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1 23:16:37Brian

植物界的「紅寶石」 洛神花(錦葵科)防癌護肝降血脂

植物界的「紅寶石」 洛神花(錦葵科)防癌護肝降血脂

http://www.yesgood.com.tw/funweb/%E8%AA%8D%E8%AD%98%E6%A4%8D%E7%89%A9/%E6%B4%9B%E7%A5%9E%E8%8A%B1/%E6%B4%9B%E7%A5%9E%E8%8A%B1-%E8%8A%B1%E8%8B%9E1.jpg


洛神花蘋果茶

洛神花可配些杞子及蘋果,炮製一味(洛神花果茶),好味又富營養。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的功效。常服此茶,更有抗衰老,潤膚美顏,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所費無幾,就有這麼多效益,值得一試。

    材料︰洛神花10朵,蘋果1個,杞子1湯匙,冰糖或赤砂糖適量

    做法︰蘋果去皮,去核,切小粒;杞子、洛神花沖洗乾淨;將全部材料放入煲內,用3碗水煮約5分鐘,去掉洛神花,飲茶食湯料。


美化家裡的客廳也很漂亮



中文名稱:

洛神花

英文名稱:

Roselle

學    名:

Hibiscus sabdariffa Linn.

科    名:

錦葵科(Malvaceae)木槿屬(Hibiscus

別    稱:

洛神葵、洛花、洛濟葵、山茄、紅葵、紅角葵

原 產 地:

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東南亞地區。

分    布:

台東縣鹿野、卑南金峰和太麻里種植的洛神花產量居全國之冠,其他地方有零星種植。

用    途:

1. 食用:去子實後新鮮的果萼還含有蘋果酸,可以作為果醬、果汁、果凍、茶包、蜜餞及清涼飲料,加糖發酵可以釀酒;而未熟的果萼可以作為醋的原料或當蔬菜,嫩葉生食或熟食佐餐;製成洛神花茶是台灣夏季常見的清涼飲料的原料,成熟的果實剔除結籽子房座後,紅色花萼可製成蜜餞、果醬、果汁、茶包等加工食品。 2.幹莖有纖維可作為紡織和造紙的用途。3. 藥用:花、根、種子都可以當成藥用。種子在藥典中記載具有強壯、利尿、輕瀉的功效;果萼片則有清熱、解渴、止咳、降血壓等效用。性味:花萼:酸、涼。效 用:花萼: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治肺虛咳嗽,高血壓,醉酒;葉:消腫。治腋下瘡瘍。

莖:

株高1.5-2公尺,莖紅紫色,分枝多。

葉:

葉具長柄,互生,幼葉為單葉,成長後作3-5裂。

花:

花腋生,單朵,花萼粗厚呈紫紅色並被粗毛,花淡黃,花心紫黑色。每年的10-11月期間盛開。

果    實:

蒴果為宿存所包覆,外被粗毛,內分五室,各室內種子5-7粒,果期於秋冬間。

特    性:

一年生灌木,株高1.5-2公尺,莖紅紫色分枝多;葉具長柄互生,幼葉為單葉,成長後作3-5葉。花腋生、單朵,花萼粗厚呈紫紅色及有粗毛、花色淡紅,花心紫黑色。蒴果為宿存萼所包覆;外被粗毛,內分五室,各室內種子5-7粒。


多人對洛神花的印象多半認為那是花草茶的一種,其實,洛神花裡的「總多酚類」,能夠降低肝功能指數,具有保健功效,目前已經生化科技研究,成功證實洛神花的新奇功效。

不起眼的洛神花經過研究人員發現,他不但能夠降低肝功能指數,還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洛神花能夠照顧心和肝,跳脫清涼退火的舊印象,洛神花這項新發現,已拿到了衛生署的健康食品標章。 

近年來,拜中草藥研究風潮之賜,科學家進一步發現洛神花的萃取物,對於預防癌症、粥狀動脈硬化、幫助消化以及抗老化、抑制自由基活動有相當的幫助。在農委會挑選進行開發、研究的40種具發展潛力的藥用植物中,洛神花是其中相當受到關注的一種。 


洛神花內所含的成分中最受重視的是一群所謂「化學預防物質」,簡單地說就是一群存在於植物中的抗氧化劑。而洛神花中以多酚類的抗氧化物居多,如類黃銅素便是其中重要的化學預防物質。 

洛神花花萼中最主要的四種化學預防物質分別是類黃銅素、原兒茶酸、花青素以及異黃銅素等。 

這些物質經實驗證實能降低血脂肪、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栓的形成、減少動脈粥狀硬化,以及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自由基的過度活躍是身體氧化、老化和衰敗的關鍵因子。而一般認為自由基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是因為自由基會促進脂質氧化與過氧化,以及攻擊血管壁細胞,造成血管的損傷。為了避免身體過度氧化,因此必須從蔬菜和水果中攝取抗氧化劑。

而洛神花萃取物中所含的抗氧化劑成分,可以說是眾多蔬果中的佼佼者。

在東南亞的國家,洛神花都被當成藥用植物使用,近年來中草藥的研究,除了初步證實洛神花具有抗高血壓、治療肝病外,對於抑制癌症、幫助腸胃消化道吸收、調整女性生理週期,以及美容保養都有不錯的效果!難怪所有的人都將洛神花當成是植物界的「紅寶石」!

研究發現 洛神花防癌護肝降血脂

  中山醫學大學生化研究所研究發現,食用植物洛神花中的成分可以防癌、護肝、降血脂和抑制心血管病變,常喝對健康有益,這些研究結果陸續發表在英美醫學雜誌,最近被世界最大的健康資訊網NewsRx刊載。

  中山醫大生化研究所師生現在都成為「洛神花茶」的愛好者,所長王朝鐘說,這是最省錢又有效的保健方法。

   他表示,洛神花為錦葵科植物,原產於熱帶地區,分布於印度和東南亞,台灣東部和南部也盛產,他們的研究團隊多年來鎖定洛神花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從洛神花 萃取出的花青素、黃酮素和多酚,具有多項醫學功能,例如大白鼠經餵食高膽固醇食物誘發高血脂症之後,服用洛神花萃取物,膽固醇即降低;大白鼠經餵食高果 糖,誘發高血脂症後,食用洛神花萃取物也能降低三酸甘油脂。

  中山研究團隊再以白兔進行實驗,成績同樣令人欣喜,實驗兔食用高脂肪食物十周後,再食用洛神花萃取物,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隨之降低,並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從種種病理觀察顯示,可以抑制血管動脈硬化。

  王朝鐘這項研究成果獲得食品界重視,已有廠商決定把洛神花萃取物製成膠囊,申請健康食品認證後上市,他也將繼續與附設醫院合作,把洛神花萃取物用於人體實驗。

  他說,洛神花的萃取物濃度雖高,民眾只要經常煮點洛神花茶喝,一樣可以達到保健效果。

洛神葵—係由英文 Roselle音譯而來,文雅又好聽。俗名為:洛神花、洛濟葵、紅葵山茄。屬於錦葵科(Malvaceae)、木槿屬之一年生木質狀草本植物,原產印度, 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於1910年日人藤根吉春氏從新加坡引進,其後(1911~1914年)陸續再由夏威夷、菲律賓引入栽培。

洛神花5~9尺,莖直立,莖皮紫紅或赤紅,幼株葉長單葉,每年10~11月盛開,色黃似芙蓉甚美,豔麗脫俗而惹人憐愛。11月中旬~12月底為採收期,育苗期在春、夏種子撥種,成長容易,栽培於砂質壤土為最佳,排水、日照求良好。  

  洛神葵經去子實後得到整粒果萼,此即為種植洛神葵所求的產品,可作為製造果醬、果汁、蜜餞等加工品,另其植株莖部可供纖維,種子可供藥材用。同時因葉柄、 萼果呈紫紅色配合綠葉與淡黃的花瓣,相互輝映鮮艷動人,惹人憐愛,是優美之田園景觀植物。果萼紅厚,歷久不凋亦可作為客廳美化插花之良材,可謂具有多種用 途的作物

主產地區

 分佈於台東縣境之太麻里、金峰、卑南、東河、鹿野等鄉之平地及淺山坡地,種植面積約130公頃,佔全省產量90%以上

民間食療法

1.增進食慾、消暑與健胃:萼片適量,水煎加冰糖當飲料。

2.習慣性便秘:用種子或根20~30g,燉瘦肉或水煎服。

3.清涼、解渴、治高血壓:萼片煮水飲。

4.肝炎:萼片加刺茄葉、金銀花泡開水加冰糖代茶飲。

5.中暑:萼片加玉米鬚、薏仁煎水加冰糖服。

6.高血壓:萼片、玉米鬚、甜菊、蓮子、煎水加冬瓜露及蜂蜜飲用。

7.身體虛弱:洛神葵根、股碎補、薏苡、蒺藜、天仙藤、山藥20g,

 百合、麥門冬、青葙子、蔓荊子各10g煎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