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2 15:20:00尚未設定

十一月實習心得

實習學校:新竹縣立竹北國民中學 時間:十一月一日~十月三十日
教學實習心得:
這個月開始,老師問我要不要換班上課,因為我的導師班太吵了,而且學生學習動機沒有另一班的學生來得好。老師體恤我上課太累,所以建議我換班級實習。其實,我並不希望換班上,反而希望能改造班上學生,提升他們的國文成績。不過,最後還是去另一班上課了。
剛開始,由於沒有教過他們,只是偶爾代課,因此對班上學生都不熟,上起課來蠻悶的。之後,我利用時間背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上課時有意無意就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或是糾正他們的不良態度等。學生都很訝異的問我,怎麼會知道他們的名字,好厲害!也因此,上課變得比較有互動了,跟學生上課,感覺像聊天般的快樂。某次,他們的導師讓他們寫上我的課的心得,很多學生對我的評價是,上課很活潑、親切,講解得很清楚等。他們很喜歡聽我說個人的經驗,然而,這種經驗並不是憑空、天外飛來一筆,而是與課文有相關連的經驗。那些評語可說是對我教學的一大鼓勵。
  由於段考的範圍,老師已經上得差不多了,因此剩下的時間,我在上輔助教材的課文。雖然輔助教材本應他們自己念,但我還是需要大略的講解。在每次上課時,我都會發一小張該課的段落大意,且有空格要他們填寫。能在下課完成者,發一顆巧克力,大家的反應很好,因此上課時很認真聽講。
段考剛結束,改完考卷後,和別班相較,我們班有十幾個不及格,相形之下,成績不甚好看。不過,或許是因為那些課不是我上的範圍,因此並沒有多大的挫折。檢討考卷時發現,有很多學生看不懂題目的意思,遑論要答題了。簡而言之,語文能力不佳就是最好的解釋。不過,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可幾,盼望能趁現在替他們奠定基礎。
導師實習心得:
十一月七日適逢一年級校外教學參觀—木柵動物園、故宮博物院。學生們個個都很興奮,到了動物園後,很多老師都選擇休息,而我則和班上學生一起遊園。下午到故宮參觀,大部分的學生對古物無多大的興趣,走馬看花,急著寫找「學習單」的答案,因此整個博物館都充滿了學生嘈雜的聲音。再加上時間安排不當,很多學生看完後,都不知道要做什麼,在門口聊天、嬉鬧……,最後被管理員訓誡沒有禮貌,這樣的窘況,對學校校譽實為一大損害。其實,早在校外參觀之前,我們原訂要去鶯歌看陶瓷展,不過有很多老師認為,學生對那樣的地方並不會感到興趣,因此更換地點,選擇木柵、故宮。但,事先可能沒有想過,學生到博物館可能會發生的反應—枯燥乏味。此外,學習單的題目設計頗有問題,早在兩星期前,學校老師先至故宮參觀,設計展覽當中的題目。不過,在我們參觀當天,文物的展示有所變動,因此有很多答案都找不到,管理者被那些急於完成學習單的學生的一連串的問題問得很不愉悅。我想,校外參觀前,老師應當向學生說明參觀博物館的禮貌,即便不是為了校譽,也關係著個人的修養。
當天,很多學生都向我反映,為什麼要去參觀故宮、木柵?為什麼不去遊樂區?事前,學校老師也想過這樣的問題,只是怕如果到遊樂區,有家長會有反對之聲,認為這樣的校外教學沒有意義。當然,同時要兼顧娛樂與知識的獲取,實為不易。不過,我的看法是,既然要去玩,何不就讓學生玩得開心點,學習單的設計,當然也可以根據該遊樂區的特性來編制,同樣能讓學生從遊樂中獲得額外的知識、常識。
這個月以來,感覺班上學生似乎比較能自律了,例如:早自修時,大家能安靜下來。午休時,也能馬上進入狀況,不過,還是有同學不喜歡睡覺而愛搗亂。當我勸誡他時,他卻告訴我:「某某人還不是一樣動來動去的。」而我反倒告訴他:「看看周遭的同學,再看看你自己。」我想,他大概明瞭自己的不對,因此變得比較安分了。其實,像這樣無法自律、心態幼稚的學生很多。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主張楷模學習的重要性,我覺得這可以應用在管教學生身上。有時候當學生的行為不合規矩時,我們並不一定要當場糾正、責罵他。偶爾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例如:我們可以稱讚某位守規矩的學生,那麼,其他學生會從旁觀察、學習,進而改正自己的缺點。我覺得讓學生自覺,要比不定時的責罵他們來得有效。
行政實習心得:
雖然沒有接觸行政,不過,在導師辦公室時,會聽到很多老師對行政人員的抱怨。例如:導師會報時,已經提出希望有一台影印機在辦公室,然而,效率極低,拖了一段時間才完成。老師們抱怨,各處室的影印機都用最好的,但放置在導師室的影印機,竟是總務處淘汰不用的。
此外,大家也感覺到,校長很重視學校的每個環節,也會不定期的和學校老師座談,傾聽各層面的聲音。這樣的結果造成學校上下人員必須戰戰兢兢、不敢鬆懈。不過,一旦校長出差或其他公務纏身時,行政處室又變得輕鬆自在,效率降低了。從旁觀察這樣的生態,不覺有趣。
前幾天,得知教育部要來學校抽查學生實施常態編班的情形。由於適逢段考日,因此前一天升旗時,教務主任報告當天要如何應變,三年級的學生在考試時,要回到原來的二年級班別。正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累的是學生而已。常態、能力分班,一直是大家所爭辯的議題,觸及了「教育均等」與「因材施教」的觀點。家長、老師、學校,都有不同的意見,儘管教育部規定各學校不得採取能力分班,可以能力分組取代。然而,大部分的學校仍舊故我,畢竟,大家都為升學率打拚。對於能力分班的問題,我想,只要升學考試存在,勢必無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