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試驗禍害太平洋,造成地殼破碎,中子彈的研發中造成各種靈體破碎,請美國與國際社會停止各項核試驗
美國核試驗禍害太平洋,造成地殼破碎,中子彈的研發中造成各種靈體破碎,請美國與國際社會停止各項核試驗(原子彈、中子彈、氫彈、與各種有關核試驗...)
科學家造的業要百姓負擔,現在腦控還是一樣,而此次腦控轉由各國無知科學家做後續研究,有轉嫁之意,然各國無知科學家與政客卻變成施害者,完全以控制百姓就可以解決,由大量的國家金錢外流到國外,做害人與無助人民研究,難道現在還不自覺嗎?還要新聞報導來章顯為國研究,一直盲目從事害人科學研究....
美國核試驗禍害太平洋島國 瞬間摧毀3個島嶼
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10/31/content_3706577.htm
1952年11月1日,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環礁試爆了世界上第一枚氫彈。
編者按:10月24日,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再次向美國提出了3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要求。1946—1958年間,美國不顧島上居民安危,共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試驗,這些核試驗不僅將這個風景秀麗的熱帶天堂變成了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也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環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壞。
為保護本土,美國決定在太平洋進行核試驗
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後,蘇聯開始加速研制原子彈。4年後,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消息傳到美國,引起美國朝野的震驚和不安。一個最明顯的事實便是:美國獨一無二的核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於是,美國開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氫彈,而要研制這種恐怖的武器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核試驗,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就成了這些核試驗的無辜受害者。
早在1944年3月,美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前,就曾為選址問題大傷腦筋。最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班布裡奇在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被稱為“死亡之路”的沙漠中,選出一塊地方作為試爆場地。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卻遠遠超過了研制者的預期,爆炸把方圓800米內的沙粒都燒成了翠綠色的玻璃,甚至震碎了200公裡外的玻璃窗,這讓在場的所有人員感到震驚。美國軍方認識到,繼續在本土進行核試驗,將對美國的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特別是日本廣島、長崎被炸後的慘狀,更讓美國人對在國內進行核試驗可能帶來的後果擔心不已。由於今後還要繼續進行規模更大、破壞力更強的核試驗,於是美國人決定將核試驗的危險轉嫁到別人身上。1946年1月,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經過反復醞釀後,最後選定了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作為新的原子彈試驗場。
美國瞞著當地居民進行核試驗
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陸地面積181平方公裡,它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分布在20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從日本人手中奪取了馬紹爾群島,並將其作為在太平洋上重要的軍事據點。由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托克環礁最為開闊平坦,而且居民較少,美國最終選擇了這兩個環礁作為核試驗場。
1946年2月,美軍工程兵開進了比基尼環礁,並開始強迫當地居民搬遷。盡管馬紹爾人並不願意離開自己祖祖輩輩安居樂業的家園,但在美軍艦炮和坦克的威脅下,他們不得不含淚搬遷到200公裡外的另一處島嶼上。更為惡毒的是,美軍並沒有告訴居民們搬遷的原因和核試驗可能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終讓當地居民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經過近半年的准備,1946年7月1日和25日,美國連續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了兩次核爆炸,劇烈的爆炸讓散居在周圍島嶼上的馬紹爾人驚慌不已,然而他們不知道,更大的威脅正在一步步逼近。
1952年6月,美國氫彈的理論設計全部完成,兩個月後,一個約有兩層樓高、重達65噸,外形酷似大保溫瓶的龐然大物完成總裝。10月初,幾千名美國科學家、工程師、機械師、陸海軍官兵隨同這枚邪惡的炸彈一起來到了埃尼威托克環礁。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氫彈“邁克”被引爆。瞬間,比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強500倍的核輻射、衝擊波、光輻射……肆虐太平洋上空。遠在60公裡以外觀測氫彈爆炸的科研人員描述說: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熱核太陽。
氫彈的試爆成功,使美國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領域的優勢地位。但這一優勢並沒有保持多久。1953年8月,蘇聯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這又深深地刺激了美國,於是美國決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氫彈,馬紹爾人真正的噩夢來臨了。
馬紹爾核害紀念 籲美增加賠償
取自:自由時報編譯陳宜君╱綜合馬久羅一日外電報導
太平洋國家馬紹爾群島於一日「核子受害紀念日」當天降半旗,追悼美國五十年前於馬國比基尼環礁測試史上威力最強大的氫彈「喝采」所造成的創痛。
當年「喝采」噴出的輻射落塵造成的傷害迄今猶在,馬國總統諾特與受核試影響島嶼的代表呼籲,美國須對核試生還者負起責任。比基尼環礁目前開放民眾在特定時間內造訪,但島上的農作物迄今仍受到輻射污染,無法食用。
曾遭輻射落塵淹沒的隆吉拉普島的行政首長馬塔優希說,對馬國與其人民而言,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是「世界史上決定性的一刻」,「美國正耗資數十億美元研究清理美國本土武器生產地點的方法,並投下數千億經費讓世界更安全之際,有完全解決馬紹爾群島核試遺址問題的法律與道德義務」。
美國為了向前蘇聯展示自己擁有可動用的氫彈,於五四年三月一日引爆「喝采」。美國於四六至五八年間,共在馬國進行六十七次核試,其中「喝采」的爆炸威力達十五百萬噸級(相當於一千五百萬噸黃色炸藥),幾乎是美國投擲於廣島的氫彈的一千倍,是歷來威力最強大的氫彈。馬紹爾群島就在赤道北方,由一千兩百個島嶼組成,陸地總面積一百八十七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五%)。據傳,當時有警訊指出風向係朝有人居住的島嶼吹拂,但美國至今仍否認忽略警訊。
諾特表示,美國依照甫於日前到期的「自由聯合協定」所賠償的二億七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九十億元)「並不夠」。他呼籲美國就另提供二十億美元(約新台幣六百六十七億元)賠償的要求作出回應。他說:「我們無法改寫歷史,但可以為人民尋求更好的未來。」
試爆發生當時僅八歲的隆吉拉普島居民艾克尼蘭質疑:「我們為什麼得為了直接肇因於美國對我們進行核彈試爆所引發的醫療問題,向美國乞討資金?」他說:「我只希望那些肇事者明白他們帶給我們的痛苦」。
美國駐馬紹爾群島大使莫莉絲則強調,馬紹爾群島對於成功終止冷戰作了極大貢獻;「喝采」的輻射落塵飄向人居之島是「意外」,美國對於造成馬國四個環礁的居民蒙受痛苦「深表遺憾」。她表示,美國在二○○二年共資助二億零三百萬美元(約新台幣六十七億七千萬元),讓馬國成為「每人平均接受美援最多的國家之一」。
馬國核害紀念日當天,核試生還者、反核人士、美國教會的高層代表團與當地學生在馬國警方儀隊帶領下,在首都馬久羅遊行。代表美國五千萬基督教徒的「全國基督教協進會」的秘書長艾德加週末出席一場研討會時表示,美國的教會團體支持馬國受害島嶼受到美國的公平公正賠償,馬國人須以「積極有禮」的態度,遊說華府提供更多補償。他說:「美國同意充分賠償(馬國)人民,並清理(受害)島嶼時,我將會﹃喝采﹄。」
史海回眸:美國67次核試驗毀了馬紹爾群島
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10/31/content_3708042.htm
編者按:10月24日,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再次向美國提出了3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要求。1946—1958年間,美國不顧島上居民安危,共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試驗,這些核試驗不僅將這個風景秀麗的熱帶天堂變成了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也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環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壞。
為保護本土,美國決定在太平洋進行核試驗
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後,蘇聯開始加速研制原子彈。4年後,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消息傳到美國,引起美國朝野的震驚和不安。一個最明顯的事實便是:美國獨一無二的核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於是,美國開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氫彈,而要研制這種恐怖的武器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核試驗,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就成了這些核試驗的無辜受害者。
早在1944年3月,美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前,就曾為選址問題大傷腦筋。最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班布裡奇在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被稱為“死亡之路”的沙漠中,選出一塊地方作為試爆場地。但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卻遠遠超過了研制者的預期,爆炸把方圓800米內的沙粒都燒成了翠綠色的玻璃,甚至震碎了200公裡外的玻璃窗,這讓在場的所有人員感到震驚。美國軍方認識到,繼續在本土進行核試驗,將對美國的環境造成巨大破壞。特別是日本廣島、長崎被炸後的慘狀,更讓美國人對在國內進行核試驗可能帶來的後果擔心不已。由於今後還要繼續進行規模更大、破壞力更強的核試驗,於是美國人決定將核試驗的危險轉嫁到別人身上。1946年1月,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經過反復醞釀後,最後選定了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作為新的原子彈試驗場。
美國瞞著當地居民進行核試驗
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陸地面積181平方公裡,它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分布在20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從日本人手中奪取了馬紹爾群島,並將其作為在太平洋上重要的軍事據點。由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托克環礁最為開闊平坦,而且居民較少,美國最終選擇了這兩個環礁作為核試驗場。
1946年2月,美軍工程兵開進了比基尼環礁,並開始強迫當地居民搬遷。盡管馬紹爾人並不願意離開自己祖祖輩輩安居樂業的家園,但在美軍艦炮和坦克的威脅下,他們不得不含淚搬遷到200公裡外的另一處島嶼上。更為惡毒的是,美軍並沒有告訴居民們搬遷的原因和核試驗可能給他們造成的傷害,最終讓當地居民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經過近半年的准備,1946年7月1日和25日,美國連續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了兩次核爆炸,劇烈的爆炸讓散居在周圍島嶼上的馬紹爾人驚慌不已,然而他們不知道,更大的威脅正在一步步逼近。
1952年6月,美國氫彈的理論設計全部完成,兩個月後,一個約有兩層樓高、重達65噸,外形酷似大保溫瓶的龐然大物完成總裝。10月初,幾千名美國科學家、工程師、機械師、陸海軍官兵隨同這枚邪惡的炸彈一起來到了埃尼威托克環礁。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氫彈“邁克”被引爆。瞬間,比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強500倍的核輻射、衝擊波、光輻射……肆虐太平洋上空。遠在60公裡以外觀測氫彈爆炸的科研人員描述說: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熱核太陽。
氫彈的試爆成功,使美國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領域的優勢地位。但這一優勢並沒有保持多久。1953年8月,蘇聯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這又深深地刺激了美國,於是美國決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氫彈,馬紹爾人真正的噩夢來臨了。
試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
1954年3月1日,美國將一顆預測為6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放置在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6時45分許,氫彈在離地面大約兩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場景很快讓觀測人員傻眼了:這絕不可能是600萬噸的爆炸當量!因為他們發現,氫彈所在的那個小島和附近兩座小島在爆炸的一瞬間就從視線中消失了。美軍的空中觀測飛機發現,原先放置氫彈的地方忽然成了一個大深湖。大湖寬近2公裡,深達80米。人們在離爆心220公裡遠的島上都可清楚看到亮光。事後,據美國科學家們測算,這枚氫彈的爆炸當量高達1500萬噸,比原先的估計要大2倍多,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1000多倍。美國試爆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
由於事先沒有估計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美軍沒有及時撤離附近的居民和在海上作業的各國漁船,造成了太平洋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污染區近2萬平方公裡。氫彈爆炸時,日本漁船“福龍丸”正在200公裡外的海域進行捕撈作業,船員們都被西邊天空突然出現的火球和亮光驚呆了,還以為是太陽從西升起來呢。正當他們看得有趣,並紛紛議論這個奇怪的現像時,隨即傳來巨大的爆炸聲,接著晴朗的天空紛紛揚揚飄落下“大雪”———放射性污染。船上的23名漁民馬上就感到了這場“大雪”來得不善。不久漁民們都出現了惡心、腹瀉、脫發等現像,當這些漁民回到自己的港口時,很多人已經奄奄一息。9月,船上40歲的發報員秋津久保山離開了人世,成為美國氫彈試驗的犧牲品。
事實上,受到輻射的不僅僅是“福龍丸”上的船員,當時在試爆點周圍有上百只漁船,附近島嶼的居民也沒能幸免於難。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附近島上一些無知的孩子看到地面落下多彩的灰塵,覺得好奇,就用手拿著玩。結果,那些孩子受到了無情的輻射。
1955年,美國專家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在接受調查的241名漁民當中,試驗當年就有12名漁民死於肝硬化、癌症;一年後,又有61人死於白血病、癌症或肝硬化。在這次氫彈試驗後,忍無可忍的馬紹爾人向聯合國派出了請願團,要求美國停止在該群島的核試驗,但是自詡重視“民主與人權”的美國卻根本不顧這些島民的性命,拒絕了他們的要求。直到1958年7月,美國才迫於全世界的壓力,停止了在馬紹爾群島的核試驗。
67次核試驗毀了馬紹爾群島
據統計,從上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美國共進行了上千次核試驗。其中,僅在馬紹爾群島就進行了67次核試驗,而23次在比基尼環礁進行。在1954年的一年內,馬紹爾群島所屬島嶼上就接連爆炸了三顆1000萬噸以上當量的核武器。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飄落到了群島的其他地區,使許多人都出現了皮膚燒傷、頭發脫落、惡心、嘔吐等現像,甲狀腺疾病和惡性腫瘤也成為當地的常見病。
在這些地區,殘留的放射物經歷了近60年的風雨,早已經混雜在土壤中,使得當地生產的食品和飲水都成了輻射污染源,人們不得不從外地運來必需的生活用品。聯合國的一個組織曾做過調查,如果真的要徹底清除這些放射性散落物,唯一的辦法是把整個島上的表層搬走。而如果把所有的表土和樹木都消除,剩下的就只有沙子,整個島就成了荒地。試驗場內和附近的島嶼核污染更為嚴重,強烈的輻射讓遷走的島民至今仍無法重返家園。幾十年過去了,美國的軍艦和試驗人員走了,但卻給馬紹爾群島和這片廣袤的太平洋海域留下了永久的創傷與痛苦。
核試驗全球搞過2000多次 美國核試驗動機何在?
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02/content_5038183.htm
就在朝鮮可能進行核試驗傳聞愈炒愈厲害之際,美國能源部宣布,30日,美國將在內華達州的地下試驗場進行亞臨界核試驗,這是美國自1997年以來第23次亞臨界核試驗,也是布什任內美國第10次亞臨界核試驗。美國選這麼一個敏感時刻高調宣布進行亞臨界核試驗,其威懾意圖顯而易見。而隨之而來的核試驗、地下核試驗、亞臨界核試驗等概念也引起了人們強烈的興趣。
什麼是亞臨界核試驗
所謂亞臨界核試驗,是研究核武器所使用的裂變材料在高能炸藥或其他方式衝擊(或爆轟)下的物理、化學行為,試驗中所用的武器及钚、高濃縮鈾等核材料的數量以不發生自持鏈式反應為限,也就是說核材料在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達到臨界反應,不釋放核能量。由于亞臨界核試驗不會導致核爆炸,因此不易被外界察覺,也不會造成破壞性污染,但通過亞臨界核試驗,可以評定核彈頭某些安全性和可靠性,還可以驗證模擬核試驗的結果。亞臨界核試驗對計算機技術要求較高,目前只有美俄英法等國家擁有這種能力。
核試驗主要有兩種方式
對于非核國家或核武器技術不夠先進的國家來說,真正引發核爆炸的核試驗往往是檢驗其核武器成功與否的必要途徑。根據俄羅斯原子能署幾名核專家編撰的《全球核試驗目錄》一書顯示,截止到1998年5月底為止,全世界總共進行了2058次核試爆,其中美國進行了1032次,蘇聯(俄羅斯)進行了715次,法國進行了210次,英國進行了45次,中國45次,印度5次,巴基斯坦6次。
按照試驗方式區分,核試驗主要分為大氣層核試驗、地下核試驗、高空核試驗和水下核試驗。其中後兩項試驗方式只有美國和蘇聯在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進行過,大多數核國家的試驗以前兩種方式進行。
大氣層核試驗是指爆心在海平面以上不足3萬米的空中或地(水)面的核試驗。通常是用飛機或氣球把核裝置帶到空中,或把它放在高塔上進行爆炸,並在爆炸場四周設置各種建築物測量爆炸效應。爆炸能量幾乎都轉化為衝擊波和光輻射。這是最早被採用的一種核試驗方式,其優點是便于實施,能觀測研究核爆炸景象,並及時回收核爆炸產物及測量記錄儀器,但不便于在近距離進行射線物理測量,也不利于保守武器設計的秘密。為了確保安全,大氣層核試驗一般應有確保試驗安全的場地和適宜的氣象條件。由于大氣層核試驗造成的放射性污染比較嚴重,後來,核國家逐步採用更加安全的地下核試驗方式。
爆心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試驗即為地下核試驗,按爆炸深度不同可分為淺層地下核試驗和深層地下核試驗。淺層地下核試驗地面形成彈坑,有大量放射性物質逸出;深層地下核試驗,常稱為封閉式地下核試驗,只有少量放射性物質逸出,各國通常多採用封閉式地下核試驗。這種試驗方式有利于物理診斷,可模擬某些高空環境研究高空核爆炸效應,放射性物質幾乎全部封閉于地下,有利于核試驗中的安全和保密。同時核試驗場的規模比較小,便于組織實施。但這種核試驗的工程量大,周期長,不便于進行百萬噸梯恩梯當量級的試驗。地下核試驗有平洞和豎井兩種主要方式。前者利用地形,開掘一條特殊設計的長坑道,在坑道內放置核爆炸裝置和各種探測器,按照特殊的方案回填堵塞之後,實施核爆炸。後者將核裝置和各種探測器一起吊置于大口徑豎井底部,回填後實施核爆炸。豎井核試驗不受地形限制,但鑽井、建井、吊裝直至回填堵塞、爆後取樣,都需要一套規范化的工程程序和特殊設備,難度較平洞核試驗大。
美國亞臨界核試驗動機不純
一般來說,核試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保證核武器達到設計要求,需要進行研制性試驗,並根據試驗結果改進設計。二是檢驗庫存核武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些媒體擔心,雖然亞臨界核試驗所釋放的核能很小,但它始終是為核武器的研究和發展服務的。而且,由于目前的亞臨界試驗都在地下,透明度很低,人們很難判定是亞臨界試驗還是小威力核試驗,更難判別試驗目的是檢驗核材料還是發展新型核武器。自1997年起,美國政府以維持核武器性能為由開始進行亞臨界核試驗。但最近,美政府啟動了“可依賴的替代性彈頭”項目的研發。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該項目不僅僅是升級現有的核武器係統,更著眼于設計新的核武器。根據美政府剛剛制訂的核藍圖,美國希望在2022年前,達到每年生產125件新型核武器的能力。因而不排除美國的亞臨界核試驗具有研制新型核武器的目的。(特約記者 章名豈)
50多年前錄像透露:20萬人成美國核試驗犧牲品
取自: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7169840.html
在代號“沙漠岩石行動”的項目中,美國軍方從1951年到1957年,在內華達州的核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核爆試驗。該圖據稱是核實驗現場的錄像截圖。
深圳特區報訊 據英國媒體報道,最近網上傳播的一段錄像顯示,美國有很多人曾成為該國核試驗的小白鼠。從錄像中可以看到,從1951年到1957年,美國軍事部門每次核彈試驗都會投入數百美軍陸戰隊員,以測試核彈的威力界限。
在很多次試驗中,參加的士兵都以為自己只是地面工作人員,並被要求宣誓保密。這些士兵都近距離地親眼目睹了原子彈爆炸。之后,他們才逐漸明白這會給他們的健康帶來致命的危害。
在代號“沙漠岩石行動”的項目中,美國軍方在1951年到1957年的這段時間裡,在內華達州的核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核爆試驗,使包括軍人和非軍人在內的數萬人受到高度的核輻射。據報道,在1962年之前,共有大約20萬人成為美國核試驗的犧牲品。
美國一直將有關的核試驗向公眾保密。因此,這些參加試驗的人員苦難也長時間不為人知。由於受到高輻射,很多人都患了病,有的還得了癌症。很多人生的小孩也是畸形。
泰勒是一位前海軍陸戰隊員。他參加了1957年的一次核爆試驗。他的長官曾要他和同伴們一道,站在一個六英尺深的壕溝內,閉上眼,將頭藏在雙臂之下。泰勒當時隻有18歲。與他一塊參加核爆試驗共有大約1.4萬人。泰勒和他們一道共參加了29次核爆試驗。這些核試驗產生的輻射足以讓成千上萬人患者上甲狀腺癌和白血病。幸運的是,泰勒本人沒有因核輻射患病。
還有一次核爆試驗是為了測試建筑物、食物、衣物和人對核爆的反應。核爆后,士兵要演習給受害者運送食物和提供醫療服務。該次核爆所產生的原子塵最終飄散到大約1600公裡以外的地方。(吳炎 編譯)
50多年前錄像透露:20萬人成美國核試驗犧牲品
取自: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7169840.html
在代號“沙漠岩石行動”的項目中,美國軍方從1951年到1957年,在內華達州的核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核爆試驗。該圖據稱是核實驗現場的錄像截圖。
深圳特區報訊 據英國媒體報道,最近網上傳播的一段錄像顯示,美國有很多人曾成為該國核試驗的小白鼠。從錄像中可以看到,從1951年到1957年,美國軍事部門每次核彈試驗都會投入數百美軍陸戰隊員,以測試核彈的威力界限。
在很多次試驗中,參加的士兵都以為自己只是地面工作人員,並被要求宣誓保密。這些士兵都近距離地親眼目睹了原子彈爆炸。之后,他們才逐漸明白這會給他們的健康帶來致命的危害。
在代號“沙漠岩石行動”的項目中,美國軍方在1951年到1957年的這段時間裡,在內華達州的核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的核爆試驗,使包括軍人和非軍人在內的數萬人受到高度的核輻射。據報道,在1962年之前,共有大約20萬人成為美國核試驗的犧牲品。
美國一直將有關的核試驗向公眾保密。因此,這些參加試驗的人員苦難也長時間不為人知。由於受到高輻射,很多人都患了病,有的還得了癌症。很多人生的小孩也是畸形。
泰勒是一位前海軍陸戰隊員。他參加了1957年的一次核爆試驗。他的長官曾要他和同伴們一道,站在一個六英尺深的壕溝內,閉上眼,將頭藏在雙臂之下。泰勒當時隻有18歲。與他一塊參加核爆試驗共有大約1.4萬人。泰勒和他們一道共參加了29次核爆試驗。這些核試驗產生的輻射足以讓成千上萬人患者上甲狀腺癌和白血病。幸運的是,泰勒本人沒有因核輻射患病。
美國核試驗引發日本強烈反應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16:09 BTV《天下天天談》
美國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臨界核試驗,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2010年10月20日BTV《天下天天談》
播出節目《美國核試驗觸發世界警惕》。
主持人羅旭:就在上周,美國宣布自己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次臨界核試驗,也許您會說,作為一個世界頭號的核大國,擁有5113枚的核彈和數千件退役的核武器,美國進行一次核試驗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但是就是美國上周進行的這次次臨界的核試驗,卻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美國次臨界核實驗引起世界嘩然
14號,部分俄羅斯國際政治和經濟問題以及國際安全問題專家集體發表文章稱,為維護本國戰略利益,俄羅斯必須保持適當的核潛力,以應對國際事務中仍然存在著的武力展示與實際運用武力等各種威脅。
同一天,日本廣島市市長秋葉忠利發表講話,稱美國踐踏廣島幸存者和全球人民對無核武世界的期待,令人“無法容忍”。此前一天,日本長崎和廣島民眾舉行集會活動,抗議美國實施亞臨界核試驗。
12號,美國能源部在網上證實,今年9月15號傍晚,在內華達州地下約300米的實驗室內進行了代號為“巴克斯”的亞臨界核試驗,在不引發核裂變鏈式反應的範圍內研究核武器的反應和變化。這是自去年1月奧巴馬就任總統以來美國首次核試驗。
據悉此次亞臨界核試驗獲得了成功,這是3次實驗中的第1次。美國政府計劃在2010年底和2011年初進行余下的兩次核試驗。
主持人羅旭:今天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李莉副教授來到了現場,我們先來問李莉教授。李莉教授,好像現在比較外界關注的這個名詞,次臨界核試驗,又稱亞臨界核試驗,這兩個詞是不是一個意思?
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李莉:是一個意思。
主持人羅旭:那它跟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核爆有什麼不同嗎?
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李莉:我覺得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我們知道,你包括像當年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這個“胖子”“小男孩”,實際上它當時都是屬於超臨界,或者說臨界反應以上的這樣一種狀態。就是當兩種核物質碰到一起,它們本來是亞臨界的,但是通過外在高能炸藥的聚合力,把它壓到一起以後,那麼瞬間,它就超過了這個臨界狀態,它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而且是瞬間完成的。等於是一克的鈾,甚至可以產生20噸TNT當量的這樣一個巨大的能量,相當於就是傳統的一些高能炸藥的200萬倍都不止。所以它這樣一種反應,就是原子彈最基本的效應。而我們在這兒所談到的非臨界或者次臨界的這樣一個反應,就是有了開頭,但是隨著中子不斷地逃逸,它就沒有結束,就等於沒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和我們傳統所說的核爆反應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羅旭:李莉老師,我們印像當中的這個核爆炸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蘑菇雲,但是我們所說的次臨界核試驗在視覺上是什麼樣?我們能看見嗎?
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李莉:你如果要是產生這個蘑菇雲的話,必須伴隨有巨大的輻射衝擊波,那麼這種東西如果沒有發生的話,實際上視覺上你是感覺不到的,比如說在這次美國所進行的在地下200米深這樣一個實驗室裡頭進行的核試驗,實際上就是把它可能會報廢的,或者說可能面臨過長的服役期的這樣一些核彈,把它這個彈頭拆開,從裡面提取一部分有可能是幾公斤這樣的鐶或者是鈾,也是武器級的,然後放到核實驗室裡進行反應。所以它實際上沒有伴隨那種巨大的核能量的釋放的,因此它是不會產生蘑菇雲的。
主持人羅旭:今天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先生也來到我們演播室,你好,葉先生。美國是宣稱要建立“無核世界”嗎?奧巴馬先生不是因為這個得了諾貝爾獎嗎?但是為什麼他們又在搞核試驗?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宣稱建立“無核世界”和搞核試驗是兩回事。宣稱建立“無核世界”是一個非常遠大的理想目標,奧巴馬在就任總統之初是這麼說的,但是並沒有規定時間表,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戰略,如果沒有預算,沒有時間表它就不是戰略。那麼奧巴馬並沒有說我要在哪一年建立一個無核世界,他也沒有說我准備為了全面銷毀核武器,因為這是無核世界的前提,我准備花多少錢,這兩件事他都沒有說。所以,諾貝爾和平獎給他這個獎的時候並沒有問你應該怎麼干,您答應我什麼條件我才把獎給你,給了那奧巴馬也就拿下了,這筆錢他也花了,他捐出去,當然他沒有花在自己身上,但他自己已經捐出去了,他現在留下的就是一個牌子,還有一個證章。
對於他來說,這件事情對於他的和平獎得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而且作為一個所謂的次臨界核試驗的執行人來說,應該說西方媒體對他還是很寬容的,我們可以轉換一下視線,如果這個事情不是奧巴馬干的,是內賈德干的,現在在西方社會會怎麼說他?而且我們要注意到一個細節,就在這兩天,就是美國承認了自己搞次臨界核試驗的這兩天,美國和日本還聯手向聯合國又提交了一份議案,議案的內容就是要全面禁止核武器,他說和他做沒有任何關系。
主持人羅旭:剛才葉先生已經提到了,美國日本最近又在聯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相關的禁止核試驗,核武器的條約。事實上在美國成功地進行了次臨界核試驗之後,日本方面反應的是非常強烈的,我們現在來連線中新社駐日本東京的記者孫冉,我們來看看當地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中新社駐日本東京記者孫冉:民眾的反應是非常強烈的,最先報道應該是屬於NHK電視台報道了這樣一個消息,然後隨即,最先有反應的就是廣島和長崎兩個地方的日本普通百姓,他們馬上就開始了抗議游行。
主持人羅旭:目前為止這個游行還在繼續嗎?
中新社駐日本東京記者孫冉:還在繼續,就在昨天,17日,長崎的一些民眾他們還在和平公園舉行了靜坐,這應該屬於從1974年開始,對於反核的靜坐第388回。
主持人羅旭:有一個說法,說的是美國這次成功地進行次臨界核試驗是由日本的媒體領先報道出來的,是這麼回事嗎?
中新社駐日本東京記者孫冉:應該是這樣,我做了一些調查,我發現第一個報道的應該是一家英文媒體,是在9月21日他所做的一個報道,但這個媒體不是非常有名,但這個消息可能也沒有被太多人看到,因為日本的大規模報道,所以這個事情才被世界廣泛關注到。
但是這個事情有意思的是,對於這個事情敏感,民間是非常關注的,可是在13日的時候,日本官方,包括日本的官方長官仙谷由人 ,以及外務大臣前原誠司他們都站出來表態說,他們認同美國政府此次非(次)臨界核試驗。
主持人羅旭:我們知道這次針對美國次臨界核試驗成功,日本民眾向美國方面寄了一封抗議新,目前美國有沒有一個反應回到日本方面?對這抗議信做出任何表態?
中新社駐日本東京記者孫冉:沒有任何反應,之前因為廣島和長崎一直在向奧巴馬發邀請信,希望他能夠到日本的這兩個被爆地去看一看。但是這次作為廣島人民認為似乎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他們對奧巴馬非常失望 。
主持人羅旭:謝謝孫冉和我們進行連線。葉海林先生,我們微博(http://t.sina.com.cn)上面也有網友,叫做“敏感001”,他向您提問,他說日本到底在擔心什麼?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我覺得日本其實不是在擔心未來,他是歷史的記憶太深刻了,如果別的國家捱過兩枚原子彈,大概他聽到這個事他也會害怕,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在日本,“核恐懼”是一個全民的心理,所以以至於聽到這個詞他們就會有一種自發的反應,也可以說 是一種鏈式反應,但問題是日本政府並沒有為這種民眾的擔憂而做出任何對美日的關系有實質改變的舉動,
主持人羅旭:你覺得為什麼日本的政府可以不顧及到民間的反應?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日本政府在美日關系方面他不能考慮日本國內老百姓的想法,這個事他考慮了也沒有用,因為在美日問題上,美國是主導,日本是僕從,日本是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余地的,在這個問題上太多糾纏於日本的民意,去跟美國討價還價,只會讓日本政府自取屈辱 日本政府更會學聰明一點,不要去跟美國為難,而且在核政策上,美國根本不會聽日本的。
主持人羅旭:今天我們的節目繼續為您關注美國在上周宣布自己成功進行次臨界的核試驗。我們知道這是美國歷史上第24次的次臨界核試驗,而且也是奧巴馬政府上台之後第一次核試驗,而針對這次核試驗美國的能源部聲稱實驗不違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個短片。
美國可在實驗室條件下繼續增強核能力
1995年8月,在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之下,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美國停止一切真實核試驗。
但是,實際上美國從未放棄過核試驗,只不過是將核試驗從實地爆炸搬進實驗室,以更加先進、既隱蔽又省錢的模擬核試驗取代傳統的核試驗而已。亞臨界核實驗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實驗方式。
美國聲稱,從技術角度看,核武器經過長時間儲存後,核彈頭中的放射性物質會老化、失效,由於核武器的設計壽命一般為30年。美國現存的核彈頭老化現像已相當嚴重,許多陸基洲際導彈已超過服役年限。通過亞臨界核試驗,可以評定現有核武器的有效性及保存時的安全性。
不過從科學角度說,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核武器的國家,擁有1030次真實核試驗數據,美國完全可能在實驗室條件下“增強核能力,保持核威懾力量”。
由於《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只禁止實際核爆炸試驗,這使得亞臨界核試驗成為了核試驗的“擦邊球”。
主持人羅旭:李莉教授,好像在美國方面看起來,這次進行的次臨界核試驗,被解釋成為對他們現在擁有核武器的一個例行檢查。那我們就不明白了,檢查核武器難道一定要用核試驗這樣的方法嗎?
國防大學軍事專家李莉:現在如果按科學數據來講,比如說武器級的鐶,包括武器級的超濃縮鈾,它一般的壽命在50年或者100年,但是怎麼樣來科學地計算它老化的速度,是不是一百年以後還足夠可靠?這個需要用次臨界核試驗來進行的。比如說美國現在進行的核試驗,他就必須把事實上的核彈,就是他可能懷疑面臨過期的核彈,把它這個核彈頭拆開,把裡面的核物質取出來,那麼這個取出來,我記得有的網友在網上還說拿指甲蓋一點,不是這個概念,怎麼也得取出幾公斤這樣的原料,把這個核材料外面裹上高能炸藥,這樣去測試它的活性。
當然,這個質量就像前面我們談到的,不足以引起事實上的核爆炸, 所以應該這種核試驗對於大國來講,應該說它是一個基於他現有核技術高度發達的基礎上他進行的,包括超級計算機上進行機上模擬。他必須要用事實上的核爆數據來支撐他現在這個模型,你剛剛講的24次,那麼這個24次加上以前他事實上的核爆數據,實際上加上已經有近千次了,那麼事實上的核爆數據加上他次臨界的這樣一些數據,那麼在反應到他的超級計算機上進行模擬。所以這樣的話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豐富、不斷發展的這樣一個過程。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有一件事情,美國是很少跟國外去談的,就是美國在為核武器的國防撥款當中,只有1/3是用來干這件事的,就是用來測試核武器的可靠性,包括模擬核試驗,還有很2/3是研制小型的所謂干淨的核武器,那麼這部分美國就不說了,而且他導致研制成什麼樣我們也不知道,美國人並不是對自己的核戰略那麼開放的,他第一次大規模地開放自己的核武庫,他告訴全世界我有5000多枚,這件事到底是出於透明的考慮,還是出於嚇唬人的考慮,是不一定的。那麼第二次就是我搞了一次次臨界核試驗,你們可以來批評我,你們越批評我在這一個事情上的努力,那麼我在另一個方向上的活動你們就越不會注意到,而這個活動就是我在做一些干干淨淨的,所謂的干干淨淨的核武器,那麼這些事情就成功地被一個次臨界核試驗那一點煙霧給掩蓋住了。
主持人羅旭:李莉教授,根據你的分析,美國一直在積累試驗方面的這些數據,他是不是已經會研制出了這個有效的小型的核武器?
國防大學軍事專家李莉: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我們知道第23次的次臨界試驗,當時實際上是在06年左右,而在那個時間,美國有一個新的核武器的研發計劃,它叫做“可靠的替換彈頭”,它有三個要點,第一個,他是不需要事實上的核爆的;第二個,它一旦被敵對分子,比如說恐怖國家,恐怖分子拿到以後,對方是沒有條件引爆的,而引爆的引子在美國人手裡;這是他當時出於安全的考慮。第三個技術要點,它是便於儲存的,不像一般,我們知道,你像核武庫他要是核彈頭儲存的時候,溫度、濕度各種條件要求非常苛刻,那麼對於你要是戰術單元能夠使用的話,必須在使用上、儲存上要相對是比較容易的。所以我覺得當時提出的這三個概念,除此以外,應該說他還有測試他的新的低當量的戰術性核彈頭的這樣一個目的。
主持人羅旭:另外,我們這裡還有一個數據說,小布什政府在任的的時候,他在8年中,美國一共進行過10次核試驗,而奧巴馬先生,我們知道上任已經快兩年了,但是這是他上任以後,確實是第一次的亞臨界核試驗。我們知道,針對這次核試驗,國際社會的反應很強烈,我們也特別想知道針對這次次臨界核試驗,美國國內的反應是什麼樣的?我們現在來做一個連線,我們要連線的是中新社駐美國紐約記者魏晞,魏晞你好,針對這次亞臨界的核試驗,我們非常想知道美國民眾的反應是什麼樣的?
中新社駐美國紐約記者魏晞:事實上我也很驚奇的發現,美國媒體對於這次亞臨界核試驗,幾乎沒有太多的聲音或者可以說是有意淡化。像追根究底的美國媒體中我們只能看到寥寥幾篇文章。不過我們問起美國同行時他們幾乎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更別說大部分美國普通民眾作為美國的政府那他們也只是解釋了這次核試驗並不違反《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因為並未產生任何核武爆炸。普通民眾更對這一實驗的性質摸不著頭腦,因為在美國最近幾年的宣傳裡特別是奧巴馬呼吁無核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來核試驗這個詞語,美國民眾的距離是越來越遠了所以當你問起美國這次的核試驗的時候那所有民眾第一個反應都會覺得非常的突然。
主持人羅旭:那麼對於這次次臨界的核試驗引起全世界的譴責之聲,美國媒體的態度又是什麼樣的?
中新社駐美國紐約記者魏晞:美國也很關心國際上的批評,美聯社上的一篇文章,就在第一時間提到美國這次試驗肯定會為美國政府招來激烈的國際批評。特別是奧巴馬將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在美國國內批評的聲音主要是集中在奧巴馬身上。在網上留言上我能看到,有的美國民眾就批評說美國在核問題上不斷地對其他國家進行制裁和懲罰但本國完全不受這個管制。他們也質疑美國未來還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當一個無核警察,還有人認為這一事件證明說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組織和世界上一個大笑話。
主持人羅旭:既然美國的媒體不支持政府,美國的民眾也不支持政府,那麼政府在推動這項核試驗他幕後的動力,根據你的分析,到底是什麼?
中新社駐美國紐約記者魏晞:是的在這個時候突然暴出美國進行核試驗這麼一個大消息,確實是非常的突然的究竟誰希望這件事情發生呢。我想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十一月二號是美國非常重要的中期選舉的時候,奧巴馬政府本身顯然不願意這麼重要的時刻之前給自己埋下這麼一個雷,所以希望給奧巴馬制造麻煩的可能是共和黨或者是其他的軍方。
我們能看到其實在實施亞臨界核試驗消息出來幾天以後,美國也趕快給自己它和俄羅斯又聯手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削減戰略武器的決議草案方案中,就包括呼吁各國全面禁止核試驗俄美倆國將各自的核彈頭數量限制在一千五百五十枚一下一個具體的東西兩件事情對比。我們就看到美國奧巴馬政府也努力在這件事情上給自己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新的說法在重新樹立自己在無核方面的形像但是外緊內松說一套做一套已經是讓我們對這件事情產生一定的質疑了。
主持人羅旭:謝謝魏晞和我們進行連線。葉海林先生,我們知道,1996年的時候,美國政府在《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上面簽了字,但是至今美國國會也沒有批准;另一方面,奧巴馬先生一方面在倡導“無核世界”的這個構想,可是另外一方面,我們又看到美國在上周又進行了一次次臨界的核試驗,為什麼美國政府在核試驗的問題上一直是在說一套做一套?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關鍵是我們怎麼看待當初美國為什麼要講建立無核世界,這件事情其實美國最初說,就不只是一個理想狀態,當年奧巴馬剛當上總統的時候,去講美國要建立無核世界,我們注意到世界上所有核大國的反應都非常克制,一個原因,美國是唯一一個超越了核武器威懾的國家,他不再需要核武器也可以對全球都構成重大的戰略威懾,他在積極研發太空武器,他的常規武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他的常規部隊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如果沒有核武器,美國還是可以想打誰就打誰;有了核武器他反倒不能想打誰就打誰了,因為別的國家有了一個報復的手段。
那麼建立一個無核世界最誰最有利?對美國最有利。
所以從一開始,美國人談論無核世界的時候,其他的四個核國家態度都很有保留,因為這個無核世界對那些根本就沒有核計劃的國家,可能不算是一個利空消息;但是對於已經有了核武器,但是沒有力量搞太空武器的國家,如果跟著美國人走,我們也銷毀核武器,那你最後會得到什麼?
主持人羅旭:絕對不是一個利好消息。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對,這就不是一個利好消息了。所以從開始他講無核世界,對於那些熟知核政策,懂得核武器的戰略威懾意義的國家來說,大家就不感興趣,那現在你兌現與否,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話題。
主持人羅旭:無論美國進行這樣的一次臨界核試驗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但是這樣的做法畢竟讓奧巴馬先生有點尷尬,也讓頒發給他的諾貝爾獎蒙羞,我們還別忘了,這一年多來,有很多的美國的盟友跟著奧巴馬政府在高喊“無核世界”,面對這樣的事實,他的盟友們又情何以堪呢?
美國核實驗可能影響世界的“無核”努力
為了響應奧巴馬的無核世界構想,英國首相布朗去年11月宣布准備將英國的“三叉戟”核潛艇從4艘削減到3艘,同時減少核彈頭的數量。面對反對黨的質疑,布朗堅稱,減少“三叉戟”核潛艇的數量與當前經濟形勢無關,完全是為了支持美國。
而法國外交部和總統府雖然顯得比較謹慎,但對奧巴馬世界完全無核化論點,都在公開場合表示100%贊同。
德國政府要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無核世界倡議表示“積極支持”。並期望美國能從德國撤走核彈頭
今年8月3號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在東京與到訪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舉行會談,雙方表示將為實現“無核世界”進行密切合作
8月6號是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65周年紀念日,參加本次廣島市原子彈爆炸65周年紀念活動的國家達到了史上最多的74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致辭說:同期:潘基文 聯合國秘書長:“一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世界才是安全的世界,只要世界上有核武器,我們就生活在陰影之下。”
主持人羅旭: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所說,我們都生活在核武器的陰影之下。這次美國的核試驗引起了全世界的擔憂,那它會不會出現連鎖反應,讓英國、法國等已經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政策上也跟著山姆大叔往回開倒車呢?我不知道葉海林你怎麼來看這個問題?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應該說這種可能性不大,我們要知道核武器它除了是一種威懾性的全球毀滅性武器之外,它還是一個外交地位的像征,而對於有些國家來說,核武器的像征意義大於它的實用意義,比如說英國和法國,因為英國有美國的全面核保護,英國的核武器與其說是英國全球地位的一個標志,還不如說是英國歐洲大國地位的標志,英國是不會有機會使用他的核武器的,那這樣的情況下,維持一個核潛艇又很貴,所以,英國會繼續沿著目前這樣一種核政策向前發展,維持盡可能小的一支核力量,他不太可能跟著美國人掉頭,而且美國大概也不會完全不和英國分享核技術,當時英國的核武器技術本來就得到美國的支持。
而法國的核技術更是一種姿態性的和像征性的,以表明法國是歐洲的一個大國,他和英國這一點是比較類似,只不過法國的核政策更獨立一些,所以法國也是最後一個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也是五個核大國中,完成這種現實核試驗的國家,他是最後一個,他做完似之後五個大國都不再做,那麼他也不太可能這個時候去,法國不想有美國那麼高的國際地位,如果法國現在開倒車,他要捱的罵肯定比美國還要大,而且法國是頂不住的,因為畢竟他不是美國。
那麼對於俄羅斯來說,俄羅斯現在其實也在做次臨界核試驗,但是現在他的財力有限,他現在的核問題主要是老舊核武器的報廢問題,那麼他沒有什麼力量去開發新的核彈頭,這種情況下他做次臨界核試驗對於他的,除非是出於平衡美國,他可能在外交上做這樣一個舉動,但是對於他的核武器更新來說,俄羅斯現在的困難是在錢上,當然他的人才流失是另外一個問題,那麼就只剩下了,就是五大核國家中唯一的核國家就是我們,而中國的問題是我們的核武器解數本來就很有限,我們跟美國和俄羅斯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這個問題上,拿著美國的政策來要求中國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還有幾個不請自來的,或者說是非聯合國五常的核國家,比如說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不太具備計算機模擬核試驗的能力,所以他們也不太可能去跟風,搞次臨界核試驗他沒有技術,搞現實核試驗他沒有必要,這次美國的次臨界核試驗和美國的核武器彈頭的替代計劃,只是美國一方在強化他的核能力,而這種強化,別的國家是很難跟得上。
主持人羅旭:我知道核武問題一直是這個世界最緊張,最敏感的神經之一,一觸及到這個核武的問題,每個國家也許都會有自己的反應。我們來看看伊朗總統內賈德在接受CNN采訪的時候,他的一個表態,還有一直站在奧巴馬先生對面的查韋斯總統,委內瑞拉查韋斯總統他的反應又是什麼樣的?
日前,伊朗總統內賈德在接受CNN采訪時對美國觀眾說:世界更應該擔心的是美國而不是伊朗,伊朗不僅沒有把原子彈丟到別的國家領土上更沒有核武器,為什麼要擔心伊朗?
14號,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抵達莫斯科,查韋斯當天發表講話說,委內瑞拉希望與俄羅斯在核能領域開展合作。不過他要向全世界宣告,委內瑞拉想要開發核能並不意味著想制造核武器,任何人也不能干涉委內瑞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同一天,俄羅斯媒體援引專家的文章說,俄方將繼續保持適當的核潛力,以維護自己和盟友的合法利益。俄羅斯專家們同時表示,他們並不認為保持國家核潛力便是維護俄羅斯大國地位的像征標志。相反,真正保障和維護俄羅斯大國地位的應是國家經濟現代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政治穩定、公民自由發展以及文化科學方面的發展成就等等。
主持人羅旭:針對這樣的一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反應,應該說剛才這些話大部分還可以看作對美國的一種勸誡,葉先生你怎麼看?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美國人會裝沒聽見,這個事情不會影響他的行為和他的政策。
主持人羅旭:該怎麼干還繼續干。當然他還會有另外一套說詞拿出來,然後也許又會提交新的類似於和日本一起提交的。
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他一直也在這麼做,他並沒有說,我做了一次次臨界核試驗就意味著我放棄了我的無核世界夢想,他在做完之後他還在提交報告說我要建設一個無核世界,但是我們一直要強調一點,美國的無核世界夢想是有條件的,條件是別的國家要放棄核武器,所以美國等於,我來建設一個美麗新世界,但是由你們來出磚出瓦,由你們來承擔成本,如果最後建不成,就是你們不出力,只有你們放棄了核武器以後,美國作為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武器國家,我才說我要放棄核武器,這個順序情況下誰都不會,做不成,那就是中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的責任,做成了那是美國的功勞,在這種情況下,他談不談無核世界,其實對我們的行為不會有任何影響。
主持人羅旭:實際上美國所提出的“無核世界”,不僅是美國所倡導的,應該說也是全世界人民非常向往的一個境界吧,應該我們需要一個干淨的,沒有核武器的這個世界。而且從這一次,一次核試驗被大家如此關注,我們也可以看出民心所向,謝謝兩位專家今天和我們進行討論,感謝。
上一篇:『美國科學』研究只為自己要的樣本,對他國無所不用其極,連美軍也當成實驗,等發生病因,卻可以拿來爭取預算做虛偽『關懷研究』
下一篇:目前醫學正處於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科學家和醫學專家不能停留原來的資訊,應該以新研究方式來探討腦控(腦控隱含新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