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1 12:14:42Agnes

安全感

在一個地方生活,和一個人相愛,有一個道理是貫通的,那就是安全感。一個可以讓自己得到安全感的人或地方,相對地挑剔的程度會低很多。

香港的擁擠逼促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我還是能夠樂在其中,一來我是個典型的城市女子,二來在這裡生活,得到的是不必提心吊膽的踏實。

我住在一個中產階級雲集的地區,每一棟公寓看起來都一式一樣沒什揦個性。但是這裡每一座公寓的保安措施,可以媲美吉隆坡的高尚住宅:住戶必須持有有效的登記卡才能“嘟”進大廈,訪客必須在大廈外通過對講機和保安員/住戶溝通,只有住戶在家訪客才能内進。大堂和電梯裝有閉路電視,家家戶戶可以通過家裏的電視看到閉路電視的畫面。保安員一定會定時巡樓。

我去過香港的公屋(就是馬來西亞的廉價組屋),至少也會有保安員,還有大堂和電梯裏的閉路電視少不了。整個地方整潔乾淨,我以爲自己進入了吉隆坡的一座中級公寓。這是香港政府推行的城市規劃之一,讓人民生活素質得到保障。一份安全感,即使是低收入的人們也能享有。

這是香港《蘋果日報》兩天前的其中一則新聞標題以及部分内容:

---------------------------------------------------------------------

港 罕 見 電 單 車 搶 手 袋 黨
強 奪 候 巴 士 女 客 財 物 飛 車 逃 去


【 本 報 訊 】 內 地 電 單 車 黨 飛 車 搶 劫 途 人 的 犯 案 手 法 , 昨 日 在 香 港 出 現 , 一 名 夜 歸 女 子 凌 晨 在 旺 角 聯 合 廣 場 對 開 彌 敦 道 的 巴 士 站 候 車 期 間 , 兩 名 賊 人 駕 乘 電 單 車 突 然 在 其 身 邊 駛 過 , 並 一 手 搶 去 女 事 主 的 手 袋 , 女 事 主 當 場 被 拉 跌 地 上 受 傷 , 電 單 車 則 絕 塵 逃 去 無 蹤 , 警 方 接 報 後 一 度 展 開 兜 截 , 但 並 無 所 獲 。 警 方 現 正 追 緝 犯 案 的 「 電 單 車 黨 」 , 並 密 切 留 意 此 類 犯 案 手 法 會 否 成 為 趨 勢 , 並 呼 籲 市 民 提 高 警 惕 , 小 心 保 護 自 己 的 財 物 。   記 者 : 黎 家 駒

---------------------------------------------------------------------

警 察 員 佐 級 協 會 主 席 鍾 錦 華 亦 表 示 , 以 電 單 車 搶 奪 途 人 財 物 的 犯 案 手 法 在 本 港 甚 為 少 見 , 暫 時 未 成 風 氣 , 但 警 方 會 密 切 留 意 有 關 情 況 , 了 解 此 犯 案 手 法 會 否 成 為 趨 勢 。
---------------------------------------------------------------------

這則新聞内容很長,報導詳盡,而且編排在要聞版,篇幅頗大,引人注目。但是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説,這簡直是開口就會背的劇情,所以我刪減了。不過,可以透露的是事主只有少量的錢財損失,受輕傷。

讀了這則新聞,打從心裏笑出來!可是笑裏沒有歡愉。“罕見!”換了地方,標題可以變成:常見!

想起在馬來西亞,只要是掠奪匪的新聞,標題不外是:“掠奪案又一宗!”“又見掠奪匪!”漸漸,報道和讀的人都從擔心悲憤變成麻木無奈。

我縂記得自己即使到家裏附近的商店買個東西,徒步也許是不過那兩三分鐘,我都不敢搏。因爲我曾經親眼目睹走在我前面的女子,被電單車匪徒強搶手袋,連帶撲倒在地上,我走過去扶她,只看見她一嘴一臉鮮血。報警,等了很久很久......

陰影就是:可以開車的就不走。跟朋友吃飯逛街如被逼要走在路邊,手袋都一定換到裏面那只手去拿/背覑,以免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看戯吃飯逛街晚了要去停車場拿車,一定要有人作伴(我老是忘記把車子放在那裏,尤其是令人討厭的Mid Valley。幸好體貼的姐妹好友一定會開車陪我找車子。)

我們都成了驚弓之鳥。

我不知道馬來西亞第一宗電單車掠奪案是什揦時候發生的,但我相信當時一定沒有獲得適當的關注,不管是媒體或是警方。媒體可能因爲新聞過小不屑大篇幅報導,警方也當作一般街頭小案等閒視之。沒有人想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媒體沒有先見之明給人民帶來警惕之心,警方沒有適當處理,結果演變成奪人命家破人亡的悲劇,威脅遊客生命的國恥。如果馬來西亞的電單車掠奪案初現之時,新聞從業員的觸覺夠強,第一時間作出詳盡報導,兼好像這位香港記者跑去訪問警察的高層人物,施于群泷壓力,提醒警方;加上警方有足夠遠見,見微知覑,密切關注以防變成趨勢,相信很多不快甚至悲劇都不會發生。

一宗相同的案件,看見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高下立分。

縱然香港在某些地方還是值得挑剔,但我仍然喜歡這裡,其中一個原因,恐怕就是那份以前不易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安全感。








agnes 2007-04-14 23:59:00

關於“誇大”的新聞方式和新聞自由,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卻忘了一個徹底體現民主的社會,獲得自由就必須承受道德模糊的代價,而這種代價怎揦壞也縂比沒有自由好(難道你要回到共產時代生活???),沒有自由才是最可憐複可悲的事情。大馬的新聞尺度已經不算開放,人民和媒體都沒有所謂的言論自由,所有的新聞和資訊都是被嚴密監管下,過濾及選擇性地發放,媒體其實沒有什揦把戲可玩。

杰夫 2007-04-14 17:05:09

我举脚同意你的说法,把"罕见"换成"常见"...哈哈,我看了你的文章真的是会心一笑,笑了之后还大大声的笑呢!

马来西亚什么时候才有改进的一天呢?政府警察不保人民,那人民只有自求多福,自保咯!

也谈谈题外话:

我记得我以前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下午两点中,采访主任总是很紧张的大电话给社会新闻(以外新闻)的记者,问问看今天有什么"料"放头条?(小弟我当时就是在社会新闻组的!)我的天啊,采访主任的电话比女生一个月一次的烦恼还要烦...

某些媒体就是这样,把社会新闻搞大来做,搞得新闻版面血腥得...哎!记者的新闻自由,就是这样一来的啦....

不好意思哦 agnes,在你这留言,留成这样了。呵!

agnes 2007-04-14 15:48:24

開耀
教育是建立,也是摧毀,就看看教育内容灌輸人民怎樣的價值觀。馬啩當權者多是一群在政策庇護下長大,不知民間疾苦(所以很多時候發表的言論都非常“天真”,甚至不負責任),沒有政治理想,獨覬覦透過政治得益得的人......所以......

跟你拼了
我知道你是誰......:)

小施
安全飽受威脅之際,你打開電視想看看娛樂節目輕鬆一下,怎知心靈再次受到本土製作的節目蹂躪,所以你總是莫名其妙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