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2 09:48:14夜太黑
美麗的預算數字

這是一個過時了有一點時間的管理文章,而且負責承辦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一個同事。他也常上來瀏覽我的網站說。
一般的管理理論將管理分規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功能:其中規劃是管理行為中的始點,幫助企業理出企業的價值、遠景、策略方向,以及細部的行動方案等。比較務實的企業,不但將這些規劃內容訴諸於文字化,更將把他績效化、數字化,將策略、行動方案等執行事項設立KPI(KEY PERFORMANCE INDEX 關鍵績效指標),並將KPI列為企業、部門,甚至是個人績效管控。
以企業管理(控制)的角度來看,訂定KPI有其必要性。就如之前我寫過「企業需求層級理論」一文討論到,企業一開始應當先追求提高顧客價值、提高企業獲利為首要目標。設立KPI可以幫助企業同仁聚焦,集中資源、將策略執行效益最大化。
時間拉回去年年底,為了因應2006年新一年的到來,公司習慣在年底時將公司的一級主管幹部拉到一個戶外休閒景點,擬定下一年度的事業計畫。因為我所在的部門是屬於公司整體策略的發起單位,所以像我專員這樣的小ㄎㄚ也能有幸參與。
除了擬定公司的遠景、總體策略之外,我們部門還要針對自己部門的KPI擬定預算目標,然而我們部門只是一個間接幕僚單位,所以不需要訂定業績目標,而僅訂定一些跟部門相關的營業費用即可。
以前在學會會長的時候,自己也擬過預算編列,依照我過去的編列思考邏輯,我寧可多編,也不願因為了財報好看少編。只要是在未來一年可能會產出之必要費用,我都會在參與整體年度預算編列的過程當中,也因如此,在我卸任前夕,學會的盈餘比我當初預算所結算還高出20%之多,這算是在我學生生涯一件小小值得我驕傲的一件事情。
然而在參與公司的預算編列時,卻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思考邏輯。為了最終稅前淨利的好看,而刻意將營業費用預算低估。如果預算超支將如何處理?就在隔年年中時另立一個特別預算並做出說明即可。
但我個人不太認同這樣編列預算的思考邏輯,一個企業能獲利,要訣不外乎就四個字『開源節流』,節流理當是當省則省,以及利用E化及其他管理方法盡量將成本COST DOWN,但決不是為了預算目標好看而COST DOWN。
預算的編列,理當配合公司整體策略的方向而產出,若公司整體策略FOCUS在 COST DOWN,預算目標將費用刪減是無可厚非。然而一家公司若是採取積極成長的策略,卻還刻意地刪減營業管銷成本費用卻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台長認為,預算編列需配合組織策略的方向,公司股東及董事能認同這樣的策略方向以及欲達成該策略的預算費用,才是編列預算的真正目的。若只是為了財報好看而編列預算,那就不必啦。
一般的管理理論將管理分規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功能:其中規劃是管理行為中的始點,幫助企業理出企業的價值、遠景、策略方向,以及細部的行動方案等。比較務實的企業,不但將這些規劃內容訴諸於文字化,更將把他績效化、數字化,將策略、行動方案等執行事項設立KPI(KEY PERFORMANCE INDEX 關鍵績效指標),並將KPI列為企業、部門,甚至是個人績效管控。
以企業管理(控制)的角度來看,訂定KPI有其必要性。就如之前我寫過「企業需求層級理論」一文討論到,企業一開始應當先追求提高顧客價值、提高企業獲利為首要目標。設立KPI可以幫助企業同仁聚焦,集中資源、將策略執行效益最大化。
時間拉回去年年底,為了因應2006年新一年的到來,公司習慣在年底時將公司的一級主管幹部拉到一個戶外休閒景點,擬定下一年度的事業計畫。因為我所在的部門是屬於公司整體策略的發起單位,所以像我專員這樣的小ㄎㄚ也能有幸參與。
除了擬定公司的遠景、總體策略之外,我們部門還要針對自己部門的KPI擬定預算目標,然而我們部門只是一個間接幕僚單位,所以不需要訂定業績目標,而僅訂定一些跟部門相關的營業費用即可。
以前在學會會長的時候,自己也擬過預算編列,依照我過去的編列思考邏輯,我寧可多編,也不願因為了財報好看少編。只要是在未來一年可能會產出之必要費用,我都會在參與整體年度預算編列的過程當中,也因如此,在我卸任前夕,學會的盈餘比我當初預算所結算還高出20%之多,這算是在我學生生涯一件小小值得我驕傲的一件事情。
然而在參與公司的預算編列時,卻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思考邏輯。為了最終稅前淨利的好看,而刻意將營業費用預算低估。如果預算超支將如何處理?就在隔年年中時另立一個特別預算並做出說明即可。
但我個人不太認同這樣編列預算的思考邏輯,一個企業能獲利,要訣不外乎就四個字『開源節流』,節流理當是當省則省,以及利用E化及其他管理方法盡量將成本COST DOWN,但決不是為了預算目標好看而COST DOWN。
預算的編列,理當配合公司整體策略的方向而產出,若公司整體策略FOCUS在 COST DOWN,預算目標將費用刪減是無可厚非。然而一家公司若是採取積極成長的策略,卻還刻意地刪減營業管銷成本費用卻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台長認為,預算編列需配合組織策略的方向,公司股東及董事能認同這樣的策略方向以及欲達成該策略的預算費用,才是編列預算的真正目的。若只是為了財報好看而編列預算,那就不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