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8 10:25:03yangshengzhijia

一篇含金量很高的學術論文是怎樣發表的

一篇含金量很高的學術論文是怎樣發表的

  很久以來,我都在為中國學術論文垃圾圍城而苦惱,於是我便急切論文修改地想要知道,一篇真正的、含金量很高的優秀學術論文,其發表的正常流程應該是怎麼樣的。
  我的在浙江大學讀博的女兒為我提供了答案。我所有的疑問都在這個答案中得到了回答。
  她的博士論文的題目是《納米流體的聯網觀測及時空分布特征研究》(化名)。為了這個研究,她己工作了多年,並奔波於中國與美國的多家研究院所之間,作了許多許多的實驗。連這個暑假她都沒有休息,常常工作通霄達旦,她的艱辛和勤奮讓我心痛不己。
  終於,她的論文發表了。可我並沒在她的臉上看到多少興奮,她的論文發表的消息是她媽媽告訴我的。
  我問她,花了多少錢?版面費貴嗎?發表在哪家刊物上?
  她說,什麼版面費呀,沒花錢。可能還有稿酬呢。
  我奇怪了。
  她說,是在美國發表的。美國的光學SCI期刊。
  我問她,什麼是SCI?
  她想了想才回答我說,我不知道該如何准確表達,SCI,英文全稱是ScienceCitationIndex)翻釋大慨應為《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收翻譯社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准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我不禁肅然起敬了。很權威的。
  我問,發表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她說,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您問這干嗎?你又不搞自然科學,寫學術論文。
  我說,胡說。中國最大的學術論文官網“”上到今天為止,收錄了我1409篇學術論文,並為我加冕“高影響力作者”。我怎麼不寫學術論文?說吧,我需要這個答案。
  她說,第一步論文翻譯,從該期刊官方網站“作者投稿處”注冊登陸(通訊作者),根據期刊對手稿准備的詳細要求修繕文稿(內容安排,長度,簡單排版,圖表等),逐步上傳作者信息,文章信息,審稿人推薦/回避等內容,並簽署《版權轉讓同意書》。然後,將稿件傳給該刊物。
  第二步,期刊收到投稿後,進行內容以及文章長度的初審,確認是否適合於在該期刊發表。並安排編輯。編輯尋找聯系審稿人〔該領域高影響力專家〕,進入審稿程序。審稿程序根據不同期刊,不同審稿人,時間長度變化範圍較大(她的論文大約一個月,屬於較快)。
  第三步,審稿人給出審稿意見,並彙總於編輯處,編輯根據審稿意見作出審稿決定,可能包括“接受”(或“接受”但需要部分內容強制修改),“小修”,“大修”,“拒稿”。如需要修改,大約編輯會給出一到三個月不等的修改時限。
  我女兒收到英文論文的通知是“大修”,期限之內再次上傳至期刊網站。
  我寫了一輩子的稿件,四十年的筆耕生涯,從未收到過這樣的“大修”通知。如果收到這樣的通知,我肯定選擇“放棄”。可我女兒在收到這樣的通知後,日夜兼程地“大修”了一個多月。不僅是文字,還包括實驗數據的重新核對。
  第四步,編輯將作者的修改文稿和審稿意見,反饋再次轉發給原審稿人進行再次審稿,根據各期刊不同要求(可否要求再次修改),審稿人可能給出“接收”,“再次修改”,“拒稿”的審稿意見。
  第五步,編輯彙總審稿意見給出審稿決定。(如仍需“修改”,循環至第四步)。
  從這個冗煩的過程,可以知道,一篇真正的、含金量很高優秀的學術論文,其發表的流程應該是怎麼樣的。
  在這個流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即“第三人”參預。編輯尋找聯系審稿人〔該領域高影響力專家〕,進入審稿程序。而該領域專家在很多情況下不是一兩個人,大多數情況下會有三五個人。而“第三人”的審稿周期會很長,甚至要對重要數據進行中翻英翻譯試驗重復核對。
  這樣的流程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那麼,這樣的完全看不到“錢”的參預,流程又是如何得到資助的?沒有“錢”行嗎?
  我女兒回答說,科技期刊是靠“引用量”來賺錢的,而“下載英文潤稿”一篇學術論文是很貴的,要幾十美金。寫一篇學術論文,常常要“下載”幾十篇學術論文,國家不給錢,我們都下載不起。
  中國該如何清理學術論文垃圾圍城?這便是答案。這樣的學術論文是用純金打造的。
一篇含金量很高的學術論文是怎樣發表的

  很久以來,我都在為中國學術論文垃圾圍城而苦惱,於是我便急切論文修改地想要知道,一篇真正的、含金量很高的優秀學術論文,其發表的正常流程應該是怎麼樣的。
  我的在浙江大學讀博的女兒為我提供了答案。我所有的疑問都在這個答案中得到了回答。
  她的博士論文的題目是《納米流體的聯網觀測及時空分布特征研究》(化名)。為了這個研究,她己工作了多年,並奔波於中國與美國的多家研究院所之間,作了許多許多的實驗。連這個暑假她都沒有休息,常常工作通霄達旦,她的艱辛和勤奮讓我心痛不己。
  終於,她的論文發表了。可我並沒在她的臉上看到多少興奮,她的論文發表的消息是她媽媽告訴我的。
  我問她,花了多少錢?版面費貴嗎?發表在哪家刊物上?
  她說,什麼版面費呀,沒花錢。可能還有稿酬呢。
  我奇怪了。
  她說,是在美國發表的。美國的光學SCI期刊。
  我問她,什麼是SCI?
  她想了想才回答我說,我不知道該如何准確表達,SCI,英文全稱是ScienceCitationIndex)翻釋大慨應為《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收翻譯社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准和評估程序來挑選刊源,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我不禁肅然起敬了。很權威的。
  我問,發表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她說,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您問這干嗎?你又不搞自然科學,寫學術論文。
  我說,胡說。中國最大的學術論文官網“”上到今天為止,收錄了我1409篇學術論文,並為我加冕“高影響力作者”。我怎麼不寫學術論文?說吧,我需要這個答案。
  她說,第一步論文翻譯,從該期刊官方網站“作者投稿處”注冊登陸(通訊作者),根據期刊對手稿准備的詳細要求修繕文稿(內容安排,長度,簡單排版,圖表等),逐步上傳作者信息,文章信息,審稿人推薦/回避等內容,並簽署《版權轉讓同意書》。然後,將稿件傳給該刊物。
  第二步,期刊收到投稿後,進行內容以及文章長度的初審,確認是否適合於在該期刊發表。並安排編輯。編輯尋找聯系審稿人〔該領域高影響力專家〕,進入審稿程序。審稿程序根據不同期刊,不同審稿人,時間長度變化範圍較大(她的論文大約一個月,屬於較快)。
  第三步,審稿人給出審稿意見,並彙總於編輯處,編輯根據審稿意見作出審稿決定,可能包括“接受”(或“接受”但需要部分內容強制修改),“小修”,“大修”,“拒稿”。如需要修改,大約編輯會給出一到三個月不等的修改時限。
  我女兒收到英文論文的通知是“大修”,期限之內再次上傳至期刊網站。
  我寫了一輩子的稿件,四十年的筆耕生涯,從未收到過這樣的“大修”通知。如果收到這樣的通知,我肯定選擇“放棄”。可我女兒在收到這樣的通知後,日夜兼程地“大修”了一個多月。不僅是文字,還包括實驗數據的重新核對。
  第四步,編輯將作者的修改文稿和審稿意見,反饋再次轉發給原審稿人進行再次審稿,根據各期刊不同要求(可否要求再次修改),審稿人可能給出“接收”,“再次修改”,“拒稿”的審稿意見。
  第五步,編輯彙總審稿意見給出審稿決定。(如仍需“修改”,循環至第四步)。
  從這個冗煩的過程,可以知道,一篇真正的、含金量很高優秀的學術論文,其發表的流程應該是怎麼樣的。
  在這個流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即“第三人”參預。編輯尋找聯系審稿人〔該領域高影響力專家〕,進入審稿程序。而該領域專家在很多情況下不是一兩個人,大多數情況下會有三五個人。而“第三人”的審稿周期會很長,甚至要對重要數據進行中翻英翻譯試驗重復核對。
  這樣的流程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那麼,這樣的完全看不到“錢”的參預,流程又是如何得到資助的?沒有“錢”行嗎?
  我女兒回答說,科技期刊是靠“引用量”來賺錢的,而“下載英文潤稿”一篇學術論文是很貴的,要幾十美金。寫一篇學術論文,常常要“下載”幾十篇學術論文,國家不給錢,我們都下載不起。
  中國該如何清理學術論文垃圾圍城?這便是答案。這樣的學術論文是用純金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