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2 23:13:07yanahv7
最強颱風是什麼
標題:
最強颱風是什麼
發問:
亞洲最強的颱風是什麼
最強烈熱帶氣旋 --- 超級颱風泰培 圖片參考:http://hkcoc.weather.com.hk/tip.gif 超級颱風泰培是有史以來最強烈之颱風,他守住熱帶氣旋最低氣壓、最高風速及最廣闊烈風圈半徑之記錄。 泰培是西北太平洋上之熱帶氣旋,在1979年10月12日時達到最強狀態,中心最低氣壓 870hPa,中心附近最高風速估計可達每小時 305公里! 而其範圍亦相當巨大,烈風圈半徑達 1100公里之廣!換句話說,假設當時泰培是集結在呂宋附近時,香港也可受其烈風圈影響,可掛八號風球喔! 對於另一個傳聞更強烈的颱風-- Nancy,中心最高風速一度被高估到時速340公里!不過當時是1961年,量度風速的風速計仍然落後,抵受不了如此風力,都被吹破了,因此風力值只是估計。後來都給人推翻了,颱風之王的寶座還是給泰培坐正。 圖片參考:http://hkcoc.weather.com.hk/record/tip/tiptrack2.GIF ?生存時期: 擾動初始於1979年10月3日,10月6日至10月19日為正式的熱帶氣旋;轉化為溫帶氣旋後至21日完全消亡。 ?中心估計最強風力: 165knots(相當於305km/h) ?中心海平面最低氣壓: 870hPa,於10月12日23時錄得 ?系統最大直徑: 1200nm(相當於2220公里) ?最接近本港距離: 大約1380公里,當時泰培已減弱為一股二級颱風,中心風力約180km/h
其他解答:
桑美”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7級;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組織密切關注 房屋轟然倒塌,大樹連根拔起……史無前例的狂風裹挾著如注的暴雨如萬箭穿空而下,這是記者10日17時左右在浙江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親歷的情景。鎮裏的老人說,他們曾經見過12級颱風,但和今天的風力相比,那簡直是“小兒科”。 颱風登陸前一個多小時,蒼南全縣就完全籠罩在一片暴風雨的包圍中。目前風力雖然有所減弱,但蒼南全縣依然暴雨如注。 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的消息表明,超強颱風“桑美”的中心於10日17時25分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60米/秒)。據介紹,“桑美”的強度已經超過了1956年的5612號颱風,成為50年來直接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颱風。 浙江省氣象局自動站實時資料顯示,浙江蒼南霞關附近中尺度自動站曾出現68米/秒的大風,這在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實測極大風速中十分罕見。 中央氣象臺預計,超強颱風中心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左右的速度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迅速減弱。10日19時,“桑美”已經減弱為強颱風。 記者了解到,中國氣象局10日上午已啟動應急響應預案,發佈了颱風Ⅰ級氣象應急響應命令。中國氣象局監測網路司10日上午還發出探空加密觀測緊急通知。這是中國氣象局啟動加密頻次最高(每三小時加密一次探空)的一次探空業務。 10日,世界氣象組織致電中國氣象局,詢問超強颱風“桑美”的有關情況,並將於8月11日向全世界發佈“桑美”的消息以及中國氣象局的預報服務情況。 浙江安全轉移百萬人,福建安全轉移約57萬人;搶險救災物資、器材準備充分 “桑美”來襲,浙江首當其衝。在“桑美”登陸前3小時,浙江全省已經安全轉移危險地區群眾百萬人,回港避風船隻34313艘,其中,溫州市轉移群眾50多萬人,台州市轉移群眾近30萬人。 溫州市龍灣區靈昆島上有2萬村民居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並不熟悉颱風肆虐的嚴重危害。當駐島的邊防派出所官兵趕來轉移群眾時,一位來自湖北的張姓婦女還在自己租住的10平方米的泥土結構房屋裏,忙著照顧孩子。邊防官兵耐心地給她講解颱風來時的猛烈,附近的村民鄰居也趕來勸說,這位婦女和孩子終於登上了鎮政府特意安排的轉移車輛。 “我們這裡有200名農民工守在出租房內!”10日中午12時,樂清市黃華邊防派出所接到當地村民報告,副所長陳鑫立即與黃華鎮政府工作人員趕到樂清彎甌江邊的南鹽村、華東村,帶他們撤離。黃華鎮近十個村的村委會和當地居民的住宅,成了2000多名外來人員的安全港灣。 10日14時許,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阜埠岙避風港有30多條漁船上尚有漁民未能撤離。洞頭縣公安邊防大隊接到報警,林周培參謀立即帶上3名戰士頂風冒雨趕赴現場,將不願離開的23名漁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浙江的新聞媒體迅速整理編發“防禦颱風手冊”,總結防臺抗臺的經驗,公佈各類應急搶險熱線電話。有關部門還通過手機短信以及農民電子信箱等途徑,傳播防臺抗臺的訊息。到8月10日中午,全省已經發送出手機短信1860多萬條。 早在8月7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就開始部署抗臺工作:防汛辦公室24小時有人值班,防汛指揮部不定時地召開備戰會議……溫州市軍分區也調動一切力量進入緊急備戰,組織搶險救災人員4500人,其中民兵4200人;準備好衝鋒舟28艘,7臺大車和11個縣市區人武部的200輛大卡車。 因受“桑美”影響,福州機場部分航班已經被取消,福建馬尾和馬祖之間的“兩馬”航線自9日下午開始停運。8月8日開始,福建省先後開展了海上船隻、養殖漁排人員和陸地危險區域人員的安全大轉移。截至10日12時,全省海上3.6萬多艘船隻已全部進港避風,海上養殖人員也全部轉移上岸,已安全轉移約57萬人。 目前,福建省民政系統已儲備充足的搶險救災物資。 8日開始,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組織省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向全省手機、小靈通用戶發送防颱風公益短資訊。截至10日10時30分統計,已發送507萬多條次。 另外,記者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各級海洋與漁業執法船艇現已進入搶險救助工作。武警福建總隊直屬支隊10日奔赴防抗颱風一線。目前,福建省武警總隊已組成多支抗颱風搶險突擊隊,100多輛卡車、50艘衝鋒舟、2000多名官兵投入搶險救災第一線。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對浙江福建緊急啟動三級響應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10日11時30分針對浙江、福建兩省緊急啟動三級響應。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率國家防總、民政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總參謀部和中國紅十字總會等部門組成的國務院救災工作組當天下午已經趕赴浙江災區,了解災情,指導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國土資源部10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有關省國土資源廳切實做好此次颱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超強颱風“桑美”預計將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10日上午,農業部對第8號颱風防禦工作進行了部署。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要求有關省農業部門與農業部保持密切聯繫,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災情調度,保持資訊暢通,及時、準確、全面地統計上報災情資訊;組建救災工作組,待颱風登陸後及時赴浙江、福建等省指導當地搞好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工作;在做好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申請工作的同時,要整合資源,盡可能向災區傾斜,加大對災區恢復生產的支援力度。 2007-04-15 14:49:16 補充: 超強颱風“桑美”給浙江沿海帶來了巨浪。10日,浙江溫嶺石塘邊防派出所官兵在碼頭執勤,以防群眾冒險通行。|||||以unisys紀錄上(1945年起), 亞洲最強的颱風是超級颱風 Nancy, 它的最高風速高達340km/h, 但是,如hkcoc所說, 因為那時的風速計落後, 抵授不了如此的風力, 所以最後被1979年的超級颱風泰培(Tip)所取代, 成為亞洲最強的颱風. 泰培中心最強風力約305km/h, 而中心最低氣壓為870hPa(為全球最低氣壓) 路徑圖: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1979/23/track.gif Tracking information: 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1979/23/track.dat →詳細報告← https://metocph.nmci.navy.mil/jtwc/atcr/1979atcr/pdf/wnp/23.pdf|||||泰培被譽為是史上最強的熱帶氣旋,除了其估計的中心風力可能被人質疑外,他所創出的最低中心海平面氣壓紀錄,以及最大熱帶氣旋直徑、風圈直徑等則是無可置疑的。在本章回顧中,我們將會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年報回顧(在此我們將簡稱為聯報)、當時的地面和高空天氣圖,去討論和研究泰培增強、移動路徑以及減弱的原因和過程。 §本文中所採用的為香港時間 泰培基本資料: ?生存時期: 擾動初始於1979年10月3日,10月6日至10月19日為正式的熱帶氣旋;轉化為溫帶氣旋後至21日完全消亡。 ?中心估計最強風力: 165knots(相當於305km/h) ?中心海平面最低氣壓: 870hPa,於10月12日23時錄得 ?系統最大直徑: 1200nm(相當於2220公里) ?最接近本港距離: 大約1380公里,當時泰培已減弱為一股二級颱風,中心風力約180km/h 詳細分析: 一、初始發展期--與熱帶氣旋Roger的相互影響 跟據聯報所提及,10月初時季風槽正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而且延伸範圍極廣。槽中有三個擾動,由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右數分別是Sarah、Roger、Tip(泰培),其中Roger和泰培將有較多的相互效應。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在10月4日對最東面的熱帶擾動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的,當時Roger已發展成熟。從10月5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分析,我們可估計到當時地面上氣壓的分佈狀況;中間的一個深厚而廣大的低壓為Roger,而右下方的為泰培的初型;可以知道,受到Roger的影響,季風槽延伸到東經160度附近,亦跟據聯報提及,當時是有廣泛而強大的跨赤道西南氣流存在,顯示季風槽當時異常活躍。其中,Roger由於較為強大因而搶奪了西南季風所帶來的大部份水氣和輻合流場,因此泰培在初期發展上是受到抑制的;不過,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還是在10月6日上午8時把泰培由熱帶擾動定為一熱帶低氣壓--23w(不過當時尚未命名)。 副熱帶高壓脊在當時大致上仍是偏北偏東,聯報所稱,泰培初期路徑受Roger影響,飄忽不定,不過Roger本身其實也在當日開始進入中緯度地區,從10月7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分析,Roger已經到達日本附近,並且顯著減弱,似乎已經進入西風帶並轉化為溫帶氣旋;而在右下方的泰培,已經開始呈發展之勢,等高線轉趨緊密,中心高度場下降。圖中可見,東經135度至東經140度,由赤道至Roger中心其實已成為一廣闊的低壓槽狀態,並且呈一大型鞍型場狀態,地面槽以東為強盛的副熱帶高壓脊、西面為大陸性反氣旋,可以想像,西南季風將集中而強烈的匯聚於該槽間,因此當泰培向西移到該處時,將可預期得到強烈的大尺度輻合,以及高溫高濕的水氣支援。在高層環境方面,10月7日的200hPa等高面天氣圖,可以見到高層反氣旋中心在北緯30度,東經160度附近,脊線向西南方延伸,到達20N附近。MAX最高高度場達12625米,外緣亦達12500米,比起一般200hPa的高壓高度12480米是顯著為高的,這表示當時的高層反氣旋也是頗強的,這對於未來泰培發展所須的輻散十分有利。 二、爆發增強--傳奇的超颱泰培出現 聯報提及,在泰培未爆發增強時亦先出現緩慢增強期,因素為一度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所帶來的輻散,以及Roger離開後,季風槽的西南風已經開始集中流向泰培處。泰培一度有直趨關島的威脅,當時關島是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總部所在,因此可想像他們會十分注視及加強探測泰培的動態;聯報一開始已提及,他們總共作出60次的飛機觀測,也可說是一個紀錄來的。後來,泰培在10月9日22時,於關島以南約46公里掠過,當地錄得風力平均為90km/h,陣風則達每小時118km/h,之後不久,泰培以被升格為一股颱風。也讓我們看看泰培於10月9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500hPa等高面天氣圖和200hPa等高面天氣圖。500hPa方面,副熱帶高壓脊的勢力範圍相當之大(參考5880線),可伸展至海南島一帶,脊線在北緯20度。200hPa方面,反氣旋參考線12475米亦大致覆蓋著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大部份之區域。 在副熱帶高壓脊的引導下,泰培向西北偏西移動,進入由西南季風及高層反氣旋所組成的強烈輻合,和高空輻散之區域當中,他的增強更是比想像中快;在其後兩日,泰培的中心氣壓下降了98hPa;在10月11日時,泰培的海平面最低氣壓已經降至898hPa的水平,並增強成一股超級颱風,中心風力被評估為240km/h;另一方面,泰培的環流直徑更擴大至2220公里之廣,創下了最大熱帶氣旋的一個紀錄。 泰培的增強並沒有終止,而其強度更在翌日達到顛峰。跟據聯報所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0月12日23時的一次飛機觀測中,錄得泰培海平面最低氣壓為870hPa,比正常之海平面氣壓值低了14%,這創下了氣象史上所錄得的最低海平面氣壓紀錄。除此之外,他們亦錄得泰培中心附近的700hPa高度場只有1944米,比正常值低了38%。該層的中心溫度為攝氏30度,比四週高出1~2倍之多,這顯示了其強烈的暖心結構,以及其二類條件性不穩定(CISK)機制已經到達一個相當活躍的狀態。 我們在此再進一步探討一下泰培最強時的垂直及水平結構。從聯報所提及,飛機觀測錄得泰培擁有半徑1110公里的30knots(相當於55km/h)強風圈,半徑280公里的50knots(92km/h)暴風圈;換句話說,假若泰培闖入巴斯海峽,本港經已可受到其強風圈影響,而有須要懸掛三號強風信號;而假若其進一步闖入本港800km範圍,更有可能使本港吹烈風;說來可算是十分誇張,而皇家香港天文台當時亦的確有密切注視泰培的動向的,據當年的風迷提及,泰培在遙遙千多公里外,天文台經已有對傳媒發佈過相關的警告,可算是在天文台作風而言,甚為罕見。 接著,我們也看看當時,即1979年10月13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500hPa等高面天氣圖和100hPa等高面天氣圖,以及10月15日的500hPa高空天氣圖去了解泰培的垂直結構。10月13日時泰培集結在北緯15度、東經135度附近,1000hPa環流由西面東經127度至東面145度,橫跨18個經距,日本方面則為一高氣壓所支配,並有高壓脊向西南延伸至華南;泰培東北部有槽線延伸,應為颱風槽,顯示泰培當時仍是處於一鞍型場中的。這一點在500hPa天氣圖中更為明顯,可見泰培的西北和東北部分別有副熱帶高壓脊的勢力存在,這是由原先的脊場斷裂而成的單體。而西風帶則有兩條槽線,分別在東經113度及137度附近。在這種500hPa流場下,如果副熱帶高壓脊是由西風槽弄斷的話,泰培理應受鞍型場不穩定流場及其北面137度之西風槽所影響,有打轉路徑(Looping)並向北飄移的;不過情況卻不是如此,從路徑圖中可以見到,泰培在10月11日至14日間是向西北方向移動的,而且都有7至10公里的穩定速度,因此,可得知泰培並沒有受當時的西風槽影響,而且副熱帶高壓脊更是被其大型的正渦流場所折斷,而這亦是在聯報中有提到的。天氣圖亦顯示到泰培在500hPa的環流闊到竟是和1000hPa相若,這顯示到500hPa這高度上仍是泰培的輻合層,而中間上升層可能在300hPa或以上;在這情況下,四週的天氣系統跟本都不能對泰培作出引導,而泰培則純在內力作用下,表現出其西北的路徑。 100hPa天氣圖方面,我們則可看到高層反氣旋覆蓋整個西北太平洋,並有高壓中心在泰培上空形成,高度達16725米。這反氣旋隨了是副熱帶高壓脊在對流層頂部份之勢力外,還有是泰培在自我增強機制間所強逼發展及加強而成的反氣旋系統。 三、衰亡--泰培的減弱及變性 泰培160knots以上的中心風力大約維持了18小時,而其超級颱風的強度則維持了54小時之久,大約在10月13日減弱為颱風;之後由於內力作用漸漸減少,同時其受背景流場的影響重新變得較為顯著,因此泰培的路徑開始轉向西北偏西並有所加速,中心風力維持在125knots左右。從10月17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和500hPa等高面天氣圖去分析,當時泰培經已移至台灣以東,東經127度附近,是最接近本港的時候,距離約1380公里,並正向北移動。泰培的環流直徑經已有所縮小,減至15經距;500hPa中更可見其環流已經并入西風氣流中,其西北面另有一支長波槽東移,東面則有副熱帶高壓脊共同引導,中心已通過脊線;這表現為一個轉向以及快將進入西風帶的流場型態;另外,這顯示泰培在海上減弱的主因,可能是受西風槽影響為主的,這包括其相關的強垂直風切變及乾冷空氣的中低層入侵;導至環流縮減、水氣減少;其次的原因,可能是泰培環流太大,中心氣壓低,因此要維持他的強烈二類條性性不穩,則必須要求大量的水氣供應和異常強烈的高空輻散,而這種環境實難以長期維持,倘若四週環境有絲毫轉變,則可導致顯著的減弱,是相當合理的。 10月19日,泰培正式進入西風帶,同時受副熱帶高壓脊引導,已接近70公里之時速及130km/h的中心風力橫掃日本。10月21日,泰培轉化為一溫帶氣旋,但他的範圍內仍保有暴風之風力,直至其填塞消滅為止。1C924F1C0172E337
最強颱風是什麼
發問:
亞洲最強的颱風是什麼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最佳解答:最強烈熱帶氣旋 --- 超級颱風泰培 圖片參考:http://hkcoc.weather.com.hk/tip.gif 超級颱風泰培是有史以來最強烈之颱風,他守住熱帶氣旋最低氣壓、最高風速及最廣闊烈風圈半徑之記錄。 泰培是西北太平洋上之熱帶氣旋,在1979年10月12日時達到最強狀態,中心最低氣壓 870hPa,中心附近最高風速估計可達每小時 305公里! 而其範圍亦相當巨大,烈風圈半徑達 1100公里之廣!換句話說,假設當時泰培是集結在呂宋附近時,香港也可受其烈風圈影響,可掛八號風球喔! 對於另一個傳聞更強烈的颱風-- Nancy,中心最高風速一度被高估到時速340公里!不過當時是1961年,量度風速的風速計仍然落後,抵受不了如此風力,都被吹破了,因此風力值只是估計。後來都給人推翻了,颱風之王的寶座還是給泰培坐正。 圖片參考:http://hkcoc.weather.com.hk/record/tip/tiptrack2.GIF ?生存時期: 擾動初始於1979年10月3日,10月6日至10月19日為正式的熱帶氣旋;轉化為溫帶氣旋後至21日完全消亡。 ?中心估計最強風力: 165knots(相當於305km/h) ?中心海平面最低氣壓: 870hPa,於10月12日23時錄得 ?系統最大直徑: 1200nm(相當於2220公里) ?最接近本港距離: 大約1380公里,當時泰培已減弱為一股二級颱風,中心風力約180km/h
其他解答:
桑美”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7級;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組織密切關注 房屋轟然倒塌,大樹連根拔起……史無前例的狂風裹挾著如注的暴雨如萬箭穿空而下,這是記者10日17時左右在浙江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親歷的情景。鎮裏的老人說,他們曾經見過12級颱風,但和今天的風力相比,那簡直是“小兒科”。 颱風登陸前一個多小時,蒼南全縣就完全籠罩在一片暴風雨的包圍中。目前風力雖然有所減弱,但蒼南全縣依然暴雨如注。 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的消息表明,超強颱風“桑美”的中心於10日17時25分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60米/秒)。據介紹,“桑美”的強度已經超過了1956年的5612號颱風,成為50年來直接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颱風。 浙江省氣象局自動站實時資料顯示,浙江蒼南霞關附近中尺度自動站曾出現68米/秒的大風,這在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實測極大風速中十分罕見。 中央氣象臺預計,超強颱風中心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左右的速度繼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迅速減弱。10日19時,“桑美”已經減弱為強颱風。 記者了解到,中國氣象局10日上午已啟動應急響應預案,發佈了颱風Ⅰ級氣象應急響應命令。中國氣象局監測網路司10日上午還發出探空加密觀測緊急通知。這是中國氣象局啟動加密頻次最高(每三小時加密一次探空)的一次探空業務。 10日,世界氣象組織致電中國氣象局,詢問超強颱風“桑美”的有關情況,並將於8月11日向全世界發佈“桑美”的消息以及中國氣象局的預報服務情況。 浙江安全轉移百萬人,福建安全轉移約57萬人;搶險救災物資、器材準備充分 “桑美”來襲,浙江首當其衝。在“桑美”登陸前3小時,浙江全省已經安全轉移危險地區群眾百萬人,回港避風船隻34313艘,其中,溫州市轉移群眾50多萬人,台州市轉移群眾近30萬人。 溫州市龍灣區靈昆島上有2萬村民居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並不熟悉颱風肆虐的嚴重危害。當駐島的邊防派出所官兵趕來轉移群眾時,一位來自湖北的張姓婦女還在自己租住的10平方米的泥土結構房屋裏,忙著照顧孩子。邊防官兵耐心地給她講解颱風來時的猛烈,附近的村民鄰居也趕來勸說,這位婦女和孩子終於登上了鎮政府特意安排的轉移車輛。 “我們這裡有200名農民工守在出租房內!”10日中午12時,樂清市黃華邊防派出所接到當地村民報告,副所長陳鑫立即與黃華鎮政府工作人員趕到樂清彎甌江邊的南鹽村、華東村,帶他們撤離。黃華鎮近十個村的村委會和當地居民的住宅,成了2000多名外來人員的安全港灣。 10日14時許,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阜埠岙避風港有30多條漁船上尚有漁民未能撤離。洞頭縣公安邊防大隊接到報警,林周培參謀立即帶上3名戰士頂風冒雨趕赴現場,將不願離開的23名漁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浙江的新聞媒體迅速整理編發“防禦颱風手冊”,總結防臺抗臺的經驗,公佈各類應急搶險熱線電話。有關部門還通過手機短信以及農民電子信箱等途徑,傳播防臺抗臺的訊息。到8月10日中午,全省已經發送出手機短信1860多萬條。 早在8月7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就開始部署抗臺工作:防汛辦公室24小時有人值班,防汛指揮部不定時地召開備戰會議……溫州市軍分區也調動一切力量進入緊急備戰,組織搶險救災人員4500人,其中民兵4200人;準備好衝鋒舟28艘,7臺大車和11個縣市區人武部的200輛大卡車。 因受“桑美”影響,福州機場部分航班已經被取消,福建馬尾和馬祖之間的“兩馬”航線自9日下午開始停運。8月8日開始,福建省先後開展了海上船隻、養殖漁排人員和陸地危險區域人員的安全大轉移。截至10日12時,全省海上3.6萬多艘船隻已全部進港避風,海上養殖人員也全部轉移上岸,已安全轉移約57萬人。 目前,福建省民政系統已儲備充足的搶險救災物資。 8日開始,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組織省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向全省手機、小靈通用戶發送防颱風公益短資訊。截至10日10時30分統計,已發送507萬多條次。 另外,記者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各級海洋與漁業執法船艇現已進入搶險救助工作。武警福建總隊直屬支隊10日奔赴防抗颱風一線。目前,福建省武警總隊已組成多支抗颱風搶險突擊隊,100多輛卡車、50艘衝鋒舟、2000多名官兵投入搶險救災第一線。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對浙江福建緊急啟動三級響應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10日11時30分針對浙江、福建兩省緊急啟動三級響應。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率國家防總、民政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部、農業部、衛生部、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總參謀部和中國紅十字總會等部門組成的國務院救災工作組當天下午已經趕赴浙江災區,了解災情,指導地方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國土資源部10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有關省國土資源廳切實做好此次颱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超強颱風“桑美”預計將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10日上午,農業部對第8號颱風防禦工作進行了部署。農業部副部長范小建要求有關省農業部門與農業部保持密切聯繫,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災情調度,保持資訊暢通,及時、準確、全面地統計上報災情資訊;組建救災工作組,待颱風登陸後及時赴浙江、福建等省指導當地搞好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工作;在做好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申請工作的同時,要整合資源,盡可能向災區傾斜,加大對災區恢復生產的支援力度。 2007-04-15 14:49:16 補充: 超強颱風“桑美”給浙江沿海帶來了巨浪。10日,浙江溫嶺石塘邊防派出所官兵在碼頭執勤,以防群眾冒險通行。|||||以unisys紀錄上(1945年起), 亞洲最強的颱風是超級颱風 Nancy, 它的最高風速高達340km/h, 但是,如hkcoc所說, 因為那時的風速計落後, 抵授不了如此的風力, 所以最後被1979年的超級颱風泰培(Tip)所取代, 成為亞洲最強的颱風. 泰培中心最強風力約305km/h, 而中心最低氣壓為870hPa(為全球最低氣壓) 路徑圖: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1979/23/track.gif Tracking information: http://weather.unisys.com/hurricane/w_pacific/1979/23/track.dat →詳細報告← https://metocph.nmci.navy.mil/jtwc/atcr/1979atcr/pdf/wnp/23.pdf|||||泰培被譽為是史上最強的熱帶氣旋,除了其估計的中心風力可能被人質疑外,他所創出的最低中心海平面氣壓紀錄,以及最大熱帶氣旋直徑、風圈直徑等則是無可置疑的。在本章回顧中,我們將會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年報回顧(在此我們將簡稱為聯報)、當時的地面和高空天氣圖,去討論和研究泰培增強、移動路徑以及減弱的原因和過程。 §本文中所採用的為香港時間 泰培基本資料: ?生存時期: 擾動初始於1979年10月3日,10月6日至10月19日為正式的熱帶氣旋;轉化為溫帶氣旋後至21日完全消亡。 ?中心估計最強風力: 165knots(相當於305km/h) ?中心海平面最低氣壓: 870hPa,於10月12日23時錄得 ?系統最大直徑: 1200nm(相當於2220公里) ?最接近本港距離: 大約1380公里,當時泰培已減弱為一股二級颱風,中心風力約180km/h 詳細分析: 一、初始發展期--與熱帶氣旋Roger的相互影響 跟據聯報所提及,10月初時季風槽正處於十分活躍的狀態,而且延伸範圍極廣。槽中有三個擾動,由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右數分別是Sarah、Roger、Tip(泰培),其中Roger和泰培將有較多的相互效應。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在10月4日對最東面的熱帶擾動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的,當時Roger已發展成熟。從10月5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分析,我們可估計到當時地面上氣壓的分佈狀況;中間的一個深厚而廣大的低壓為Roger,而右下方的為泰培的初型;可以知道,受到Roger的影響,季風槽延伸到東經160度附近,亦跟據聯報提及,當時是有廣泛而強大的跨赤道西南氣流存在,顯示季風槽當時異常活躍。其中,Roger由於較為強大因而搶奪了西南季風所帶來的大部份水氣和輻合流場,因此泰培在初期發展上是受到抑制的;不過,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還是在10月6日上午8時把泰培由熱帶擾動定為一熱帶低氣壓--23w(不過當時尚未命名)。 副熱帶高壓脊在當時大致上仍是偏北偏東,聯報所稱,泰培初期路徑受Roger影響,飄忽不定,不過Roger本身其實也在當日開始進入中緯度地區,從10月7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分析,Roger已經到達日本附近,並且顯著減弱,似乎已經進入西風帶並轉化為溫帶氣旋;而在右下方的泰培,已經開始呈發展之勢,等高線轉趨緊密,中心高度場下降。圖中可見,東經135度至東經140度,由赤道至Roger中心其實已成為一廣闊的低壓槽狀態,並且呈一大型鞍型場狀態,地面槽以東為強盛的副熱帶高壓脊、西面為大陸性反氣旋,可以想像,西南季風將集中而強烈的匯聚於該槽間,因此當泰培向西移到該處時,將可預期得到強烈的大尺度輻合,以及高溫高濕的水氣支援。在高層環境方面,10月7日的200hPa等高面天氣圖,可以見到高層反氣旋中心在北緯30度,東經160度附近,脊線向西南方延伸,到達20N附近。MAX最高高度場達12625米,外緣亦達12500米,比起一般200hPa的高壓高度12480米是顯著為高的,這表示當時的高層反氣旋也是頗強的,這對於未來泰培發展所須的輻散十分有利。 二、爆發增強--傳奇的超颱泰培出現 聯報提及,在泰培未爆發增強時亦先出現緩慢增強期,因素為一度熱帶對流層上部槽所帶來的輻散,以及Roger離開後,季風槽的西南風已經開始集中流向泰培處。泰培一度有直趨關島的威脅,當時關島是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總部所在,因此可想像他們會十分注視及加強探測泰培的動態;聯報一開始已提及,他們總共作出60次的飛機觀測,也可說是一個紀錄來的。後來,泰培在10月9日22時,於關島以南約46公里掠過,當地錄得風力平均為90km/h,陣風則達每小時118km/h,之後不久,泰培以被升格為一股颱風。也讓我們看看泰培於10月9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500hPa等高面天氣圖和200hPa等高面天氣圖。500hPa方面,副熱帶高壓脊的勢力範圍相當之大(參考5880線),可伸展至海南島一帶,脊線在北緯20度。200hPa方面,反氣旋參考線12475米亦大致覆蓋著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大部份之區域。 在副熱帶高壓脊的引導下,泰培向西北偏西移動,進入由西南季風及高層反氣旋所組成的強烈輻合,和高空輻散之區域當中,他的增強更是比想像中快;在其後兩日,泰培的中心氣壓下降了98hPa;在10月11日時,泰培的海平面最低氣壓已經降至898hPa的水平,並增強成一股超級颱風,中心風力被評估為240km/h;另一方面,泰培的環流直徑更擴大至2220公里之廣,創下了最大熱帶氣旋的一個紀錄。 泰培的增強並沒有終止,而其強度更在翌日達到顛峰。跟據聯報所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0月12日23時的一次飛機觀測中,錄得泰培海平面最低氣壓為870hPa,比正常之海平面氣壓值低了14%,這創下了氣象史上所錄得的最低海平面氣壓紀錄。除此之外,他們亦錄得泰培中心附近的700hPa高度場只有1944米,比正常值低了38%。該層的中心溫度為攝氏30度,比四週高出1~2倍之多,這顯示了其強烈的暖心結構,以及其二類條件性不穩定(CISK)機制已經到達一個相當活躍的狀態。 我們在此再進一步探討一下泰培最強時的垂直及水平結構。從聯報所提及,飛機觀測錄得泰培擁有半徑1110公里的30knots(相當於55km/h)強風圈,半徑280公里的50knots(92km/h)暴風圈;換句話說,假若泰培闖入巴斯海峽,本港經已可受到其強風圈影響,而有須要懸掛三號強風信號;而假若其進一步闖入本港800km範圍,更有可能使本港吹烈風;說來可算是十分誇張,而皇家香港天文台當時亦的確有密切注視泰培的動向的,據當年的風迷提及,泰培在遙遙千多公里外,天文台經已有對傳媒發佈過相關的警告,可算是在天文台作風而言,甚為罕見。 接著,我們也看看當時,即1979年10月13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500hPa等高面天氣圖和100hPa等高面天氣圖,以及10月15日的500hPa高空天氣圖去了解泰培的垂直結構。10月13日時泰培集結在北緯15度、東經135度附近,1000hPa環流由西面東經127度至東面145度,橫跨18個經距,日本方面則為一高氣壓所支配,並有高壓脊向西南延伸至華南;泰培東北部有槽線延伸,應為颱風槽,顯示泰培當時仍是處於一鞍型場中的。這一點在500hPa天氣圖中更為明顯,可見泰培的西北和東北部分別有副熱帶高壓脊的勢力存在,這是由原先的脊場斷裂而成的單體。而西風帶則有兩條槽線,分別在東經113度及137度附近。在這種500hPa流場下,如果副熱帶高壓脊是由西風槽弄斷的話,泰培理應受鞍型場不穩定流場及其北面137度之西風槽所影響,有打轉路徑(Looping)並向北飄移的;不過情況卻不是如此,從路徑圖中可以見到,泰培在10月11日至14日間是向西北方向移動的,而且都有7至10公里的穩定速度,因此,可得知泰培並沒有受當時的西風槽影響,而且副熱帶高壓脊更是被其大型的正渦流場所折斷,而這亦是在聯報中有提到的。天氣圖亦顯示到泰培在500hPa的環流闊到竟是和1000hPa相若,這顯示到500hPa這高度上仍是泰培的輻合層,而中間上升層可能在300hPa或以上;在這情況下,四週的天氣系統跟本都不能對泰培作出引導,而泰培則純在內力作用下,表現出其西北的路徑。 100hPa天氣圖方面,我們則可看到高層反氣旋覆蓋整個西北太平洋,並有高壓中心在泰培上空形成,高度達16725米。這反氣旋隨了是副熱帶高壓脊在對流層頂部份之勢力外,還有是泰培在自我增強機制間所強逼發展及加強而成的反氣旋系統。 三、衰亡--泰培的減弱及變性 泰培160knots以上的中心風力大約維持了18小時,而其超級颱風的強度則維持了54小時之久,大約在10月13日減弱為颱風;之後由於內力作用漸漸減少,同時其受背景流場的影響重新變得較為顯著,因此泰培的路徑開始轉向西北偏西並有所加速,中心風力維持在125knots左右。從10月17日的1000hPa等高面天氣圖和500hPa等高面天氣圖去分析,當時泰培經已移至台灣以東,東經127度附近,是最接近本港的時候,距離約1380公里,並正向北移動。泰培的環流直徑經已有所縮小,減至15經距;500hPa中更可見其環流已經并入西風氣流中,其西北面另有一支長波槽東移,東面則有副熱帶高壓脊共同引導,中心已通過脊線;這表現為一個轉向以及快將進入西風帶的流場型態;另外,這顯示泰培在海上減弱的主因,可能是受西風槽影響為主的,這包括其相關的強垂直風切變及乾冷空氣的中低層入侵;導至環流縮減、水氣減少;其次的原因,可能是泰培環流太大,中心氣壓低,因此要維持他的強烈二類條性性不穩,則必須要求大量的水氣供應和異常強烈的高空輻散,而這種環境實難以長期維持,倘若四週環境有絲毫轉變,則可導致顯著的減弱,是相當合理的。 10月19日,泰培正式進入西風帶,同時受副熱帶高壓脊引導,已接近70公里之時速及130km/h的中心風力橫掃日本。10月21日,泰培轉化為一溫帶氣旋,但他的範圍內仍保有暴風之風力,直至其填塞消滅為止。1C924F1C0172E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