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6 21:23:41xhua

岁月如歌- 30 Songs for 30-something (2)

6. Rod Stewart – Country Comforts(1970) From [Gasoline Alley], music by Elton John   
 
很少有音樂家像Rod Stewart一樣,會戲劇性地背叛自己的天賦與創造力到如此徹底的程度。沒有人能夠明白,70年代中期從大西洋的另一頭跳到這一頭之後的Rod Stewart,其音樂風格與水準會如此大相徑庭,這位花花公子到最後竟徹底地投向流行音樂的懷抱。
 
所以,Rod Stewart是我最喜歡的搖滾樂手之一,這是有期限的,具體地說是在70年代初Mercury唱片公司時期以及他在The Faces樂隊時期的Rod Stewart。我仍然清晰地記得上大學那會,最初聽到那卷[Never A Dull Moment]磁帶時那穿透心靈般地感覺,反復一遍一遍地聽那首”I'd Rather Go Blind"時的情景,那種感同身受般的體驗真叫人難忘。
 
沒有人可以像Rod Stewart一樣把諸如像Country Comforts這樣平白質樸的歌曲演繹得如此栩栩如生,仿佛渾然天成的黑白鄉村畫卷一般,他沙啞的嗓音緩緩地帶我們去旅行,帶我們靜靜地聆聽那些平淡的鄉村故事,引領思緒穿越歲月喚起我們的鄉愁,我們的童年往事,能夠在淡淡的絕望和憂傷中撫平我們的傷口,Rod Stewart的嗓音中甚至飽含質地和紋理,聽越多遍,能觸摸得到的就越多,感染力讓人無法自拔。
 
這首歌的創作人Elton John曾經毫無保留地讚譽Rod Stewart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白人靈歌手。
 
Rolling Stone雜誌的Longdon Winner當年評價說,這張唱片展示了一位傑出的藝術家(supremely fine artist)在他的創作巔峰。
 
"At his best Stewart comes very close to Thoreau's meaning in the early pages of Walden: "The mass of men lead live of quiet desperation."
 
音樂欣賞可以點擊:  Rod Stewart - Country Comforts
延伸聆听: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Country Comforts by Elton John;
                 Rod Stewart最有名的早期歌曲 Maggie May
 
7. 何勇 - 鐘鼓樓(1994) From [垃圾場] 

 
單車踏著落葉看著夕陽不見, 
  銀錠橋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它的葉子已殘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燈談判
  說著明兒早晨是誰生火做飯
  說著明兒早晨是吃油條餅乾   
  
  鐘鼓樓吸著那塵煙任你們畫著他的臉
  你的聲音我聽不見現在是太吵太亂
  你已經看了這么長的時間你怎么還不發言   
  是誰出的題這么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是誰出的題這么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上大學的時候瘋狂地聽搖滾樂,可是對於中國搖滾樂卻帶有深深的偏見,這導致我聽得其實極少,幾年前到現在陸陸續續的聽多了一些,有時候會暗自突然有些遺憾甚至難過,這和我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一樣,我總是向後看,聽的也總是過去的音樂,在90年代初的全盛時期以及其中後期,未能及時親身感受中國搖滾樂的魅力。
 
而何勇的這首歌,有時候卻會恍若隔世般地讓我聯想起Bob Dylan的"Positively 4th Street"和"Ballad Of A Thin Man"這樣的歌,只是何勇的演唱親切許多。很多人說,這張垃圾場,很吵很鬧,滿是憤怒和批判,他們或許不知道,搖滾樂,其實是一種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音樂,反叛的姿態只是外衣而已,很多人沒有真正感受到他的音樂最美的東西,其實[垃圾場]這張唱片裏面所透露出來的是深深地愛和眷戀,特別是這首鐘鼓樓所唱到的那樣。
  
搖滾樂是時代性的產物,在中國也不例外,只不過春天來得格外短暫,不過仍然幸運的是,中國的搖滾樂看起來很西洋化,那其中最好的音樂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很民族性的東西。
 
上大學的時候我聽得都是D版,幾年前的某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了朋友給我寄的這張垃圾場的正版CD,那種欣喜和感激之情仿佛仍然像在昨天一樣。
 
音樂欣賞點擊這裡: 鐘鼓樓
 延伸聆聽:94年現場版 鐘鼓樓
 
8。The Byrds - My back pages(1967) From [Younger than Yesterday]
 
Bob Dylan在1964的這首歌,從音樂風格上,和以前他所寫的那些抗議民謠歌曲沒什麼兩樣,可是沒有一首歌像“My Back Pages"一樣直白地表明了Dylan想從抗議歌手的標籤中脫身得決心,某種程度上,這也是Dylan自己早期個人理想主義的幻滅和背叛。"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事實上,這樣的宣告使得Dylan開始更注重音樂風格本身的變革和不是其所代表的更廣大的意義什麼的,從音樂上來說,接下來的幾年時間,Dylan開始達到他創作的巔峰,經典唱片一張接著一張[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Highway 61 Revisited],[Blonde on Blonde]等等。
 
而這個時候的The Byrds,將Dylan的一首"Mr. Tambourine Man"改編成了電氣化搖滾,沖上了英美兩地的排行榜冠軍,從而真正開創了民謠搖滾。接下來他們開始熟練且頻繁改編Dylan的早期作品,幾乎都大獲成功,Roger McGuinn的12弦琴所特有的聲響以及David Crosby優美的和絃使得Dylan的這些民謠歌曲聽起來像是村裏質樸的孩子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一般。
 
其中最棒的,仍然是這首My Back Pages. 年復一年,這首歌曲成為了搖滾樂史上最偉大的歌曲之一,正是The Byrds優美動人的演繹使得這首歌在音樂本身上的成就就遠遠超過了許多人的想像。
 
對我來說,最棒的The Byrds,是他們在演奏Bob Dylan的時候.
 
音樂欣賞可以點擊: My back Pages - The Byrds
 
延伸聆聽: Original Version of "My Back Pages" by Bob Dylan
 
延伸聆聽: 另一首翻唱Bob Dylan的經典歌曲 現場版Chimes of Freedom - The Byrds。
 
 
9. London Calling - The Clash(1979) From [London Calling]
 
 
據說曾在90年代早期的時候,英國電信公司裏本想借用這首歌的絕妙標題把其開發成他們的廣告歌曲,可惜被據。不過有沒有想過把這首歌作為公益歌曲呢
 
安在公共廁所裏。
 
靈感是源於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有一天在教一的公共廁所裏聽到有人在忘情地哼唱這首London Calling,突然靈機一動。
  
希望有那麼一天,所有的公共廁所裏裏都能安上這首歌,當你開始上大號的時候,你戴上耳機音樂就自動開始播放,以前看到過一片東西,大概說我們上一次大號如果能控制在3-4分鐘,那是最健康的。而“London Calling”的長度3:19, 恩,剛剛好,關鍵是歌曲裏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真的是痛快。特別歌曲最後地顫音:...never felt so much alike [fading] alike alike alike...
  
你可以自我檢測,如果聽完一遍就解決了,那很好,恭喜你,真的很健康,如果播放了兩遍,還沒有搞完,那可能你平時要多喝水多吃水果什麼的,那,如果連續三遍了,你還沒有從裏面出來,那你可能今天剛好腸胃不好,如果播放了四遍了,還再播放,那你完蛋了,可能吃壞肚子了;可是如果接下來音樂還在播放,那,很糟糕,雖然身體可能很健康,可是你真的迷上這首歌了...
  
很多人就是這樣,反反復複地播放這首歌曲,深深地迷戀,他們甚至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朋克從未有這樣好聽,當年The Clash這群英國人完全征服了美國人。
  
Play the music louder when you are at....
 
音樂欣賞點擊: London Calling
 
 

 

10. Pink Floyd -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From <<Wish You Were Here>> 1975   

前段時間,聽著聽著又迷上了布魯斯,然後陸續補齊了不少07年遺漏的Prestige唱片公司的Bluesville系列唱片,而且收齊了Bluesville唱片所有12張選集系列CD(OK,taobao上買碟方便了許多),在其中一張關於Piedmont blues的CD裏面我注意到了一位布魯斯音樂家叫Pink Anderson,讓我想到了Pink Floyd,他們的這個Pink就是來自於Pink Anderson,關於如何會起這樣一個名字,許多人一定會很費解,據說是樂隊吉他手Syd Barrett有一天從一張布魯斯唱片中看到這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這兩個名字,一時興起。  

傳奇大多誕生於偶然,源于一時興起。而我們所要聽到這首歌裏面的Pink Floyd,陣中卻已經沒有Syd Barrett。 

在Pink Floyd最成功的70年中期,特別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之後,他們忽然懷念起了樂隊早期的核心Syd Barrett,他們已經有多年沒有聯繫,Syd Barrett正遭受吸毒和精神疾病所帶來的雙重折磨。而[Wish you were here]正是一張獻給Syd Barrett的讚歌,而毫無疑問,這是Pink Floyd漫長而輝煌的音樂生涯中最真摯,溫暖和感人的曲子。"Wish You Were Here"-希望你也在這裏,這首曲子以David Gilmore優美的吉他獨奏開始,完美地喚起了一種安靜卻溫暖的思念,在安靜之中,Gilmore的吉他突然煥發出了容光,而Roger Water抽象,超現實的詞句在David Gilmore聽起來纖弱的演唱和Venetta Field、Carlena Williams的伴唱下産生了一種無法解脫的憂傷的氣氛,而薩克斯和小提琴的引入更增添了這樣一主題色彩。

 

非常巧合的是,有一天正值他們在對唱片作混音的時候,一個体態肥碩的落魄男子闖了進來,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大家起初都不認得這個人,忽然有個樂隊成員非常震驚地意識到這就是Syd Barrett,多年吸毒和精神疾病幾乎摧毀了他!在2001年紀錄片[Syd Barrett: Crazy Diamond]裏樂隊鼓手Nick Manson回憶說"每當我想到這件事,就仿佛仍然能看到他(Syd)的眼睛一樣。" 鍵盤手Richard Wright說:"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真的很震驚...我看到Roger(Waters)裏飽含淚水,我也是..."

 

Syd Barrett是無數搖滾樂光鮮華麗外表背後悲劇的一个缩影。

 

音樂欣賞點擊 Wish You Were Here

xhua 2012-10-17 20:10:24

因为新闻台在大陆被挡在墙外了,所以上不了,也没有持续更新。。。

J 2012-08-16 01:13:36

Where are you? Why not continue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