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富都青年】:社會底層的悲劇人生
馬來魔影評:《富都青年》(Abang Adik)。評分:98分
◎【一言以蔽之】:馬來西亞電影大放異彩,吳慷仁展現影帝等級「神演技」
在中國(連同香港)許多主流作品都因為某些「技術問題」,暫時不再報名金馬獎之後,台灣本地的電影反而更加受到重視,同時也有很多平常沒被注意到的電影開始進入觀眾視野,其中馬來西亞電影就因為製作素質越來越優秀而得到不少肯定,由大馬歌手光良參與投資、李心潔擔任監製的《富都青年》就是其中之一,而這部電影受到矚目的最大原因,當然就是的台灣一線演員吳慷仁憑藉著本片得到金馬影帝,看到他在片中的「神演技」,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可以得獎。
片中提到的「富都」,正式的名稱是半山芭,馬來語是「Pudu」,所以稱為富都,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市中心東南部的一個區域,這裡有許多老舊社區,也是中下階層的華人或外勞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富都這個名稱,聽起來很富有,卻可能是貧苦人民的掙扎之地,他們受困於此,有些靠著粗重工作勉強過活,有的被迫遊走在社會邊緣,《富都青年》透過一對落魄的華人兄弟、許多的東南亞外勞,以及一個似乎有很多故事的跨性別者,加上一個想要幫忙卻不斷遭受環境阻礙,力不從心的女社工,組成一個獨特的人物群相,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苦悶心事。
《富都青年》的外文片名是《Abang Adik》,這不是英文,而是馬來語,意思是「哥哥」和「弟弟」,但是吳慷仁飾演的哥哥,以及馬來西亞藝人陳澤耀飾演的弟弟,在片中其實並非親兄弟,而是兩個在外流浪的人,因為處境相似,互相照顧,就以兄弟相稱,但也因為從小在外流浪,難以找到出生證明,所以經歷各種刁難,依然申請不到身份證,只能過著非法打工、看到警察就東躲西藏的日子,故事揭露政府官僚體制的問題,也探討華人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艱難處境。
馬來西亞是多元民族社會,但因政策或環境因素,屬於外來民族的華人常常遭到比較嚴苛的待遇,另一部金馬獎入圍的馬來西亞電影《五月雪》描述的1969年「五一三事件」就是馬來人與華人的種族衝突,甚至演變成大屠殺,至今馬來西亞政府仍然視為敏感話題,而如今這部《富都青年》同樣聚焦於華人族群面臨的難題,對於馬來西亞政府官員的描述,多數與傲慢的官僚形象劃上等號,加上床戲與殺人事件等情節,對於當地保守的審查制度而言,也算是尺度突破,是否要修剪才能上映,全看政府臉色,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沒有那些無謂的阻礙,包括本片在內的多數電影,上映的都是完整版本,請務必珍惜自由環境的可貴。
最近馬來西亞電影很愛找台灣演員參演,《五月雪》的萬芳特地學習當地腔調,融入角色,但因對白較少,還屬於可控制範圍,相較之下《富都青年》不但有大量對白,還要融合中文、廣東話、馬來話,如果要吳慷仁惡補這些語言或腔調,實在太容易露餡,所以把他的角色設計成聾啞人士,是聰明的方法,但這不代表他可以偷懶,因為用手語表達情緒的難度更高,尤其是他在監獄當中用手語講述自身傷痛的激昂獨白,幾乎一鏡到底的讓他展現演技個人秀,這驚人的渲染力堪稱特技等級!其實他以前的表演比較容易「太用力」,但在本片的演出已經可以在內斂與外放之間取得平衡,這收放自如的戲劇張力,讓觀眾完全融入情緒,甚至跟著他一起落淚,如此用心而且誠懇的演出,真的值得給他一座金馬獎!
製片人出身的王禮霖,初執導筒就交出一部素質整齊的作品,《富都青年》同時兼具寫實性與戲劇性,關注社會底層生活,令人最印象深刻的那場戲,是一個愛說教的和尚試圖開導吳慷仁,要他「好好過活」,吳慷仁用悲憤的情緒,比著手語反駁:「如果你不能了解我的為什麼活不下去,就別跟我講這些不切實際的道理」,這一大段對白堪稱是一針見血,當整個社會都在檢討年輕人,檢討窮人,檢討邊緣人,檢討受害者,並且認為他們的悲劇都是自己造成的時候,你永遠不會知道這些人不是不曾努力過,而是努力也沒用(很多窮人都是打了好幾份工,但還是窮,你有資格責備他們不努力嗎)?這個社會需要少一點大道理,多一點真正的同理心,才有改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