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7-21 07:34:23X

一片雲的故事(二)

據說司馬遷在寫史的許多資料來源,都是他和他的父親(註三)去事發當地問當地人得來的。比如說項羽在烏江邊將他心愛的烏騅馬送給烏江亭長這件事(註四),其實根本和歷史的主幹毫無關聯而大可不必記載,但細膩善感的司馬遷偏偏要藉由當地人的話(當地人說的一面之詞,其真實性是非常值得懷疑的),來將他心目中的英雄項羽,塑造的更有血有肉,更像一個人。他這種用心很像西方的”吟遊詩人”,”感情用事”的比重遠大於”重現事實”﹔因此或許會有人不齒司馬遷在記史方面的”失真”,但他這個”失真”卻又比後來諂媚君王的史書的”失真”要來得少,這對於追求真相的史學家來說,真是再諷刺不過了。

  而X在新聞台剛開台時,本來取得名字就是吟遊詩人,但後來覺得有點名不符實才改回成X﹔吟遊詩人是西方的產物,在中國的歷史裡很難找到符合吟遊詩人這四個字的人,在屬於X個人的定義裡,吟遊詩人可能是個沒落的貴族,或是個懷才於野的天才,必須細膩敏感,要懂音符,抱持著遊戲人間的態度卻也有志節,他的行為可能看似遊戲,卻是深藏著哲理﹔他遊歷各地並非追求一己之娛樂,而是敏銳的記憶下人世間的種種奇情。他用音符詮釋感性,以讓後人知道發生過的傳奇。說的”哲學”一點,吟遊詩人必須像”一片雲”才行。雲可以幻化成各種形體,變化多端,但卻又是被動隨遇而安的,並且雲又往往只是圖畫的背景,中國人血液裡多流的是稱王爭霸的夢想,又有誰會立志當像”一片雲”的背景呢?

  或許有人會說:赤壁懷古的蘇軾也算是啊!岳陽樓記的范仲淹也算吧!X並不否認他們也有細膩的情感,像好比蘇軾在還不清楚赤壁的真正位置時,就大發豪情的說: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種浪漫的感覺其實也和吟遊詩人已經很接近了,但蘇軾和范仲淹的心態還是脫離不了”為天下蒼生請命”的知識份子心態,這種放不開使得他們只有在不如意時,才會暫時想當”一片雲”,而在平常時候,他們希望的是成為”太陽”或是”星宿”,能夠發光發熱影響世局的角色,不然至少也要是靠太陽發光的”月亮”。

  而吟遊詩人就是不能在高處發光發熱,因為在高處是看不到陰溝裡的暗處的,在中國寫野史的人可能就會比較接近,但這些人大多還是因為功名的失敗,才會以野史來當發展的出口,還是少了那分愜意。金庸小說裡的黃藥師也算很接近了,他無藝不通又蔑視禮法,但他還是不脫”知識份子”的感覺,這也可以看出在被儒家影響深遠的中國,除非到了某個”層級”,否則似乎沒有浪漫的權利,而這也是很可悲的事實。

  在X看來,在中國較接近吟遊詩人的是刺客列傳裡的高漸離﹔高漸離是荊軻的朋友,史記記載著:

  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後來荊軻答應了燕太子丹去刺秦王,燕太子帶人在易水邊替荊軻餞行,司馬遷也有生動的記載:

  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後來荊軻刺殺秦王的行動失敗,高漸離便隱性埋名的躲了起來,但終究被人發現,而他彈曲唱歌,司馬遷記載著:聽過的人”無不流涕而去者”,後來高漸離用樂器投擲秦王,失敗被秦王所殺,他也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有膽識的”音樂家”了。

  高漸離為何算是吟遊詩人?是因為他出身寒微,到處流浪,他能奏出感人肺俯的曲子,想必對人情世故也有洞澈的了解,而他又不像荊軻是個胸懷大志的人,荊軻刺秦是為了報效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而高漸離的刺秦則是完全被動,是沒有計劃的行為。高漸離能以寒微之身見證歷史,留名歷史,靠的是他的音樂才情而非主動積極的豪情壯志,你若說他無志節,但他為何又懂得和荊軻相交,並慨然刺秦?他在歷史上就像一片雲,本來是畫裡的背景,也永遠是背景。但這背景有其背景的美,是絲毫不會輸給發光發亮的人物。

  ─高漸離是一片雲─

  註三:司馬遷的父親為太史令

  註四:史記記載:乃(指項羽)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向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