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25 23:31:49ALLEN

臺灣 中國 QFII資本之爭

李燈場說:馬入草原要奔騰

7月9日瑞士銀行在中國買入寶鋼股份(600019SH)、上港集箱(600018SH)、外運發展(600270SH)、中興通訊(000063SZ)4家A股上市公司,中國的QFII投資大幕拉開,瑞銀的示範作用引發7月10日通訊板塊、港口板塊、鋼鐵板塊強勢上行,帶動樂觀的投資情緒。瑞銀拔頭籌,成爲海內外新聞熱點,大賺廣告效果。

而在1991年,第一家投資臺灣QFII的是香港怡富投資管理公司(JF Asset Management Ltd.)也經歷搶得頭籌的樂趣。

但值得關注的是7月7日,臺灣搶先宣佈大幅開放外資投資臺灣股市的限制,取消QFII投資30億美元上限,取消核准投資應在2年內彙入資金限制,以及簡化申請程序,放寬入市資格。

兩岸的幾乎同步行動都和QFII有關,中國內地鋪就大路,臺灣則是打開大門,《亞洲華爾街日報》用“QFII--海峽兩岸日出日落”的標題形象形容。

消息刺激台股7月7日大漲逾3.3%,收於5322點的一年新高,成交額達1704.7億元新臺幣(約383。5億港元),是17個月以來成交額最大的一天。而7月10日滬綜指收報1531 點,勁升28 點 ,上海A股全日成交109億元人民幣。深綜指收報418點﹐升6點,深圳A股全日成交51 億元。

雖然有消息說臺北的行動更多是爲執政黨2004年大選,刺激股市活躍經濟,也爲爭得選票。也有評價大陸啓動QFII﹐臺灣卻決定取消﹐絕非巧合,道瓊斯說:“對資金的爭奪戰正在打響”。

兩岸的QFII歷史差距12年,背景完全不同,臺灣90年代初從軍事戒嚴中解禁不久﹐當地股市1年前剛剛經歷了一場滅頂之災﹐房地産泡沫也在破裂﹐市值損失大半﹐投資者普遍遭受了重創,而中國內地的QFII開放是對外金融改革開放的一步。但香港高誠資本有限公司(Crosby Limted)總經理李燈場說兩岸都是中國人,性格相似,中國內地在走臺灣一樣的路,只是臺灣用了10年多,中國要快的多,結果都會一樣。這位原先台資券商京華山一的元老,QFII的資深操作者非常瞭解10年來的台版QFII的歷史。

他很有信心:“QFII進入中國,將會是大杠杆,也會帶動投資風向,在機構投資選股方面有獨特性,也會成爲龍頭。你不要看現在中國A股只開了小口子,開始只有15億美元投進來,只帶動幾個股票,但帶動的板塊很快會熱起來,會成爲指標”。

果然,瑞銀下單後,寶鋼股份(600019SH)、上港集箱(600018SH)、外運發展(600270SH)、中興通訊(000063SZ)四隻股票應聲而起,平均漲幅達到6%,下單消息在7月10日公開後,四家QFII投資個股全部高開,首先中興通訊帶動了長豐通信、中訊科技等多家科技股走強,網絡通訊科技股熱點持續活躍推動大市;同時上港集箱引發了天津港、營口港等港口股全線走強,超級大盤-----寶鋼股份拉動多家鋼鐵股聯動上漲,馬鋼股份、淩鋼股份、邯鄲鋼鐵、鋼聯股份等都有表現。

由此帶動股指大幅上漲。7月10日深證成指和上證指數漲幅分別爲2.32%和1.90%。市場驚呼“QFII救市”。

李燈場說不要只看到今天的QFII影響中國市場,“未來的QDII出來,境內資金可以投資海外,主要是香港的紅籌股,未來會有上千億資金,雖然大,還是局部,不會影響其他産業,但我們要看未來的A股投資基金、QDII基金,都會買價格相對便宜的H股,而QFII會投資中國的A股,這就是我看好的並行基金”,他強調說,“QFII的正式施行,令到中港資本市場互動更爲現實,也更爲直接。現在炒A股要看港股(H股),炒港股也要看A股,兩個市場資本融合是大勢所趨。”

他認爲中港市場已經出現互動地帶,一是含A股的20多家H股最有可能被投機炒作。因爲QFII的入場,境外知名的金融機構會策略性在A股點火,吸引跟風,爲H股造勢。“將來QDII正式實施後,內地的機構投資者也會購買他們最爲熟悉的H股。”

李燈場還提醒說H股與A股的聯動還會表現在新股發行上,由於H股能吸引到更多的境外機構投資者並有助於擴大國際影響,因此必然爲國內企業所青睞。通行的做法是他們會首先在香港以H股上市,之後分拆A股內地上市,利用港股與A股在市盈率上的差別,獲取高額的回報。因爲現在香港新股發行市盈率一般爲10倍,可是內地卻在15-20倍,集資能力完全不同,“你看最近的南方航空在香港上市後,再回到中國A股上市,上海實業私有化香港創業板上市的上實醫藥,上實醫藥持有A股上市的上海家化聯合,都是類似行動”。

他一直在試圖建立中港市場的資本流動模型,他說這是最有價值的市場,“以前馬在圈中跑,跑得已經不錯,現在進了中國,等於把馬放進大草原,馬就會奔騰起來”。

“臺灣10年的經驗,放到中國來,吃過虧的就不會再吃,競爭過的就不會隨便輸,因爲手段高了,你看康師傅方便麵廣州的口味和北京的完全不同,東莞的台商動輒管理幾千人,都可以管好,還有平安保險都邀請臺灣人做高管,這就是兩岸合作的地方”李燈場說,“我做投資是商人,跨三地的商人對三民主義有自己的理解,現在民族在中國,民權在臺灣,民生在香港,都各有特色,三地合作起來才好,一旦實踐成功,呵呵,就沖這個,我看中國遲早會統一”。他樂呵呵。

因爲臺灣的QFII經驗很適合中國今天的外匯管制、資本市場未完全開放、對外資入市仍然需要控制的現況,“和臺灣當年一樣,你其實看股市,因爲都是中國人,散戶多,普遍都是幹炒的風氣,臺灣和中國大陸市場本性一樣的。”李燈場從1993年開始一直在香港京華國際專做QFII,“那時做港股很少,都在幫外資做QFII”。

當年外資進去選台股,首先選外銷工業股,很簡單,這些高科技公司專門作歐美大公司的OEM(來料加工),可以從美國公司那裏看到臺灣企業的狀況,所以當初選台股是倒過來看,倒過來選的。外銷企業廣達、英業達、鴻海等等股票很受歡迎,而且臺灣的交易所每天把三大法人投資者(機構、基金、自營商)交易情況都公告,每個股票進進出出都是透明的,當時散戶、自營商都跟風,外資一旦對某個股票前景看淡、或者認爲衰退,馬上會調股票,那個股票一定兵敗如山倒,跌下去了又會有買家進來,而且不同大行看法不同,市場變化很大。

臺灣當年的券商本土力量也很強大,所有QFII買賣均需通過本地券商執行,因爲有持股比例限制,這些券商對各股外資比例的額度很敏感,一般都會占額度,和外資一起進進出出。但臺灣的很多限制慢慢打開,市場才逐步活躍。

回頭看臺股QFII道路崎嶇,早在1982年,臺灣就制定《引進僑外資投資證券市場計劃》,1983年5月26日開放境內投資信託公司募集海外基金投資臺灣股市的間接投資台股,臺灣陸續成立了四家證券投資信託公司,這些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在海外發行受益憑證,政府只對個股的持股比例規定爲10%,並規定募集基金滿一年可彙出本金及利得,而對總持股比例、投資總額、個別投資額度未作限制。但八年之間核准募集額度僅爲1.56億美元。原因很簡單,外資對島內的狀況不瞭解,保持觀望。受益憑證也缺少吸引力。

1990年《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及其結匯辦法》出臺,臺灣允許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經核准後直接投資臺灣證券市場。臺灣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限制相對嚴格,主要限於總資産排名世界前500名的銀行、經營保險業務10年以上的保險公司和成立滿5年的基金管理機構,而且銀行須持有證券資産需要3億美元以上;保險公司、基金管理機構經營證券投資基金資産5億美元以上。1991年規定的投資總額上限爲25億美元,個別投資額度在500萬至5000萬美元之間。多家外資持股某一家上市公司比例限制在10%,個別投資者持股某一家上市公司比例在5%。“那時,我們叫額度,很搶手的”。李燈場說。

在資金管制方面也很嚴格,1991年規定QFII在核准後3個月彙入本金,彙入本金滿3個月開始可彙出本金,利潤每年結匯一次1991年11月放寬爲本金彙入期限延長爲6個月。1991年12月,規定彙入資金10%,開設3個月定存賬戶,1992年2月允許彙入資金10%可投資90天以內的貨幣市場工具。有評論者說10多年前的臺灣QFII開局很謹慎,雖然南韓早在1981年就實行QFII,1992年對外資已經直接投資股市。

對本土券商來說,1993年很關鍵, 臺灣QFII參與者拓展到外資證券商和臺灣本土證券商擁有控股權的海外券商,要求這些公司淨值1.5億美元以上,且具國際證券投資經驗。臺灣證券商在海外轉投資50%以上的證券子公司。同時降低要求的還有銀行,總資産排名擴大到世界前1000名,具國際金融證券信託經驗。保險公司經營業務年限降低爲5年以上,基金管理機構成立時間爲滿3年,經營投資基金資産降爲3億美元以上。

1993年8月投資總額上限擴爲50億美元,個別投資額度在500萬至1億美元之間。1993年11月規定國際投資者彙出本金後3個月內可再行彙入,彙入資金允許定存戶期滿時可續存3個月,但以一次爲限。這些刺激效果出色,1991年申請資金爲12.45億美元,彙入淨額只有4。48億美元,1992年彙入淨額4.30億美元,但1993年底,申請資金達到47.09億美元,彙入淨額17.62億美元,資金持股比例達到86%。不少臺灣券商隨即到海外轉投資,主要在香港,開始他們的QFII國際之旅。

李燈場從科技産業轉行做QFII,1993年在香港全力推動QFII,他在實現自己的夢想,“臺灣當年的本土基金也可以做海外投資,京華國際就有自己的3C基金,投資海外消費電子、通訊,但本土券商海外轉投資、或者募集海外資本後投資台股,都會和外資合作,臺灣的外匯管制開放也是漸進的,現在個人每年可以自由進出500萬美元,企業可以達到5000萬美元,個人完全可以投資海外股票。”他說。

“和外資合作,本土券商主要是做經紀商,也提供一些研究報告,外資要委託本土券商下單,這在當時有兩個好處,很多券商在海外的機構都和國際基金經理廣泛接觸,要搞好關係才有生意,這是本土券商的國際窗口,對培養人才和建立國際客戶關係很重要,其次外商需要本土的研究報告,提高研究力量,和以前的莊家炒作不同,有好的研究力量才有投資策略,當年很多台商發行可轉債,本土券商積極做推介,希望國外投資者買,所以在臺灣QFII早期,本土券商的利用價值很高”。他透露京華國際最高峰時,自己擁有,代理管理的外幣賬戶達到48個,每天從交易中賺取傭金,“當時對客戶傭金是0.1425%,對一些海外客戶還要收高些,每年的交易額幾十億美元,京華國際僅僅靠手續費賺個滿缽,因此壯大”。

他提醒說看臺灣股市、券商的發展,QFII的作用非常大,不僅建立了很多國際基金基地,還發展了本土市場、海外市場。京華國際在香港發展很快,然後再去日本,之後鎖定大陸市場。這是一個券商壯大的過程。“中國大陸QFII也在學臺灣,開始需要核准制,逐步開放,目前內地外匯管制比臺灣嚴格,企業出去購並、購買外債很困難,最近開放大企業結餘外匯可以買外債,但限制還是多。但外匯管制不是關鍵,大陸本土券商目前最迫切要做的是建立海外窗口,在香港、美國都可以,至少也要成立國際業務部,馬上可以做兩件事,一是參與上市公司的新股配售、可轉債發行,學習向國際投資者銷售,可轉債在臺灣被證明很受歡迎,因爲有息率,有固定回報,謹慎的外資在QFII初期很喜歡。另外一件事就是協助上市公司到海外去做路演,給國際投資者看看,最近的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去海外就是例子”。

李燈場指出QFII初期,本土券商根本不需要去和外資公開化競爭,“你首先要有被利用的價值,才有未來你和他們合作的機會”。他說未來中國市場一旦全面開放,沒有價值的本土券商就沒有優勢,“中國大陸券商必須走這個階段,而臺灣的經驗證明,大券商能不能吸引國際著名基金、有沒有大的外資合作夥伴也是未來實力、水平的考驗。”


而1996年3月的臺灣QFII演變,也在驗證李燈場的觀點。這個月開始,臺灣允許外國自然人直接投資台股,同時全面放開投資信託業。首先對境內外國人投資台股沒有作限制,對境外外國人的限制爲:自然人500萬美金,法人2000萬美金,境外外國人投資貨幣做定存及投資公債總額不能超過彙入資金30%,1997年6月對境外法人投資台股條件放鬆爲5000萬美金,臺灣證券市場開始實現全面對外開放。

這打破了原來的合作格局,很多外資券商不再轉單至本地券商做交易了,他們自己有了QFII在台執行交易的牌照,在臺灣分公司下單即可。於是,臺灣本地券商突然間大量失去QFII業務。業績一落千丈,隨即遭遇大清洗,實力不足,規模不夠的都生存困難,原來過於依賴QFII的券商更艱難。

臺灣中信證券副總裁王貞海在接受《IT經理世界》採訪時表示那年台資券商失利後,臺灣本地商業銀行也在拼殺之後甘拜下風,他們缺少國際保管業務經驗﹔受地緣限制,不易掌握QFII終端客戶的信息﹔而且本地商業銀行的債信能力較弱。無法像外資銀行那樣,向QFII提供包括臺灣以外的區域性以至全球性服務。臺灣QFII保管業務也被外資商業銀行佔領,渣打、滙豐、花旗等老牌金融機構大受歡迎,外資一帆風順、重創對手。

而活下來的本土券商都是規模足夠,業務轉型快,有自己特色。或者獲得國際合作,類似京華國際1997年收購日本山一證券香港業務,轉型作保薦人,轉戰一級市場,之後逐步壯大。

李燈場看中國QFII,就像看臺股1993年,“當年美資大行摩根斯坦利投資台股,同時在新加坡設立台股指數期貨,作對沖工具,投資者在臺灣買股票,可以在新加坡買指數期貨,互相對沖,減免風險,這是外資在境內、境外同時操作的典範,大受歡迎。後來臺灣開發了一些套利産品﹐包括針對主要股票指數和新臺幣的期貨和遠期産品﹐以對沖投資風險。中國的市場要複雜,等到推出統一的指標,也可以推指數期貨。”

他也勾畫另一個場景:其實QFII、QDII對中國股市一級市場意義更大,外資公司可以在A股直接上市、買殼、收購法人股、H股增發A股,外資投資者參與這些,中國資本市場的就會從量變到質變,如果更多的公司有外資的影子、更多的外商A股上市公司,以及H股、A股互動的上市公司,整個市場已經開放了。你可以試想,如果外資收購法人股、國有股,很多基金進來,如果有100家A股公司由外商控股,財務報表境內外合併,QFII投資者怎么會沒有興趣?


臺灣的QFII開放史和本地經濟的發展互補,早期的封閉市場吸引力弱,90年代初期有27家國際投資公司取得了臺灣QFII資格。其中10家來自歐洲,美國4家,日本5家,還有8家來自香港及新加坡。而唯一來自新加坡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則是臺灣QFII史上最大的投資者之一。這27家QFII機構總計申請投資金額達到10億美元。

《中國證券報》的研究也顯示1994年底臺灣QFII申請者的地區結構爲:亞洲39%,歐洲34%,美洲23%,其他爲4%。到2000年8月底,QFII申請者共551家,其中,歐洲爲38%,美洲爲41%,亞洲爲19%,其他爲2%。第2個指標是1994年QFII申請者類型,基金管理機構爲70%,銀行爲16%,保險公司爲8%,證券商爲6%。到2000年8月底,基金管理機構爲61%,退休基金等爲15%,銀行爲10%,證券商爲9%,保險公司爲5%。從QFII成交金額與持股市值比例來看,從1994年到2000年6年間,成交金額由0.7%上升到3.1%,持股占總市值比重由1.9%上升爲6.7%,增長253%。

過去的12年內﹐臺灣的外匯儲備增加了一倍以上﹐截至2003年6月底的外匯儲備達到創紀錄的1766.9億美元。臺灣的年度經常項目盈餘上升爲本地國內生産總值的約9%﹐高於90年代初期的3%。此外﹐臺灣的技術出口已經成爲經濟的關鍵驅動力和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可以看到的趨勢是經濟越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越大,QFII也在急速轉變,申請者由以亞洲爲主逐步擴展到以歐美爲主,類型越來越大,據統計2002年年底﹐包括QFII和非QFII在內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台股所投資的市值僅占總市值的10%﹐日交易量僅占總交易量的6%,但引導投資風氣變化,逐步成爲臺灣證券市場中的重要力量。2003年2月21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夫婦基金會初次申請獲准以QFII身份投資臺灣證券市場,總投資金額爲4000萬美元。

根據臺灣證期會統計﹐自1991年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國內證券至2003年7月4日止﹐證期會已核准投資申請案(包括首次及再次申請案)2485件﹐核准金額約3117億美元。不過外資實際彙入投資資金﹐截至2003年7月4日止累計淨額僅有497.23億美元,其中外國專業投資機構累積淨彙入421.43億美元、一般境外僑外資累積淨彙入75.8億美元。
。截至2003年7月4日止﹐計核准702家外國專業投資機構首次投資台股。截至7月4日止﹐外資買進臺灣上市股票總金額約9487億元新臺幣﹐賣出上市股票總金額約7143億元新臺幣。雖然業績不俗,但呼籲再開放的呼聲不斷。

開放的力量有多大,資本最有說服力,2003年7月7日,臺灣宣佈大幅開放外資投資臺灣股市的限制,取消QFII投資30億美元上限,取消核准投資應在2年內彙入資金限制,以及簡化申請程序,取消QFII資格條件中有關資産規模限制,僅以專業身份認定,不再受資産規模達1億美元(證券商5000萬美元)的限制。台股當日大漲170點,成交額達1704.7億元新臺幣(約383。5億港元),是17個月以來成交額最大的一天。

據臺灣證期會公佈資料指出,外資2003年5月份淨彙入超過19億美元之後,6月份再度淨彙入逾25億美元,7月1日--4日,外資淨彙入5.65億美元,2個多月就有50億美元,占12年來累計彙入淨額497.23億美元的10%。

臺灣QFII在年底前將全面放開,國際投資者自由進出(限大陸資金),臺灣的財經專欄隨即有“Bye-Bye, QFII”的標題,一段特別的歷史即將結束。

2003年5月26日瑞銀、野村第一批獲得中國內地QFII資格,6月8日,摩根斯坦利和花旗環球金融也拿到許可證,7月4日,高盛也入局。7月21日新加坡發展銀行也承認獲得資格。國際大鱷潛行多年,終於浮出水面。

新的一輪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即將開始,呼聲甚高的外資大量進入,迫於外匯管制的通貨膨脹壓力續增的觀點再擡頭,但關注者都在看中國股市的變化,就像滙豐資産管理公司(HSBC Asset Management)駐臺北的副總裁Barry Lin說﹐在QFII實施之前﹐臺灣本地的股票投資者並不怎么關注基本面﹐股市行情多受流動性的左右。而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了。

李燈場說中國也要逐步走,但一定比臺灣12年的QFII歷史快。







李燈場的QFII投資策略

對於瑞銀的第一筆4家中國A股買單,李燈場評價說廣告效果好,瑞銀比大摩搶先是最好的廣告。他說中興通訊是中國電訊業小龍頭,屬於通訊科技行業,上港集裝箱是貿易概念,寶鋼是建材概念,外運發展是貿易概念。他們的特點是:本土性,沒有H股概念,香港買不到,其次是行業龍頭,效益好,指標性強,三是這幾個行業都有潛在增長,未來回報穩定。

他提醒說對QFII,散戶最好不要跟風,就像B股,外資大行做起來很穩健。買點、賣點都很重要,一般跟不住,他要賣,一下子就出去了。“單純炒作的時代已經過去”。他說買點要克服自己的衝動,賣點要克服自己的貪婪。“但大行、大機構不存在這個問題”。

他說股市有賺有虧,但買QFII熱門的股票也沒有錯,可以長期擁有,“就像買滙豐銀行,每年可以派息,有配股,比存銀行好,風險也小,我們圈內叫追最好的火棒”。他說有人喜歡投機,喜歡塊進快出,跟莊家股,風險就大。



問答錄----
李燈場(D.C LEE)資本觀點

記者:你怎么看外資收購A股上市公司?
D.C:現在外資在臺灣可以100%持有上市公司,外資公司也可以在臺灣上市,沒什么不好的影響。外資公司通過購買法人股、國有股收購A股國有企業,一般都是同産業兼併,有很多好處,可以更多集資,更快發展,納入國際産業圈,宣傳效果極佳,一年2000萬廣告費在中國沒什么效果,但2000萬買上市公司馬上有效果,還有可以讓客戶和供應商買股票一起分享業績。外商在中國有上市公司,利用他們在全球的子公司網絡,會讓更多外資關注中國,將來一定會有“中國成分股”概念。

記者:你如何看待中國的民營企業?
D.C: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很多,一般他們遇到5個問題,一是這些富翁有不平凡的過去,如何變的平凡?如何在資本市場引起投資者興趣?關鍵是公司管制、經營團隊,要捨得花錢請專業的人來管理。二是以前是不規範時代,現在要規範,如何做好公司管理,如何守規則很重要,三是要想好公司未來目標,要聽取專業人士意見,法律嚴格,守法經營,四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壞,能出去上市的公司都經過嚴格考核,都有實力。政府也應該規範清楚,特別是企業去海外購並,錢如何出去,應該有說法,至少應該清楚爲何要出去收購海外上市公司?

記者:你如何看待楊斌、周正毅等人?
D.C:他們是好的經驗教訓,這些富翁成就高了,就很狂妄,忘掉自己的根基。一出問題,兵敗如山倒,這對其他企業是好事,告訴他們要扎扎實實做事,中國的草莽英雄時代已經過去。
但我還是相信人性本善,政府也要建好遊戲規則,嚴格監督。

記者:最近香港很多財技高手紛紛出事,你如何看?
D.C:很多人喜歡玩殼公司,互相連環套,有一個出問題,其他都不行了。做事必須有實業基礎,單純玩財技不行。我們看資本運營就是加減乘除,資産運營就是加減,産業經營就是資産運營,只能加減,但到了資本市場,資産根據市盈率乘除,就有了市值,就開始資本運營,所以根據這個算法很清楚,資本運營必須根據資産運營,以此爲基礎。

記者:企業利用財務杠杆發展很流行,你如何看?
D.C:總的來說,企業家忙來忙去都是爲銀行打工。企業利用財務杠杆必須以産業爲基礎,但要維持安全度,有個合適比例。企業上市可以減輕財務杠杆壓力,但上市只是第二步,IPO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這很重要。如果大股東和公衆股東利益一致,公司就可以持續發展,在資本市場也可以持續集資,大股東有利潤在分配股息,這是持續發展策略。所以現在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都走一條穩健之路:首先私募融資,再上創業板,等條件成熟,再轉主板,最後再收購A股公司,這樣發展很有策略。

記者:外界對香港創業板評價不高,你做了多年保薦業務,你如何看?
D.C:創業板最大問題是很多公司層次不齊,這與保薦人有關,當年熱炒項目,一些保薦人沒有持續的目標,當然公司也是有問題。而當年經濟大勢也是環境因素。但反過來看,如果這些企業沒有機會上市,很多公司早已死了,未來他們很多機會。

記者:最近去創業板上市似乎很難,你如何看?
D.C:現在做保薦人很不容易,聯交所越來越嚴格,保薦人收費也越來越高,因爲調查要深入,會計師也有更大責任,需要更多費用調查,現在上市比以前要難得多。所以現在做好的辦法去創業板買殼。目前基本的價格就是創板公司淨資産加上上市成本,香港創業板越來越像臺灣櫃檯市場。

記者:問問你個人問題,你爲何離開大公司去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
D.C:我1993年在京華國際,1997年協助收購日本山一香港公司,做了很多年,從QFII到保薦人,從臺灣、香港到日本、大陸,目前市場不太好。我已經40歲,需要爲自己做點安排。我把所有事安排好才離開。去周正毅那裏是幫助他建立經營團隊,沒想到他那么多問題。
我協助他收購完順隆證券就離開了。 我是個有創意的人,我自己想試試,不適合幫助一個BOSS幹很多年,我自己希望創業,有個好平臺。我遇到亞科下面的高誠資本,雖然還小,但符合我的想法,很專業、有尊重、有平臺資源、利用績效導向、還有合夥人精神,同時講究獨立性。很想早期的高盛,而且高誠資本有大行架構、本地行特色、亞洲網絡,我很看好。

記者:你如何看中國機會?你認爲CEPA對你們的業務有幫助嗎?
D.C:CEPA影響很大,零關稅之後,香港的産品競爭力加強,最大受益在服務行業,比如建築行業、貿易公司、還有香港的消費品零售、批發企業,他們可以獨資進入中國,不再需要合資模式,香港的券商也會進入中國,但首先以咨詢爲主,個人如果有考中國內地持業牌,在中國機會會大很多。

CEPA引發的中小企業購並效果不低於QFII,CEPA對産業內影響很大,QFII是對資本市場影響。我們這些投資專業人士看好這些機會,我們企業界也有三個代表,要提高生産力,降低成本,要有前瞻性,做事有遠見,企業要追求利潤,企業要賺錢。這是我們身體力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