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4 22:04:29馬來魔

大師的光芒與迷思:聞天祥【過影】讀後有感

 

*《過影》一書,由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說到聞天祥,不但是影評界赫赫有名的大師級人物,更是許多電影人極力推崇的評論者,文字犀利直接,同時具備敦厚氣度,可說是中肯誠實又不失修養的影評界典範。他的《過影》一書,以「編年史」的方式,把1992年至2011年的台灣電影作一次的總整理,書寫的動機令人佩服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深厚的學理根基,更因為此人對於電影的涉獵誠度,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這種深度與廣度兼備的評論者,不但值得推崇,更值得學習。難怪他會是這麼多電影人的偶像了!

 

不過話說回來,聞天祥可以看這麼多的電影,原因在於「職務之便」,常有免費電影可看。一個看電影不用錢,並且還能賺錢的影評人,能不能了解觀眾花錢看電影的「風險」?(怕選到令人昏睡的電影,浪費錢又浪費週末時光),又能不能站在觀看者的角度來作思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本書是以「專家」的角度立論,但是其中的論點卻未必與觀眾有關,因此可以當作「專業電影書」,卻未必能當成合適的選片指南。從極為簡單的排版,一直到充滿深度,但較為不帶感情的文字內容,都可以確定這本書的「教科書」定位。對於熱愛電影的人來說,這本書非常值得閱讀,但如果本身不具備太多電影知識,又沒有經過導讀的話,很可能枯燥乏味,原因在於他的書寫方式雖然「深入」,但不夠「淺出」。

 

每個人都有「偶像崇拜情結」,就算是聞天祥這樣的大師也不例外!從這本書裡面,可以看到聞天祥自身的「偶像崇拜情結」已經很明顯的投射在他的文字裡面,但是「專業的偶像崇拜」跟「業餘的偶像崇拜」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專業的偶像崇拜」可以用更多的理論加以包裝,讓偶像崇拜的成分不那麼明顯,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這本書裡面看到作者對於侯孝賢、蔡明亮的崇拜,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讀者不妨可以數數看,聞天祥在書中究竟提過多少次侯孝賢、蔡明亮的名字?即使跟他們無關的電影,也還是可以轉個彎繼續歌頌他們,甚至如果哪一屆的金馬獎沒讓他們入圍或得獎,也會在書中被提出來質疑。我其實有點擔心,如果不認識這兩位大導演的小朋友看到這本書,會不會以為這兩位導演是民族救星還是世界偉人?但我其實比較想要用不那麼「偶像崇拜」的方式去認識這些導演,或許聞天祥可以先教導一般觀眾怎麼把這些艱深的作品「看懂」,這會比歌功頌德更有意義!

 

從聞天祥的筆鋒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對於侯孝賢、蔡明亮,甚至楊德昌那一輩的導演,有非常強烈的愛,對於當年的「台灣新電影」更有不可抹滅的情感,所以他否認這些導演或作品的孤傲與艱澀,很可能跟觀眾產生距離,造成國片長時間的衰弱!他甚至提出非常獨特的觀點,把一部分的責任推給「沒質感的娛樂片」,認為那才是拉低素質的元兇之一。這理論是對是錯?觀眾可以各自解讀!但「台灣新電影」的時代已成過去,近年的台灣電影逐漸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造成票房回流,這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那麼聞天祥怎麼看待新一輩的電影創作者呢?看到他對於年青創作人的評論,我竟然有些許的傷感。

 

從這本書的背面所寫的簡介裡面,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這本書竟然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誤寫成《那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你可以說這是編輯校稿的問題,但是聞天祥身為作者,應該更謹慎,因為一本電影書竟然把電影的名字寫錯,這是難以被接受的錯誤!奇怪的是,為什麼侯孝賢或蔡明亮的電影都從來沒被寫錯過呢?從這些小地方,就可以看出聞天祥對於年輕世代文化的重視程度,或許還不夠週全。

 

天祥對於年輕世代文化的解讀謬誤,也可以從書中對於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評論而看見端倪,書中指稱周杰倫執導的電影之所以「比想像中成功」,是歸功於「製作團隊的護駕能力」,但是電影本來就是團隊作業,哪有誰幫誰護駕的問題?此外,聞天祥在2006年於網路上發表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影評當中,也說到「周杰倫的歌,在片尾迫不及待迸出來,是有那麼一些殺風景」,但是像聞天祥這麼專業的影評人,難道會不知道主題曲的意境是和電影劇情互相牽動,並且也是電影的一部份嗎?他當然知道!但會做出如此論述,或許是因為他對於年輕世代的文化不夠了解(或者不夠喜歡)所導致,而從這樣的文章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代溝」的問題,卻也更深切的期許像聞天祥這麼德高望重的前輩,可以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給年輕世代的電影人多點鼓勵。

 

從這本書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重點,就是即使是「專家」也有個人喜好!影評的本質,其實是非常主觀的,而影評人在早期的定位,也大都是具備一定程度的權威性,但是在網路世代之後,每個人表達意見的權利完全相同,就連像我這種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竟然也可以大言不慚的評論大師著作,所以在網路世代,「專家」必須要能夠禁得起更多的檢視,但檢視的目的不是唱反調,而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本好書不但要能夠經得起檢視,更要能夠激發不同面向的思考,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影》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它讓我們看到台灣電影在世代交替之下的美麗與哀愁,以及屬於大師的光芒與迷思,希望影迷們在看完這本大師著作之後,可以從中進行消化、反芻,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電影觀點吧!

----------------------------------------------------------------------------------

 

 

*聞天祥是備受推崇的資深影評人,也是影評界的典範!

 

 

*寫錯片名對於大師而言似乎有點冏,下次可要多注意!

 

 

貓兄 2012-06-30 12:24:17

要拍商業片就要想辦法吸引市場賺大錢,
要拍藝術片就要有真正的內涵與養分,
不要半調子的電影.....


這話我個人是覺得武斷了點! 適用的就僅少數的極端例子吧... 因為 只為了賺錢的片, 容易讓人覺得受騙! 太藝術性的片 又往往曲高和寡... 而且藝術片, 抽像性高的作品, 很多時候都只是創作者用非通俗的語言來表現其主題罷了, 跟有無豐富內涵, 有無水準, 並無什麼關聯....藝術性高的東西往往很隨性很無題的! 加上商業跟藝術有時 很難定義界線也很模糊 ....

所以很多片都是遊走於兩者之間, 比例調配 就看各家的本事及觀點了.... 至於半調子, 應是: 整體意境 不上不下 剛好卡死在中間的少數例子吧! 要不然機乎所有的經典作品, 就都被罵到了!

版主回應
這麼說也是有道理...
其實我個人也是不太喜歡把電影分成藝術或商業,
因為有時候很難用這種二分法去界定電影,
有些電影是兩者兼具的!
2012-07-01 02:14:55
馬來魔 2012-05-09 15:55:09

發表了這一篇文章之後,就收到聞天祥寄給我的Email,
他來信表示感謝我的閱讀與指教。
沒想到我一個小小的部落客寫的一篇讀後心得,竟然也被他看見,
而且閱讀完以後還會特地來信表示感謝,
可見聞天祥真是非常誠懇又有風度的一個人。不愧是大師!

刁民 2012-05-05 01:58:34

我看了這本過影,也有類似說不出的感覺,
你卻很有勇氣寫了出來,我佩服你!
不過,影評本是主觀,沒有對錯,
但是我覺得,
要拍商業片就要想辦法吸引市場賺大錢,
要拍藝術片就要有真正的內涵與養分,
不要半調子的電影.....

版主回應
是啊~不管是藝術還是商業,最怕兩頭不到岸,
不過聞天祥在書裡面也強調:未必要把電影分成商業或藝術,
有時候這兩者之間,未必是這麼壁壘分明啊~
2012-05-09 15:41:12