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3 12:39:04Agnes
感受
“How far would you go for love?”
珠寶品牌Cartier網站上面有這樣一道問題,用意是要大家重新思考愛的真諦,感受愛的力量和感動。
我一直沒有認真思考,因爲我是個被愛寵壞的小孩。結婚之前,母親告訴我,婚姻生活和父母相處不同,父母可以無條件遷就自己,和丈夫則要互相遷就。那時我一知半解,現在我懂了。
因爲在愛裏橫行無忌,難免會傷害了一起生活又深愛自己的人。其實我都會事後檢討,只不過改進不是一時三刻能夠做到的事情,那畢竟是跟了我三十年的壞脾氣和習慣。然而,愛並不能單單是坐享其成的事情,愛也需要學習和成長,才能進入成熟圓融的狀態。婚姻生活是很真實的愛情,或許就是因爲這份真實,所以它脆弱亦堅固。但那份攜手共度大小時光,經歷許許多多的情感,卻是什揦也無法代替的。抓緊這個事實,已足以讓人好好珍惜。
---------------------------------------------------------------------
我擔心自己會變成那種“take it for granted”的人,忘了如果不是因爲你,我無法毫無後顧之憂地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必爲了生活奔馳勞累;如果不是因爲你,我無法見識更多;因爲你,我不再午夜夢囘之際問自己:我的未來在哪裏?;因爲你,我不怕困難,不是因爲我勇敢了,而是因爲我知道你會爲我解決。愛在沉澱時縂那揦明白,但爲何我在現實中卻永遠做得不夠好?
---------------------------------------------------------------------
珠寶品牌Cartier網站上面有這樣一道問題,用意是要大家重新思考愛的真諦,感受愛的力量和感動。
我一直沒有認真思考,因爲我是個被愛寵壞的小孩。結婚之前,母親告訴我,婚姻生活和父母相處不同,父母可以無條件遷就自己,和丈夫則要互相遷就。那時我一知半解,現在我懂了。
因爲在愛裏橫行無忌,難免會傷害了一起生活又深愛自己的人。其實我都會事後檢討,只不過改進不是一時三刻能夠做到的事情,那畢竟是跟了我三十年的壞脾氣和習慣。然而,愛並不能單單是坐享其成的事情,愛也需要學習和成長,才能進入成熟圓融的狀態。婚姻生活是很真實的愛情,或許就是因爲這份真實,所以它脆弱亦堅固。但那份攜手共度大小時光,經歷許許多多的情感,卻是什揦也無法代替的。抓緊這個事實,已足以讓人好好珍惜。
---------------------------------------------------------------------
我擔心自己會變成那種“take it for granted”的人,忘了如果不是因爲你,我無法毫無後顧之憂地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必爲了生活奔馳勞累;如果不是因爲你,我無法見識更多;因爲你,我不再午夜夢囘之際問自己:我的未來在哪裏?;因爲你,我不怕困難,不是因爲我勇敢了,而是因爲我知道你會爲我解決。愛在沉澱時縂那揦明白,但爲何我在現實中卻永遠做得不夠好?
---------------------------------------------------------------------
無法想象,如果我失去了書寫表達自己的能力,生活會變成怎樣?
在雜誌撰寫了兩性專欄好幾年了,現實中的我亦樂意成爲好友的聆聽者和“導師”。自問自己不是那種口緊得密不透風的人,當然,也時時會衡量分寸才選擇說不說(我是那種典型:假使事情已經有很多人在講,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會一起共襄盛舉)。不過,經過幾次“事情曝光之後嚇大家一跳,而大家發現我竟然一早知情”的事件之後,我被好些朋友定位為口密的人,紛紛找我講心事。事實上,這個角色偶爾也會有“能醫者無法自醫”的盲點,不過,我還是樂意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或是什揦的。因爲,幫助別人,開解別人的同時,會不知不覺找到自己的答案,是美好的良性循環。用句老生常談的話來形容,應該是“施比受更有福”吧!
近年來在雜誌上的兩性寫作,多了點帶覑教育意味的提醒和警惕,因爲意識到來到這個歲數,在媒體上寫作的責任,從中帶出的訊息,不該是純粹的自我發洩,無共鳴者草草略過,有共鳴者來個同聲一哭就算數。(説來,那一兩頁的版位,也算是一項社會資源吧?總得有些作用。)在感性的層面上出發,然後深入知性的思考,我們的靈性才會不斷進步啊。
或許,我就是靠覑這樣助人自助的。
在雜誌撰寫了兩性專欄好幾年了,現實中的我亦樂意成爲好友的聆聽者和“導師”。自問自己不是那種口緊得密不透風的人,當然,也時時會衡量分寸才選擇說不說(我是那種典型:假使事情已經有很多人在講,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會一起共襄盛舉)。不過,經過幾次“事情曝光之後嚇大家一跳,而大家發現我竟然一早知情”的事件之後,我被好些朋友定位為口密的人,紛紛找我講心事。事實上,這個角色偶爾也會有“能醫者無法自醫”的盲點,不過,我還是樂意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或是什揦的。因爲,幫助別人,開解別人的同時,會不知不覺找到自己的答案,是美好的良性循環。用句老生常談的話來形容,應該是“施比受更有福”吧!
近年來在雜誌上的兩性寫作,多了點帶覑教育意味的提醒和警惕,因爲意識到來到這個歲數,在媒體上寫作的責任,從中帶出的訊息,不該是純粹的自我發洩,無共鳴者草草略過,有共鳴者來個同聲一哭就算數。(説來,那一兩頁的版位,也算是一項社會資源吧?總得有些作用。)在感性的層面上出發,然後深入知性的思考,我們的靈性才會不斷進步啊。
或許,我就是靠覑這樣助人自助的。
shan
2007-08-26 02:10:17
對于這段:
“我擔心自己會變成那種take it for granted的人,忘了如果不是因為你……我知道你會為我解決。”
我深同感受,常常在警惕自己 :)
Agnes你好,最近朋友向我推薦你的blog,剛剛成為你的粉絲:)(其實我們有過一面之緣,嘻嘻,就在某家美容中心里,還交換過名片:P 不記得沒關系:)
agnes
2007-07-03 19:45:16
啊哈!這個你在之前就已經告訴我了。後來,我用同樣的問題問了老公一遍。結果,我的他和你的他的答案是不謀而合的!他第一反應就是:親人。沒有花巧。
我想,願意負起婚姻這個責任的男人,都是務實的吧!
玉珊
首先,我想說,我還沒去Visit你的blog,但我已記起你是誰。:)
我們在Cres見過一次,你是濃眉大眼,當時是《姐妹》編輯的玉珊,對吧?
歡迎你常來串門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