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9 11:45:55珏吟

曼達拉之旅 第二堂課 健康的界線

曼達拉之旅 第二堂課

健康的界線

 

第二堂課要說的是界線。這堂課給我們一個比較大的藍圖,來看自身與環境的關聯,有些觀念可能比較抽象,我希望你能回到核心,用心來理解,如果有被觸動到的地方,就以自己的方式去吸收文本的內容。在曼達拉的十三堂課裡,你會不斷地去經驗界限的關閉和擴張。當界線擴張的時候,你會向外延展,把外面的東西涵蓋進自身,當你往內看的時候,你會純然地經驗自己。我相信在十三堂課之後,再回頭做練習裡的冥想或活動,你會有不一樣的看見。

 

在開始說明理論之前,我安排了兩個活動,這兩個實作能夠幫助你們以經驗的方式來理解界線。

 

「我」是誰

請拿出你的札記或畫本,我想邀請你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向你的內在提出這個問題:「我是怎樣的人?」你對於你自己的看法是什麼,也可以把別人對你的看法寫在旁邊。這個書寫是看見自己的開始,你可以透過動詞、形容詞、一句話,來描述自己,你的書寫並不只局限在這個「人」,可以擴展到你的光體,你的靈魂,你的意識到哪裡,就寫到哪裡。

 

意識的擴張開啟界線冥想引導

現在我們要做一個小小冥想,請先讓你的身體是沒有負擔的,進行幾次的深呼吸,讓自己在一個舒服放鬆的狀態,請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進行這個活動,你可以把引導文錄音下來,閉著眼睛進行這個活動,也可以一邊閱讀,並在感覺需要的時候閉上眼睛去感受。

 

現在先進去感受自己的身體,然後感受自己的身體是被地球支撐著,你的雙腳踩在地板上,你身體的重量你允許你自己可以放輕鬆,去讓整個環境、讓這個空間能夠承受你的重量,你現在很放鬆,你是安全的。

 

現在請透過幾次的深呼吸,將自己帶往更深的內在,去感受自己,在深呼吸的時候,請放慢速度,當你吸氣的時候,想像你的氣進入到丹田,吐氣的時候,請想像所有的壓力、所有的負擔、所有的煩惱、所有未完成的事物,都藉由吐氣,完全的被釋放,花一點時間停留在這裡,此時此刻,你與自己完全的在一起,放下所有的束縛,掙脫所有的負擔。

 

接下來,請至少進行三次的深呼吸,吸氣的時候,把光和愛吸入每一個細胞,滋養自己,花一點時間具體地去想像……現在,請仔細地、慢慢地去感覺我是誰。你可能會感受到身體的感官知覺,你可能會感受到情緒,你允許自己安心地讓所有的情緒存在,不批判、不改變……就靜靜地陪著自己,感受自己的靈魂,感受自己的靈性光體。現在的你完整地和自己連結,就只有你和你自己。如果有一絲絲的情緒、感覺,你可以溫柔地將它們釋放出來,陪伴就好。

 

我們現在慢慢地想像自己開始往外擴張,你身體的能量場開始往外開啟,你開始向外的去感受你的家人,在這個能量場裡面,你把你的家人、你的伴侶涵蓋進來,去感受他們的能量,不批判、不改變、靜靜的感受,去感受你跟他們的能量互動是什麼樣的感覺,這些感覺在你身體的哪個位置……他們現在進入了你的能量場,你也在往外擴張,邀請他們進來你的能量場,這時候你的核心還在,去留意你的情緒,你身體的感官、感覺,有什麼反應,一樣不批判、不改變,觀察就好,在這裡閉上眼睛有助於你專注在自己的感官感覺。

 

接下來你的能量場繼續往外擴張,去感受你居家環境、社區的人們,還有整個環境給你的感覺,你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群裡面?這裡面發生了什麼?這個社區的人們給你的感受是什麼?環境給你的感覺是什麼?你依然在核心,你看得到你的家人,你現在正在往外擴張到你的社區,你生活的環境,好好地去感受。

 

繼續向外擴張,擴張到你所居住的城市,它進入了你的能量場,你往外擴張去感受,你和這個城市的關係是什麼?這個城市裡面有些什麼樣的人?這個城市的氛圍是什麼?和你常常互動有聯絡的人,他們現在都進入了你的能量場,去感受。去覺察任何的情緒,去陪伴你的情緒。

 

接下來你可以感受到你的靈魂光體繼續的向外擴張,對外繼續開啟,去感受你所居住的國家,這個國家給你的整體感受是什麼?而你是這個國家土地上的一份子,你的位置、你的自我認同又是什麼?你如何看待你自己、和這個國家的人民和土地,和它的關聯是什麼?用身體和心靈去感受它。現在你的能量場涵蓋了整個台灣,去感受台灣的整體感覺是什麼?如果有一些情緒是你消化不了的,你可以慢慢的深呼吸,讓身體的反應和心裡的情緒有個地方可以安放。我們深深地吸氣、吐氣,可以協助你更深入的去感受這個國家給你的感覺,這片土地給你的感覺。

 

我現在邀請你,更進一步地從台灣繼續向外擴張,去感受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關聯,它處在有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你可以感受到其他國家的存在。你可以感受到台灣為在地球儀上的位置,而它跟其他國家的關聯是什麼?你的認同又是什麼?你的情緒又是什麼?你現在已經繼續擴張涵蓋了整個地球。用心去感受整個地球給你的感受是什麼?去感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光網,這個網絡和你的關係是什麼?去感受地球的土地、土壤,去感受地球的海洋、水元素,去感覺地球火元素,包括閃電、雷電,去感受風的感覺,去感受自己和大地之母合而為一。你就是大地之母、你就是地球,地球就是你,你的能量場已經和地球完全地融合在一起,這裡頭包含了你的家人、你的社群、你的城市、你的國家、所有的國家,以及所有的一切都被你包含在裡面。一樣去感受你的情緒是什麼、感官感受是什麼?身體的反應是什麼?若有任何的情緒感受,一樣,請記得深呼吸,吸到你的丹田裡面,然後透過吐氣去釋放一些你負擔太大的能量。

 

當你準備好了,我們繼續往外擴張,進入了太陽系,去感受我們所居住的星球位於太陽系裡面。你可以感受到太陽、月亮還有其他的行星在運行。你進入到太陽系裡,你感受到太陽的光芒、月亮的能量和地球的關係是什麼?你可以感覺到這些行星們正在移動,而你就是太陽系,你在裡面,太陽系就是你。你是太陽、你是月亮、你是九大行星,你也是地球。去感受身體的能量狀態,你繼續擴張,擴張到銀河系。你現在進入到更大的星河、星系裡,你進入了銀河系,你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星空、更多的星球、星系,都在你的小宇宙裡面運作。你的能量持續地擴張,你的意識也跟著擴張,去感受它,繼續的往外擴張,去感受整個宇宙,你就是宇宙。在這裡,你涵蓋所有的星系能量,你看見了所有的黑和光,你可以看到星系在爆炸,新的星球正在誕生,你可以感受到黑洞的能量。你現在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你,你完全與宇宙相連、相容。

 

當你準備好了,請深呼吸三次,透過吸氣與吐氣,回到你的核心,你回到了這個空間,回到了你的身體,你的靈魂、你的本質。你可以依照你個人的步調走,慢慢地回到這裡。當你準備好了,依照自己的步驟,慢慢地睜開眼睛。請寫下你的感覺、你的感受、你的看見。你也可以比對在這兩個活動中的自己,一個是你原本所認為的你,另一個是意識擴張之後的你,他們都是你的一部分,請帶著這份認識,進入接下來的課程。

 

界線的重要性

界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規範出人我的關係,讓我們的靈魂去經驗它想經驗的,這是一個進化的需求。所有的有機體都有邊界,像是細胞的細胞膜,人的皮膚,因為邊界的存在,感官刺激得以被處理,個體可以吸收外在的養分,排出內在的廢物。在一般系統理論裡,將有機體和界線定義如下:

 

一個有機系統是一個有能量流動的組織,在它的界線之內富含訊息,這個界線會自行調節開啟與關閉。界線的開啟和關閉對有機系統的運作而言皆是必須的:界線開啟時,有機體吸收(涵納)新的訊息和養分,同時也給出和表達;界線關閉時,有機體消化、同化、整合以及隔離。Helen Durkin將有機系統在環境中的具自我調節功能稱之為boundaryingBoundarying 指的就是:人們選擇去打開或關閉界線。這不只是表現出了我們的自主性,同時也代表了與其他人類或是環境中的其他有機系統連結的可能性。由此,”boundarying” 是我們人類與環境建立連結最基礎(且通用)的方式,而此連結的效益完全取決於界限開關(boundarying)的彈性與適切性。

 

剛才的冥想活動很簡單地讓你體驗意識擴張的狀態,現在我們要回到個人核心意識的界限。在第一個實作中,我們只看自己、就只有自己、完全地跟自己在一起,此時你的界線是關閉的,因為你把外面的東西隔絕在外了。外在對你而言是隱形的、暫時看不見的。關閉界線這個動作對我們亞洲人而言是有些困難的。因為我們沒有自我,自我本身就是一個界線的概念,在這個自我界線的裡頭的各種元素,情緒也好,經驗自己的人格也好,做事情的方式、價值觀等等,都在自我裡頭,如果沒有自我,在界線關閉時就會不知道「我是誰」。你不知道要把自己擺在什麼樣的位置,怎麼樣都不對,無所適從。我們不知道什麼叫「跟自己在一起」,對於自我模糊的人來說,「跟自己在一起」是一個很空洞、抽象的概念。另一種狀況是,跟自己在一起讓你很驚恐,當你跟自己在一起時,你就真的要去感覺自己的情緒了,你要跟自己連結了,那其實是一件很有威脅性的事情。

 

關閉界線的威脅

為什麼說這是一件有威脅性的事情呢?理論上,當你和自己在一起時,是能夠完整地經驗到自己的情緒的,然而「完整地體驗自己的情緒」在我們一般的社會生活裡頭卻是一項阻礙。對於我們社會化的人格而言,它會干擾你去完成一些事情,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這些情緒太真實了,威脅性太高、太可怕了。我們可能會有的想法像是:我怎麼可以對那個人生氣,我怎麼可以對我的媽媽生氣,對我的老師生氣,我怎麼可以?你不允許自己有那些情緒,所以會產生壓抑、逃避、投射等等各種的防衛機轉。

 

在第一個實作中,你的界線就是在關閉的狀態,這其實已經有一些困難度了。你可以回想,剛才在界線關閉的時候,你經驗到自己的什麼。然而這還只是看法、想法,只是一個表層而已,還很空洞抽象,但這至少是一個開始,你會開始看到你現在的位置在哪裡,你對自己的理解又到了什麼樣的層次,那底下都還有更多的可能。之所以在一剛開始要講界線,是因為我們得要學著建立一個健康的界線,在適切的時候能夠關閉界線,讓外面的東西都先退出去,你才有辦法真實、如實地去經驗自己,這是健康的。

 

健康的界線是有彈性的

所謂健康的界線是有彈性的,該關的時候關,該開的時候開。什麼是不健康的?過度的開,沒有自己,所以東西都混在一起,融成一團,你分不清楚自己所體驗到的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你看見的都是別人的,這個就是界線無止境的開,沒有把自己攔住,形成一個關閉的容器去面對各種需要處理消化的情緒,我們的文化中沒有這個東西,因為我們對自我的概念是很薄弱的。

 

自我與界限

對亞洲人而言,我們的自我是很薄弱的,我們只有家庭的自我。這說的也就是:你的自我認同、你的情緒、你的感覺、你的價值觀全部都跟你的家人融在一起。我們不注重個人的想法、喜好、感覺或判斷,更常聽到的是你的父母認為你應該怎麼樣,你的家族認為你應該怎麼樣。你都是大家認為的、家族認為的、爸爸媽媽教的,沒有自我,這也是為什麼界線那麼重要,自我與界限兩者相生相長。

 

「我」作為一個起點

所以,第一步就是區隔開來。我是我,他是他,他們是他們。所謂的「他們」包括你的小孩價值觀、你的父母的價值觀、你的祖先們的價值觀、整個社會傳統的價值觀。他們是他們,我是我,你得先找回「我」的感覺、「我」的情緒、「我」的感受,而那個東西是關起來的。認真地看待自己,回溯自己過往的歷史是很困難的,那很恐怖。之所以恐怖,是因為會遇見黑暗,黑暗太可怕了,我要怎樣就去承認「我就是恨他」、「我就是想要殺死他」呢?那些不能言說的,就是所謂的黑暗面。黑暗面是你的真實,但是一般人很難接受,因為我們就是這樣被教導的。

 

外在世界作為內在世界的投射

榮格在他的自傳裡曾經說過,所有外在的事物,對他而言都是幻想,只有內在的發生才是真實。因此,即便他有許多的豐功偉業,人們對他的評價、他與人們的互動、那些為了社會化所做的事情,對他而言都不過是個巨大的幻想,唯一的真實只有他的內在世界。簡而言之,外在世界所發生的事情都是你的投射,越混亂的內在,會投射出一個越混亂的世界,在這裡請記得放下對自己的批判。我這麽說很簡約化,我只是想讓你知道,世界在回應你內在的混亂。因為那股內在的混亂威脅性實在是太高了,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們只好把這個東西投射到外面的世界,然後用頭腦去處理,這是安全的,但卻是不健康的。這裡我們用負面的詞彙「不健康」來形容,但請記得,不要去批判,你只需要觀察,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狀態,然後知道,改變的力量就握在自己手裡。

 

改變的第一步建立健康的界線

在你選擇這本書的當下,你便已經下了想要改變的意念,改變的第一步是什麼?那就是建立健康的界線。去處理你內在該去消化該去看見的,當自己無法處理時,就去和諮商師談,對於處理界線之內的內容,諮商師是很好的陪伴。當你的界線裡面越健康的時,你跟外在一層一層出去的關係就會越健康,榮格心裡學認為,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個健康的潛意識,意思是,當你照顧好自己的內在,那對孩子來講便是最好的禮物,否則孩子都在承接父母的東西。父母把自己內在的混亂投射出去,然後整個家庭都在演父母內在的投射。這個投射跟這個演並非不好,它不是不好,而是因為它或多或少都要經過一個演的過程。

 

投射是意識學習的過程

這麼說好了,當我們人類光體的能量開啟時,那股內在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你一定不敢相信自己是多麼地有力量,不管是力量也好能量也好,那股我們心理學講精神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意識擴張的過程中,這股能量透過投射去細緻地把內容演出來,你才有辦法去調節跟理解,這是人類意識的選擇,所以為什麼我們會組成家庭,然後往外組成社群、國家,這都是為了意識擴張的設計,所以投射是一種必要。重點是,你有沒有辦法開啟界線後再關起來。每一個人的生活、事件,這些投射出來的這些劇碼,都是在能量場界線打開的狀態,對應這樣的開,關是必須的。關起來就是——今天跟老公吵架了,我有沒有辦法把打開的界線關起來,去處理它,去看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像是:老公對我說了那句話,我的真實感覺是什麼?我內在小孩的感受是什麼?我的潛意識裡浮現了什麼?其實婚姻家族治療師都在幫個案探索這些。當內在的能量被投射在外在事件時,如果內在缺乏內省的能力,也就是界線關閉界限的能力,你會卡在同樣的混亂裡,重複的演出一樣的戲碼,你可能會覺得生活很失控,毫無章法,感覺很混亂,可是矛盾的是,這個混亂對人來說反而是安全的。你可能會覺得很可笑,為什麼人喜歡混亂?外在的混亂能夠轉移注意力,那股能量回到內在事實上是更可怕的事情,威脅性更大。

 

真實情緒不被允許是創傷,無法建立健康的界線是創傷

在我們亞洲人的教育理念下,非常強調順從、求全、委屈、圓融等這樣的價值觀,但,你知道這其實都是一種創傷嗎?你沒有辦法完全地去感受自己真正的情緒,你不被允許,不被家人允許,不被社會允許你真正地去表達自己,那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往小的來說就是內在小孩的創傷,可能的情況是:我明明就不想要答應那個人,可是我被迫一定要答應,因為不好意思不答應,不好意思拒絕。你要知道拒絕就是在建立界線,我說不行就是在建立我的界線。凡事只要我說可以的,就是真的可以,我說不行的,就是真的不行,這就是健康的界線;有些事不行也說行,行卻說不行,這是不健康的界線。

 

過度僵硬的界線

界線過度開放的另一面是過度的僵硬,你會發現,很多孤獨的人他什麼都不行,什麼都不要,很孤單、孤獨,他只想要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頭,拒絕所有的連結。他有可能是在內省,但一種極端是心理上的獨居狀態,無法跟人群相處,不想跟任何人產生連結,感覺疏離,這是界線過度僵硬了。在大一點的系統裡呈現的可能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疏離的。家裡的人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人知道,這是過度關閉的界線,疏離的家庭結構。在下一堂課,會更細緻的講解家庭中的界線。

 

建立健康的界線,從個人開始

從現在開始,你得開始去區辨。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該拒絕的時候就要拒絕,該說出自己的需要的時候,有能力去說出來,這是形成健康界線很重要的一步。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很困難的,該如何溫柔又堅定地拒絕,要怎麼去溝通和協調。我自己和我的治療師兩年都在做這件事情——形成健康的界線,真的不簡單,所以我很鼓勵你練習,但如果遇到很大的困難,就需要去找諮商師。

 

諮商作為一個健康的界線

諮商師在固定的時間收取固定的費用,就是在形成健康的界線。你可能會覺得那沒什麼,在固定的時間開始、固定的時間結束,用頭腦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是界線,可是你的身體、你的內在小孩,他會知道某一天的某個時段他是全然地被照顧的。那是一份對內在小孩的承諾,每個禮拜至少花一個小時讓別人來照顧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會慢慢地對你產生信任感,他知道只要時間到了他就會被人照顧,這就是健康的界線了。要知道,我們小時候最大的創傷是來自於照顧者不一致的原則。小孩是非常聰明又敏感的,若是父母講的話前後不一致,那對孩子來說是很混亂的,孩子需要健康的界線,所以治療師其實是在代替父母做這件事,在諮商領域中,這叫作矯正性經驗,過去沒有經歷過的,現在重新經歷,準時地開始、準時地結束並離開診療室。治療師會溫柔但強硬的執行這個原則,這就是一個規範。

 

我在美國曾遇過總是無法準時出現的個案,我告訴他,這個時間是你的,你要如何使用都沒關係,但即使如此我也會在原定的時間準時結束療程,並請他離開。像這樣習慣遲到或早退的人,常常自童年起就沒經歷過健康的界線。當你有健康的界線時,你能夠守住你的承諾,我遵守一個承諾就是遵守我們一起規範出來的界線。當個案無法守住這個承諾時,他可能會很早來或很晚來,不知道何謂界線的個案內在可能會開始恐慌,無論如何,治療師無條件地涵容你所有的一切,只要時間到了,治療師就會在,這個時候他們的靈魂是相連的,個案即使人沒來,或是在路上,他的內在知道治療師正在等他,知道有一個人在照顧他,即使個案不在治療室裡,他內在的界線也會慢慢地被形塑出來,這就是形成健康的界線。

 

當原本會遲到的個案開始會準時出現時,其實談話的內容也就不那麼重要了,當他慢慢地建立起信任時,他心裡的議題就處理了一大半,因為他開始可以跟人健康地連結了。當諮商師的界線不是那麼的清楚,無法準時地開始、準時地結束,個案的潛意識和他的內在小孩會開始鄙視這個諮商師,因為諮商師是一個無法給出健康界線的權威者。權威者所建立的界線越健康,裡面的人才可以安心跟自在地去探索自己。當健康的界線無法建立,你給對方的印象就是你是變動不安的,當你對自己不尊重,對自身和建立的關係其實都是個傷害。

 

我鼓勵大家找諮商師,諮商師就是在幫大家做這些事情,建立健康的界線,沒別的。在健康界線的氛圍下去看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那是非常豐富精彩的。

 

 

QA與分享

 

同學:剛才意識擴大到國家的層次時,我感受到台灣是被孤立的,然後我就想到小時候,很常被姊姊弟弟孤立,然後在求學階段也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人,直到高中的時候才好很多。

 

Jade:這就是一種擴大的投射,一般人可能很抗拒「投射」這兩個字,覺得是負面的,但投射其實是在幫助你把內在的意識放大,讓你一個個更細緻地去看,把內在滂薄的情感投射到外在,對頭腦意識而言,威脅是相對低的。在第一個實作中問到你們是誰時,可能都還不會想到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張力太強,你進不去,可是當你擴張到國族意識時,那個台灣被孤立的感覺映照到了你的內在,往內省的時候,會發現其實你也有那樣的特質。投射讓我們把內在的劇碼搬到相對安全的外在演出,我們便可以放心的去體驗那個被孤立、委屈、被壓榨的感覺。平常問自己感覺怎樣,你不會說我很委屈、我被孤立、我被欺負了,但是當你去同理別人的時候,會發現那都是你自己有的感覺,當然,那是共振來的,但是你自己內裡一定也存在著那樣的感受。因此,這是非常棒的看見,看見自己的意識和國族的意識有那樣的連結,你們不覺得人類的意識很聰明嗎?

 

同學:今天的冥想讓我很放鬆,可能之前緊繃太久,以前的我如果在冥想中感覺不到東西我都會很緊張、會慌,但這次我就聽自己的身體,然後不去抗拒那個累了的感覺,我完全就是放鬆地跟著JADE的指示,結果很快就睡著了。

 

Jade:那就像崩了很久的橡皮筋,鬆開了之後就會需要要休息、還原。去允許身體真實的感受是很好的。

 

同學:我覺得我今天就是很浮躁,不知道是不是喝咖啡的原因,讓我整個人跟心和頭腦都很跳,再加上最近的事情又很多讓我混亂,讓我覺得時間是很寶貴的,叫我安靜坐著對我來講是個非常浪費時間的事情,所以我很努力的告訴自己我應該進入一下,但是腦子就開始思考哪件事情該如何處理,我心裡一直想該如何把這些事情的結給解開,這個時間剛好可以讓我把該處理的事情一條一條列出來,所以我都只是稍微進入一下,然後就會很快就把自己給拉回來,還不時地跟自己講:「什麼?還要再出去喔!真的嗎?什麼時候可以回來呀?」

 

Jade:所以現在的感覺是什麼?

 

D:現在感覺講出來好棒喔!不用一直假裝在那裡冥想,但心裡明明就很急著在想等一下要做什麼。

 

Jade:這個是很真實的!我們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為什麼要做這個練習呢?當你偏離自己軸心的時候,你能不能夠接受這也是某個部分的你,你內在的拉扯,你發生了什麼,把它寫下來,然後看見那個東西就好。做這個練習不是要你進入那個狀態,而是去觀看在你進入狀態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你的掙扎,你的焦慮、緊張、不安、不習慣,這些都是很真實的。就像同學說的,說出來就輕鬆多了。重點不在於「解決」,硬是要導正自己只會帶來批判,當你對自己說「我不可以這樣」時,會造成第二層次的罪惡感,也會造成兩股力量的拉扯,原本就感到焦慮不安自己又得去壓抑那份焦慮不安的感受,你能想像這會有多緊繃。如此的張力便需要有人去承接,然而,我們最常投射出去的地方,往往是我們最親愛的家。

課程口述:陳珏吟
編輯整理:黃子寧
逐字稿:黃子寧、王琇虹



人類意識擴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