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1 09:09:56ybonbon

馬英九 別當沒有自信的變形蟲

照片引用自http://img1.qq.com/news/20050820/2195233.jpg

  法國總統薩科奇的競選演說有句話這麼形容移民到法國的人(當然也是在形容外祖父是希臘人,父親是匈牙利人的他):「離開了生長的地方,遠道而來追尋更美好的未來。」


  馬英九離開出生地香港,來台發展一切尚稱順遂,兩屆首都市長任滿,參選總統;如果他留在香港,連想說「我的一票選特首」的機會都沒有。


馬1998競選台北市長時,在李前總統引導下,說自己是「新台灣人」,甚至還要走「李登輝路線」。當時的「李登輝路線」,是繼九三年與司馬遼太郎那場『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對談、九五年在美國國會的力挺下風光訪美、九六年聲勢浩大的對抗中國導彈高票當選總統。簡言之,就是台灣(中華民國)自己找定位、闖出路,拒絕被中國封殺打壓的路線。馬十年前的統獨光譜,顯然想營造自己亦有追尋獨立自主的味道。


  去年初馬接受BBC Hard Talk節目專訪,由於馬頻頻為中國武赫台灣的作為說項,所以主持人Stephen Sacker用一句話質疑馬:「Your position is basically Beijing’s position!」此時,馬的「統獨軸線」顯然翻轉了。當時馬發表「終極統一論」喧騰一時,去年年中,馬接受《時代週刊》亞洲版專訪時,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表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對於台灣的國家認同顯然薄弱異常。


  近日一群香港道士來台北指南宮參加慶典,看到馬非常興奮,馬忘情的說:「我是港仔」,逗的那群到道士可開心的。香港人當然是中國人,馬對於國家認同的模糊又見一例。那些道士不至於吸引國際媒體採訪,若然,新聞可能這樣下標:「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與香港老鄉相見歡,自稱是中國香港人。」


  最近那則舊聞「李牽馬手」又被提起,國民黨和親馬媒體趕緊為馬定調,說他已由「新台灣人」變成「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這是我首度耳聞有人可以變成「土生土長」的另一種人,我只知道在中國江蘇土生土長的高行健,在六四事件跟文學作品不見容於中國後,他到了法國,法國給了他創作空間和掌聲,之後成了法國人;在中國黑龍江土生土長的曹長青,因為《深圳青年報》不見容於中國而流亡美國,在美國他才能談論西藏問題。只為了爭取搖筆桿的自由,中國就不讓你當中國人,但是台灣人想當中國人的卻不乏其人,真應驗了中國人自己形容的中國:「外面的人拼命想擠進來,裡面的人死命想逃出去。」


  相較薩克奇,馬對於國家認同的方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如一隻變形蟲,這代表他怯於面對國家認同這個嚴肅但一點都不複雜的課題。如果馬能學習薩科奇的豁達胸懷,這麼發表他的競選演說:「今天,讓我們談談誰是台灣人。我們「選擇」成為台灣人,因為我們敬愛台灣。我們需要共享對方的歷史,請你尊重二二八的每一滴血,同時,也別對盧溝橋事變感到不屑一顧。成為台灣人,不需建立在每個人拋棄自己的過去,更不是建立在抹滅個人良知上,而是建立在個人以國家認同為基礎的自我認同上。成為台灣人,是希望多元的參與能一加一大於二」


  如果馬英九真有guts這麼說,我相信,謝長廷一定「挫著等!」
                           
ybonbon 2007-07-17 19:13:2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mar/3/today-o5.htm
陳水扁搖擺語錄
這一篇就是在下我寫的

我的台上當時應該也有收錄

你會這麼回我
應該表示也認同我對馬英九的批評吧
只是在乎我是不是一個公允的評論者
沒錯
你的質疑是對的
而我也確實是個公允的評論者
扁馬我都批
雖然我投票給陳水扁
雖然馬英九待我如上賓
該批的 我照批
我不是為政治而服務
我就是為了針砭台灣而寫

大雄 2007-07-17 14:40:28

那閣下對於陳水扁總統反反覆覆的言論,又有什麼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