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08 12:44:59鐵蛋魚酥
【白米專欄】話一頁地方產業的滄桑(上)
對於首次造訪白米社區的人來說,沿著社區聯外的主要道路「永春路」要進入所謂的「白米木屐村」的路程中,在這約1.5公里長的永春路上,馬路上不時有砂石車和油罐車呼嘯而過,路旁兩側除了路樹豔陽荊和經修剪有形的榕樹外,放眼所及盡是礦石廠,巨大高聳的廠房煙囪還排著不知名的煙,像漸層般淡入天際,而砂石車司機就在永春路和工廠前有限的空間展現著倒車絕技。大家或許會納悶著「這會是木屐村嗎?」還是「石礦工業區呢?」
直到車子經過了一座路旁的戲台,馬路兩側開始飄揚著橘色的「白米木屐村」旗幟,繼續前行不久後可以看到路旁的一側停滿大型遊覽車和私家車,路旁停車場的對面有座磁磚和石頭拼貼外觀的建築物,這建築便是「白米木屐館」,通常不下雨的日子,木屐館前會有遊客研究著木板上的木屐舞步或者玩著同心協力木屐競走。有了這些場景,這時首次來訪者才會肯定沒走錯地方。
上述的描繪是很多人到白米的首次印象,為什麼是「白米木屐村」而不是「白米礦石村」,從白米地方產業變遷的興衰轉變著眼,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理解的脈絡。
有關白米地區的礦石產業發展可追溯至日據時代。1941日本為進一步開發台灣蘊藏的工礦原料,遂利用蘇澳地區,即西帽山、猴椅山等豐富的石灰石礦廠製造水泥。後來也設置了日本人稱為士敏土的水泥工廠,日治時代稱為「台灣化成工業株式會社」,即現今台灣水泥公司前身。隨著石灰石、石粉、水泥等工業的興盛,對於人力的需求開始吸引人們前來,奠定了聚落的形成,甚至設立的小學也是以「士敏」為名,社區協會幹部忠哥每每於導覽解說時,必定會很驕傲地說:
「台灣全省用『水泥(士敏)』作校名,甘哪…阮白米甕ㄚ甲ㄨ。」
台灣光復後,1970到1980年代初可說是白米的風光年代。當時正值台灣石化業和建築業的全盛時期,尤其是十大建設開始後,水泥用量更是急增,這些需求量都得仰賴這一帶石礦工廠日以繼夜生產各式石化原料來供應,例如當時此區「石米仔」的產量便佔全國80%以上。因為工廠的工作機會帶動很多人遷居白米區,隨著人口增多一度也形成理髮店多的景象。之前曾開過理髮店的阿姨便提起:
「昔時陣,白米甕ㄚ人口勁正多,甘哪……剃頭毛店就有七八間。有時
陣透早,我攏ㄚ嘜開店,就有做工仔人來弄門嘜剃頭。」
再者從官方紀錄來看,1975年國民黨政府以「配合蘇澳港的營運,發展宜蘭的工業」為名,當時行政院所核定的宜蘭地區工業用地,主要有四處而蘇澳白米甕工業用地是其中之一,根據宜蘭縣政府1975年的統計資料,佔地68.21公頃的白米甕工業用地當時使用的面積已達25.50公頃了。不過隨著台灣工業發展到某一階段,和國際市場專業分工的趨勢下,白米的礦石廠也從極盛的三、四十家減到目前的十幾家。在極盛年時期,台灣肥料公司蘇澳廠在此區也設採礦場,並沿今永春路修築運送礦石的產業鐵道和員工宿舍,然而隨著產業的蕭條,工人離去了宿舍成了廢棄的空屋(此宿舍後來成為現今的木屐館),而產業鐵道不再有五分車來回運送一車車的礦石,只有不知名的雜草野花相伴。
從石礦產業在白米的這段發展史,我們不難理解現今的白米何以有「工業性格」濃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