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雕俠侶》看金庸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英雄肝膽兩相照,江湖兒女日見少,心還在,人去了……”對無數金迷來說,10月30日是壹個悲傷的日子——明報創辦人、壹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辭別人世。同是武俠作家的溫瑞安,手書“天下無雙,不朽若夢,金庸笑傲,武俠巔峰”,既有相惜之情,更有致敬之意,這壹欽贊,或可道出了金迷的集體心聲。
  “凡有華人處,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究竟有多少讀者,殊難統計,但可確定,對於許多人來說,如果少年時代沒有金庸小說的陪伴,人生該是多麽寂寥。無論挑燈夜讀還是鉆進被窩偷偷讀,乃至在課堂上冒著被老師沒收的風險讀……至今想來,閱讀金庸小說早已演變為壹種充滿樂趣的美好回憶。
  知名學者陳平原認為,中國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遊俠、中年遊宦、晚年遊仙”,浪跡天涯的俠客,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壹種對於現實生活的超越,或者說對於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而人們讀金庸小說,除了沈浸於刀光劍影的情節之外,更被先生的家國情懷所折服,為書中主人公的俠義精神所感染,為貫穿始終的民族大義所浸潤。換言之,讀金庸的武俠小說,絕不只是為了批判現實,也在塑造著壹種偉岸的精神人格,由此不能不提這八個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出自《神雕俠侶》。強虜壓境,大宋危如累卵,能不能守住襄陽?為何要守住襄陽?郭靖對楊過說: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這只是俠之小者。……只盼妳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與其說這是郭靖對楊過的期許,毋寧認為這是金庸的自我定位。
  回顧其漫長壹生,無論辦報還是寫小說,乃至當年投身於香港回歸祖國的進程中,金庸都無愧為“大俠”之稱。而先生葆有大俠情結,並不偶然,生於1924年的金庸,少年時代目睹日寇侵華,更經歷家破人亡,親見山河破碎,恐怕心中早早埋下了家國情懷。金庸曾說過:“我家庭本來是相當富裕的,但住宅給日軍燒光。母親和我最親愛的弟弟都在戰爭中死亡。”家仇國恨化為文字,便是壹部部蕩氣回腸的作品;為國為民寄寓於理想,便塑造了壹個個俠肝義膽的英雄。
  左手寫評論,右手寫小說。金庸是典型的多面手,在多個領域均有所成就。作為明報創辦人,金庸的報人身份讓人心生親切。更應該看到的是,報如其名,明者,意涵豐富。明報創辦後,在香港影響力日盛,金庸也聲名大噪,究竟是明報成就了金庸還是金庸成就了明報?更準確地說,兩者互相成全。值得壹提的是,先生擅長評論,無論站位還是立意,乃至對時局的精準判斷和政治預見,都讓人折服不已。至今讀來,仍讓人為先生的勇氣和眼光而感佩。
  先生壹生跌宕起伏,見證了歷史風雲。特別到了上世紀80年代,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員,先生參與基本法的起草,為香港順利回歸立下汗馬功勞。有個細節不能不提,據報道,1984年9月26日,中英兩國草簽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在北京的金庸對鄧小平提出的“壹國兩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天才的設想”,超越了英國人的預料,並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認為“壹言可為天下法,壹語而為百世師”。在歷史緊要關頭,先生的政治選擇和價值坐標,無疑體現出了大智慧。
  金庸晚年,活得圓潤通融,活出了哲學家的風範。先生晚年主要致力於兩件事,壹是負笈英倫,完成讀博計劃;壹是修訂武俠小說,殫精竭慮。這兩件事都不容易,但金庸都完成了,實屬可贊。盡管無數次被卷入是非,金庸都能安然度過,淡然視之,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繼續前行,體現了人生的高境界。
  “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裏照平沙。”昨夜,有多少人不眠?有多少人南望?作為受金庸作品所滋養的後生,面對先生之死,人們無法不悲戚,但壹想到先生在《神雕俠侶》中的壹句話,不免釋然,這句話是:“妳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別,亦復如斯。妳又何必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