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19:44:18

《假若我有兩個孩子》

  最近有表弟妹預備來港,需要安排學校。初時其父母希望孩子入讀國際學校,我進言國際學校常用英語,孩子已不小,學習能力今非昔比,又未見得語言天賦高,而且父母不曉英語,其時回家說人話,上學說鬼話,就糟透。然後其父母解釋希望孩子入讀國際學校,因為害怕公立(包括津貼)學校不好,因為傳聞香港有許多「飛仔學校」,學得不乖也罷了,學壞就萬劫不復。我立刻安慰,香港還有校風較好的學校,至少我母校目前尚且算是,他們總算安了心。當然,我也重申能否考進可難以保證。

  以上只是連串經歷的小撮,目前為止,我總算冷靜為他們提供意見。但當我把表弟妹看成自己孩子,任何分析都很脆弱,畢竟難以安心將孩子送進不瞭解的環境。尤其當自己有些好條件,又不能隨心所欲,對美好的慾望更是難以壓抑。

  遙想當年,自己準備升小學,因有堂兄姊入讀某間學校,覺得校風好,學生成績又好,特意介紹我參加面試。那時候我不過是上學還會尿褲子和愛哭的小鬼,談不上成績優異,又還沒發掘甚麼才能,獨個兒進入面試室,沒有家長作伴,面對陌生女人,對方問我一句:「你讀甚麼年級?」我傻愣愣地錯答:「中班。」然後對方沒再提問,我也順理成章落選。由於挑戰失敗,不得不聽任教育署安排,被派去一所普通的屋邨小學讀書,在裡面浮浮沉沉,最終竟考進要我落選的學校的半直屬中學部;簡單歸結,是緣份吧。接著在中學度過七個年頭,同樣浮浮沉沉,中三選科時剛好避過留班厄運,會考僅僅過關升讀預科,聯招慶幸能入讀心儀大學,畢業後碰巧找到一科喜愛的課程,再次畢業,一切一切,我也寧信是緣份。

  許多時候,我迷信直覺迅速選擇前途,不喜歡有太多時間作考慮,總認為是徒添苦惱。如今我仍盡快逼自己入不歸路,包括選擇目前工作。但這不是瀟灑或不負責任,只是我相信自己是平凡人,命運不會差得很,目標不過是結婚生子、安居樂業,能達成此願已心滿意足,除非要達成這些願望已太奢侈。

  然而人生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孩子時,所求便不再是一個或兩個或三數個粗疏的人生大目標,而是鉅細無遺地安排每日、每月、每學期、每學年、每場公開考試的目標,然後制定和實踐詳細的計劃,譬如聽取風水師的意見考慮孩子的名字、比較不同的奶粉對嬰兒發育的不同影響、根據各間名校的入學要求及升學前景安排學前教育和住所、比較不同補習名師的草擬的答題技巧和標準答案以從小學起訓練考試專用的思維方式等。又譬如,用盡自己畢生的人脈和面子,向親朋戚友乃至陌生人徵詢孩子的升學或就業意見,做一部比升學指南更厚的筆記。這才說得上是稱職父母,要明白從孩子出生,便沒有一天可得過且過。尤其對於富人、中產、專業人士、公共知識份子,這是基本醒悟。好像描述得太誇張,卻是很切實,許多人都循此徑,只是阻力有別。

  我相信自己經歷過美好的學習環境,也期望將來孩子有此福氣。但當看見制度變遷,社會標準日新月異,恩師陸續退休,又明白新人……

  原來,當我代入為父母,能相信的僅餘名牌,無怪表弟妹的父母如此擔憂。

  原來,假若我有兩個孩子,假若我為人父親,我不可以洒脫地抉擇。還好,我仍相信孩子自己長大,要好就好,要壞就壞。

  我寧信有緣份,假若我有兩個孩子。


(完)
蛇皇 2010-11-24 22:58:54

我覺得做人父母, 除了替子女計劃未來, 也要想想子女的感受, 不要凡事都"為你好"就算, 始終子女也有權選擇他/她自己的人生!

版主回應
對啊,尤其孩子已不小,更應多給他們自主權
可是父母的憂慮,我也稍能明白
從動機看,也是出於呵護吧!
2010-11-26 08:33:36
伊理 2010-11-24 17:55:35

有作家吳若權的味道
讀不到好學校
或留級
往往更能了解內心
因為往往年少中的挫折能去好好打量
更懂體貼和真惜

版主回應
嗯,失敗乃成功之母嘛^^
我可以反彈,也因為知恥有關
現在...偶然也想幫別人開悟..
2010-11-26 08: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