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9 09:46:34AK

黃永﹕08電台再出發

非洲盧旺達的軍人以往的標準裝備,除一支步槍外,還包括一部收音機。士兵配備收音機,原因是過往盧旺達的電台,幾乎清一色只製作宣傳暴力仇恨的節目。軍隊透過鼓勵士兵收聽電台來

挑動種族仇恨,在潛移默化中,令他們進行種族清洗時變得更義無反顧──這個情直至三年前產生明顯的改變,一齣名為《新的晨曦》的愛情廣播劇成為當地大熱,引發國內不少人民反思種族和諧問題,更促使了鄰舍或社區互助組織的成立。

除盧旺達外,全球多個發展中以至高度發展的國家──由南美洲、非洲,到歐洲及澳洲 ──均有愈來愈多促進社會和諧、關注貧富懸殊的電台節目。在全球收費電視網絡節目變得更渲染色情和暴力、互聯網第二代變得更紛亂嘩眾取寵之際,世界各地的電台不單沒有因其他媒體的發展而被迫得萎靡不振,更為這個傳統的廣播媒體重新定位。

近日有關電台何去何從的討論相當活躍,大眾再度關心電台發展,絕對是可喜的現象。這亦反映出透過政府、財團和媒體三者間的人事調動、易地而處、加深了解(三者的運作透明度其實亦在同時增加),正造就出一個更合適的環境讓電台創新與重生。

電台本身,必須就兩方面進行創新:「對內」,現存的電台,不論是公營還是私營,都必須有一套公平、公正且公開的收聽率量度標準,讓不同電台、以至不同的電台節目,能夠在一套統一而客觀的標準作比較;「對外」,電台必須考慮如何和其他新科技、新平台重新整合分工、合縱連橫、與時並進。

心清眼亮

香港現時並沒有客觀調查量度各電台的市場佔有率,以及各個節目的實質收聽率。雖然各電台分別進行市場調查,但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與過程全並不相同,且互無共識:換言之,並不能互作比較。即使是看似「客觀」的數據如廣告收益,亦可能因為不同的折扣優惠(例如廣告費的訂價為100元但實收30元,則該台的實質廣告收入,其實遠較市場調查所公布的數字為低),並不能完全反映市場實。

唯一較客觀的「市場佔有率」或「整體收聽率」調查,或許就只有廣管局 每隔兩年就每條頻道的民調。然而每隔兩年才進行一次的市場調查,根本不可能反映期間個別電台所製作的節目的變化,只能概括地描繪該台在公眾中的整體印象。

資訊一向都是力量。一個全面而公正的收聽率調查,不單讓公眾清楚每個節目的實際表現(就像電視台的收視點調查一樣,優勝劣敗、一目了然),更能因此而造就一股正面的改變動力,令電台必須更直接的面對市場、面對聽眾;可以肯定的是,大氣電波的使用率必定會進一步提升,而且兩個電台在每次續牌時,將會有一套更客觀的量度標準。

或許有人問,要三個公/私營電台落實一套有共識的收聽率調查辦法,談何容易?事實上,在香港超過半個世紀的電台廣播歷史上,亦只有在一九九七年試過三台聯手支持同一個市場調查罷了。但是,我深信今天的電台必須更主動、更積極的面對聽眾,所以求全同異、同心協力地去推動一個代表整個電台廣播行業的收聽率調查,實在是刻不容緩。不然,政府或許可以參考加拿大 的做法,由政府主導一個代表整個廣播行業的調查。

與時並進

直至今天,我仍偶然聽到「電台是夕陽工業」的說法。對此我一直不敢苟同,世界各地大量的成功個案證明電台仍然極具發展潛質。至於有關「電台唯一的分別是人才」的說話不可能錯,試問在現代商業社會又有哪個行業並不倚重人才?然而,電台的「人才」並不單指節目主持人,而是由管理層、製作人、主持人以至其他後勤員工所組成的「團隊」的合作無間:當中既牽涉個別電台的營運模式,亦繫於電台能否善用最新科技、融合各個媒體平台。

電台經常被誤以為是老化和落伍的媒體,然而年輕聽眾長期是電台的目標聽眾群、電台亦透過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來保持活力。互聯網的發展在改變媒體生態——從前有「Walkman」和「ICQ」,今年則有「iPod」與「Facebook」,將來仍不斷後有來者。竊以為,面對無窮的新科技挑戰,電台的發展方向並不是與新科技「抗衡」,而是反過來與之並行不悖,透過與互聯網的結合來開闊廣播的天空。

當然,現階段數碼電視廣播已先走前了一步,電台現在要以數碼收音機去作營運,似乎極為困難。故此,電台的下一個戰場,很可能會是在與「網絡」二點零融合,尤其是「社會網絡」的拓展。期待二零零八年電台行業再創新方向、新高峰。

作者為商業一台策劃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