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0 15:14:09李亞南

千古人心皆相同

千古人心皆相同
<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之三窟初探


那一天,我在三年級的國文課堂上教「馮諼客孟嘗君」這一課,才剛把課文講完時,一位同學忽然舉手問我:「老師,文章中馮諼明明說了要替孟嘗君鑿三窟,但是為何看來看去都只有看見兩窟而已呢?」
我問他:「你看見了哪兩窟?」
他表情有些迷惘地回答:「第一窟是替主人買了義。」
「很好,那第二窟呢?」我鼓勵他勇敢地說出來。
他說:「當然是用智為他尋回齊國宰相的大位呀!但是,我怎麼看、怎麼想都想不出第三窟到底是什麼。」
「讓我告訴你吧!」於是我決定好好把這篇文章在予以重新分析一遍。「你仔細聽,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想找的答案。」
這是一篇文學與史學兼容並蓄之文章。
戰國時代,流行養士之風,其時有名的四公子,乃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趙平原君、齊孟嘗君等,均以養士之眾,成為名重一時之人。而光只孟嘗君一人門下食客就有三千人,那些食客多為策士,主人家平日供食供宿供用,當然為的是可以在來日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之效。
由於被養之士每人之專長皆各不相同,於是那些士人的被認定,亦因身分高低之別,供作對待供養程度與層次之依憑,細讀馮諼三彈劍鋏史事紀錄,就可以明白其來龍去脈。
馮諼為何受養?文內亦有詳述,係因無法自營生活,所以拜託友朋,把自己想寄食孟嘗君的意思,加以轉達,孟嘗君甚至未約見他,只向來人詢問兩個問題:「客何好?」得到的答案是:「客無好也。」「客何能?」答的則是:「客無能也。」如果場景搬到今天,也許馮諼被告知的就是:「回去等通知吧!」的永遠不通知了。
但是,孟嘗君卻笑而受之。
這「笑而受之」幾字,你仔細去推敲,那不正是孟嘗君的雅量描寫,作者才用區區數字,馬上就不言而喻地,把主角的大方給烘扥出來了嗎?
沒錯的,文學的含蓄之美,正在於它會給我們讀者們預先留下了一些想像的空間。此處作者完全不說孟嘗君的為人如何如何,只用此人所給予士人之溫暖柔和的對待,便順利做出了供我們去例證、去說明的表彰效應,更妙的是那例證又生出轉化力量,可任你自己在游目之時,去設法思考、去設法揣想、去設法體味的積極資源,於是你可以從中找出自己真實的感受,並產生延續組合的力道,找到下一步的閱讀契機。
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大人物之所以成為大人物,絕對是有他個人的特殊人格性的存在。孟嘗君的度量就是孟嘗君的度量,他的度量並沒有辦法延伸成他手下人的度量,亦即說一般凡夫俗子秉行的,仍是凡夫俗子的待人處事心法,否則孟嘗君就不是孟嘗君,而故事也就沒有可寫下去的價值了。
於是乎,果真,遂有接續故事描述馮諼歌曰的場景出現,你聽到了:「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之數嘆。
這幾次的歌曰,被連番擺放在一起,請你去凝視,你將發現,它原來是有次序可循的。仔細想想,人在生活中的基本要求,不就是食衣住行這幾項嗎?而馮諼的要求正合於這些,它是很基本、很規則也很制式的順序。
首先沒好的吃,就給好的吃,這是手下轉達的結果;再者沒有車乘,手下笑他貪,但他仍得到了車。孟嘗君能以禮待人,受禮者當然也會肝膽以報,此處正是為故事的進程,所埋下的伏筆著墨;另外沒想到馮諼自己吃飽了不算,還因沒有錢養家,而想要弄些銀子送回去,別人聽了自是覺得厭惡萬分,看不下去,因為他太貪心。但孟嘗君知悉,仍然不以為杵地滿足了他。手下態度的敘寫和孟嘗君的處事手法,於此高低可以立見分明;孟嘗君的度量非比尋常,於此也可略見分曉。
我們要問也可以問的是:戰國時養士之風盛行所為何來?答案當然是士為主人獻策!
獻策者要有智慧,馮諼去被「包養」,當然也惦過自己的份量,哪可能是白吃白喝的誣賴之徒?而天下又哪有白吃的午餐?果不其然,不久之後,孟嘗君出公佈,徵求習計會者,誰願去薛地代收債時,馮諼見了告示,再三受當然不會放過此投桃報李的機會,馬上表明願意出馬,肯忠心地為主人效勞的意思。
接下來當然是問明做事內容,以及該有的後續作為,便行出發。這是行禮如儀。 只見馮諼辭曰:「債畢收,以何市而返?」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孟嘗君給屬下的處事跨距很寬,此時馮諼心中當然也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是他的想法,到底不是孟嘗君的想法,而二人的想法,可能相同,也有可能同中有異,甚至南轅北轍,到底人心隔肚皮,誰又知道對方內心的一切動見瞻觀,並進而順利的予以掌控?馮諼智慧再高,也自是不能例外。
去到薛時,令使者喚來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劵,劵遍合,這是討債的例行公式。當時的環境,普遍是民間頗為疾苦,人民誰不欠債度日?人民欠債是常態,人人確實是為債所苦也是事實,這些在曾一貧如洗的馮諼眼中,確實是被看到了,他以同理心去思維,決定起矯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劵。劵燒了代表債不在了,這是非同小可的舉止。
孟嘗君初聽乍見,怎能接受?
別人欠了他錢,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但此時此刻就在馮諼三言兩語之間,他一條一條的錢,竟平白不見了,換做是誰,首先都當然會想:自己在事件中,到底是得到了什麼?放在眼前的無非是一場空茫,債無劵飛、錢不見了而已。
於是,他的生氣是可以理解的。
他真的生氣了,他狂吼:「諾!先生休矣!」這口氣是何等的憤忿與怨怒呵!馮諼的不被諒解,自也是不在話下了。
然後是故事急轉直下,孟嘗君被聽了小人之言的齊王逐出,有了頗為尷尬的場景出現,天下之大,他竟無處可去,試觀齊王逐人之手法雖然粗糙,道理雖然牽強,又似乎不無道理。他以:「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為由,做出好大的一頂帽子,鋪天蓋地的朝孟嘗君當頭而來。齊王之言又尖又硬,無法抵禦;在孟嘗君這廂呢?則是別人要趕你時,你縱使有再多不悅,也是無法立足的,誰叫你比對方權低位不高呢?誰叫你和對方是君臣關係,有上下地位之分野呢?在下位者,除了兩山一疊,回家吃自己之外,你能如何,又你敢如何?
於是他只好走了,你可見他垂頭喪氣地走,灰頭土臉地走,失去權利地走,徒呼負負地走,除此而外又能奈何?孟嘗君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必然是低劣到了極點。
不是麼?明明是堂堂一國宰相,有著一人在下,萬人之上的崇高地位,就這樣硬生生的被奪了去,人被趕跑已是宿命了。想想天下何其之大,竟無容身之處,人在無處可去時,首先想到的是回家,是的,他得不到其他的路可走,只有回老家去。
就國於薛時的他是失意的、是灰濛的、是腳癱手軟的、是低著頭鬱鬱獨行的。
但是奇怪的事發生了,陽光竟一掃陰霾地探出了頭,並且大方的灑了下來,溫暖結實的包圍了他。有沒搞錯,怎麼封地老家薛地還沒到,甚至是未至百里,居然見到人民扶老攜幼,迎自己於道中?
此時此刻失意政客的眼亮了,他的目明了,原來人活在世上,可以在有人甩他耳光之際,也同時會有人給他如此熱烈的掌聲,這不就是詩人筆下的「東山飄雨西山晴」嗎?人情冷暖,奈何差距如此?
原來呵!就是原來,原來就是如此,是馮諼燒劵之舉,換取的民稱萬歲,他替主子買了義,早就存放於此,好厚好重的義,今天才被看到了,被看到了呵!終於被看到了呵!雖然看到的時間有點晚,但到底是被看到了。
孟嘗君此時此刻頓悟了,馬上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此時此刻孟嘗君的眼眶中一定有著激情的淚水,而一度被冰存之馮諼,一度曾被孟嘗君不悅之馮諼,又浮上來了。其實他完全沒改變,仍是原來的那個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馮諼,他仍是原來的那個熱情如火的馮諼,他仍是原來的那個忠於主人的馮諼;他的智慧仍在、他的見解仍在、他的一切的一切仍一如昔時,可以馬上整裝待發的走出來,設法為孟嘗君找回公道。而這設法之際,當然最需要的就是經驗、就是智慧、就是人生閱歷,此時此刻可以請孟嘗君安心於薛,平凡ㄧ生;也可以使孟嘗君唾棄齊王曾贈自己的「被趕走之仇」……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有很多條路走,但,哪一條路是對國家、對主子最有利的,也許才是智者決心選擇,並拋棄前嫌的應行之道。
  狡兔有三窟,市義ㄧ也,已經完成無虞。其它二窟如何鑿成?則有待馮諼用心。孟嘗君為相的實力是存在的,其被齊國出放,只是「此處不留爺」而已,但天地之寬,他完全不必擔心,因為他處也「自有留爺處」,只是好壞之差,內心感受不同而已。你可以去權衡,如果使齊王,在懊喪ㄧ己之錯誤狀況中,低下頭去,踩矮一個石級,再伸出雙手,抹去先前之謬,重新雅納,又何嘗不是大圓滿的高招?
馮諼的選擇,起步之初也必是經過周周折折的沙盤推演,最後心中才會有了決定,那麼就安排腦中想用的這一招,在現實上演吧!
果然馮諼透過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金、車百乘往聘孟嘗君。」把整件故事的張力,大大的拉拔開來;然後是「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想一想就可知道,這當然不是孟嘗君本身具有的應對能力,它是策士馮諼的獻技。而此計也果真誘發了齊王的不安,這才趕忙回過頭來,以重金大禮,致歉於孟嘗君,重迎為相,鑿成你看到的第二窟。
注意了,現在重迎為相可以,但是,此刻的孟嘗君有了提條件的曙光與契機,這絲光出現在馮諼誡孟嘗君的話中,其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知道不知道為何要有此舉?因為宗廟乃先王之廟也,有先王之廟坐鎮身畔,就如同有了保命符,齊王膽子再大,也不敢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這樣的大說法出現了,我孟嘗君擁有了先王之宗廟、先王之祭器等,足以代表先王一切的精神支柱,這不是你眾裡尋他千百度的三窟已就,又是什麼呢?
果然,孟嘗君日後任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說是馮諼步步為營之計使然也並不為過,在整件事的流轉之中,食魚、有車、無使乏等比較起來,都是小場面了,孟嘗君得馮諼所助,享一生之榮華,其所付出那些,都是何其渺小、何其微不足道,又何其不足掛齒的小插曲。仔細探討起來,馮諼先是被孟嘗君所助,後來返過來孟嘗君為馮諼所助,這一切前因後果地共同源頭,我們是不是可以想成:因為孟嘗君的大方容人,才是他成功的真正基石,他是典型的天助自助。
看文中齊王對孟嘗君,孟嘗君對馮諼,這兩件事呈雙軌依穿插交互形式描述進行,仔細推敲,人與人之間上上下下的對待,其間人心所糾結的反覆與矛盾,是不是也有些微相似之處?沒錯,這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千古人心皆相同呵!
校園的鐘聲響起。「這一節該下課了,回去之後,再多想想,閱讀文章時,如果肯多去思考,那你就可享受其滋味,那是很棒的味道,唔!像嚼橄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