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6 23:32:17IBIZA

此時此地,難道是討論「時空」的最好時空?(二)

時間最受不了別人『打』它了。如果妳跟它維持良好關係,它就會照妳的意思去調整時鐘……只要妳喜歡,妳可以讓時間永遠停留在一點半。
~~~~~~~~~~~~~~~~~~~「愛麗斯夢遊仙境」

亞里斯多德與牛頓都相信絕對的時間,而我相信直到現今,絕大多數的人也都相信絕對的時間。然而,什麼是絕對的時間?

只要用好的計時器,我們可以測量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而所有人測出來的結果應該都一樣▁如果時間是絕對的。比如說:我早上吃飯,晚上吃麵(兩個事件),其間過了12個小時(時間間隔)。如果你在火車上,用高科技儀器監控我的生活作息,你看到的我吃飯和吃麵同樣間隔12小時。如果他坐在一艘飛往那美克星球(七龍珠裡比克的故鄉)的宇宙船裡,測得到我吃飯和吃麵的時間間隔,同樣會得到12小時。如果時間是絕對的,則理所當然任何座標下都一樣。

牛頓定理用數學方式描述了物體如何在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而所有運動和改變都需要時間的概念才有意義。他的理論裡隱含了一個先入為主的觀點,時間是絕對而持續的,是獨立於空間之外的,而且與空間中發生的所有過程無關。(用牛頓的方法做座標轉換以得到相同的物理定律時,方程式裡的「時間」項不需任何更動。)

簡單地說,時間相對於空間是完全分開並獨立的。這是大部分人的常識認知。愛因斯坦說:「常識只是我們滿十八歲時獲得的偏見而已。」我們(甚至包含天才如牛頓等)為何會如此毫無保留的接受這個偏見?

因為沒有人真的瞭解時間。你不信?那我問你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時間在〝動〞(用一點修辭技巧,好吧,我們說〝流動〞)。請問,時間流動的速率為何?再精確的答案也許都只能回答:時間的速率是▁▁每秒鐘流動一秒。

這個答案有說等於沒說,因為我們找不到一個比時間更基本、更外在的測量標準,來測量時間本身的速率。而很不幸的,任何測量本身都包含時間。

物理學定律中並沒有關於時間流動的陳述。說來奇怪,我們會在系統的「特定時刻」狀態下測量某事件,然後利用物理定律來計算「未來時刻」某事件的可能狀態。但這些定律都沒有提到時間的流動。

既然時間的流動如此難以定義,或許真如某些哲學家所言:「時間的流動只是幻象。」有一種說法是:時間一直都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我們的意識沿著它移動(是我們的意識朝未來移動,而不是未來朝我們而來。)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其1787年的名著「存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就已經提過類似的論點。

聽來相當抽象,事實上對這類論點做進一步探討,可引伸出一種科學的信念。如果真的是我們的意識朝未來移動,那麼代表「未來」與「現在」同時存在(未來存在於某處等著我們)。未來是事先規劃的,也是早已注定的。

有一種科學信念叫「理論化約論」(theory reductionism)。假設我們已經找到宇宙間的終極理論,我們也測出宇宙間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由於所有粒子都會遵循明確的軌道,並受到理論上有明確定義的力的作用。所以我們能夠計算出(假設有超級計算機)粒子在任何時間的位置,進而得知宇宙的未來狀態。未來是已知的,而且早就存在著。

在這種化約主義的世界觀下,似乎已沒有人類自由意志存在的餘地。既然我們也是由基本粒子所構成,就應該和其他物體一樣,遵循相同的物理定律。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也許是大腦內的基本粒子遵循理論的機械過程而已,跟其他物體沒有什麼兩樣。

你此時此地肯讀我的文章,並且讀得頭昏腦脹,這些全是你腦內的基本粒子遵循理論的機械過程,全都預設好了,就像寫在體內的程式,此時此地必然如此。如果我能懂得終極理論,並有一台超級計算機,那我就能算出你的一切反應(好像不用這麼麻煩也能知道必然是頭昏腦脹)。

物理學家對化約論的看法其實還有一些爭議,或是用「歷史的偶然性」、哲學上「突現」(emergence)概念等來修正。而就我自己的觀點……如果自由意志是受控制的,那麼終極定理會控制我腦內的基本粒子反應,去選擇不相信。

越扯越遠,回題是岸。寫了這麼多只說了絕對時間可能出錯了,還沒說怎麼個錯法。但不知道是「不受控的自由意志」還是「預設一切的終極定理」告訴我,愛因斯坦還是下一回再登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