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22 02:57:54X

1022心情記事

  今天想記的是和閱讀有關聯的一些事物。

  先提個插曲。在20日的日記中,我提到了熱情與時代的關聯。巧的是今天看到了在之前紀錄過的恩格斯的言論,有一段是這麼說的:

  熱情和努力決定了人的意志作用,但是促成熱情和努力的方式卻又有許多種,可能是外在事物的刺激,可能是理想,野心,或是對”真理和正義等的嚮往”,也許是出於個人的怨恨或各式各樣的幻想等等。

  一直以來我個人的經驗法則告訴我自己,我在閱讀時是需要燃燒極大的熱情。

  我很難泛泛的看一本書,這多少也反映了我吸收知識的模式,我在唸書時拿手的科目幾乎不用準備就會有至少80分以上的分數,但不擅長的科目則幾乎是40分以下,我曾對朋友說:我對於考60分的心態實在是很陌生。

  所以會被我認定為”好書”的書其實並不多,因為我看得少,但我要求自己看得精。不過這還算是在理性的思考範疇裡,其實我會把一本書看得精,通常是我在看書之前就已經對於這本書有”感情存在”。

  有時候我也搞不懂這算不算得上是心理疾病裡的一種症狀─強迫症。在外島當兵時,花了無數個休假日去找一本名叫”源義經”的書,其實當時台灣根本沒有出版這樣名字的書,就只因為我看過源義經的生平介紹,很同情源義經這個人,然後就自我催眠─台灣的出版社不可能會放棄出這樣”好”的書,然後就一間間書店去找,老闆說沒這樣的書,我就隔幾個禮拜再來,就醬子的行為幾乎持續到退伍。

  結果,退伍後已經半放棄了,卻在某一天在諾貝爾書局看到了遠流出版的”鎌倉戰神源義經”,我立刻翻了一下出版時間,結果書上寫的是”1997年初版”,回首從95年入伍找到97年退伍,想看的書終於出版了,當時真是又欣慰又感嘆。

  現在由於工作之便,一個禮拜總會去逛誠品2,3遍。我的逛法也不是真的用”逛”的,而是強迫自己去”洞察”,我總要在一堆不要的書名當中”發現”我要的書名,且如此才會滿足。舉個例說,我前一陣子看雙城記,當初想看的時候,卻躊躇於翻譯水準的參差不齊,於是我認為─一定會有滿意的翻譯版本出現在我的眼前。因此一本一本的比較當中的差異,然後在注意看看有無別的出版社翻譯的版本上架。終於讓我找到”小知堂出版”的版本,在此替它廣告一下,小知堂出版所翻譯的雙城記,很值得一看。

  另一類例子就顯得比較白痴了。當時我瞄中”到芬蘭車站”這本書已經很久了。但總不喜歡它的字太小,因此就一直等待,等待看看哪天出版社良心發現,然後將書全部回收回去而改為大字版的版本再出版。我等了有半年以上,後來真的是抗拒不了它的誘惑,終究還是買了”小字版”回去”苦讀”。

  比較理性的例子是我找”桃花扇”這本書。由於我愛極了桃花扇當時的歷史場景和悲劇感,所以我在看過”白話超濃縮版”的桃花扇後,才開始找”原汁原味”的版本。老實講,以我的”國學程度”去看原版的桃花扇是很痛苦的。但痛苦中得到的感觸也是極為甘美的。我才剛剛看完第一齣”聽稗”,很喜歡”暗紅塵霎時雪亮,熱春光一陣冰涼”這兩句歌詞。

  走筆至此夜已深,後半段來日再續。

  X記於2001年10月22日凌晨,於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