在後頭,和著節拍一起走,有點像慶典的那樣.然後他們會在禮堂外再秀一段,觀眾就在這餘波中,隨著繞樑的鼓聲,漸漸散去.
呵~~真是值得『用力看』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